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200000005

第5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二讲(1)

请大家合掌跟我念——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时光灭处命光微

到眼繁华转眼非

莫在险连贪五欲

弥陀日夜望儿归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今天进入到我们第二次的《普贤行愿品》的学习。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的如母众生速速地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入毗卢性海,所以我们来学习《普贤行愿品》。

昨天我讲了三个内容,第一,是修行要用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修,我们如果修行不能够用真心修,用生灭的妄心修是很难成就的。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讲到了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我们对于七处九会,作了一个简略的介绍。第三,也就讲了《普贤行愿品》的五重玄义。

《行愿品》所介绍的修行法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的早晚功课之中都有,早课里面的普贤十大愿王,晚课《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里面所念的《行愿品》的偈颂,都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那么《行愿品》是《华严经》的最高峰,是毗卢遮那佛的心髓,是普贤菩萨的秘藏。一切诸佛之所证,一切菩萨之所修,都在《普贤行愿品》之中。所以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品》赞为略《华严经》,《华严经》为广《行愿品》。以今观之,理实然也。”那么也就是说,整个的华严的内容,都浓缩在《普贤行愿品》之中。

我们无论是出家修行也好,还是在家学佛也好,修行三大纲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第一个是信仰,第二个是见地,第三个就是行愿。

首先的基础是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唯智能度。我们要由仰信到正信,首先我们是崇仰释迦如来,知道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这样子呢,所以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进一步呢,我们要达到正信,也就是说我们透过如法修行,自己能够证入。这样子产生胜解,坚信不疑。经典上又打比方说:信如手,要有手才不至于入宝山而空归。同样的,我们要有信仰,才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信应该包括了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我们信已成佛的释迦如来,乃至于他方世界一切诸佛。更重要的是信我自己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心,与佛无二无别。

第二方面是见地。正见,世俗的正见是业果如理取舍;出世间的正见,是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依此作为本修因。

第三就是行愿。愿呢,愿之所在,法门之所在。所以历代祖师都非常注重发愿,一切诸佛菩萨他们愿力的总纲,就是我们平时所念诵的四弘誓愿。如果没有宏深的愿的话,行持就会比较盲目;没有行持,那我们所发的愿也只是空头支票。所以行、愿两者,如鸟之双翼、车子两轮。

蕅益大师说:我们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凭持名之深浅。所以信、愿、行三资粮,是修净土法门的关键。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行愿品》的序分,普贤菩萨开示善财童子和在会的诸大菩萨。事实上也等于是开示我们现在学习《普贤行愿品》的大众,要成就浩瀚无边的如来功德,应该修十种广大行愿。

正宗分

今天我们进入到正宗分的学习,我们看经文。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这个是先列一个十大行愿的总纲,我们已经知道了。佛果,我们透过华严昨天介绍七处九会,已经知道了,佛果有无量无边,赞说不尽的广大功德。那么如何才能够成就殊胜的佛果功德呢?这是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很关心,很希望能够知道,并且依此而修行的一个话题。普贤菩萨就开示我们,要能够实践十种广大行愿,就可以迅速圆满成就佛果功德。《普贤行愿品》是修积净土资粮的最殊胜的方便,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捷径,是入于圣者境界的要门。《行愿品》中总集了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所有大愿力。所以它是一切愿海之中的最殊胜的愿,所以又称之为十大愿王。请大菩萨都依此而发广大的誓愿。

在汉传和藏传佛教之中,都特别重视和赞扬十大愿王。比方说宁玛派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就曾经在1997年的时候,再次发起所有的大众共同诵此《普贤行愿品》一亿遍,迅速都能够圆满这个愿。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够透过对《行愿品》的修行和学习,迅速地通达如来的密意。

《行愿品》最好的注解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疏是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注释经文而写的。钞是华严五祖宗密大师,他觉得这个疏还是太深了,说得很略,每一个字都包含无量无边的意思,怕后世的众生不理解,所以他又来注解这个疏,为这个疏再写一个钞,所以称为《别行疏钞》。

善财童子就向普贤菩萨请法,请求普贤菩萨开示,十大愿王具体如何修?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礼敬诸佛愿

