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9100000040

第40章 天心

原文:

祖师曰:

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所谓“玄窍”是也。人人俱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委之命数者,凡夫之见也。

译文:

祖师说:

天心,是精气神“三才”所共有的核心,也就是丹书上所说的“玄窍”。“天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自然就有的,所不同的是贤明之人若能掌握学理,并通过一定的修炼,激发它开启它,使它为己所用。不明此理者痴迷于此中,天心则紧闭无法开启。天心开启则神灵合一,反之则不能,即短折。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为什么活着、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即是凡夫。

疏解:

这里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天心和玄窍。天心,是精气神“三才”所共有的核心,也就是贯穿于精气神的,也就是贯穿的生命的。玄窍,是指非常玄妙的窍。“窍”是“穴”和“巧”的组合,即非常巧妙的穴为窍。穴、窍、玄窍是不同层次的概念:穴指全身毛孔或者经络上的穴位。当经过一定的练习,自己能够感觉、认知到穴的状态、变化、功能、作用时,即认识到穴的巧妙之处时,穴就变成了修炼意义上的窍。窍一般指五官七窍。从修炼意义上讲,人的五官七窍加上前阴后阴为后天的九大明窍,肚脐眼为先天一窍。除此之外,人体的全身毛孔为氣窍,人体的脏腑为内窍,每个脏腑内的重要或关键部位为暗窍。这里所说的内窍、暗窍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部位或位置(从精的意义上理解),更要从炁的意义上才能理解,即炁在相关部位或位置的巧妙之用。当超越了生理意义上的部位或位置的限制,从炁和神的层次去认识和理解“窍”时,“窍”就变成了“玄窍”。玄与牝二字相对,上为玄、下为牝。玄窍是上窍。玄窍,又称玄关,是指先天的炁和神聚积丹田,它包含着炁和神的状态、变化、功能、作用等。此时,下田、中田、上田就变成了下玄关、中玄关、上玄关。玄关中最玄的要数上玄关,所以,上玄关又称“玄关一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说来,玄窍(玄关)指得就是上玄窍。炼就了下玄窍,就有了“人心”,炼就了中玄窍,就有了“道心”,炼就了上玄窍,就有了“天心”,其中存在着递进的关系。由此可见,当有了“天心”时,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层次和境界了。

原文:

无人不愿求生,而无不寻死。夫岂别有肝肠哉?六根以引之,六尘以扰之。骎骎年少,转眼颓殁。至人闵之,授以至道。诲者谆谆,听者渺渺。其故何哉?盖不明大道体、用,而互相戕贼。如是求生,犹南辕而北辙也。

译文:

没有人不想求得长生,但是,没有人不是走向死亡。这难道是人们别有肝肠吗?不。那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引诱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捉弄人。所以年纪轻轻的人,转眼就衰老而丧生。有道之士对此十分同情,常常将大道主动向人们传授。可惜传授者苦口婆心,听道者却无动于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人们并不懂得大道的体和用,只知道互相争斗和伤害。照这样来求生,那真叫做南辕北辙了!

原文:

夫岂知大道以虚无为体,以隐现为用,故须不住于有,不住于无,而气机通流。

吾辈功法,惟当以太一为本,金华为未,则本末相资,长生不死矣。斯道也,古来仙真,心心相印,传一得一。自太上化现,递传东华,以及南北二宗。

译文:

大道以虚无为体,以隐显为用。不拘泥于有与无,而在于气机流通畅达。

我们的功法以太一为本,金华为未,太一与金华相辅相成、合而为一,方能超凡长生。古代的真仙用心心相印的方式,传授一代,成就一代。自从太上化现起始,一直传到东华,接着还形成了南北二宗。(吕祖时岂有南北二宗?显然此段为后人所加。)

疏解:

欲求生,必须知道生之本。人为大道所生,大道是人之根本。大道之体为人生之本,大道之用为人生之表。求生要求本,即天心也。

大道生“太一”,“太一”又称“太乙”,在人出生之前就存在。“太一”生人,所以“太一”是人生之本。“金华”又称“金丹”,它是炼化人体先天之炁所达到的最高成就。然而与“太一”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所以为人生之末。大道以虚无为体,“太一”与“金华”以隐显为用。不拘泥于有与无,而在于气机流通畅达。

原文:

道本无隐,而心传极秘。非秘也,非心授心受,不能授受也。口传固妙,而领会难一,况笔示乎?

