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3100000008

第8章 初集(4)

予谓某曰∶尔病由湿热内蕴,致成单胀,复被狠药吃坏,似非草木可疗,吾有妙药,汝勿嫌秽可乎?某泣曰∶我今只图愈疾,焉敢嫌秽。令取干鸡矢一升,炒研为末,分作数次,每次加大黄一钱,五更清酒煎服,有效再商。某归根据法制就,初服肠鸣便泻数行,腹胀稍舒,再服腹软胀宽。又服数日,十愈六七,更用理脾末药而瘳。众以为奇,不知此本内经方法,何奇之有。予治此证,每服此法,效者颇多,视禹功神佑诸方,其功相去远矣。

胡某乃媳感证

胡某乃媳,夏月患感证,延诊时已七日矣。切脉弦数搏指,壮热谵狂,面目都赤,舌黑便秘,腹痛拒按。诊毕令先取冷水一碗与服,某有难色,予曰∶冷水即是妙药,饮之无伤。盖欲观其饮水多寡,察其热势之轻重耳。其姑取水至,虽闻予言,心尚犹豫,勉倾半盅与饮。妇恚曰∶何少乃尔。予令尽碗与之,一饮而罄。问曰∶饮此何如。妇曰∶其甘如饴,心地顿快,吾日来原欲饮水,奈诸人坚禁不与,致焦烦如此。予曰∶毋忧,今令与汝饮,但勿纵耳。

因谓某曰∶汝媳病乃极重感证,邪踞阳明,已成胃实。问所服何药,某出前方,乃小柴胡汤也。予曰∶杯水能救车薪之火乎?即投白虎泻心,尚是扬汤止沸耳。某曰∶然则当用何方?予疏大承气汤与之。某持方不决。邻人曰∶吾妇昔病此,曾服此方得效。于是取药煎服,夜间便行两次,次早腹痛虽止,他证依然。改用白虎泻心及甘露饮三方出入,石膏用至四两,芩连各用数钱,佐以银花金汁驱秽解毒,数日间共计用药数斤,冷水十余碗,始得热退病除。众皆服予胆大。予曰∶非胆大也,此等重证,不得不用此重剂耳。

汪氏妇热病喜饮沸汤

汪氏妇患热病,壮热不退,目赤唇干,舌黑起刺,便闭溲赤,诊脉弦数有力,应用清剂无疑。试问∶渴乎?曰不甚渴,惟喜饮沸汤数口,稍凉即不欲思。如此热证,当渴饮水,何反嗜饮沸汤?若以此一端而从阴治,似乎不可。偶忆律云∶二罪俱犯,以重者论。今脉证均属阳热,乌可以喜饮沸汤一事为疑。先与小白汤,病状仿佛,知其药不胜病,乃进大剂白虎汤,石膏重用四两,因其胃热上冲,呕恶不食,更加芦根竹茹为引,另取元明粉蜜拌涂舌,以润其燥。如此寒凉叠进,阅十四朝,始得热退神清,便通舌润。使拘古法,以喜热从阴而投温药,不几抱薪救火乎?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斯言可证矣。

蒋某阴暑

蒋某夏月病患发热,口渴,头疼,身痛。医云伤暑,初用香薷饮不应,因其热盛,更加青蒿连翘。服之益剧,诊脉沉细,望色,舌白面青,身虽热而反近衣,口虽渴而喜热饮,谓曰∶此阴暑证也,非姜附莫治。其家人曰∶病者日来热盛,连服凉剂,尚未见效,且天时酷暑,姜附恐未可用。予曰∶夏月伏阴在内,人多畏热贪凉,受寒最易。若云夏月不可服热药,则冬月不可服凉药矣。何仲景治冬月伤寒,每用石膏芩连耶。舍时从证,自古有之,乃投附子理中汤,一服热退,再服病却。

