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200000036

第36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九讲(1)

请大家合掌跟我念——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好,诸位善知识,请发无上的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

今天上午我们讲到了偈颂正宗分的第二分。正宗分的第一分是广解“常随佛学”,第二分就是广解“恒顺众生”。我们说“常随佛学”那个九个颂子,要学好了,要通达了,可以说,如何上求佛道啊,我们就明白了。“恒顺众生”,广解的这个二十个颂子,明白的话呢,我们如何按照五道次第,来帮助一切众生都圆成佛道呢,我们也能通达。

那么上午讲到了大乘的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在《行愿品》里面这个偈颂,将资粮道和加行道合为一体,有六个颂;大乘的见道有一个颂;大乘的修道分为四个部分,成就多闻及广辩是三个颂,成就解脱及威力两个颂,第三是严净诸佛国土一个颂,亲近一切如来一个颂,这是五道的修道。

“恒顺众生”里面将资粮道、加行道并为一起;然后见道是第二;然后修道第三。然后无学道就有五个颂,第一个颂是内体大行,十二力具足;第二是外行用海,内在已经成就了十二力,那么外在它的妙用呢,就是八大成就;最后就是总结一个颂,因果不二,究竟之道。

所以“恒顺众生”这个偈颂,是由“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一直到“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总共二十个偈颂,都是讲“恒顺众生”。

那我们先学大乘资粮道、加行道的六个颂,“恒顺众生”这个愿中,首先是对于有情这个颂。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我发愿,常常顺从一切众生的愿心,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尽未来际,无有穷尽,这个是精进利他。不疲不厌呐。这是接引入的总道,同时也是成佛的大方便,自身精进恒常修习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十大愿王无缺,而又能够成彼利行同事之功,也就是说以利行同事摄帮助众生,圆满无上大菩提。

对于修普贤行愿法门的人——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这个偈颂,是愿我们常得善友提携。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所有跟我一样,修普贤十大愿王的人,大家都能够聚集在一起来,所以说“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那我们普贤这个境界是浩瀚无边的尽虚空、遍法界的。

我们凡夫今天的集会,都只是在地球上面的不同地点,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总在这个地球上。那如果修学普贤行愿法门成就以后呢,他就是以十方法界为家,以宇宙为家。我们今天现在大家都学普贤行愿法门,我们今天在方广寺里面聚会,共修普贤行愿。下一次,所有与我同修普贤行的人,我们可以到他方佛世界聚会,大家都成就的话。比方说,我们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聚会呢,同修普贤行。“于一切处同集会”,一切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佛净土,我们都能够聚会,同修普贤行。乃至于再下一次呢,我们可以去到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的净土聚会,这个是讲同行,大家能够互相提携,能够共修。

后面的两句呢,就是讲大家六和。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大家都是同参道友,大家在一切的法会之中,集会的时候呢,身、语、意业都相同,修学佛法,知见行愿都一致。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都非常和谐。所以,“一切行愿同修学”,大家的知见行愿一致,所以见面,就感到格外的亲切高兴,这个是与我同行者。

大家能够共修呢,功德就能增上。我们自己一个人修行,今天念一万句阿弥陀佛,那只有一万句的功德。我们十个人修行,每个人念一万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十万句阿弥陀佛圣号的功德。同行同修。

底下是第三,对于善知识。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我们在由学佛到成佛的过程之中,都离不开善知识。善知识,为我开示普贤行愿。“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并且希望常能跟随善知识修学,能跟善知识在一起;并且善知识见到我生欢喜心,不要讨厌我,如果对你有反感了,见面也没有什么用啊。所以憨山大师《费闲歌》上说,“修心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所以我们要修学普贤行呢,希望能够常遇善知识。

这是对于有情,对于同行,和对于善知识,我们的接人之道。

第四是对于如来。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我们希望能够经常地面见如来,能够常见围绕在诸佛身边的一切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所以“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并且能够在无量的诸佛面前,都能够广修供养,尽未来际无疲厌,这个时空都非常广大。能够面见诸佛,常见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啦,佛是一切世间的智慧明灯。“佛出世时我沉沦,今我出生佛灭度,忏悔此生业障重,不见如来金色身。”所以我们要忏悔宿世的业。那么现在要能够对于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如来都发愿,“愿常面见诸如来”,这样子地来发愿,与诸如来结下一个深厚的法缘。