是以太上大道,贵乎心传。而授受于鸟睹之中,豁然而开。师不得期授于弟,弟不得期受于师。真信纯纯,一旦机合神融,洞然豁然!或相视一笑,或涕泣承当。人道悟道,均有同然者。第或由悟而入者有诸,由入而悟者有诸,未有不由心一、心信而入、而得者。不一,则散;不信,则浮。散,则光不聚;浮,则光不凝。不能自见其心,又何能合太上所传之心?

故儒崇“内省”,道崇“内视”。佛氏《四十二章经》亦云:“置心一处,何事不办”盖以无上大道,只完得一心,全体焉耳。全体惟何?虚净无杂焉耳——宗旨妙体如此。

译文:

大道本来并不隐晦,但心传却极其秘密。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因为这种功法非心传心受不可,除此之外,就无法传授和接受。用言语来面授固然可以,但是不同的人领会的程度不一样,何况是用文字来传授呢?

所以说,太上所传的大道,最注重的是心传。教授和接受都在心领神会之中,一经点化,豁然开朗。在此,师父不能保证将道全部传给了弟子,弟子也不能保证从师父那里学到了全部。只凭着真诚纯洁的信念,一旦时机合宜、心神融合,自然心有灵犀,豁然洞开!他们或者互相对望着,发出会心的微笑;或者感动得痛哭流涕。凡是入道悟道的人,都有过这种共同的经历。这里,有先悟道然后入道的,也有先入道然后悟道的,但是,决没有心意不专一、信念不坚定而入道悟道的。心意不专一,心神必然散乱;信念不坚定,心神必然飘浮。散乱,就不能使神光聚合;飘浮,就不能使神光凝结。像这样,连自己的心性都没有明见,又怎能领悟太上的传道之心呢?

因此,儒家主张内省,道家主张内视。佛家的《四十二章经》也说:“置心一处,何事不办”对于无上大道,只要完全做到了一心,就可以得到全体。这全体又是什么呢?就是清虚明净、纯洁无杂的境界——《宗旨》最玄妙的内容就在这里,即天心。

疏解:

道本无隐,全在心悟。心意专一,可以至道。儒家内省以明有为之举、道家内观以明无为之妙、佛家净心以明色空之微,皆是一心一意而为之。专心致志是入道悟道的基础和保障。

原文:

宗旨妙用,亦惟在“置心一处”也。内观,即是“置心一处”之诀,即是心传秘旨。非徒可以口授,且可以笔示。至于功造其极,心空漏尽之时,然后恍然洞彻玄妙之旨,非笔之所得而示,并非口之所得而传。真虚真寂,真净真无,一颗玄珠,心心相印。极秘也!至得悟、得入之后,而仍极显矣!此无他,天心洞启故耳。

译文:

《宗旨》的妙用,关键在于“置心一处”这四个字。内观,就是“置心一处”的法诀,也正是心传的秘旨。内观的方法,不但可以口授,而且也可以笔示。但到了功夫登峰造极,达到心空漏尽的时候,最终恍然洞察到最玄妙的境地,那就不是笔所能示,也不是口所能传的了。那是真正的清虚,真正的凝寂,真正的明净,真正的虚无,在方寸玄窍,心心相印。那真是玄妙至极啊!得道、悟道之后,一切就极其的明朗了。这里不是别的,只是因为“天心”已经洞开了。

疏解:

《宗旨》的妙用和核心就是内观。内观的本质是“天心”洞开。用“天心”可以内观修炼丹道的整个过程,即可以观察和认识到炼化精、气、神的整个变化过程,而丹经中所描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婴儿、黄芽、白雪、三花聚顶、法身,以及玄妙、清虚、凝寂、明净、虚无都是内观的景象和感受。这一切都来自实修证验,没有半点虚假。

原文:

今之求道者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已到彼岸,则如筏喻者。法尚应舍,若不知所从者,可不示之以筏乎?我今叨为度师,先当明示以筏。

译文:

