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0800000045

第45章 冥想与心理(2)

极乐国土有入池之水,每池之水都由七种宝石构成,每一宝石都轻柔温雅。其产处乃是来自宝石之王处,宝石之王亦名为如意珠王,它可一一圆成所有的祈求……在每一宝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每一莲花皆弹丸团,圆,而且周边恰好相等……宝石之水流转于花丛上下,其声婉转悦耳,清脆可人,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诸种无上之波罗密(智慧)。此声也赞美十方诸佛之法相圆满(三十二相),及由此衍出的诸种优越性质(八十随形好)。从如意宝王处,还会涌现出微妙难名、雅致无比之金光,金光随之化为百宝色鸟,乌之鸣声甘甜谐和,极具魅惑。且能常思念“佛”,常思念“法”,并赞美“僧伽”。这就是八种功德水之知觉——八功德水想,也是冥想的第五个阶段(第五宝池观)。

关于冥想阿弥陀佛本体,佛陀教导王妃如次:“在七宝组成之大地上,作莲华之花想。”此花有八万四千片花瓣,每一花瓣有八万四千条花脉,每一花脉可放出八万四千条光明,“每一光明皆可一一清晰了见。”(第七华座观)

己作此观后,即当观佛陀本体。或有人问:当如何观?因所有如来佛陀的精神身体皆是自然原理(即“法身界”),所以可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当你们心头观想佛时,你们的心即在佛中观想到三十二种完美法相、以及伴随而来的八十种“好”。事实上,佛乃由心作成,即心即佛,十方世界佛陀具足溥博正道之知识,其广如海,如溯其渊源,可发现都是从意识与思想生起。总而言之,当一心不乱,冥想如来佛陀、觉者、神圣而开悟之诸佛。当观想诸佛时,当先观想意象,不管睁眼闭眼,皆可见到一紫金色的宝像,端坐在莲花之上。

既己看到佛像端坐,心眼因此得以清明,观极乐国土、七宝庄严宝地等,了了可见……见到这些事物时,务令其清澈不移,恍如观览你的双掌一般……(以上第八像观)。

通过此经验者,同时也就可见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作这种观想的人,被称作观一切佛身。但因为观想佛身的缘故,所以是观想佛心。诸佛之心皆是大慈大悲,因慈悲无量无涯,佛陀以此广摄众生。能修得此观想的人死后舍身,转投他世,可以生在诸佛之前,而且可获得断念之心无生忍,毫不沾染尔后生起之一切事物。所以智者应当收拾心意,集中一处,冥想无量寿佛。(第九真身观)

习得此冥想者,不会处在胎儿之状态,他反而会在洁净奥妙的诸佛国土间,自由来去。(第十一观,决定往身)

见到此事时,当起心观想,设想自己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莲华之花中,盘腿结跏趺坐。此时,当观想眼前莲花闭合,其次再观想莲花盛开。莲花开时,复设想有五百色的亮光来照身上。并设想你眼目张开,见到诸佛菩萨遍满空中,且听到水、鸟、树木及十方诸佛皆发出音声。(第十二之普想观)

接着,佛陀又告诉阿难及韦希提:

如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的人,先当观想池水莲花上,有一丈六之佛像结跏趺坐。我们前文业已说过:佛陀实际的躯体无涯无际,其广大迥超出一般凡夫俗子所能意料之外。然而,因为阿弥陀佛如来昔日愿力之效应之缘故,凡有人忆想到他时,必然可以完遂自己的意愿。(第十三之杂想观)佛陀的纶音盘旋不断,占据了好几页。经文继续论道:

当佛陀说教终了,王后韦希提与五百侍女因亲闻佛陀说法,刹时见到无边广袤之极乐世界,也见到了阿弥陀佛的灵身及二位菩萨(观音与势至)的身躯。韦希提心生欢喜,乃叹攒道:“此事得未曾有!”言毕,当场悟道,并获得永不随事转之断念之心(无生忍)。她的五百位侍女也发愿,想要达到无上的最高智慧;并期望往生佛国。世尊完全记下她们的祈求,并预告她们可以往生彼岸佛国,体验到诸佛现身眼前之三昧境界。

修行不及者如何往生——散善观

在补论部分,谈到有关未悟者的命运处,佛陀总结瑜珈的修行如次:

如有逼于苦痛,无暇念佛的人。善友应当告诉他:你若不能心中念佛,专一修行,至少也当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且态度要虔诚,音声不令中绝。当一方面念佛时,一方面也要不断冥想“南无阿弥陀佛”,前后十回。由于赞扬佛名之故,因此在声声念念中,可以免除掉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而且在命终之际,还可看到全莲花开,状如日轮,停驻在人面前。就在这一念之间,他即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九品往生、下品下生项)