那么我们还有一重意思呢,是从法性上来讲,我们修学普贤行,“恒顺众生”,用佛法的智慧,泯灭对众生外相的分别,见到众生的本性,都是平等一味的;泯灭烦恼妄想,保持显发自己乐明无念的真心,这个也是常见如来。我们能够常见佛和圣众呢,就犹如熏香,犹如在那个卖香的铺子站久了,自然“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自然身有香气,那么久久地亲近,能够成就无量的功德利益。这是大乘资粮道、加行道的接人之法,待人之法。

应物之方,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住持正法,修习法藏。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们愿能够永远地受持、弘扬诸佛的甚深微妙解脱法,宏宣菩提正道,圆满普贤菩萨的无垢大行愿法门,而能常常精进地修习,并且尽未来际不疲厌、不间断。那么从自利上来说呢,是能够依止善知识,能够听闻正法,然后正思维,随法行道。对于断惑证真的修行道路上面,应该知道的法相、义相、证相,都能够“次第善巧,恒常精进,掇持有方”,这是从自利角度说的。

从利他来说,能够以此法门来劝导教化,光扬觉道,显说正法,这是“光显一切菩提行”。然后引导一切众生,趣入菩萨的修行次第,来修习普贤行愿法门,“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际无疲厌。”所以说我们自修和教化众生,都能究竟,都能够深入到无我清净的普贤之道,尽未来际恒常如是,尽未来际修习。

第二是在苦海之中成功德藏,也是一个偈颂。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我愿在一切诸有,三界九有,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九有呢,事实上还是三界,不过是开合不同。

九有,就是五趣杂居地有,事实上,它就包括了包括了整个的欲界。那么说五趣呢,是没有单独地列修罗,把修罗散入到天中修罗、人中修罗、畜中修罗、鬼中修罗,散入到诸趣之中。还有包括了色界和无色界,舍念清净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个样子呢,就是四有;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个也是无色界的四有,所以合成九有。乃至于更进一步把它细分呢,就可以开为二十五有,种种。

就是我在这一切的三界九有之中,“所修福智恒无尽”,修习自利利他的福德智慧。那么修福呢,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这个四种行愿;修智慧呢,就是“常随佛学”。我们要“常随佛学”,内心要能够“随喜功德”,外缘要能够“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这样子地来修智慧,所以,“所修福智恒无尽”,恒久精进不息地去修行。

后面的两句,“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能够依靠禅定力,生起一切通智的根本,能够次第成就无上的功德藏,那么这个是依靠定而成就功德藏;依靠慧成就功德藏呢,就是般若,是断惑证真、成佛之佛母。以此为因,能够出生利他的方便,能够成就自我的解脱,乃至于无尽的功德法藏,都是依般若而得成就,这是“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那为什么要在苦海之中,在这个一切的诸有之中,来修福德和智慧呢?来获功德藏呢?是因为要在这个苦海之中,一切诸有之中,能够策发精进,成就迅速;在这个苦海之中,能够对众生生起无尽的悲心。然后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智慧花果。

“无尽功德藏”,《华严经十无尽藏品》,上面有说到十无尽功德藏:第一是信,第二是戒无尽功德藏,第三是施无尽功德藏,第四是闻,第五是惭,第六是愧,第七是智,第八是念,第九是持,第十是辩。

事实上,这个与我们阿底峡尊者所说的七圣财,前面的七种呢,都差不多,后面的加了一个念、持、辩。所以说,“信戒施闻有惭愧,智念持辩无尽藏”,这个两句就可以把十无尽功德藏,归纳起来。事实上如果要展开来讲,华严的《十无尽藏品》呢,要说很久时间,大家有时间的话,有根器的话,应该好好地闻思。

那么这样的话呢,我们就对于“恒顺众生”,这里面的接人之道、应物之方,六个颂都讲说圆满了。这个也就是对于资粮道、加行道,讲说圆满了。

这样子地修的话,一定能够迅速地开悟见道,所以也就能够进入到大乘的见道,见道位的修习。打个比方来说,资粮道位,就好像是参加比赛,要得到这个参加竞赛的资格。加行道,就是比赛之前,先做一下热身运动,考的成绩更好一点。那么见道,就好像这个长跑,枪一响,然后大家都往前跑。修道就是跑的过程之中。无学道就是已经跑到了,或者你得到冠军了。

这就是说大乘资粮道是我们得到了参加成佛的比赛的资格;加行道是加功用行;见道是开悟;修道是悟后起修,是真修;无学道呢,圆满成就。

2.大乘见道

大乘的见道,见什么?开悟,悟什么?明心见性,见什么呢?