汪木工感证舌苔变易之奇

汪木工年二旬余,夏间患感证,初起寒热呕泻,自汗头痛,他医与疏表和中药,呕泻虽止,发热不退,汗多口渴,形倦懒言,望色青白不泽,舌苔黑黄而润,诊脉虚细。经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因拟清暑益气汤加减。服药一剂,夜热更甚,谵狂不安,次早复诊,其脉更细,凝为阳证阴脉。及视舌苔与昨大异,色紫肉碎,凝有血痕,渴嗜冷冻饮料。予思此必内有热邪,蕴伏未透,当舍脉从证,改用白虎汤,加生地、丹皮、山栀、黄芩、竹茹、灯心。下午人来请云∶服头煎药后周身汗出,谵狂虽定,神呆肢冷,不识何故。予往扪其手足,果冰冷异常,按脉至骨不见,阖目不省人事,知为热厥。命再进药,旁议以为体脉如此,怕系阴证,前药恐未合宜。予曰∶此非阴证,乃阳极似阴耳。若误投热剂,则殆,否则今晚勿药,明日再看何如。众然之。次日神呆略回,体脉如故,视其舌苔,又与昨异,形短而浓,满舌俱起紫泡,大如葡萄,并有青黄黑绿杂色,腻胎罩于其上,予甚惊异,辞以不治。其母哀恳拯救。予悯之,揣摩再四,令取紫雪蜜调涂舌,于前方内加入犀角、黄连、元参以清热,金汁、人中黄、银花、绿豆以解毒,另用雪水煎药。

翌日再诊,厥回脉出,观其舌泡消退,苔仅干紫耳。再剂热净神清,舌色如常。是役也,予虽能审其阳证似阴于后,然未能察其实证类虚于前。自咎学力未到,但生平历治伤寒瘟疫诸候,曾未见此舌苔之异,且诊视五日,变幻如出五人,前贤诸书亦鲜言及,真匪夷所思也。

谚云∶读尽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洵非妄语。

农人某伤寒误服凉药舌见人字纹

农人某患伤寒,数日寒热交作,自汗如雨,就予延医。脉虚神倦,视其舌苔白滑,分开两歧,宛如刀划,考己任编中有阴证误服凉药,舌见人字纹之语。阅前方果然,予辞不治。渠恳拯救,先与六味回阳饮服之有效,继进左右二归饮数剂,舌苔渐退,诸恙续痊。

李某阴证伤寒见纯红舌

李某患伤寒,畏寒发热,下体如冰,脉息沉细,饮沸汤犹不知热,阴寒脉证悉具,药当从温无疑。然视其舌色如朱,方书云∶舌见纯红,热蓄里,与证不符,因其病初起,凭脉用药,先与小剂理中汤探之,无碍,随用重剂六味回阳饮,数服病痊,舌色亦退。为详其故,殆所谓肾水凌心,逼其心阳外越者欤。

郑氏妇肝风头痛

郑妇年近三旬,质亏多郁,证患头痛,上及巅顶,下连齿颊,医称太阳风邪,药用羌防芎芷,痛剧而厥,呕吐不食,经脉动惕。予曰∶此肝风也。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下虚上实为厥巅疾。究由水虚不能涵木,怒木生风,勃勃欲动,误投温散,益助其威,鼓舞鸱张,渐变痉厥,诚可虑耳。方用地黄汤加菊花、钩藤、白芍、甘草,数服稍应。思阳但上冒,阴不下吸,熄风务用咸寒,潜阳必须介类。方加阿胶、鸡子黄、牡蛎、龟板,取用磁石为引,使其吸引肝肾之气归原,服之病释。

汪某头痛预见真脏脉

汪某中年质薄,且多斫丧,头痛时作时止,夏间诊脉弦急而枯。嘱以脉象欠佳,速宜静养,多服补药,切勿因循。病者以疾虽时发,然寝食如常,犹不为意。逮冬至前二日,忽目花面赤,昏晕不支,延予至,势已败坏,且无力服参,因辞不治。逾日而逝。是病虽败于冬,而真脏脉早见于夏,乃枝叶未害,本实先拨故也。