底下是礼敬诸佛愿。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的经文就是普贤菩萨开示“礼敬诸佛”。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告诉我们如何拜佛。那我们学佛皈依了,个个都会。无论是显宗的小礼拜也好,还是金刚乘的大礼拜也好。有一些人说十万加行我也修满了。那是不是我们真的就完全会了呢?不是。

十种礼

那么礼佛,祖师开示说有十种礼。

第一是我慢礼。没有恭敬心,内心怀一个我慢,这样子的礼拜,好像那个跷跷板一样的一上一下;好像以前那个舂米一样的一上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都是不如法的。

憨山大师在《费闲歌》上说呢:“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那么我们外表上的拜佛,学会很容易;但是我们内在真正的保持恭敬心、清净心,是很难的。如果我们的意不虔诚,只是身体在拜,那就是“骷髅磕破也徒然”。

所以,身礼是指我们的身。敬是意礼敬诸佛。

《六祖坛经》上面,有一位法达法师,他七岁就出家。出家以后,就学会诵《妙法莲华经》,一生诵了三千多部。他以为自己功德很大,所以拜见六祖惠能大师的时候,就怀着一个贡高我慢的心,虽然是顶礼祖师,但是头就不着地。

所以六祖大师就教诲他:“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礼拜本来是折服我们的贡高我慢心的方法,为什么你的头不落地呢?那就说明你内在还是怀有我慢,我执。那么这个我执,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那么就是罪。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所以我们礼佛,本来是折服我慢的法幢。如果怀有一个我慢之心,没有恭敬,头不点地,那么依此我慢,反而成为罪过。所以如果能够不执著于功德之相,才能够获得无量的福德。以前,法达法师是口念心不行,被经所转。现在经过六祖大师的开示以后,才真正了解了,通达了《妙法莲华经》的深意,口念心行能转经。

所以法达法师很感激地就说了一个偈子说:“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以前执著于诵了三千部法华的功德,现在曹溪六祖大师为我开示,把我这个执著心,我慢心消除了,让我能够真正的心与法相应,能够真正的知道如何如法地持诵《妙法莲华经》。

第二种礼是唱和礼。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恭敬心,只是一个求名闻利养的心,礼拜的时候高声喧哗,为了求得名闻利养,故意显露,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惊扰同修的观想修行。这样子表面上很大声的唱念和拜,但是事实上,内心没有至诚恭敬心,没有清净心,这个两种都是应该要戒除的。

第三种是恭敬礼。能够五体投地,彻底地降伏我慢我执,运心观想。以我最尊贵的头来礼佛最下的足,身、语、意三业虔诚,那么这样子是恭敬礼。是属于贤首五教里面的小教,小、始、终、顿、圆,小教之礼。

有一本《离垢慧经》上介绍礼佛的方法,我们可以共同地行持。经上说:“我今五体对佛礼拜,为断五道,远离五盖。”断五道呢,断五道流转的因,就是去掉了那个修罗道,因为修罗道有天中的修罗,人中的修罗,乃至于饿鬼中的修罗,畜生中的修罗,散在渚趣。所以只说五道。令诸众生常得具五种神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着地时,令诸众生常得正觉道。左膝着地时,令诸众生虽入外道法中,不起邪见。右手着地,如世尊坐金刚座。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金刚座上,将要成佛的时候,魔来干扰,世尊以右手指地。这时候,大地六种震动,地神就出来为世尊作证,多生累劫,三大阿僧祇劫以来,广修六度万行的、无量的福慧资粮,所以魔惊怖而退,那么世尊现种种瑞相,证大菩提。

那我们右手着地时,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如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右手指地之时,都能够早成佛道。

“左手着地时,愿以四摄法,摄受外道进入正法。”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帮助一切的外道,能够进入佛陀的智慧海。“愿我头着地时,令诸众生远离骄慢心,悉得佛的无见顶相。”那么我们礼佛的时候,能够这样子的来发愿。