现今求道的人,好比要过一条大河,河水浩浩无边,不知道怎样渡过才好。一旦安全到达了对岸,那渡河用得筏子就可以不要了。这好似得道之后,前面应用的方法也可以抛弃一样。但是,当在不知所从的时候,还是准备一个筏子为好。今天我为度师,全当提供了渡河的筏子。

疏解:

性要自悟,命要师传。如果没有明师的指导,修道的伟业是不可能完成的。修道是不断地抛弃过去、把握机遇、超越自我的过程。以法求道,得道不难。得道舍法,方为正法。

原文:

然天心一窍,不在身中,不在身外。不可摸索而开,只可默存以俟。欲识其存,不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丹书所谓“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才是“如如”,一开永开也。而功法在于“存诚”两字。

译文:

“天心”这一炁窍,既不在身中,又不在身外。不能用后天识神琢磨着使它开启,只有默守着慢慢等待。如果想认识它的存在,不外乎去领悟佛家《心经》上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家丹书上讲的“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从中体会出“似是而非”来,这样,“天心”一开,它就永远开了。而功法只在于“存诚”两个字。

疏解:

“天心”是在人体的后天返回先天、人体合于自然的状态中呈现的,人天合一,已无内外之别,所以,它既不在身中,又不在身外,也不可能用人的下三界思维所认知和理解。现实的物质世界里没有“天心”,即使在先天的神炁世界里,“天心”也是出现在“似是而非”的超常状态之中,所以,就有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

原文:

诸子存诚妙用,尚有诀中捷诀——乃于万缘放下之时,惟用梵天“伊”字。以字中点存诸眉心,以左点存左目,右点存有目,则人两目神光,自得会眉心。眉心,即天目,乃为三光会归、出入之总户。人能用三目如梵“伊”字然,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即以意引临心后、关前。此一处也,按即“玄牝之门”。以意引之,光立随临。而毋忘“若”“如”二字玄义,天心必自洞启。以后玄用,再为细示。所切嘱者:终始弗为“元”引耳。

译文:

各位获得“存诚”的妙用,还要有口诀中的捷诀——在放下万念而入静时,参考梵文“伊”字的字形(∴)。把中间那一点放在两眉的中心,把左边一点放在左眼,把右边一点放在右眼,于是两眼的神光,自然就汇聚在眉心处。眉心,就是天目,是三光会归和出入的总门户。人们如果能像“伊”字(∴)那样使用好这三只眼睛,而且还微微用意念来转动,似乎轻轻地磨亮镜片那样。三光立刻就汇聚到眉心,它的光亮好似太阳出现在面前。这时,用意念导引着神光来到心口之后、双关之前,就是所谓“玄牝之门”。运用自如以后,只要用意念把神光引导到哪,神光就降临到哪。这时,切勿忘记“似乎”二字的玄妙含意,只有这样,“天心”必然会自动开启。以后的妙用,下面再作细说。这里必须要嘱咐的是:练功时,始终不要被“元”中的景象所吸引。

疏解:

这里所讲的正是“安神祖窍”的方法,即①回光守灵。②转动日月。③日月合壁。④灵聚玄窍。

原文:

诸于遵循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只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即生身于乾宫是也。久之,自然得身外有天。盖身犹国土,而一,乃主君,光,即主君心意,又如主君敕旨。故一回光则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佐同心,臣庶自然奉命,各司其事。

译文:

各位按照所授的功法去练习,除此之外别无更好的方法——只有纯想天心。佛家《楞严经》说:“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这里所谓的天,不是苍天,而是指法身的乾宫(玄窍)。久而久之,自然会认识到法身之外尚有天心。人的躯体,好比是一个国家,人身中的“太一”,就是国家的君主,而神光,则是君主的意志或命令。所以,只要一回光,周身的气都要向天心朝拜,如同圣王建立朝纲,万邦诸侯都要贡献玉帛前来朝贺;又如君主和大臣同心勤政,百官和万民秩序井然地奉命行事,各司其职,各行其事。

疏解:

这里揭示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凝神则气自聚,神凝则气自行。

原文:

诸子只去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回光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廓而充之,吾宗所谓“鄞鄂”、西教所谓“法王城”是也。主君得辅,精气日生而神愈旺。一旦身心触化,岂仅天外有天,身外有身已哉?

