登陆注册
25569900000012

第12章 崛起下僚(2)

第二天没有朝会,徐阶在皇城门交上腰牌。这腰牌系铜质,右起竖写,刻有文字:“朝廷官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得与者同罪。”左为:嘉靖二年给徐阶。”验明正身,徐阶径往翰林院,翰林“院在紫禁城外朝。大明朝的皇宫分外朝和内廷,都在由南向北一条主轴线上。外朝由南往北是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俗称三大殿,统称金銮殿。皇极殿是大朝会用殿,新皇即位、颁发诏书、接受百官朝贺、祭天仪式,均在此殿。皇极殿东厢有文楼,西厢有武楼,是皇帝与亲信大臣谈古论今、商议政务的地方。往北依次是中极殿、建极殿。在会极门东有文华殿,是东宫太子出阁读书之处。左近是文渊阁,皇家藏书楼。文华殿对面紧靠紫禁城城墙有一座楼阁,是内阁首辅的办事用房,各种政令都由此处签发。三大殿之西,是武英殿。紫禁城建极殿之北是内廷,简称大内。没有皇命,徐阶不能进入。大内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向北六丈是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坤宁两宫之间,是交泰殿,取意“天(皇帝)地(皇后)交泰”之义。大明皇宫一般的称呼是“三殿(外朝三大殿)两宫(乾清、坤宁)”。大内乾清、坤宁宫的东西两厢,各有六宫。两宫之北,就是御花园。

翰林院就在千步廊,与皇极殿隔一道红墙,五府六部都在红墙之外,东公生门、西公生门是进入皇宫的便门,有内堂五楹,堂西是读讲厅,堂东编检厅,还有状元厅、典簿厅、后堂。后堂之东是藏书库。后堂之内,还设有皇帝宝座,供皇帝驾临时专用。

这里既是储才之地,同时又是读书的好去处。在这里上任第一天起,徐阶就依可久的嘱咐,不多走一步,不多讲一句,只要没有旨令下达,就埋头读书,了解前朝掌故、诏书的格式,研究大明的律令,包括前朝的非常事件的发生过程、处理手段。这一切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上任不到三个月,也就在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大礼议风波又起。

话说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春,大礼议以嘉靖帝的暂时让步而告一段落。当时的谕旨是:称孝宗为“皇考”,孝宗的皇后慈寿皇太后为“圣母”,也就是接受了继统同时继嗣的主张,至于自己的父母亲,则尊为兴献帝、后,再加上“本生”两字,不用“考”。

这年的十二月,南京有个刑部主事叫桂萼,与同样是南京刑部主事的张璁,还有南京兵部侍郎席书,共谋揣测称孝宗为“皇考”,称自己父母为“本生父母”并非嘉靖皇帝的本意,是朝中大臣竭力主张的结果。他们看准了机会,就由桂萼再次上书,推翻前议,坚决主张称孝宗为“皇伯父”,兴献帝为“皇考”,时仍健在的兴献王后为“圣母”。在大内为兴献帝立庙。史书称“上得疏,为之心动”,说明这主张,正中嘉靖下怀。于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发生了一场浩劫。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正月,桂萼的奏疏发下,令群臣“详议”。大学士杨廷和见群奸误导,嘉靖胡为,朝事已不可为,再次请求致仕并获准。杨廷和立马打道回乡。力主尊奉孝宗为“皇考”的杨廷和这棵大树一倒,张璁、桂萼精神大振,大礼议的巨浪又迎面扑来。礼部尚书汪俊召集大臣七十三员上疏反对桂萼之见。见廷臣反对的势力强大,嘉靖急传圣旨,命在南京供职的张璁、桂萼、霍韬来京。此时,徐阶的同僚修撰舒芬按捺不住,开了几炮,被“夺俸三月”;御史朱制、马明衡开了几炮,被杖八十,削职为民。相继论救朱、马两人的御史季本、陈逅、户部员外郎林应聪被下诏狱,后都被贬官。紧接着,徐阶的同僚修撰唐臬、编修邹守益据理力争,结果是“守益出位妄言,姑置不问,余皆夺俸(停发工资)三月”。

此年五月,接杨廷和位的首辅、大学士蒋冕在首辅的位置上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要求退休回乡,接着尚书乔宇致仕回乡。六月,张璁、桂萼从南京赶到,被破格提为翰林学士,成了翰林院的主管,徐阶的顶头上司。“考”兴献帝的势力大增,于是翰林院反了天。修撰杨慎纠集三十六位同僚,反对张、桂进翰林院,耻与张璁、桂萼为伍,“愿贬罢归”,也就是集体辞职。接着伏门事件便爆发。