第四种是无相礼。安住般若本性之中,泯灭能礼、所礼之相,属于始教之礼。

我们能够在礼佛的时候,能够知道能礼、所礼性空寂,那么不会执著于外相。我们能礼的,能够起用来礼佛的,是我们的不生不灭的真心;那所礼的佛,也是圆满成就显发不生不灭的真心的圣人。所以能礼的是真心,所礼的也是真心,这样子不会执著于外相。我们平时礼佛的时候,是以生灭心,执著于外相来礼佛,所以功德就小。我执著于我今天拜一百零八拜,然后我执著于我如何观想佛陀的像。当然这是基础,但是更重要的呢,我们要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要真正体悟到能礼、所礼都是真如自性。

笫五种是起用礼。虽能礼、所礼之相空寂,而又能够普运身心,随法性身普遍起用。那么这个就更进一步了,也就是说,我们所礼称性起用的,圆满成就的佛多,能礼称性起用的身也多,这个属于终教之礼。

古德有一个偈颂说:“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在礼佛的时候,心中可以默诵,并且观想。我们真正地知道“能礼所礼性空寂”,我们能礼的,能够起用来礼拜的,是什么?是我的真心,是由我的不生不灭的真心,它所起的妙用。这时候呢,我所用的不是妄心,而是真心;所礼的也是本来空寂、不生不灭的真心,佛陀已经圆满地显发了这个真心。所以能礼、所礼都是性空寂,这样感应道交难思议;这样能够迅速地显发我的真心。

并且“我此道场如帝珠”,好像帝释天的因陀罗网,帝释天的宝珠,重重无尽,中间显现无量无边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在中间呢,我也显现千百亿的身,在一一释迦如来面前,“头面接足皈命顶礼”。

所以礼佛的法门不要轻视,要重视。真正透彻证悟空性,了解如来空性智慧的人,他的行持会更踏实,他对于微细因果会更注重。所以能海上师说他修行的经验,就有一个偈颂,当年是写给隆莲法师的,就说,“解上士道,行下士行;不空不著,悲心内蕴。”在见地上面要高远,要能够解上士的修行道,菩提道;行持上面要脚踏实地,从礼佛,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从这些最平实的地方下手,从暇满难得,念死无常上起修,不落入偏空,也不执著于功德。这样子的修行,是能够迅速地成就的。

有些人呢,他听了一点中观,以后就开口闭口,都是讲缘起性空,讲诸法空相。然后他就认为这个礼拜、供养,这些都是有为功德。他就舍弃一切的礼佛、诵经、绕塔、经行、布施、持戒,这些事相的修行。事实上呢,他就堕入到断见的深渊里面去,还是不觉不知。这一类的人,经常就说要不分别、不执著,以这个作为借口,来放弃修行善法。事实上就已经走偏掉了,他对于般若的空性,影子都没有梦见,还要去高谈顿悟成佛,事实上就已经落入断见的深渊,已经堕入魔界了。如果不能够真正地转变自己的身心,树立正知见的话,他就事实上秉持那个邪知邪见呢,就已经是办好了一个直入地狱的通行证。

所以我们古德经常会开示说,“宁可著有如须弥,不可著空如芥子。”就是为了防止产生这一类的毛病。所以在佛经上说,“厌离有为功德是为魔业,乐著无为功德亦为魔业。”

所以我们要精进礼佛,但是要不著相,不著能礼、所礼之相。那些彻悟心源,证等诸怫的祖师,都是如此做的。百丈怀海禅师说,“行道礼拜,慈悲喜舍,是沙门本分事,宛然依佛教敕,只是不许执著。”

有一个公案说:唐朝的唐宣宗,他曾经出过家。他做小沙弥的时候,有一天就看到黄檗禅师在大雄宝殿礼佛,他就跑过去卖弄口舌。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长老如此辛苦礼佛求什么?”

禅师马上就开示他,回答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礼如是事。”

但是唐宣宗还是没有领悟,他不理解禅师这个深刻的开示,还是不知深浅高低的继续问说,“那禅师礼拜什么?”

黄檗禅师回手,啪的,就给他一个巴掌,给他一个耳光,“你不是已经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了,你不是已经证入空性了吗?”

