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81500000045

第45章 飞旋(九)方家营的晚上

1、

方水桥家晚上可热闹了,小小的四合院熙熙攘攘像夜市场。妇女们来得早,坐在堂屋里叽叽喳喳地谈笑着。几个男人站在院子里,吸着烟小声地议论着;方水桥换下工作服,穿一套灰色的西装,还系着一条红领带,像竞选议员似地在大门口迎接大家;进来一个男的他就递过一支烟,进来一个女的就往堂屋里请。方水桥家三四楼开私人旅馆,楼上住宿的旅客以为方水桥有什么喜事,打开窗户看热闹。

方家营原来是南城边的一个小村子,近几年随着城市的扩大,农田的萎缩,全村人都农转非,变成了吃商品粮的新型居民。他们的土地交还国家,但住房留给自己,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家家的住房都改建成一幢幢四五层楼的砖房,有的租给外地到南城来做生意的、打工的,每月最少也有上千元的收入;有的开一个旅馆,方便专县来南城出差的人住宿,每月随便就是几仟元的进项。方水桥家就开了一个旅馆。这样亦工亦商,村里的人富了,口气也大了,口口声声说上班的那几文钱只够买烟抽。但他们又不愿意和工厂脱钩,他们需要工厂给他们劳保、医疗、退休。在城市的一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城中村”;他们成了一群得天独厚的人。他们的村落成了公安局、计划生育办公室最感到头痛的地方。

看到来的人差不多了,方水桥把院子里的人喊进堂屋。他走到供着财神的供桌前,大声说,“乡亲们,一笔不能写出两个方字。今天把大家请来,为的也是大家的事,我们方家营大多数的人都在宏华厂上班,现在宏华并给南机,南机搞了一个工时改革,这分明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都是半路出家的,文化都不高,年纪不大不小的,要改工种又改不了。要苦工时又苦不过人家,这样下去,不要说拿奖金,连基本工资都保不住,我请大家来,就是请大家出主意、想办法、自己解放自己。不然我们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要剁要砍随人家。”

“那个要做砧板上的肉?……”大毛站起来,附和水桥的话,带有煽动性地说。

“要他们还我们的土地!”一个男人冒叫了一句。

“要他们还我们的八仟元!”一个女将附和着又叫了一句。她说的这八仟元是当时农转非时政府给的补贴。

“要他们还我们农村户口,从前我们是农转非,现在我们要非转农。”

“对,我们不想当工人老大哥了,我们还是当农民二哥算了。”

“那几文干工资,还不够我买酒喝的。”

“你们还记不记得--那次宏华给我们每家三仟元赔偿费的事!”方水桥看到乡亲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想进一步激化加强这种情绪。

“怎么不记得,宏华盖车间时打桩,我们的房子被震裂了,结果我们约着去一闹,还不是乖乖给了我们补贴。”一个男将快人快语地说。

“中国的事情,就是好哭好叫的娃娃多吃糖。”一个年纪老些的男人说。

……

方水桥拍了拍巴掌,两支手向下压了压,要大家安静。看到大家都看着了自己,他接着说,“大家的意见都很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求保持原来的做法,不参与改革。如果非要动我们,我们就提出三条要求:第一、还我们的土地,第二、还我们的八仟元,第三、要求非转农。你们说这样行不行?”

“行!——”

“就这样——”

“差不多——”

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同意。

方水桥说,“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们请大毛写一个要求,大家都要在上面签字。”

“签就签,又不会掉一根汗毛。”

“不会写字的画个押行不行?”一个妇女问。

“也行!”方水桥有点不耐烦地说,“另外,如果人家要我们派代表去谈判,我们派哪几个人去?”

“方水桥一个。”

“方大毛一个。”

“再来一个方桂珍。”

“再来一个刘大水。”

刘大水是一个黑胖子,站起来说,“不要选我,要那么多人去干什么?又不是去打架!”