以上所述,正是我们关心的瑜珈修行的主要内容。经文分成十六种冥想法,此处仅略举其中的部分。但纵然如此不足,对于冥想阶段的说明——浑然出己、豁然顿悟之“三昧”乃其最高的位阶——大体也够了。

自己催眠,主动想像

这种修行的初阶,正是将精神集中在沉沉欲坠的夕阳上,南部热带地方,太阳纵将西沉,其光线依然强热炙人,因此,即使只是短暂一瞥,还是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残像。此时,如闭上双眼,暂时也还可见到太阳。众所共知,凝视钻石或水晶球等闪亮眩人的物体,是种催眠术的方法。凝观太阳,应当也同样具有催眠的效果——当然,此处不能真正催人倦眠,因为“冥想”太阳时,必须凝定在太阳上面。这种冥想是对太阳的形状、性质以及意义的一种反照,一种“清明显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活生生的再现”。由于底下一连串的冥想修行中,圆形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大可认为:圆形的太阳盘成了尔后环状幻觉的模型,就如同它所发出的强光,预启了后来放射光芒的幻象。事情至此经文即可以如此说道:“观想己成。”

下一步的观想是水观,水观并非建立在感官印象上,而是通过能动性的想像方法,冥想出反光的水之意象。然而,依据经验,我们知道水面很容易完全反射阳光。因此,不得不将水观想成“闪耀而透明”的冰。经过这套程序,太阳意象中非物质性的亮光一变而为水之物质形象,再变而为固体之冰之形状。此种训练的目的,明显的是要使幻象具体化,让它有血有肉,得以成形。让它在我们熟稔的物质世界中,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心灵素材中,创造出另外的一种实在。此种透明的冰是青色的,但它可变成青色的琉璃,再变为坚固的宝石,接着转化为“大地”。此“大地”当然是“闪耀而透明的”。在这“大地”上,创造出一种安稳下动,绝对现实的基盘。此一青色透明的大地就如同玻璃湖般,穿过它明亮的结构,可以洞观它的底层为何!

接着,所谓的“金幢”又从此底层照耀兴起。此处当注意的是,在梵文里“幢”,它带有“象征”或者“记号”之意。因此,我们也不妨谈谈象征如何兴起。很明显的,“伸展至圆阵之八方八楞”的象征,其用意乃是代表大地之底往八方放射之体系。经文所谓“基底之八隅”皆因金幢之故,“一切盈满”。此体系之闪耀,其光芒“何啻于亿万个太阳”,由此可见太阳残像之明亮度,己增加到难以衡量——而放射之能量,也大幅激增。“黄金之绳”布逼体系,紧密如网,此观念似乎颇为怪异,但它的意思其实是说:此体系即经由此种方式,紧密缠联在一起,再也难以拆离。但万一这套方法失败了,或者因失误而招致土崩瓦解,其情况如何呢?很可惜的,经文并没有稍加解说。在能动性的想像过程中,如发生病态幻觉之搅乱现象,不是不可能的,相反地,对专家而言,这种事毋宁经常发生。因此,在瑜珈之观想中,借着金绳此一意象,强化内面之稳定性,此种方法一点也下令人。

经文虽然没有明说,但往八方放射之体系,应当即是阿弥陀佛国土。在此天国中,长满了亭亭玉立、清雅可人的树木,尤其重要的是,阿弥陀佛国境之水,与八角形大地相互配合之下,水池也被安排成八个。池水的源头是颗中心之宝石“如意珠王”,一颗可许愿之珍珠,它用以象征“难以攀企之财富”,一种至高的价值。在中国的艺术中,它常被造成明月状,而且时和龙连接在一起。流水吐妙音,其间包含对立的两极,它正在宣扬佛教的基本教义:“苦、空、无常、无我”,凡存在皆苦,凡我执都是无常,只有了解非存在(空)与无我以后,才可以使人从这种迷妄中获得解救。由此看来,吟唱之流水无异于佛陀之训诲。此处的救赎之水、智慧之水,如借用奥瑞瑾的话说,即是一种“教导之水”。同样的,水流源头之珠宝为如意珠王,是用以指涉如来佛陀。因此,紧随而来的,是要经过冥想,重构佛陀的意象。由于这种意象的形成,正是奠基在冥想之中,因此,我们也可以了解:所谓佛陀,只是瑜珈学者能动的精神而己,换句话说,也就是冥想者自己本身,并非他人。这并不只是说佛陀的意象出自“人的心灵与思想”,而且也还意味着:制造这些思想意象之“精神”,就是“佛陀本身”。

