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500000030

第30章 “沙漠之狐”之谜——隆美尔(3)

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的刽子手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处包围起来,一辆大卡车挡在路口。为了防止隆美尔外逃,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间的公路也被封锁了。53岁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他生命的最后15分钟。布格道夫将军和迈塞尔将军把黑色奔驰车开到门前。隆美尔穿上皮大衣,拿起他的元帅权杖,戴上帽子,并习惯性地拿起了房门的备用钥匙。他犹豫了,然后把钥匙放在儿子曼弗雷德的手里:“也许今天晚上我就死了,这一劫已是在所难逃“

隆美尔坐在车后座的右边,车门被关上,车开动了。驶出500米后,他们停在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布格道夫将军要求迈塞尔将军和司机多泽离开,5分钟后再回来。

后来司机回忆说:“我看到隆美尔坐在汽车后座上,显然生命垂危。他毫无知觉地瘫倒,抽襖着“他的嘴里还残留着氰化钾。

传奇人物隆美尔就这么死了?为什么?因为隆美尔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他希望和平。但是他也说:“我热爱元首“

在希特勒和隆美尔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元首和他的英雄,独裁者和他的元帅。

非洲丢失了。隆美尔从非洲回来之后,希特勒交给他两把元帅权杖。希特勒私下向隆美尔描述一种新的”神奇武器”,它能把一个成年人从3公里之外的马上震下来!(希特勒还在梦想着计划中的子弹)

1943年3月,隆美尔对希特勒说:“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希特勒生气地回答:“有我在,任何人也别想媾和!“

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计划除掉希特勒以实现和平,”然后我就开放西线”。但他没有直接参与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他觉得”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有危险”。刺杀希特勒的前三天,隆美尔还乘坐敞篷车视察诺曼底前线,两架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对他发动突袭。隆美尔跳起来,紧紧抓住了挡风玻璃——就像在非洲一样。炸弹炸坏了隆美尔的汽车,他从车上滚下来,鲜血直流。副官把这个失去知觉的人拖到担架上:他头耚破裂,面颊骨粉碎。据说他的左眼永远不能再睁开了。

7月21日,他在病床上得知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元首还活着!“隆美尔听到这个消息后面如土色。

隆美尔的传记作家雷米对《图片报》说:“他一生的悲剧是:第一,当英军袭击阿曼时,他不在非洲;第二,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第三,当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时,他躺在战地医院里。“

希特勒在斯陶芬贝格7月20日的炸弹行刺中劫后余生。

约德尔将军描述希特勒的态度,说:“隆美尔元帅的叛变对元首打击很大。但是他不想在德国人民面前把一个曾给他带来巨大荣耀的隆美尔推向法庭。“

1944年10月14日12点,隆美尔被迫服下了氰化钾。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一层层令人烦恼的迷雾笼罩着。它使很多好人蒙受冤屈,也使许多恶人误享殊荣。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被赐自尽后,很多人便据此给他戴上了一顶迷人的桂冠,称赞他是反希特勒的英雄。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然如此吗?希特勒的骁将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系普鲁士陆军军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期间,他先后担任过驻斯图加特某步兵团射击连连长和德累斯登步兵学校教官。他以忠诚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上司的青睐而逐步升迁。

希特勒上台后,隆美尔受到特殊的宠信,曾多年负责他的安全与保卫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委以独当一面的重任。这位被宠信的将军也确实没有辜负主子的厚望。1940年初,他担任第七装甲师师长,奉命入侵法国,击退英法联军,直抵英吉利海峡。他后来又率军恢复北非局势,先后荣获铁十字勋章和栎树叶铁十字勋章。在北非广阔无垠的大沙漠上,他以较少的兵力与英美联军周旋,他机智果断,神出鬼没,避实就虚,英勇善战,创造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成功战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为希特勒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期间隆美尔平步青云,一跃成为纳粹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1942年初,他再次进攻,直抵尼罗河三角洲,进入到离亚历山大港只有70公里之遥的阿曼地区。

然而,海潮也有退落的时候,人的一生自然也是这样。这位显赫一时的传奇式将军却在大战结束前的几个月,惨死在曾经百倍宠信过他的希特勒手上。这个不曾预料到的结局,自然又给他的一生蒙上了一层悲壮而又神秘的色彩。