“大家选了你,不想去也得去。”方水桥威严地看着刘大水。

“去就去,又不会剥我一层皮。”刘大水头扭向一边说。

“够了,四个人够了。”方水桥说。

方大毛从厢房里拿着一张纸出来,对方水桥说,“写好了。”

“你念给大家听一听,看有没有要修改的。”方水桥说。

方大毛清了清嗓子,开始念:

我们的要求

南方机床二厂(原宏华机械厂)的领导:

我们原来是方家营的农民,八年前宏华厂占了我们的土地,按政策农转非,我们成了该厂的职工。八年来我们为工厂的建设出了不少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工厂搞改革,改在我们头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半路出家的,而且文化水平低,现在年纪又大了,要学技术很难学出来。我们思前想后,觉得不适应工厂的改革和发展。经大家商量决定,特向厂领导提出几点要求。一、非转农,退回我们的农村户口;二、还政府给我们的安置费八仟元;三、退回我们的土地。

此致

敬礼!

方家营在南机二厂工作的全体职工

方大毛念完,把稿子交给方水桥。

“大家听了,有没有意见?”方水桥说。

大家没有吭声。

“没有就签字,我先带个头。”方水桥说完,从大毛手中拿过笔来,歪歪斜斜地写上方水桥三个字。

看到有七八个人在争着签字,方水桥说,“白纸黑字,谁也不能做孱头,稀屎狗。明早上就看表现了。”

签完字,已是深夜1点多钟。院子里只留下水桥和大毛。

“我们把事情惹大了!”大毛担忧地说。

“怕个球,头砍下来碗大个疤。”方水桥干脆地说。

2、

第二天早晨,齿轮车间的门口聚集着一大群职工,有的蹲着,有的站着;男的站在前面,女的缩在后面。他们都是家住方家营的职工,昨晚在方水桥家开了会后就采取统一的行动——罢工。

左文看到车间门口的一大群人,走上前去,挥着手说,“上班铃响过了,快进车间。”

“我们苦不够工时,不干了。”一个男职工懒垮垮地说。

“你们的工时只考核108小时,够少的了,怎么会苦不够!总厂职工要考核208小时的工时的。”左文那瘦小的容貌激动起来。

“但这个政策只有三个月,三个月一过,我们又要喝西北风了。”大毛阴阳怪气地说。

“三个月的适应期还不够?你们又不是学工,你们都是有七八年工龄的老工人了。”

“你们说我们文化低,素质差。我们就是文化低,素质差。我们蠢,我们笨,就是适应不了你们的改革。该行了吧?”大毛的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一个青工在车间里大声喊,“左主任——袁厂长电话找你。”

“我现在去接电话,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到办公室里谈。”左文说完就向车间里走去。

“我们就在这里晒太阳,多舒服!”大毛说。

“想不到我们大毛还有点歪口才呢!”水桥说。

“歪材只适合进灶窝洞。”一个妇女调侃地说。惹得女人们一阵“格格”地笑声。

“什么正材歪材的,只要是材都有用。”大毛听到女人们在议论自己,飘飘然地说。

这时劳动人事处的牛德强拿着一本记录本来检查劳动纪律,看到车间门口一群人没有上班。走上前质问一个矮个子的男职工:“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不上班?登记下来!”

