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200000048

第48章 净土奥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学记第二讲(3)

蕅益大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上面开示,把忆佛念佛的方法归纳为三种,也就是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就是念自他佛)这三种,并且他还将这三种念佛方法与首楞严会上其他的二十四圣修证圆通来作了一个比较,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

蕅益大师说:“若惟念自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是同,惟须一重能所,所谓: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如此赅摄一切诸教,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也。”

念自佛就是念我们的真如自性,念我们的法身天真佛,念自佛而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就是先把眼、鼻、舌、身四根收摄,再来收摄耳根,不听外面声音而反闻闻自性,反闻我们这个能闻的自性,那就会听到如幻妙音。

如幻妙音怎么体会?大家听到头脑里面嗡嗡嗡这样的声音,或者你用手插到耳朵里面,就会听到里面嗡嗡这样的声音,但是当然这个是虚劳相,不是自性音,但是你可以体会在你身心世界都消陨的时候,惟有灵明不昧的觉知明明了了的时候,会听到似有似无的声音,妙音,好像夏天的虫鸣、好像夜空的天籁、好像海潮音,这就是自性妙音。

这样去反闻闻自性,这个非有非无不是藉缘而起的妙音,这样去反闻闻自性的时候就能够收摄耳根,眼、耳、鼻、舌、身都收摄了,五俱意识不起了,当然独头意识也不能现起,六根都收摄了,六根一收摄,第六意识的分别、向外攀缘就转过来转为妙观察智了,所以这个法门是非常迅速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方法,这个法门其实就是跟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是同一个方法,所以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其实就可以包含《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因此她非常殊胜,这是念自佛而证三昧的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闻如幻妙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

蕅益大师又说:“若惟念他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有别。”

前面讲了,如果惟念自佛,就跟其他的二十四圣修证圆通是相同,但是她非常殊胜,因为她不需要去观六尘、六根、六识,只需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个法门就把一切禅宗的直指法门都包含在其中了,所以说念自佛而证圆通就是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全部包含了,这是念自佛。

念他佛,如果由念他佛、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来证圆通,证得念佛三昧,就跟其他的二十四圣圆通所修证的圆通是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因为念他佛就会有两重能所,前面的只有一重能所,就是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一定首先把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然后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来作为能观,这样的修行才是真修,如果不是这样修,都是以生灭心修,都是盲修瞎炼。

如果念他佛来证念佛三昧就是要有两重能所。

“须知两重能所。所谓:妙观察智为能观,六根为所观;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由第六识央持六根,专注佛境,俾眼所见无非佛色,耳所闻无非佛声,鼻所嗅无非佛香,舌所宣无非佛号,身所对无非佛境,意所缘无非佛法。此则赅摄弥陀、药师、上生等经,及莲社事想法门,罄无不尽也。”

这一段开示就告诉我们怎样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来证念佛三昧,也是都摄六根,但是它有两重能所,还有一重能所就是以第六识来夹持六根,就是我们眼根所见,唯见阿弥陀佛,我们不止一个念佛堂,开眼闭眼所见到的都是阿弥陀佛、都是西方三圣、都是极乐依正庄严,不见其他的色法,这是开始收摄眼根的方法。

耳所闻都是自己所念的佛号——阿弥陀佛名号;鼻所嗅都是供佛的妙香;舌所宣,舌根都是在念阿弥陀佛;身就专礼阿弥陀佛;意专缘佛号,也是收摄身语意,也是收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样依靠两重能所来证念佛三昧。

蕅益大师说,念他佛而证念佛三昧的方法就能够包含《佛说阿弥陀经》、《药师经》、《佛说弥勒上生经》等等这些经典上面所开示的修行方法,这就是都摄六根,专注于佛境,持名念佛,净念相继,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就圆满含摄了很多的大乘经典,《佛说阿弥陀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佛说弥勒上生经》,这些经典修法的精粹都包含在观他佛而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之中。

蕅益大师又说:“若自他俱念,则与二十四圣圆通同而复别,先须开圆顿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佛处与诸圣异。《十六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今文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由其方便最为胜异,故更不假余方便也。”

这一段开示就是讲念自他佛的念佛法门,通过念自他佛来证念佛三昧,其他的二十四圣证圆通都要去观察六根、六尘、六识而证圆通,或者由观察地、水、火、风、空、识六大而证圆通。

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不需要依托其他的那些方便,而是都摄六根念佛,由念他佛,成我自佛,以念他佛作为证圆通的方便,以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作为证圆通的方便,“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就以念佛作为胜异方便,所以《观无量寿经》上面称之为胜异方便,殊胜特异的方便。为什么是殊胜特异?因为她具足了自力和他力,其他的二十四圣修证圆通都只有自力,这里面具足了自力和他力,所以是胜异方便。

