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49800000024

第24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海南省文昌市联东中学,张,帅

课题,奇妙的二氧化碳。

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开启化学之门,进入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中第三节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打好知识基础、开启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是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的。

教材内容分析:

CO2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我们继学习氧气后第二次系统学习到物质的性质。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CO2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CO2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让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通过CO2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合、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概念。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

符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便更好地教好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CO2在自然界的循环。

2.认识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CO2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家园和人体健康的情感以及养成如何看待事物的客观态度。

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因此,依教学地位与作用及初三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CO2物理性质,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2.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认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特点。

关键: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发现并理解CO2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是围绕探究CO2的性质进行的,因此,依教学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又因为探究过程是围绕实验和观察进行的,学生对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十分生疏,因此将之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学法分析:

经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第二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归纳化学知识。

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因此,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和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学情是教学的基础与依据,学情确定准确,能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体现课改理念。探究式学习方法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常见模式,依本节内容特点,由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教学。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引导启发法: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使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3.实验探究法:学生对CO2比较熟悉,所以可以预先安排学生去收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讨论、观察实验来完成对CO2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观念及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4.归纳总结法:对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阅读、实验探究之后,学生间交流讨论、总结。此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是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发现问题,猜想、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由于海南的天气比较炎热,上课时我首先提问:“同学们喜欢喝饮料吗?”同学们都会为此议论纷纷,有些说喜欢健力宝、雪碧、可口可乐,有些又说喜欢汽水等。当打开这些饮料的瓶盖时,出现了什么现象?同学们都说看到气泡从饮料中出来。你们知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明确该成分就是CO2,接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CO2,探讨CO2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奇妙’二字展开探讨和学习”。

接着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因为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投影展示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关系图。(生物课涉及到)观看短片《CO2与自然界的生命活动》。

提问:“CO2含量不大,如果没有可以吗?”

学生答:“不可以。”追问:“CO2是否越多越好呢?”学生答:“不是。”讲解温室效应。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

(1)CO2探究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展示:

消防员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舞台上产生的“烟雾”现象;用飞机洒下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情景。

[设疑]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集气瓶中CO2的颜色、状态。

演示:1.用软塑料瓶集满CO2,加入少量水,迅速盖紧瓶盖,振荡,观察。

2.把一个用气筒充满气的小气球放在装满了CO2大烧杯中,观察。

问:“从刚才的展示中大家能说出CO2的一些性质吗?”引导学生概括,补充。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探究CO2的化学性质:

1.演示课本P41图2-17后,让学生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里吹入CO2观察。

2.按课本P42活动探究图2-18,让CO2通入有紫色石蕊试液试管,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该试管观察现象。

问:“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是CO2吗?还是另有别的物质呢?如何验证?为何加热后又由红色变成紫色?”引导学生思考。提示: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演示:把四朵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纸花,其中两朵分别滴上水和盐酸溶液,另一朵放入装有干燥CO2的集气瓶,第四朵滴上水后放入装有干燥CO2的集气瓶。学生观察、思考。

讲解总结:不是CO2使石蕊变红,而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酸性才使紫色石蕊变红,生成的新物质就是碳酸。而加热后又变回紫色,是因为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又分解的原因。这说明了CO2可以与水反应。

3.按课本P43图2-20CO2使蜡烛火焰熄灭。问:“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同学们能否说明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吗?”

引导学生根据蜡烛熄灭得出CO2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情况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项目内容理论依据或意图教学程序(3)了解CO2的用途:

探究CO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后,引导学生概括出CO2的用途:液态CO2主要用于灭火器,固态CO2用做制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制景等,还可制汽水。补充:制尿素、温室肥料等。

由CO2与水反应和碳酸受热分解引出: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

(4)联系实际,开展教学:

1.我投影出这样一个实例:2000年文昌市锦山镇有一户人家为了清理庭院旁的一口很深的枯井时,请来了两位民工,结果在清理过程中,第一位民工进去后就不省人事;第二位见状马上进去,结果也不省人事;户主见状也进去,结果三人都死在井里。同学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人死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其可能原因。

2.CO2不能供给呼吸,可以使人死亡,但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又离不开CO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逐步让学生养成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时量变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三、总结归纳:

1.CO2的物理性质2.CO2的化学性质3.CO2的用途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总结四、检测反馈:

(1)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A.干冰升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升华产生大量的白色CO2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大量的白色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气体又叫“干冰”

B.“干冰”是干燥的冰。

C.CO2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有毒。

D.固态的CO2叫做“干冰”

巩固知识。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CO2通入石灰水中。

B.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CO2通入水中。

D.CO2制成液态CO2。

(4)CO2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大可以使人死亡,但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为什么又离不开CO2呢?