那矮个的男人胆怯地往后缩。

大毛迎上去,冲着牛德强说:“他叫盐是咸--我叫糖是甜。”他的话又引起一阵笑声。

“什么......你不要和我兴科场!”牛德强说。

“是你和我兴科场,还是我和你兴科场?”大毛挑衅地说。

“看门狗......”人群中有一个骂了一句。

“你骂谁?你给我站出来!”牛德强气愤地要去抓那个骂人的人。被大毛等人挡住了。

“看门狗,——老子就骂你这个看门狗。”那人指着牛德强,也要向外冲。

这时有人说,“袁厂长来了。”争执的双方凝固了。只见袁锋和安小华快步走过来。

“袁厂长——我叫他们去上班,他们还骂人。”牛德强要争个理。

“骂人是一个人,你怎么说‘他们’?我们都骂你了?”大毛纠缠着牛德强的小辨子不放。

“看他那副狐假虎威的样子,一来就想压工人,工人不是他的下饭菜。”方水桥这时站出来,向袁锋说。

“谁狐假虎威?”牛德强也不甘示弱。

“小牛,走走走……”安小华拉着牛德强走出了人群。

袁锋大声说“同志们:冷静一些好不好?改革中出现一时不能适应的新事物,在改革中会逐渐适应理解的。我不赞成大家不上班来闹,更不赞成集体不上班来闹,我主张用协商解决的办法,你们可以选几个代表大家意见的同志坐下来谈,也可以个别到办公室来谈。集体闹事、大鸣大放是****的遗风,我们是不赞成的。”

“我们选方水桥代表大家去谈判。”一个工人在人群中大声说。

“大家应该明白,这不是谈判,这是协商,工人阶级内部是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的。”袁锋说。

方水桥站到前面来,向人群中大声喊:“大毛--桂珍--刘大水--我们代表大家去谈……去协商。”

在办公室里,方水桥拿出了方家营职工联名签字的要求递给袁锋。

袁锋看完后,指着密密麻麻的签字问:“有多少人签名?”

“刚好一百单八将。”方水桥语气中洋溢着自豪的成份。

“你们的要求是无理的。”袁锋的语气比较强硬,“改革的方案是不可能改变的,工人没有工时还叫什么工人,而且三个月试用期的工时只是108小时,只是其他总厂工人工时的一半,你们还不满足。你们只能去适应改革,不可能要改革来适应你们。这是我们协商的大前提。至于你们提的三条要求,也是站不住脚的。第一、你们要求非转农,退回农村户口。现在城市在不断的扩大,郊区农村不断的缩小,只有农转非的,非转农不符合城市改造的政策。第二、你们要求把政府给的八仟元的安置费退给你们。我们查了档案资料,当时宏华搬来时,政府规定安置到单位的人就没有安置费,这八仟元是给那些老弱病残没有安置工作的。第三、你们要求退还你们的土地。土地是国家的,公民只有经营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要还土地你们找国家去。

“照你这样说,我们一样也没有了?”方水桥满脸的不高兴。

“你们还想要什么?”袁锋说,“安工,请你将他们进厂时签的协议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安小华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牛皮纸封面的大本本,翻出了签字的那一页。指着上面说“这是不是你签的字。”

方水桥看了后点点头,然后递给大毛和方桂珍瞧。

“签了字就有法律依据,你们一百零八人都签了字,享受职工的一切待遇,服从工厂的一切安排。”安小华说。

“方水桥同志,我看你也是条汉子,签了字就要算数。就要认这个理。”

袁锋的话说得方水桥脸微微地发红。“好,我们走!”方水桥站起来。大毛、刘大水和桂珍也站起来,准备走。

“你们回去做一做家在方家营职工的工作,要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集体闹事是不对的,每个人都要写一份检查交给车间领导。然后好好上班。”袁锋说。

“写******头!”方水桥愤愤然地走出办公室。方大毛、刘大水、方桂珍三人也走出办公室,快步地追上去。

同类推荐
  • 异世之铠皇

    异世之铠皇

    陈凯本来正在家里全心全意,冲着电玩着一款游戏“王者荣耀,”突然一道炫蓝色的闪电竟然诡异的穿过房屋劈到了陈凯身上。就此,全书完,滑稽(开个玩笑(?ω?)hiahiahia哈哈)(这是无脑文,别带智商来看,有毒别喷谢谢。)
  • 校花的贴身神医