我们通过这三个问题就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这句经文解说圆满了。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一句经文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现前见佛可以分为哪几种?第二个要点,当来见佛可以分为哪几种?第三个要点,佛有三身,我们必定见佛,到底是见法身佛,还是见报身佛,还是见化身佛呢?并且我们见佛的时候到底是真正的阿弥陀佛来现身加持,还是其他的天魔外道变化作佛的形象来干扰我们呢?这都很重要,不然的话,是其他的天魔外道变现为阿弥陀佛的形象,我们还以为是真佛,就会被他所干扰而走火入魔而着魔。这三个要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要点,现前见佛有哪几种呢?可以分为见自佛和见他佛。

见自佛就是亲见本觉法身,现前见自佛就是亲证、亲见本觉法身,实际上就是见真心自性,就是开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按照天台宗的教义,属于圆教的初住位。

现前见他佛可以分为定中见和梦中见。定中见佛比如说《华严经》第四十六卷上面说:“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华严经》第六十二卷说:“住自在心念佛门,随自心乐,现其像故。住一切境念佛门,普于诸境,见佛现故。”

这都是讲定中见佛,在禅定之中现前见他佛。《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无量寿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力。可见,我们在禅观之中现前能够得见他佛,能够见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愿力,遍十方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比如说东晋时候庐山慧远大师,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他就会集大众在庐山六时念佛求生西方,结了一个白莲社,非常殊胜。

他在扩建东林寺的过程之中有很多感应故事。比如说在当时没有什么施主,没有什么护法,要想造更大的大殿没有人护持,就出现神运木。突然有一天狂风暴雨,等到雨停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大木头漂浮到寺院前面来了,当地的刺史就很赞叹,称为神运木,造的那座殿称为神运殿。

他在庐山三十多年,“虽帝诏亦不出”,就是皇帝有诏书来请他去说法他都不出去,就在庐山东林寺带领大众专心念佛,并且他曾经在禅观之中三次见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都默然不言,到他八十三岁的时候又见到阿弥陀佛和百千圣众现前接引,那个时候他才告诉大众,他其实之前都三次见到西方圣境,然后念佛端坐入灭。

慧远法师所结的白莲社123人全部都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非常殊胜的。

其中白莲社还有一位居士叫做刘遗民,他原来也是一个名士,后来看破放下,住在东林寺跟慧远法师一起结社念佛。有一天他正在想念佛次,在禅观之中忆佛念佛,见佛现身,刘念曰:“安得如来手摩我头乎?”看到佛现身以后,刘遗民就起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够请阿弥陀佛用手来加持我,摩我的头呢?佛即手摩其头。复念曰:“安得如来衣覆我体乎?”佛即以衣覆其体。动一个念头,阿弥陀佛能够用他的佛衣来加持我,披在我身上能够来加被我吗?佛就以衣来覆其体。所以可见佛对于众生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真的是大慈悲父母,你动一个念头,佛就会满足我们的求愿。

我们修学净土就能够更加深信净土法门,佛既然能满一切众生的愿,当然也一定会满我所愿。我具足信愿行,一定能够生西方,只要信真愿切念佛,必定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指现前禅观之中见他佛。

还有现前在梦中见佛。比如《妙法莲华经》上说:“若于梦中,见诸如来,坐狮子座,围绕说法。”这个就是第一个要点,现前见佛可以分为见自佛、见他佛。见他佛又可以分为定中见和梦中见。

第二个要点就是当来见佛,可以分为哪几种呢?可以分为临终见佛和莲花中见佛。

临终见佛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上面所说的中阴身阶段有五方佛等等寂怒百尊显现,还有是专修净土的行者临终得佛接引。

比如《称扬诸佛功德经》上说:“若有得闻弥陀名者,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住其人前。”

《鼓音王经》上说:“若有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住其人前,令其得见。”这都是临终见佛。

还有当来见佛的莲花中见佛,比如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的经文上面就是莲花中见佛。我们知道《观无量寿佛经》主要讲净土十六观,而后面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观其实就是指九品往生了,第十四观是上辈三品;第十五观是中辈三品;第十六观是下辈三品。

上品上生的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乃至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马上就莲花开,然后闻佛说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可见上品上生的念佛人以凡夫身份一生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就能够花开见佛,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马上就是七地、八地、九地的大菩萨,因为无生法忍最低,下品无生法忍都已经是七地菩萨。

得到中品中生的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这是上品中生,阿弥陀佛跟无量眷属围绕,而且与“一千化佛”,一千位化身阿弥陀佛一时来授手迎接。

得到上品下生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

这是第十四观说上辈三品。

再看第十五观就是中辈三品的往生。

得到中品上生的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中品中生的念佛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在宝池中七日莲花乃开,闻法证小乘的初果——须陀洹果,“经半劫已,成阿罗汉”,经过半劫的修行成阿罗汉。

中品下生的行者,“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禅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参考禅宗修行的方法,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然后再用于管理实践。盛大网络的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之后以能有今天这么成功,在他看来主要是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呆萌王妃嫁到:冷王请接驾