大礼议朝廷布腥风血雨留种子忠良择作壁上观

在这未满一年的时间里,徐阶冷静地观察着朝中发生的一切。他对这位自己将来效犬马之劳的主子嘉靖皇帝究竟想什么心中没底,这位比自己还略小几岁的皇帝哥儿,继位大统,应该励精图治,泽被天下,怎么一坐上龙庭,就为自己的父母争正统?而且闹得庄严的朝廷变成互殴的战场。同样,徐阶对朝中议礼大臣也颇不理解。孝宗也罢,兴献王也罢,难道不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嘉靖继武宗的皇位,尊孝宗为“——此时已皇考”最顺理成章;一定要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尊兴献王为帝,朝臣应该是能争则争,不能争则罢,毕竟是朱家的家事,力争不休,继之以死,忠则忠矣,但也不免于迂,这是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深了,思想僵化,从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虽行为可嘉,却不免舍本求末。对竭力推尊兴献帝的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徐阶是鄙视的。就拿张璁为例,二十四岁中举,直到四十七岁才中进士,前后七次应进士试都名落孙山。中了进士以后,也只是在南京当一个刑部主事的闲官,张璁自然心怀不满。朝中大臣养尊处优,张璁在二十四年里七次应试落马,这是不满之一。闲置在南京,不得参与大政,这是不满之二。所以张璁要想出头,大礼议就是个机会。

大礼议中,与朝中大臣们对抗的为什么以南京的官员为多?这是因为,他们不被礼遇,不被重用之故。须知大明永乐帝夺位以后,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所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北京。但南京是太祖皇帝建的都城,为免万世骂名,永乐帝仍保持着南京的首都模样,设置机构、官员与北京同,看上去仍是首都,但只称南都,南京已经被边缘化了。同样是吏部尚书,北京的吏部尚书掌实权,南京的吏部尚书,权力只能覆盖南京及其周边城市。张璁、桂萼、席书他们能甘心吗?他们怒火的爆发,就是大礼议。朝中大臣与当今皇帝对抗,他们就站在当今皇帝的一边,与朝中大臣狠斗。谁要是以为张璁他们是出于公心,那太善良了!

旁观者清,对此形势,徐阶还是看得明白的。一边是几百位朝臣,他们忠心耿耿,但也不免有些迂;一面是张璁等几个投机者,他们的后面是嘉靖。阵线非常清晰。徐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站队。刚上任时可借口不熟悉议礼情况,不表态,上任已经九个月,再以不熟悉为托辞就难以服人了。再说,嘉靖帝把张璁、桂萼这两位“功臣”提拔为翰林学士,摇身一变,他们变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徐阶心里也委实不服!加上翰林院的同仁们已经联合起来,表示羞与张、桂为伍,请求集体辞职,事情已闹得大了,不表态行吗?

可久说不可多走一步路,但形势逼着徐阶走一步,非走不可!可久说不可多说一句话,但形势逼着徐阶说一句话,非说不可!

这时候徐阶猛忆起杨家渡口那只摔碎的酒杯,这时候徐阶想起了杨琬“行不得也,哥哥”的呼喊。

思来想去,还是难以抉择。

最后,徐阶决定走一步,决定说一句。他起草疏文,文不加点,奋笔疾书。徐阶的疏文很不一般,他不表态支持哪一方,只是集中火力,猛攻张璁等人,分析他们的动机,斥责他们的投机邀宠。既然大礼议已有定论,皇上已有圣裁,还想推翻已成共识,再掀大礼议风波……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战术,攻击张璁等人的人品,从而否定他们的主张。

正疾书间,来了一个人,脸色凝重,与徐阶耳语了几句,便迅即离开。徐阶掷笔而叹,然后,把已写成的疏文卷起来,收藏起来,陷入了沉思。

来者何人?邹守益。说了什么?所为何事?

