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45100000022

第22章 上升还是下降?(4)

老人竖起的手指还有很多,但他扳住第三根指头想了想,又放开手,摇摇头说,没有了。而我的感觉依然是意犹未尽,要老人再告诉我一点什么。老人有些四顾茫然的样子,说,讲点什么呢?看他的眼光,我知道他不是在问我,而是问他自己,问他自己的记忆。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枪上。

那是一支挂在墙上的猎枪。

猎枪旁边,挂着的是一些牛角,牛角大的一头装了木头的底子,削尖的那一头,开出一个小小的口子,口子用银皮包裹,口子上有一个软皮做成的塞子。这是猎人盛装火药的器具。为了狩猎时装填火药更为方便,牛角本身从大约四分之三的地方截为两段。连接这两段是一个獐子皮做成的像野鸡颈项一样的皮袋。倒出火药时,只要掐住了那长长的野鸡颈子一样的皮袋,前面那段牛角中,正好是击发一枪所需要的火药。火药如果太多,猎枪的枪膛就会炸开,伤了猎人自己。那截皮颈是一道开关,也是一个调节器,可以使枪膛里的火药有一些适量的调节。打大的猎物时,装药的手稍松一点,枪膛里会多一点火药来增加杀伤力;打一般的猎物,装药的手总是很紧的,即使这样,有时打一只野鸡,枪声响处,只见树上一蓬羽毛炸起,美丽的羽毛四处飘散,捡到手里的猎物的肉却叫铅弹都打飞了。

除了装填火药的牛角,猎枪旁边还有一只烟袋大小的皮袋,里面装着自己从砂石模子是铸出来的圆形铅弹。

这些东西,都跟猎枪一起悬挂在墙上。

老人从墙上取下猎枪,从牛角里倒出一些火药,摊在手里。那些火药本该是青蓝色的,像一粒粒的菜籽,现在都已经板结成团。

老人叹了一口气。我知道,这种火枪,在土司统治时的寓兵于民的时代,是土司武装的主要兵器;在土司制度寂灭之后,这些火枪又成了打猎的武器。就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寨子的农民一到秋天,还必须带上猎枪守在庄稼成熟的地头,与猴群,与熊,与野猪争夺一年的收成。而在今天,随着森林的消失,猎枪已经日渐成为一种装饰,一种越来越模糊的回忆了。

梭磨河流到热足这个地方,两岸花岗石骨架的大山,十分陡峭地向着河谷逼迫过来。

一株株的柏树,在岩石缝里深深扎下根子,居然苍翠地蔚然成林,像一个奇迹一般。

走出寨子,站在陡峭的高高河岸上,听到在逼仄的河床中,河水发出如雷的鸣响。很有劲道的河风升上来,让人有着可以凭借这股力道飞腾起来的感觉。但那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而我的双脚仍然顺着河岸上的公路行走。

有了公路以后,那个老人在我离开他家时对我说,我们这个叫做热足的寨子已经不叫热足了。送我出门的时候,他还指给我那个被更多人叫做热足的地方。那里,横卧在湍急河流上的花岗石拱桥的桥头上,趴着几座汉式的瓦顶白墙的房子。

老人说:“那里才是他们现在的热足,好像我们这里什么都不是了一样。”

这略有不平的话有些含糊不清,但我听得懂他的意思。

其实,这也是时代大的变迁中一些小小的不为人知的变迁。那些建筑,是这个时代才有的地形标志,而且,因为坐落在公路边上,又处于那座重要的桥头而被看成热足这个地名的新的标志物。就在这寂静的山间,一个不为人知的弹丸之地,也有着一种重心的转移。在过去的时代,在孤独的行脚者奔走于驿道上的时代,人们说起热足时,肯定是指那些散落在零星庄稼地中的那群石头寨子;而现在,那些长途汽车司机和上面的乘客,说起这个地名时,想起的却是路边上那几幢毫无生气的瓦顶房子。

现在,我离开了寨子,走出庄稼地边的曲折小路,顺着公路向那几幢灰头土脸的房子走去。

不久,就看到了一面扑满了尘土的地名牌立在我面前。

我又一次想起了老人家颇有怨气的话,不禁独自笑了。

那几幢房子里有一幢毫无疑问是属于养护这条公路的道班。

还有几幢房子却已经被废弃了。废弃的房子周围辟出了一些小小的菜地。瘦弱的绿色里,挂着一些青色的番茄。房子的墙上还写着很祈使的句子。我们把这种句子叫做标语。而在藏语里头,没有一个这样对应的词,如果一定要硬生生地译过去,就只有咒语这个词义与此大致相当。我就曾经在一个村子里听一个村长对一个年轻人说:“你们这些会写汉字的年轻人,往墙上,往岩石上写一些咒语吧,乡里的干部来,看见了会高兴的。”

这些废弃的房子的墙上写的标语是:

“严禁打捞漂木!”

“保护国家财产,打击偷窃漂木行为!”