他在送他上西天的”七·二○“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这还得从头说起。1943年,苏德战场上,德军屡遭失败,西线盟军实力增强。然而一意孤行的希特勒不顾前线将士的安危,以严厉的军令,禁止任何撤退或突围,盲目冒进和固守,使将士伤亡惨重。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在西线苦苦挣扎的隆美尔不得不从埃及撤退。

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隆美尔亲自飞往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以精辟的见解劝告希特勒放弃北非,然而遭到了臷斥。非洲失守后,希特勒任命他为西线B集团军司令。这时,盟军利用掌握在手中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对西线德军展开了立体攻势,隆美尔请求增援,又多次遭到希特勒的奚落与斥责。灰心与失望,开始笼罩在他的心头。他对最高统帅的冒进战略与独断专行的作风产生了严重的不满。

这时,军内情绪波动,密谋活动时有发生。1944年2月,隆美尔回国度假期间,反希特勒的密谋者施特罗林曾与他接触。回到前线后,他们又试图通过新任参谋长斯派达尔谋求隆美尔的支持。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这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德军的末日已将来临,根本无力保住大西洋漫长的海岸防线。他又一次恳切地向希特勒痛陈利弊,要求结束西线战争,并在7月15日给希特勒发出了最后信件。这时,他已拿定主意,准备在法国与盟军单独媾和。

7月17日,隆美尔在乘车途中,遭到了盟军飞机的袭击,受了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在治疗期间,震惊世界的”七·二○“谋杀希特勒的事件发生了。对这次事件,隆美尔没有表示过赞同。他说:“谋杀希特勒的企图实在毫无意义。我们怕的不是这个人的作为,而是他个人在德国人民眼中所显示出来的偶像地位。“他的妻子和儿子在战后都发表过声明,否认隆美尔参加过这次谋杀事件。

隆美尔到底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从上述事实中自然可见一斑。”七·二○“谋杀事件,使希特勒差一点儿命丧黄泉。他的秘密警察在”七月阴谋“后的清洗中牵涉到了隆美尔。一般看来,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深入地研究,也不过是他与谋反集团合作的程度问题。据此,一些历史学家、传记作者都顺理成章地将他描绘成反希特勒的英雄。有些书中,把他说成是谋杀集团的成员,并有他们合作的详细描述。数次再版的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也确认了隆美尔与谋反集团的合作,还说谋反集团打算在谋杀希特勒之后,推选隆美尔为政府首脑。

然而,在斯奈德的《第三帝国百科全书》的一篇文章中说:在1944年6月17日和29日,隆美尔两次见希特勒并想说服他结束战争,这样德国还可以保留相当可观的军事实力,但这位面色苍白、浑身发抖的元首用愤臷和讽刺来回答他的坦诚。1944年7月,也就是盟军诺曼底登陆后,英军飞机击中他的汽车,他身负重伤,被送回家乡尤姆养病。这时,隆美尔日渐觉悟,这个坦率、单纯的军人,开始转向政治,他反对计划中对希特勒的谋杀,因为这会使希特勒成为英雄,隆美尔从未在”七月阴谋“中担任积极角色。看来,谋反分子内定在行动成功后由他担任政府首脑,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谋杀失败后,一个谋反分子在处决之前被希特勒的秘密警察挂在一个吊肉的钩子上,在极度痛苦之际,他将隆美尔扯进谋反分子的名单中,是不足为奇的。这也许就是他厄运的根源。

1977年,英国传记作家大卫·欧文在他的《狐狸的审判》一书中,发表了与上述观点略同,然而又肯定得多的论断。他认为,隆美尔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他自始至终忠于他的元首希特勒,从未参加过谋反活动。他虽和阴谋分子有过交往,但反对谋杀希特勒。他认为,日暮途穷的他,还能在政治上找到一条生路;他并不知道他的同事中有人参加了谋反活动;隆美尔的死是由于被捕的谋反分子有意供出一些效忠希特勒的元帅,为真正的同谋打掩护。

为此,大卫·欧文还引证隆美尔夫人1945年9月发表的对她丈夫曾参加谋反集团进行否定的声明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的作品问世后,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反驳得最起劲的就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隆美尔部队的参谋长斯派达尔。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隆美尔不仅发表过结束战争的言论,而且要推穃纳粹政权。因此,他声称隆美尔是属于谋反集团的。