原来杨廷和致仕,与乔宇话别。言谈之间乔宇也表白了自己的去意,两位老臣不免唏嘘。两人辅佐武宗,尽心竭力,但武宗执意游乐,还是死于非命。武宗驾崩,社稷无主,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两人会合朝中元老,遴选朱厚熜继承大位,满心以为能一改前朝的颓废,重整江山,挽回颓势,却不料朱厚熜置国事不顾,在继统继嗣的问题上纠缠不休,闹得大臣们动辄获咎,开启了小人幸进的大门。他们预料朝廷上将会发生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唯恐正直忠良之士被一网打尽,所以商议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劝阻年轻的新进的正直的官员不要参加大礼议的混斗,为国家忠良之士留几颗种子。徐阶正是被认定为种子之一。邹守益耳语的正是这个意思。

徐阶深感杨廷和、乔宇这两位首辅大学士忧心之重、关爱之深、期望之殷。于是,徐阶决计把才想迈出的一步收回,将才想多讲的一句咽下,对议礼风波,以局外人的姿态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看到的是一场伏门事件、一桩议礼大案。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月份。嘉靖帝采纳张璁、桂萼的建议,在已定的“本生父兴献皇帝”的尊号上,删去“本生”两字,又尊兴献皇帝为“皇考”。那么你嘉靖承继的是谁的大位?是父亲兴献皇帝传给你的吗?孝宗算什么?本来这“统”是很明白的,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嘉靖)。难道要改成宪宗-兴献皇帝-世宗?于理不合啊!此时的大学士已经换了毛纪,毛纪感到不可思议,“力言不可”。嘉靖斥责说:“尔辈无君,欲使朕亦无父乎!”毛纪不知计将安出,只得把朝中大臣都召集到左顺门,宣谕兴献皇帝为“皇考”,“删去本生,并预定在四天后,恭上宝册”。

这宣谕不啻点着了导火索,众大臣爆发了。翰林院、御史台、谏臣们连续呈上十三道奏章,竭力反对张璁、桂萼的迎合,嘉靖帝一概不理。张璁则火上浇油,也上了道奏章,诬蔑朝中大臣是一群反对皇上尊崇父亲的朋党。当年的朋党,如今叫集团。言下之意十分明白,朝中大臣是反对皇上的集团。这一来,廷臣们群情汹汹,一片忠心,竟被指斥成朋党,反对的声势更大了。

这些廷臣是忠于大明皇统的,其耿耿忠心日月可鉴!也是耿直的,为了忠于皇统,刀山敢上,火海敢下!更有可敬可佩的,至少有四不怕——不怕廷杖、不怕丢官、不怕妻子离婚、不怕死!他们认定一个死理:张璁、桂萼,是工于迎合,心怀鬼胎的佞臣!程朱理学不是说“存天理,灭人欲”吗?“皇统”就是“天理”,“私心”就是“人欲”。在此种理念驱使下,大臣孟春高呼:“宪宗时慈懿皇太后葬礼规格过低,不合礼仪,满朝文武伏文华门痛哭,才使宪宗皇帝收回成命。今天,我们应该效法了!”

紧接着,修撰杨慎激动地挥舞双袖说:“国家养育士大夫已有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就在今天了!”他们辗转呼吁,在皇极殿广场左顺门外把正欲散去的廷臣们留住,从九卿到翰林,从给事中到御史,从诸司郎到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共一百九十余位官员,齐刷刷跪在左顺门前。宣示决心,呼吁皇上收回成命。见此情状,嘉靖帝也无可奈何,法不治众啊。这一次嘉靖又一次温旨宣谕,劝群臣散了。廷臣们仍是跪伏不起。于是,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勃然大怒,下旨逮捕为首者。旨命刚下,杨慎、王元正等大臣放声大哭,哭声震得紧闭着的左顺门都微微颤动。嘉靖被吓着了露出了狰狞面目,命锦衣卫出手,将一百九十余位朝臣拉的拉,揪的揪,推的推,统统拿下送往大狱!

徐阶已经走出广场听得人声鼎沸,哭声大震,三步并作两步奔回但见左顺门外广场黑压压跪了一片磕头痛哭!徐阶也被吓着了。涉世未深的他这才明白,这官确实不好当,他有些后悔冒冒失失来上任了。

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伏门事件!紧接着的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议礼大狱,抓一百九十余臣,施行大明朝特有的对付廷臣的刑罚——揪到午门前施行廷杖,死于廷杖的大臣有三十三位。削职的削职,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真是人神共愤,惨不忍睹。张璁、桂萼等却笑着:“你们不是老压制我们吗?今日报应了吧!”尤其是张璁暗笑这些熟读孔孟之书、恪守程朱理学的书呆子,心想,我那朋党论就是火上浇油,让你们闹,让你们跳,让你们往虎口伸脑袋。老子动动手指头,你们就翻跟斗。今后,这朝廷就是老子的天下了。

一边是廷杖,廷臣们屁股皮开肉绽,贬职、流放,一个个灰溜溜滚出京城,一边是嘉靖为自己的生父上尊号曰“皇考恭穆献皇帝”,为父亲的未亡人上尊号曰“章圣慈仁皇太后”,张璁、桂萼们眉开眼笑,弹冠相庆。