作业:P45第1、4题。

五板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二氧化碳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2检测)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CO2)(Ca(OH)2)。

(CaCO3)(H2O)。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CO2)(H2O)(H2CO3)加热碳酸→二氧化碳+水(H2CO3)(CO2)(H2O)(3)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更不能提供呼吸。

三、CO2的用途:

灭火,做制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制景等,汽水,制尿素,温室肥料等。

四、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评价分析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记录现象和分析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了认识,培养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了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评价分析是由教学过程反馈,检验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它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的程度,另一方面,它又为以后的教学构想调整与教学措施的设计提供依据。

同类推荐
  •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系列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学者团队,按照“新课标”要求,以温儒敏高效语文学习理念为核心编写。本系列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配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是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多位名师、专家共同推荐的语文课内同步拓展阅读教辅书。配套性:与新版语文教材同步推出,根据课文篇目进行针对性编写。知识性:精选课文周边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课背后的知识体系。趣味性:打破刷题、死记硬背模式,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趣味。启发性:提供跨学科知识转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自发拓展认知领域。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红楼梦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红楼梦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

    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学”或“印学”。
  • 百善孝为先(小学卷)

    百善孝为先(小学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小学卷》。
  • 学校文娱演出活动的策划(下)

    学校文娱演出活动的策划(下)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义则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所以,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
热门推荐
  • 你我相遇总是错

    你我相遇总是错

    他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毫无条件的相信他,但结果呢?却总是让她失望,甚至绝望!
  • 绝世神帝倾城妃

    绝世神帝倾城妃

    【1v1,快穿,玄幻,独宠,女强。】俗话说,穿越标配金手指。她这一来就是三个。从此以后在各个世界来回穿梭,要啥有啥。时芊表示,这样的生活可以再来一打!当然…要是某个男人不那么难哄就更好了。
  • 不灭双生魂

    不灭双生魂

    这一切都要从我们猪脚打酱油说起,这是一场因为猪脚打酱油所引发的血案……………(新萌新人,在线跪求各种支持!!!)
  • 请按剧本来

    请按剧本来

    突然听见自己死了的顾乾初:“……”“什么玩意?!我死了?”[倒计时五秒,不绑定抹杀。]“你好无情哦。”[还有两秒。]“绑绑绑绑绑,不就是绑定吗,听你的听你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娘崛起之日,你跪下叫爸爸之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一剑倾城

    重生之一剑倾城

    当虚拟网游真正发展成为人类的第二世界时,其带来的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都是不可计数的。沈千锋:《天行》骨灰级癌症晚期玩家,天梯排名八千多万名,最高连败保持者,副本团灭发动机,输出比奶妈低的dps。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足够的努力加上一点点天分与机遇,能够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回到十年前,一切皆有可能。【传统网游,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真界大企业家

    修真界大企业家

    穿越第一要点:别死!穿越第二要点:赚钱!穿越第三要点:赚更多的钱!看开局就需要赚一百个小目标的马融,如何一步步成为修真界大企业家。
  • 守雅人

    守雅人

    青春校园大型玄幻沙雕假想爱情故事,沙雕日常~
  •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张爱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她像一部未完的《红楼梦》一样引得世人对她进行各种解读。有人说她是个天才,才华横溢;有人说她性情孤僻冷傲,不近人情;有人说她无情自私,毫无安全感;有人说她痴心,被人伤害了却不知反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她是文艺青年口中的谈资,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她的看法,然而却没人敢说自己懂得她、理解她——就像没人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