译文:

各位只要专一修炼回光,就是无上的妙谛。回光一久,神光就会凝结,自然而然形成法身。法身得以定形和充实,就是我宗道教所谓的“鄞鄂”、西方佛教所谓的“法王城”。君主有了贤臣辅佐,于是精气日生,元神日旺。一旦身心融化如一,那就不仅仅是天外有天、身外有身了。

疏解:

识神凝则内气生,内气生则元气旺,元气旺则元神旺,元神聚结则法身自成。如此说来,专心致志地凝神回光是修炼的基本功夫,不可不知。

原文:

然则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中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译文:

金华,就是金丹,形成于《灵宝毕法地仙功》。其中的神明变化,决定于修炼者的心。这里面的妙诀,虽然没有丝毫的差错,然而十分灵活。全靠聪明,又靠沉静。不是最聪明的人不能实行,不是最沉静的人不能坚持。

疏解:

聪明意味着思维敏捷,极聪明意味着悟性超群。沉静意味着心态平淡,极沉静意味着心境如死。太乙、金华奇好无比,要想获得,极不容易!

本章要点

天心是与生俱有,但只有经过修炼才能开启和认知的极高的精神境界。它以“太乙”为本体,以金华为显用,是人类高智能体现。它以《灵宝毕法》为基础,通过“回光”得以认知和调控,并以通过内观认知和调控生命,乃至造化和超越生命。

同类推荐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本书收录南怀瑾先生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做的通俗讲解。
  • 禅师的米粒

    禅师的米粒

    痛苦和幸福常常只是你内心个体的体会,让你的心变得开朗豁达是承受这些体验的心须,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痛苦和欢乐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她们真的很奇怪

    她们真的很奇怪

    大筒木辉夜为何实力无敌智商减半?邪王真眼只是中二传说吗?五等分魔导师的她们你还会喜欢吗?次元世界的命运将要起航。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着无边的风采。
  • 邪王难缠赌王逆天下

    邪王难缠赌王逆天下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一手赌术行走江湖,本应该乖乖带嫁的废物嫡女怎会如此逆天?灵兽兽丹?赌来的!灵丹妙药?赌来的!美男后宫?赌来的!一旁嬉皮笑脸的王爷不服气地转头,换上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胡说!娘子,我明明是不要脸贴上来的。”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百战初日

    百战初日

    傍晚森林里魔兽咆哮厮杀,白色的光芒慢慢照亮整片森林,一个白发的美丽女人慢慢浮现在众人面前她抱着一个黑发红眼的男孩,光芒让森林里的野兽逐渐平息并聚集在她的身边。女人看着周围的魔兽温柔的笑了笑,一条紫色的巨型毒蛇从森林伸出逐渐爬出看着女人,两人四目相对眼神像是在诉说这什么。
  • 风吹浮沉满黄昏

    风吹浮沉满黄昏

    在每一个柔软的黄昏,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在白昼,在黑夜,在每一个柔软的黄昏...
  • 腹黑总裁溺宠调皮千金

    腹黑总裁溺宠调皮千金

    逸宇苡曦拉着季沐如的手说道:“妈咪,我不要去相亲,我才刚成年,你就把我嫁出去,我不要。”……逸宇苡曦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胆的一件事“离家出走”
  • 娘子何必去抢亲

    娘子何必去抢亲

    六年前,第一眼见到与她有婚约的他,她便倾了心;满怀希望嫁给她,却看到了他的压抑;好,你们两情相悦,我便成全你们!于是,她劫了花轿,抢了亲,决然地“带球跑”……咦?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却在明确告诉她:娘子,你何必去抢亲?
  • 名门酷少骗妻入婚

    名门酷少骗妻入婚

    一名货真价实的名门权少。一个是名副其实的平常人。他为了爷爷的愿望,也为了挑战自我,他放弃了牛津大学的通知书,转而进入了科大。她人生没有确定的目标,只是知道考上好的大学,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这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不需要意义的世界

    不需要意义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某平行世界中。在这里,有一小部分人,拥有让他人产生幻觉的能力。这个世界曾经是他们的。他们用幻觉掌握了人心。然而,膨胀的欲望却几乎把这个世界毁灭。如今,世界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些人被称为“幻者”,由国家统一管理。一者以自由之名约束,一者以自由之名抗争。究竟何者才是正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