    校花的贴身神医

    古武传人王天羽,因为偷看四大家族之一的皇甫家族大小姐洗澡,被迫下山潜入都市。狗血的英雄救美让他阴差阳错的来到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被外校人打了?找王同学!要治疑难杂症?找王同学!你家表妹想走本校后门?找什么校长,找王同学!
  • 如果你也向我招手

    如果你也向我招手

    当我遇见你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注定好了。这是我们的宿命,永远也无法更改。
  • 风流寻美记

    风流寻美记

    一个是美女如云的都市,一个是身怀绝技的裁缝。他只需用手丈量便知姑娘三围,他只要回眸一笑便可迷倒众人。他只好色,不花心。说脏话,不骂人。耍流氓,懂礼貌。不装逼,不犯贱。不发骚,会放电。他的名字叫古浩,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加色狼。预知后事如何?且看!古浩怎么一路泡妹子,追上司,搞定萝莉与御姐,摆平老师与警花吧这里还有双胞胎,姐妹花,冷艳杀手,性感女神呦。当然这少不了一帮兄弟的支持。……QQ群风流℡读者吐槽厅276863131
  • 咸鱼的正确消费观

    咸鱼的正确消费观

    当一个清心寡欲的佛系胖男遇到了宇宙扶贫系统......
热门推荐
  • 霸王恋

    霸王恋

    他,是个富家公子传说中的“高富帅”他,冷酷、无情、霸道、蛮不讲理,整天和他的好哥们儿们玩、喝酒、打架,直到遇到了她……她,是个比较富有的家庭的孩子,尽管家里有钱但她还是勤工俭学。她,善良、可爱、贪吃、总为别人着想,她转学遇到了他……他们的爱情故事从这里开始。
  • 黑羽之争

    黑羽之争

    随着时间的转轮快速转动,当世界还剩下五分之一能够供人生存的地方,当人类不再平等,当世界不再平静,我们所生存的家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地芬芳

    大地芬芳

    脚夫陶秉坤救下沉潭的女子做了堂客,开始了拥有土地和发家致富的梦想,陶家的争斗与苦难从此也如影随形,而出身豪门的陈秀英却投身革命,弃爱情而为理想……
  • 降神荒

    降神荒

    桃林十里,灼灼其华,琴声婉转悠扬.“你倒是像极了我的一位故人.”“我姓墨,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男子眉目如铺在纸上的远山水墨,矫矫不群,日光透过枝蔓斑驳在他耳鬓,背影里有开了绵延十里的灼灼桃花。“也是,那个人已经陨落千万年有余,再像你与他也终究不是同一人.”抚琴的纤手顿了顿,琴声嘎然而止,那绣着精致攀枝花纹的玄裳上,晕染开了水渍的痕迹.三月春花渐次醒,迢迢年华谁老去.
  • 综漫之守护之路

    综漫之守护之路

    新人新书,求支持!-----------------------------------------------------望着担忧的众妹子,晨胧一脸感动的说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我的原则是’与那种让人深受感动的悲哀结局相比,不管是多么陈腐的机会主义也没关系,只要是大家一起幸福地微笑着的幸福结局,就足够了啊。’------------(很大的剧情是原作,不喜勿入!)
  • 集体穿越不是梦

    集体穿越不是梦

    都是月亮惹的祸,这句话真没错。好好的,穿越了,还是团购的。坑爹呀
  • 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本书分为六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各种自然灾害状况及与之相关的灾害思想和救灾措施。
  • 你是谁的肋骨,你是谁的殇

    你是谁的肋骨,你是谁的殇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奶奶的傻瓜相机

    奶奶的傻瓜相机

    林海音所著的《奶奶的傻瓜相机》讲述历史在镜头里,岁月在镜头里,欢乐的人生,也在镜头里。林海音奶奶以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才情给我们带来了她镜头里的世界。《奶奶的傻瓜相机》用平平实实、朴朴素素的散文,配以其亲自挑选的各类照片,不说教,没有戏剧性的铺排,温馨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