第一见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也就是见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那么也就是说,实相无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所以说缘起性空;实相无不相,所以说性空缘起。

第二是见利他的功德,见我执自私的过患,见平等性,能够树立无我的正知。

第三是见广大佛刹无量诸佛,莫不恒演无上菩提之道行。这个是什么?真正地体认,能够见到佛出现于世的大事因缘,这样子的见道。

见道位就一个颂。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这个就是讲大乘的见道位。

“一尘中有尘数刹”呀,这个不可思议,一粒微尘里面呢,它有无量无量的佛刹。事实上这个一尘,就表示一事、一理、一物、一有情,我们能够随举一事、一理、一物、一有情,都能够各各按照普贤行愿法门来次第地普观,都能够一一含摄尽虚空、遍法界,乃至于尘刹海的无量法界的事理,都能够含摄无余,这个是“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刹有难思佛就是各各的俗谛的事上,就是指一一刹都能够各各普具无量的觉法,也就是佛法,难可思议它的数量,所以说“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每一尊佛都有诸大菩萨和阿罗汉海会围绕。那也就是说,我们各各的觉体之上呢,都有无量的眷属含摄的觉体。

“我见恒演菩提行”,如是的主伴庄严,重重无尽的境界上,一切都是在作有言无言的教化众生;同时相应,具足显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那我就修行成就无上菩提正真之道,也就是亲见诸佛出世的大事因缘。

事实上呢,第一句“一尘中有尘数刹”,这个是讲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我们这个佛教里面,尤其是华严法门,经常会说,“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这个好说嘛,大能够包容小。但是芥于纳须弥呢,一般人就不理解了,这个不是凡夫的境界。为什么一颗芥菜子,能够把须弥山都包含进去呢?

为什么?因为不管须弥山也好,芥菜子也好,它的本体,都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外相不同,所以从本体上来说呢,可以是芥子纳须弥。并且来说,在佛菩萨的那个事事无碍法界之中,也都能够圆满地显现。

有一位禅师,他就有这样子一段开示。有一个人做太守,他有一次呢,去拜访一位禅师,他就问弹师,说:“禅师啊,芥子纳须弥,怎么理解呢?”

这个禅师给他打了一个比方,说:“太守啊,听说你读的书超过一万卷,是不是?”

太守说:“是啊。”

禅师再问他:“那你那个脑袋,只是好像一颗椰子那么小小的,那里面能够装一万卷书吗?”

这个太守哑口无言。

然后也能够明白,为什么芥子纳须弥?为什么“一尘中有尘数刹”?这个也就说呢,我们能够见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第二句,“一一刹有难思佛”,就是见平等性,树立无我的正知正见。“一一刹有难思佛”,都能够在一切的刹土,在一切的微尘,都能够见到我们的真如自性;能够见到一真法界;能够见到诸法的本性;所以能够见平等性。

第三句、四句,就是了佛的大事因缘。“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我看到的一切呢,都在演说(菩提就是觉)觉悟之法;都是在演说诸佛出现于世的大事因缘。事实上也就是说,一切的境界,无论它是有言无言,它都是在显示诸法实相。这是见道位。

事实上,见道位也就是什么情况?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知道,真正地体认到“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3.大乘的修道位

那么“恒顺众生”的第三个内容呢,就是已经讲到了大乘的修道位。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到了修道了。修道就有七个颂。七个颂其中第一是成就多闻及广辩三个颂;第二成就解脱及威力两个颂;第三是严净诸佛国土一个颂;第四是亲近一切如来一个颂。

成就多闻的三个颂呢。

我们看第一个是——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这个是赞叹修道位修行的方法呀,甚深汪洋广大如大海,所以一切呢,都是说“海”。在修道位上,你真正开悟以后起修,为什么说他是真修呢?因为开悟以后你起修,他是不可思议的,他的空间、他的时间,都是很广大的。