同类推荐
  • 读懂自己只需一周:催眠师手记

    读懂自己只需一周:催眠师手记

    继《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后,狂想代理人高铭再度发力,续写姊妹篇《催眠师手记》。历时三年,高铭再次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深入催眠诊所、心理诊所,获悉珍贵一手资料,化身心理福尔摩斯,探寻埋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打造国内第一部心理推理纪实档案。身在钢筋水泥丛林,我们丢掉了健康、快乐……还有自己。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 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说起心理学,它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初民便对梦境和死后生活有所猜测。他们以为,有一种像空气一样的灵气通过呼吸出入人体。做梦就是这种灵气出壳外游,死亡时它不再返回人体。进入文明社会后,欧洲的古代人把这种灵气称之为灵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哲学家把心理看作是灵魂的功能。近代欧洲的哲学家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把灵魂称为心灵,并和知识的起源问题一起讨论。到了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心灵或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思想。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哈佛心理课

    哈佛心理课

    本书收集整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学的所有教案,并进行了重新编辑加工,以便让中国的读者更易于接受与吸收。《哈佛心理课》系统地梳理了哈佛大学教授所讲述的哈佛幸福心理学、哈佛情绪心理学、哈佛逆境心理学、哈佛学习心理学、哈佛口才心理学、哈佛社交心理学、哈佛婚恋心理学、哈佛性格心理学、哈佛职场心理学、哈佛经商心理学、哈佛财富心理学、哈佛健康心理学等经典课程。让读者全方位的领悟哈佛心理学智慧,从而使读者和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享受生活。
热门推荐
  • 赦灵传说

    赦灵传说

    身负血海深仇的传奇猎手——肖静,勇敢,坚毅,又不失调皮。这是讲述他的赦灵故事:目前更新第一部《阿修罗之心》,预计15至20W字左右。
  • 我是通灵之子

    我是通灵之子

    读者群:60784222。自古以来,天地便分为“仙界”、“凡间”、“阴曹地府”三界,俗称“神魔人”;“仙界”代表光明,“地府”代表黑暗,而“凡间”则代表希望。传说上古时期有天机预言“凡间”有一法器,能让拥有者超脱于三界之外,不受轮回约束,从此“神魔人”三界蠢蠢欲动…我自幼受养父欺凌,在决心要杀死他的时候,一个白衣女人出现,解决了事端。她说,未来的我由她保护,当时我便知道她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只恶鬼。在人们失去信仰,“仙界”没落,“地府”贪婪注视的时代里,我学习道术而后化身为一代捉鬼人,势必维护“凡间”安稳…
  • 赠你繁花似星辰

    赠你繁花似星辰

    苏家大小姐在司家受尽了委屈,重生后,报复司夜景
  • 迷梦1996

    迷梦1996

    高中生活是学生时代中最值得回忆的时期,这时间段的学生刚刚成人或即将成人,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也有着青春的躁动,他们可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也可以在象牙塔中苦读。如果有一次重生的机会高中时代将是最好的选择。主人公张伟,人近中年,事业有成。在搞定了妻子和情人间的关系后携全家出海游玩,不幸遇到翻船事故,在救援船到达之前为了救落水的妻子不幸被大浪卷入浩瀚的太平洋中,醒来发现他穿越回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在这个绚丽的年代凭借自己多出的20多年的记忆让身边的亲朋生活的更好,让自己的爱情事业不再有遗憾。
  • 幼麟传

    幼麟传

    天地如池塘,天生万物便为鱼,万物皆有灵,便是因为天生万物之时便存在的先天一气,于天为饵,于人为食,天道撒其饵,修者争其食。先天一气反馈天地直达天心,山河湖海风林火山皆听敕令,;先天一气滋养己身灌溉四肢百骸,肉身不灭,抬手翻云挥手覆雨,所过之处风雷攒动。修者争其道,门阀争王朝;九州道十阀争天下,内乱未平外祸暗生;小麟童孤身走出紫竹林,为的是问问这个世界:人间可值得?
  • 豪门追爱:迷糊小萌妻

    豪门追爱:迷糊小萌妻

    男友与某女提出分手,”这里五十万,这是我和你的分手费,随后拿出一张支票。某女把支票当场撕毁,往天空一撒,”你和我分手,不需要分手费,你如果爱过我就不会这么不理解我的性格。这张支票,哦不,废纸,我不需要。在一起这么久,我才发现,你就是一人渣。“说罢,甩甩手,拍拍手上毫不存在的灰尘。之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唯爱咖啡厅,那是他们曾经第一次相见的地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留踏一破身凌肝霄胆

    留踏一破身凌肝霄胆

    踏界成神,破碎凌霄,谁与争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龙凤呈祥:邪君独宠小萌妻

    龙凤呈祥:邪君独宠小萌妻

    一步很短,一步很长。一步尽在脚下,一生漫远无边。他说:“凤兮,只要你心里有我,只要你迈出一步,剩下的交给我变可!”她说:“韶华已逝,容颜渐老,你不离,我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