方氏妇目疾误治变证

方氏妇本体血虚,偶患目疾,眼科认为实火,初用芩连清之,更用大黄下之。饮药一盏,顷忽晕去,舌吐唇外,不能缩入,肢厥脉伏。时已薄暮,急延予诊,谓曰∶寒下耗伤真阳,阳气暴脱,势属可畏,速投温补,希冀挽回。方疏通脉四逆汤,药熟不能下咽,令取艾火炙气海关元数壮,身始动,舌始收,忙灌药一盅,移时又厥,仍令再炙。厥回,复进前药,守至黎明始苏,续进左归饮,及滋肾生肝诸剂,病痊目亦明矣。

闵某心脾虚脘痛

闵某处境艰难,向多忧虑,脘痛经岁,诸治不瘳。望色萎黄,切脉细弱,问痛喜按乎?曰然,得食痛缓乎?曰然。予曰∶此虚痛也。古云∶痛无补法,此特为强实者言,非概论也。为订归脾汤,嘱多服乃效。如言服廿剂有应,百剂获痊。后一丐者患同,某检方与之,服数十剂亦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龙血劫

    龙血劫

    唐末乱世,象征中土龙脉之血遭外番强敌窥视,为保苍生社稷和中华龙血正统,各路人马逐鹿中原,各类武林豪杰,奇人异士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幕史上从未有过的乱斗。
  • 万宠王妃

    万宠王妃

    一缕小小的幽魂阴差阳错穿越到一位集万宠于一身的公主身上,却发现原来万宠之中并不包括那位未曾谋面的夫君。生活“苦不堪言”,到底谁会渡她过“苦海”?是富甲一方的翩翩公子,或看似冷血无情的江湖杀手,还是最终由那位夫君加以援手??
  • 你是我的傅先生呀

    你是我的傅先生呀

    沈心,出生在一个极其“悲催”的家庭,在那里,她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父母是真爱,孩子是意外”不过还好有她的傅先生!
  •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暖寒露寒

    张小年所见二十四节气,不见风景,只见乡村,不见繁华,只见质朴。
  • 唯宠独尊

    唯宠独尊

    原本简单的生活被悄然打破,当面对生和死两个选择,做为一名穿越者,秦飞欣然选择了生,而随之也将带给他的敌人无尽死亡与毁灭!
  • 青春蜜恋:这个校霸有点甜

    青春蜜恋:这个校霸有点甜

    (全文高甜加搞笑)云影在现世当了人家的替死鬼,穿到了书里原主还是一个替死鬼?What?她逃不掉替死鬼的命运?不不不,她才不要又一次当替死鬼。恶毒女配她来针对,男女主也不给好脸色,反派嘛……大腿不好抱,直接打一顿就好了。只是她穿进来这个小翅膀也不足以改变剧情吗?这剧情越来越沙雕,人也越来越沙雕怎么办?她还能逆袭吗?反派将她壁咚,说:“亲一口啊,亲一口我什么都帮你。”云影呵呵,伸出拳头,她胡汉三又回来了!
  • 微风不可斗量

    微风不可斗量

    于池忱来说,林愿是他的全部,但于黎迹舟来说,她不是,就像春日的微风一样,她存在的意义,实在是不可斗量。
  • 生欲——当何往

    生欲——当何往

    未知生,焉知死。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时,竟有解脱期待之感。期待什么呢?来世吗?于是乎笑了。哪来的来世,不过现世罢了。
  • 烟花传奇

    烟花传奇

    这是沈随风传奇的第四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三代人的恩怨。这次我要讲的是一件很厉害的暗器和他主人的复仇之路。每当那一束美丽的烟花亮起,就会有一条鲜活的生命结束。所以这个故事叫做烟花传奇。
  • 最美记忆在校园

    最美记忆在校园

    高一转校生张宇,神秘女孩儿林婉暄。一个毫无背景,一个家庭雄厚。男孩儿捧着赤诚心,女孩儿心中离别苦。究竟他们能不能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