不过,仔细想想,欧文的观点也并非证据确凿。如果说隆美尔缺乏政治头脑,是一个只知道效忠元首的”单纯的军人”,又怎能想到在激战之际与西方盟国签定停战衆定,以便在东方战线开辟新的局面?为什么他与谋反分子接触交流后,不将情况向他效忠的主子报告呢?所以要证明他没有参加谋反活动,理由还显得不够充分。

另外,如果说隆美尔之死是谋反分子屈打成招的结果,那么,希特勒又怎么会如此轻信呢?隆美尔多年效忠希特勒,而且战功显赫,甚至赐死以后,还得装模作样地给予他国葬的殊荣。

据此,我们能说希特勒轻信胡编的供词,而错杀了他吗?不过,将各种说法进行比较研究后,接近真实的结论应该是隆美尔在战争形势发生急转的情况下,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企图挽回败局的战略设想,当遭到希特勒的斥责与奚落后,由失望而引发了对元首的不满甚至怨恨,而在另一些完全不同的问题上与反希特勒集团也有分歧。由于暗杀行动的失败,隆美尔受到牵连被逼自杀。他的死,只能说成是他个人的”悲剧”。

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如今已经73岁了,他担任斯图加特市市长22年之久。《图片报》记者问他:“隆美尔元帅事先知道1944年7月20日对希特勒的刺杀吗?”曼弗雷德回答道:“他不知道。把一切寄托在刺杀希特勒的成功上,这对我父亲来说太危险了。他认为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还危险。“《图片报》记者又问:“你父亲留下了什么东西?”曼弗雷德回答道:“英雄的光环、沙漠战争、骑士精神、对手的认可,在正义一方留下了悲剧性的结局。“

同类推荐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核心是“人生方程式”和“判断基准”,本书将两者结合,讲述两者异曲同工之妙,书中内容包括几大部分,“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的神合”,主要讲述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感悟出“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以心为本”,讲述阳明先生与稻盛先生共有的品质——正义、谦虚、攻心、乐观、忍耐;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敬天爱人”,并用企业案例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关于人们对“阳明心学”“稻盛哲学”的几点疑问,在书中做出解答。本书对一些企业家、经营者和管理者,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陌上花开

    重生之陌上花开

    重生,做更好的自己。抓住错过的情缘,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连寒:“小八,怎么办……”罗许:“连寒,你是不是要我们都为你人生中的小挫折殉葬你才满意。”
  • 明星恋爱之旅

    明星恋爱之旅

    本文是一场以职场婚恋为主题的文章.主要讲述女主“苏纤柔”以一个18线艺人,经过肃艺总裁“肖墨”一手带领从此走到一线明星并经历了许多坎坷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
  • 新纪录精神与中国文化现代性

    新纪录精神与中国文化现代性

    本书讲述了新纪录片的历史。中国新纪录片的形成,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变密切相关,它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内卷,从而引起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且标志着知识观念、文化经验与审美情感的变化。
  • 投瓮随笔

    投瓮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幸运爆满的游戏体验

    幸运爆满的游戏体验

    每个玩家都希望在游戏里得到装备图鉴里的梦想装备,但是爆率和稀有率让他们的梦想成为了虚幻,sw游戏世界将世界研发的第一型号的精神移入游戏加入了隐藏加点,幸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来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原来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在人类世界里,一位名洛晓萱的,看似平平常常的,其实背负着重大使命的人,降临在这个世界里。晓萱怎么想都不会想明白自己会是暗黑继承者。誓死要灭掉墨紫铭,但是最终她下不了手,为什么?她反复默念着,自己的姐姐被墨紫铭杀害,自己却......为了让晓萱找回真正的自己,她的死党安忆雪做出了最大的决定......
  • 所有人写所有人

    所有人写所有人

    我觉得能认识你,有点像某个极低概率的奇迹,既然自己的年龄中还没有太多其他的纷扰前来打扰,青春在拖沓的节奏上,总会为这样的情怀而奏出激烈的强音。
  • 青涩流年

    青涩流年

    人生在世就是这么地奇怪,莫名就遇上了,莫名又分离了,总会在某时某刻便忽然成为那万中之一的也许,来得你措手不及!而缘分也在这层恍惚中烟消云散,化作相思弥漫在空中,成为无眼睛的泪雨!
  • 心从未变

    心从未变

    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努力是最好的选择,爱情诚可贵,不畏莫须有的言语攻击,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