八月,大同兵变。

九月,霍韬又挑起大礼议,既称兴献皇帝为“皇考”,怎么孝宗也还称“皇考”呢?一个人能有两个生父吗?大礼两考有失!于是,九月改尊孝宗为“皇伯考”,大礼议才尘埃落定。

同类推荐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档案和图片,讲述了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如何变成铁血无情的大独裁者的故事。作者分析了希特勒的人格特征,概述了纳粹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迄今关于这段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小通信兵,是如何成为独断专行的暴君的?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并且保有这个位置长达五年之久的?我们该如何解释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的支持和爱戴?他是一个身体虚弱的语言巨人,还是一个沉溺于对过往伟大帝国幻想中的异想者,或是一个过于偏执、自我无限膨胀、做事毫不顾及后果的疯子?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孙家栋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孙家栋传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本田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本田

    本田这个名字,不仅在日本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是名声远扬的,为什么?因为他出身不过是日本的一个穷乡僻壤的工匠,却以战后废墟般的国土上,白手起家,靠他的人格、智慧和奋斗精神,创造了一个奇迹,为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从破烂铁皮房的街道工厂,一跃而创立了年营业额四兆三千亿日元,在全世界有许多海外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他的死,无疑是今日经济大国日本殒落了一颗巨星。那么,这颗巨星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把他84年的人生浓缩一下,其生命中的“精华”,对改革开放的我国经济的发展,或许不无裨益。
热门推荐
  • 三重海岸

    三重海岸

    故事描述了一个女人从中学时代到中年所经历的三段感情,每段感情都认真投入,但换来的却是。。。。。。,同时也描写了其他四个性格迥异的女人不同的生活和爱情,小说淋漓尽致的反映了生活在当下不同层面人物的生活状态。
  • 忆惜公学

    忆惜公学

    倔强美丽的萧甜妃,性子大大咧咧,可骨子里的优雅即便是身着廉价也不曾消失,可却与高冷傲娇的他碰撞到了一起。天道好轮回,校草饶过谁?!这段感情,终究是结束。而这般结局,让人悔恨当初……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她的第一百零一次分手

    她的第一百零一次分手

    晚上11点,她猛力掼开书房的门。“我要分手。”她冲到他面前。“你说什么?”他耳朵好像没听清楚。“我——要——分——手!”她声嘶力竭、歇斯里地。“理由。”他还是好脾气的问。“周先生,我觉得我们不合适,还是早点分开吧。”“谢小姐,你在我的床上睡了三年,你现在跟我说不合适,你不觉得太晚了点吗?”他用“你有毛病吧”的眼光扫她一眼,低头继续看财务报表。她郁闷的躺在床上用小号发微博,“深更半夜男朋友断网不让我追韩剧欧巴,想分手分不了怎么办?在线等o(╯□╰)o”可怜兮兮的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
  • 重生香江之巅峰荣耀

    重生香江之巅峰荣耀

    重生在1982年的香江能做什么?必然是凭借后世的经验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主角的星路在香江开启,在大陆蓬勃发展,在欧美走向巅峰。棒子的经典被拿走,欧美的更不会放过……这就是张晗,我不搬砖,我只是经典的搬运工。
  • 偏执的我爱上了你

    偏执的我爱上了你

    “你说我们只是陌生人而已。那你为什么还要那样对我?我有病。我害怕你把我抛弃。我挣扎着想要活成你想要的人。我把我最美好的爱都摆在了你的面前,可你一天看都没有看。”——来自一个有病的女孩儿。
  • 叼蛮小姐俏美男

    叼蛮小姐俏美男

    一个俊俏的又野蛮的小姐,在她开的学校里,欺辱着每一个少年美男子,可是,她可以永远欺辱下去吗,
  • 我们曾经的暖时光

    我们曾经的暖时光

    朱晓芊喜欢马志祺很多年了,从小学喜欢到高中,他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一个是单纯可爱的女孩,而另一个是万年不化的冷冰山,她默默追求他许多次,可没次都不敢说出口,他也知道她喜欢他,可从来都没有动过心,直到一次事故,他便从冷冰山渐渐融化。
  • 三流悍匪

    三流悍匪

    所谓三教九流,三教指的是:儒释道,而九流却分有上中下三个九流,这三种九流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的职业,人在一出生便几乎注定了他属于哪九流,但有些人例外
  • 力量之后

    力量之后

    明明是王者,却被当成菜鸟,陆景表示:我可以给你更好的陆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