确确实实,有些漂木搁浅在岸上时,会失去踪迹,被人出卖给过往的长途汽车司机。更多的时候,是巨大的原木在河道里被撞得四分五裂,而沿岸很多地方因为森林的消失,寻找燃料巳经越来越困难了。于是,自然而然地,河道里这些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原木碎片就成了人们搜求的东西。背回家里,烧锅做饭。包括水运队自己,也是燃烧这种来自河里的燃料。每到洪水季节,大渡河和岷江流域,那些人口较多的镇子上,河岸两边就站满了男女老幼,打捞河里那些破碎的漂木。

虽然,每一个地方的河岸上,都用浓墨写满了这种标语。但很多镇子上,河里的木头碎片成了唯一的燃料。据说,一棵树在山上伐倒,赶进河里,漂流到四川盆地的打捞点时,剩下的部分可能只有四分之一。也有一种说法,用这种方式运送的木材,最后的利用率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样子。看到这样估计出来的数字,我们有理由为嘉绒山水中那么多无谓消逝的森林恸声一哭!

关于郑重其事的文字游戏的例子有很多。

就在热足这个小小的地方,就不止一个。比如道班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养护公路的养路工人的定居点。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突然有一天,道班前的牌子完全换掉了。“道班”变成了“工班”。比如,现在我的眼前,热足道班的门口就立着一块牌子:热足工班。所以做出这种改动,是领导着众多道班的机构有一天突发奇想,认为人们容易把“道”与“盗”联系起来。

于是,所有的牌子都换上了“某某工班”的字样,但是人们已经改不过口来。

还有眼前这个水运队的称呼,一直以来,任何一条漂流着木头的河上的人们都不是这么叫的。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搞远程水上运输的船队的名字。在人们的口语中,一直把他们叫做流送队。他们的工人自己也是这么称呼。流送,对于他们是一个更形象,也更贴切的名字。但是,偏偏要在字面上固执地叫做水运队。

过于相信文字的魔力的时候,任何语言都可能成为巫师的咒语。

而今天,我站在热足桥头绝对不是要在这里思考语言问题,我是要在此选择我的行进路线。我在这座花岗石拱桥上徘徊。桥下,是丰水期的河水在奔涌,在咆哮。浊黄的水体上腾起一道道白色的雪浪。就在离桥不远的下游几百米处,另一条水量更为丰沛的足木足河从左岸的两道岩壁中间奔涌而出,与梭磨河水汇合到一起。两水相激,在高高花岗石岩岸下涌起巨浪,巨大的涛声滚雷一般在山涧回响。

公路在这里又一次分开了一条支线。

主线,顺着梭磨河一直往下,过金川,再到已经到过的丹巴。过了桥,顺着足木足河,一条支线伸向更深的山中。而且,又一路生出些分支,最后,都一一地消失在大山深处。我现在考虑的是去不去这条支线,如果去,我将又原路返回到现在这座桥上,再重新选择漫游的路线。

这件事情颇费周章。

最后,一辆中巴开过来,停在我面前。司机叫了我一声老师。

我懌慢回忆,这张脸慢慢变成一个总是洗不干净的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学生的脸。我犹犹豫豫地问:“沙玛尔甲?”

他摇摇头,说:“我是他哥哥。你上车来吧。”

于是,我就上车了。

车子开动起来,公路边的石崖呀,寨子呀,大多都还是二十年前地大致模样。那时,我在距此十五公里地足木足乡中学当过一年的语文老师。刚一上车,他就递给我一个巨大的苹果。我问他弟弟的情况。

他说:“弟弟给一个喇嘛当徒弟。”

“你弟弟出家了?”

他摇了摇头,说:“只是跟着喇嘛学画画。”

等我小小地睡了一觉,足木足就到了。我迷迷糊糊地跳下车,背上背包,站在那个曾经天天盼望信件的邮电所面前,突然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那时,这个乡镇上很多房子都是新盖不久的,最新的房子就是这间邮电所和我们新建的中学校。过去,我认为这里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但是现在的感觉却变化了,这里成了一个冷清且寂寞的地方。而且,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这种介乎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这种地方。

我去曾经当过一年教师的学校里转了转。

当时是这个镇子上最高大漂亮建筑的教学楼门窗破败,油漆剥落。这所已经撤消建制的中学,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存在,只是一个最终将被淡忘的记忆。一个占地宽广的校园,现在只是一个乡的中心小学校。这个时候正值暑假,校园里空无一人,操场边上都长出了不少的荒草。

我站在操场中间,恍然听到那时一群年轻教师和学生在欢笑。

这时,有人牵了牵我的衣袖。我回过身来,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站在身后,正把背在身上的毛织的口袋取下来。

他有些大模大样地说:“嗨,老板。要不要松茸。”

他把口袋打开,用很多树叶与青草,包裹着一朵朵的松茸。我的鼻子里立即就充满了一股奇异的清香。

松茸是这些山林里众多野生蘑菇中的一种。这些年因为发现了这种野生菌类有防癌作用,成了外贸出口的抢手货,价钱一下子窜至了上百元人民币一公斤。

我对这个孩子用藏话说:“我不是收购松茸的贩子。”