第一,他悟以后起修,他面对的,他修的空间是什么?是“普尽十方诸刹海”,是横遍十方诸佛的刹土,无量无边的刹土,好像大海里面的水滴一样,这样子浩瀚无边的空间。

十方诸佛刹土都是修道位的修行人,他们所修行的空间,所修行的空间范围。并且来说,在因中修道位上修的时候,是“普尽十方诸刹海”;在果地上,无学道上,他成就的时候,就是什么?就是力量,就是“速疾周遍神通力”。我们底下会讲到十二种力,十二种力怎么来的?就在修道位上修的时候得来的。

同类推荐
  • 佛教生死学

    佛教生死学

    广而言之,则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禅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参考禅宗修行的方法,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然后再用于管理实践。盛大网络的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之后以能有今天这么成功,在他看来主要是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个哲学命题——终极拷问。我到底是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究竟是什么?而这个到底、究竟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在思辨分析中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从而使我们产生智慧,这也是道之为道最有趣的地方。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追问,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你会发现你变得豁达了,轻松了,透亮了。这就是“道”的道理。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热门推荐
  • 天繁

    天繁

    泛黄的书页,神秘的遗迹,浩瀚的宇宙......科,武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人类以武道开发自身潜能。然而,这个世界并不是理想中的世界,黑暗依旧在光明之下.....
  • 斗罗大陆之天骄再起

    斗罗大陆之天骄再起

    继唐三之后,一代天骄横空出世,看唐钧如何劈波斩浪,成为大陆新一代强者。
  • 拜见魔君相公

    拜见魔君相公

    徐梦艺无语了_(:τ」∠)穿越到了不知哪个小说的武林世界里,还被人人喊打喊杀的大魔头看上了。某女说:相公,他要杀我?某男说:不怕啊,相公灭了他。某女说:相公,我要吃冰糖葫芦。某女又说:相公,你看那个人长的好帅啊!!!某男直接霸气的吻上她喋喋不休的唇,还挡住了某女的眼睛。
  • 末世的我超强

    末世的我超强

    123区出现丧尸潮,请前往解决主角∶“哦吼~狩猎时间开始”男主∶“呵呵…等待死神的降临吧”男二∶“唉~又是无聊的战斗”女二∶“希望这次很好玩”灭迹队出动!!!本文写了主角为了照顾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因某些事变成了丧尸,而为了妹妹一步一步变强,在期间与男主相遇,并且加入了一个组织,发生了各种事情。
  • 悍妃难驯

    悍妃难驯

    王爷本想享尽齐人之福,不料,彪悍新妇携带两名保镖男宠一同上花轿,立志给夫君戴一顶漂亮的绿帽子。小叔很配合,花前月下调戏美人,势要诱妃出墙。憋屈王爷只好拾起课本,重掌御妇术!谁说古代王妃只能任人鱼肉?你能纳妃,我便出墙,who怕who!
  • 难得糊涂:由聪明变糊涂的人生

    难得糊涂:由聪明变糊涂的人生

    本书包括:唯有大智慧才能真糊涂、不拘一格彰显糊涂智慧、扬长避短巧打糊涂算盘、适可而止糊涂与精明并用等内容。
  • 世界溯源

    世界溯源

    书历十数载而成,科技哲学的高峰,将在此书中呈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蓬莱云雨志

    蓬莱云雨志

    女娲补天,斩鼋立天地。鼋身化为蓬莱洲,方圆九千里,变成人间仙境,后来百花仙子触犯天规,虽然保留仙籍,被流放下界,幸得蓬莱女王收留。女王令他出使瑶池,恰好西王母与东王公兄妹不和,明争暗斗,想把百花变成牺牲对象,幸得上古云雨二神暗中帮助。百草暗恋百花,被百花羞辱,因爱成恨,于是乘机游说东海妖域攻打蓬莱。百花仙子带领一百位花神誓死捍卫。雷神电母不满足云雨二神率领雨部,乘机在东王公面前告黑状。东王公也对二神不满,于是明枪暗箭让云雨防不胜防。后一场大战,导致斗转星移,众人都进入轮回。可时过境迁,这时候新蓬莱王好色无道,逼死很多人。其中有左丞相之侄女瑜心雨生得国色天香,结识了蓬莱王的三弟龙子谦。而蓬莱王垂涎美色,暗自调戏,心雨不从,蓬莱王杀了左丞相灭了瑜国。心雨逃出,结识了玉明云,二人在战乱中收得一女,取名紫嫣,小名百花。天下英雄都来帮助云雨组合对抗朝廷。同时云雨二女同龙子谦纠结的感情关系也同时开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