所以我们应该要能够解上士道,行下士行。

第六种是内观礼。内观自己自性天真佛,离言绝相,离念平等,犹如虚空,心不攀缘外境,心能够契合本觉妙心,这个也可以称为皈依礼敬,属于终教之礼。也就是说,心与我们的本觉妙心相应,这样子也就是在礼佛,礼自性天真佛。

第七种是实相礼。实相无相,内外一如,内观自佛,外观他佛,同一实相,即能所无能所,是顿教之礼。事实上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在礼佛,但是能礼、所礼,都不执著于这个相,而是知道都是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能够彻悟心源。

第八种是大悲礼。能够观大地一切苦恼众生,皆在我心之中,那么我们礼佛的时候,就代一切众生忏悔,代一切众生消灾祈福。所以我们在修那个三十五佛大礼拜的时候,一定要先发菩提心,要观想左父右母,无量的众生围绕着共同礼拜。

第九种是总摄礼。除了前面的两种不如法之外,由第三种礼到第八种的大悲礼,都共为一观,摄为一体。

第十种是无尽礼。我此一拜,即是普贤行愿,遍尘刹依正二报,乃至极小一毛孔一微尘之中,悉皆现身,能礼之身无尽,所礼之佛亦无尽,那么这个是普贤菩萨的礼佛方法,念劫圆融,无有穷尽。

释所礼果境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处处无家处处家”、“六根作道场”、“无为而治”、“相由心生”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本书分为“不忘初心”、“不舍众生”、“不请之友”、“依法不依人”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江山美人之滚滚红尘

    江山美人之滚滚红尘

    少年李信踏入江湖,名剑与美人,李信跃马扬刀:“我都想要”。
  • 外科全生集

    外科全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亦挥剑斩情缘

    我亦挥剑斩情缘

    少年余子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终于发现剑法真谛,成就了一代传奇。
  • 花开花落终是一场等待

    花开花落终是一场等待

    这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恋,经历了许多,终于在一起了
  • 逆天

    逆天

    玛雅人曾经说过,世界终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大改变,人类也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就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一声声婴儿的哭啼声打破了一切。新生儿的出生带给了家庭新的喜悦,可是这一切并不如人愿。他们的幸福生活被一个意外打碎了。少年的梦、少年的决定对未来有没有影响力呢?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
  •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张大奎绰号傻蛋,本是朴实的农家孩子。因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英雄从而立志成为这样的英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尝所愿。从此走进了烽烟弥漫的战场,卷进了江湖恩怨仇杀。是际遇?是孽缘?无尽的尔虞我诈,无穷的浴血拼杀。只因民族大义,只为百姓苍生!书不尽金戈铁马,道不完侠骨柔情。这里有真实的传统武术,令人捧腹的妙文笑料。
  • 我亲爱的小竹马

    我亲爱的小竹马

    晋江超高口碑之作!人气作家酒小七,再创年度暖萌神作!猥琐青梅调戏腹黑竹马,火花四溅,爆笑升级!你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呼吸相通,深入骨髓。全程高甜,不知不觉就看完了。——豆瓣读者。谷雨和钱唐是一对欢喜冤家,谷雨从小以姐姐自居,对钱唐各种欺压。两岁时,她成功地“猥亵”了一岁的钱唐,从此打响了女流氓的称号。大学里,她遭遇好哥们突然表白,钱唐招蜂引蝶遍地桃花。因为太在乎自己喜欢的人,钱唐变得阴晴不定,敏感多疑。谷雨只当他发疯,他却一脸认真,“我是疯了,真的。”情人节的夜晚,钱唐赖在她的房间,终于说出,“我爱你。”“谈恋爱这个事儿,甭管什么样的障碍,只要它敢挡着,我们就敢轰了它!”
  • 逝后至候

    逝后至候

    一个被迫于阎罗殿内外反复横跳刷新自己的柳当家,一个自认没做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只是先把未来娘子送进了火葬场的原公子。黄泉路上升级,火葬场里追妻,逝后最爱你。原氏有两大长生之法,一曰移魂,二曰长梦。原氏二公子,平生以血养两条蛊虫,一蓝一红,蓝蛊可折磨人入地狱,红蛊可通一心爱之人,共享永生。她练就毒身,执掌一方,因缘际会下,被施以蓝蛊报复,未想,事有缓,移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