于是,这个面孔黑里透红、一双眼睛却分外清澈的孩子立即不好意思起来。他吐了吐舌头,飞快地跑掉了。

这种神情让我想起了以前那些调皮的学生。其中就有那个据他开车跑客运的哥哥讲,在跟喇嘛学习藏画的那个学生沙玛尔甲。

我走出校门的时候,又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这是我当年的一个女学生,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是她的儿子吧。当她看到当年比自己现在还年轻的老师,立即绯红了脸,吐出舌头,嘴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吃惊的声音,跑开了。

回到这个地方,我确实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而且,我说不上来,自己是不是喜欢这种感觉。

寻访一位藏画师

我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进行这次故地之旅,又因为一个更加偶然的原因来到这里。

离开学校,我把目的地定为从这里遥遥可以望见的那个叫做白杉的村庄。于是,我离开穿过镇子的公路,走上一条印着拖拉机新鲜辙印的大路。大路的下方,是顺着河岸一梯梯拾级而上的果园。我曾经带着学生,在这些地里帮助农民栽过苹果。现在,这些果树已经长大了,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再有一两个月,苹果的青色慢慢泛黄或变红,就可以采摘了。而在大路的上方,一片片间杂着正在熟黄的麦子和正在扬花的玉米。麦子和玉米之间,是拉着长长垄沟的洋芋地。洋芋深绿色的叶子中,开出一簇簇白色和蓝色的花朵。

穿过这大片的田野,再转过一个山嘴,就是我要去的那个村庄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本书由专业资深的书业策划团队策划,有来自世界顶级影像机构的美妙图片,有怡情悦性的高品质图文编创。即便没有出发的机票,心,却早已在路上。世界,并不仅仅是你所看到的冰山一角;生命,就是你经历的所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书由专业资深的书业策划团队策划,有来自世界顶级影像机构的美妙图片,有怡情悦性的高品质图文编创。"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名胜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名胜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过完了冬天,回到国内又要继续过冬天,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长,春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总归是要回的一样。
  • 新编自助旅游知识大全

    新编自助旅游知识大全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全球旅游,介绍了世界五大洲的旅游名胜、文化古迹、民间工艺、饮食交通等;下篇为旅游禁忌与礼仪,介绍了各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

    一夜之间,一张通缉令贴满A市的街头巷尾,加外一张醒目照片!酬谢:百万美金通缉犯一日未定案,将有人夜夜不得眠,日日不得食,害人不浅!第一场婚礼,她逃;第二场婚礼,她逃:第三次,她逃;第四次……天啊,这个该死的女人,逃婚逃上瘾了?豪门千金通缉令,可怜千金无处遁形!
  • 战云天

    战云天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想要做个人上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王超,一个苦命的孩子,不同常人的经历,都有着怎样的不幸?又有着怎样的辉煌?智慧、勇气、实力的交锋,他的生命里没有退缩。
  • 遗香阁

    遗香阁

    【橘子又名邵卿漓,小说由于是在原先的小说修改的,不太算是玄幻】有名的百年香料老店遗香阁,当然少不了许多人前来,在这些人中,发生了一件件凄美不可置疑的奇幻故事,神秘遗香阁老板洛清婉是这些故事唯一的联系,曲终,未必人散。
  • 等一下,青春

    等一下,青春

    林阿冉,这个学霸,这个可怜的人。她的一生,曲曲折折,好像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直到上了高中...
  • 都市星辰游侠

    都市星辰游侠

    五代单传的孤儿得到上古仙人的点化,从此脱胎换骨,再世为人,在都市中、江湖上、妖魔界逐渐崛起,在滚滚红尘中磨砺,在宇宙星辰中苦苦寻找自己了路。
  • 碎红乱玉

    碎红乱玉

    相貌平平的雁回突然代姐入宫,一如既往来之安之还是奋起为自己的命运抗争?
  • EXO契约妻子

    EXO契约妻子

    我真的很爱你啊鹿晗金慕熙记住,金慕熙是你逼着我娶你,而我从未说过爱你鹿晗慕熙,其实只要你回头就能看到我我一直都在你身后边伯贤一个喜欢我的男孩和一个我喜欢的男孩边伯贤。。。如果没遇到鹿晗也许我会选择和你在一起
  • 腹黑竹马之淅淅不许逃

    腹黑竹马之淅淅不许逃

    池若贤觉得自己的好运在遇到宋淅淅的那一刻就用光了。宋淅淅练拳击,他当不能还手的人肉沙袋;宋淅淅饿了,他就是移动的杂货店,零食应有尽有;宋淅淅刚回国来不及买车,他就只能当司机兼保镖……可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宋淅淅打架能一对十啊!池若贤挑起她的下巴,在她耳边说:“你当我的保镖吧,一辈子归你。”
  • 明伦汇编家范典妻族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妻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