    呆萌王妃嫁到:冷王请接驾

    他是霸道、腹黑外加冷血的焱王。但他也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战神,战无不胜。她是将军府的小姐,一次父亲出征,战死沙场,母亲随着父亲而去,一夜间将军府的宠儿成了孤儿。太后姑妈看见她可怜就将她赐婚给了他,从此入住焱王府,等待她及笈时就成婚。有一日,侍卫来报“王爷不好了,王妃把金橘全摘了”“够吃?”某侍卫感觉风中凌乱了。又一日,侍卫来报“王爷不好了,王妃非要霸占第一山庄不走了”“没事,随她折腾,问她一个山庄够不够”侍卫彻底凌乱了……再一日,侍卫来报“王爷不好了,王妃说她要去阾国参加选妃”某王再也坐不住了,一阵风吹过,那里还有王爷的影子……
  • 亚特兰蒂斯的星空

    亚特兰蒂斯的星空

    当现实与理想渐行渐远时,杰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在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后,他却发现世上已没有人能够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脑海中那些原本应该抹去的记忆被有选择性的保留下来,自己已然站在一个“黑洞”的边缘。但当身体下坠的一刻,原本支离破碎的记忆再次拼合到一起,他却毅然决定把自己当做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重新加入一场权力与欲望的博弈。其实,杰克清楚地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摆脱过去的阴影,因为那个当年与他做出了不同选择的“自己”,依旧没有放弃……又名《双城》
  • 所为江湖

    所为江湖

    一行人,为同一目的集聚。一行人,为同一任务集聚。一行人,为今生之缘集聚。
  • 太阳的书柜

    太阳的书柜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平庸的企业白领、普通宅男,意外卷入了一起怪异事件,从此陷入了神秘的漩涡之中。跨世纪组织的青睐,身边人秘密,深不可测的谜题,暗流涌动,光怪陆离,一段神奇之旅即将开启。悬疑推理、爆笑吐槽、异想天开,真心英雄,主人公会有怎样的奇遇呢?你,绝对猜不到......
  • 某一天成为提督的我

    某一天成为提督的我

    『愿你用始终都是我记忆里,那个得意的男孩!』这个只存在于某个提督心里的世界...不可抗力的氛围,化为提督不可化解的路途,在无数位面相遇,在无数位面相知,这个世界往往正是这样巧妙。他在各个世界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挥斥这自己的传奇——这是一个提督与少女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邂逅。(Ps:其实我希望大家知道,我们小心翼翼的对待那些人和事,为她敬畏鬼神,为她沉默不语,为她手持刀剑。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是有为你存在的故事的,只是别人还不知道....)(Ps:此书谨献给深爱着二次元的我们。)(Ps:希望能喜欢这个故事,能够得大家的认可就够了!)
  • 凤凰生死祭

    凤凰生死祭

    江湖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要说近,随处可见打着什么门派旗号的江湖人,吹嘘着自己的阅历,对各大门派各路高手如数家珍;有的不爱说话,只是品酒吃茶,似乎对这些传说早已司空见惯。要说远,几大高手武功多么盖世,各路门派绝学多么高深,从来都是传闻,谁也不曾真正见过。江湖一直流传着一本名叫《凤凰双生剑》的男女混练的剑谱,一但练成,威力无穷。然而这部剑谱却也带着一个诅咒,就是练成的男女必定会情绝意断,自尽而死。岳景岩是一个从小长在武学世家的风流公子,因为一次意外流落江湖。然而关于剑谱的秘密却在逐渐揭开......
  • 虚天幻道

    虚天幻道

    因为一个‘青’字,燕虺亲人被杀,家族被灭!侥幸逃脱的他,偶然习得‘含沙射影之术’!如影随行,腐人血肉!为了查出幕后真凶,踏过尸山,淌过血河!却不料这只是修真界布下的一个棋局,做为一个小人物,为了找回活着的尊严,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血腥复仇的道路……
  • 我上辈子拯救了世界

    我上辈子拯救了世界

    这是一个主角上辈子拯救了世界然后这辈子还要拯救世界的故事。风景云:我……这是一个主角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cp的故事。风景云:我不配吗?作者:不,是他们都不配……小剧场:魔皇:朕是一界之主,有百万魔军和满朝文武。,风景云:朕也是!魔皇:朕还有五个孝顺懂事的儿子。风景云:后来就只剩两个了,而且不懂事。魔皇:你是因为嫉妒才杀了我的孩子!风景云:说的好像朕没有儿子似的,青龙玄武他们不知道多乖!魔皇:朕的儿子是皇后生的。风景云:有本事你去大街上捡四个啊!魔皇:朕有皇后。风景云:……这就是后来魔界全灭的真正原因。
  • 红尘之外寺前桃花

    红尘之外寺前桃花

    她是镇远将军府嫡幼女,他是常宁三清寺小僧童。年少的誓言,寺前的百年桃花为证,冥冥之中,红线暗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