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1200000019

第19章 军事学世界名著(2)

利德尔·哈特一生执著于军事理论、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的研究,撰写了三十多部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除《战略论》外,还有《步兵的未来》(1933)、《有效防御》(1940)、《战争样式的革命》(1947)、《西方的防务》(1950)、《隆美尔战时文件》(1953)、《威慑还是防御》(1960)、《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71)等;同时,还有一些著名战史和军事名人传记。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较早倡议“机械化制胜论”思想,不因某些高级人物的非议而却步,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曾不断批评英国军界领导者在发展军事方面的保守思想,并努力寻求提高英国军事力量的崭新途径。他主张彻底审查和修改英军的作战方法,包括重新考察战略问题。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他提出了“间接路线战略”的观点,后来又在长期的研究和考察中,将这一观点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

也许是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的嘲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虽然在英国内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却在国外吃香,获得了德国将军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等人的青睐。古德里安曾把自己描绘成是利德尔·哈特的“追随者和小学生”。二次大战爆发以后,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终于被西方军界普遍接受并逐步付诸应用了。1966年,他因在军事研究上功绩卓著而被授予爵士头衔。1970年1月29日,这位老人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在英国白金汉郡的梅德门汉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2.核心思想

《战略论》一书,洋洋洒洒三十五万余言,时问跨度两千五百余载。作者运用丰富的史料进行详尽的分析,旁征博引,论证一个中心思想: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战例表明,“间接路线要比直接路线优越得多”,“前者实在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战略形式”。他认为:“严格讲起来,战略的历史也就是间接路线的使用和演变的记录。”因此,作者把其军事战略理论称为“间接路线”理论。这种战略的目的,就是要使战斗行动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主要原则,是避免从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作者认为,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因此,在战争和战役中,应避免同敌人作直接的硬拼,而要首先使用各种手段,力求出其不意地震撼敌人,使其受到奇袭,在物质上遭受损失,在精神上丧失平衡,然后再视情况实施进攻。

据作者论证,历史上许多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和战役,差不多都是采取这种间接接敌方法取胜的。他强调:“要想掌握运用间接路线的艺术,了解它的真正意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整个战史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该书正是以史为据作出结论的。作者认真分析了人类历史上几十次重大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努力界定了“大战略”和“军事战略”、“间接路线战略”的定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地阐述了实施“间接路线战略”的原则与方法等,从而使它成为一本颇有实用意义的理论专著。

3.内容梗概

《战略论》全书分为四编二十二章。第一编为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这段历史中的战略;第二编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第三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第四编为军事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利德尔·哈特在该书中,以历代战争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西方世界2500年来大量战例的分析,特别是对两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探索,提出来的一种军事战略,即所谓“间接路线”战略。

他在书中写到,通过对30场战争,280多个战役的研究,发现其中只有6个战役是凭借直接路线而获得的决定战果。再作较深入的研究则又可发现,那些直接路线中仍不乏若干潜在的间接因素。所以他得出结论认为间接路线实为最有希望和最经济的战略形式。可是当他最初使用这个名词时,还只是具有地理意义。比如他说,“名将宁愿采取最危险的间接路线,而不愿驾轻就熟直接路线——必要时,只率领小部:分兵力越过山地、沙漠或沼泽,甚至于与其本身的交通完全断绝关系”。但后来他又发现所谓路线不仅具有实质意义,而且更应做较抽象的解释,从而引申为一种战略形式。利德尔·哈特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战争所采取的‘路线’,如果不兵有某种程度的‘间接性’,不能从而使敌人感到措手不及、难以应付,那么,也就难以使战争取得有效的结果。这种‘间接路线’,既有物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通常都是物理性的,但终归是心理性的。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叉是以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他进一步解释说:“朝着敌人‘自然期待的路线’采取行动,必将使敌人得以改善态势,因而增强其抵抗能力。……使敌人在心理上和物理上丧失平衡,是在战略上采取“间接路线”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为了全面论述这种间接路线战略,利德尔·哈特在书中明确提出,他要在“新的基础上面建立一座战略思想的‘新大厦’”。

利德尔·哈特所构建的战略思想“新大厦”,其内容是颇为丰富的,涉及到战略理论的各个方面。主要有:

1.“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

在利德尔·哈特之前,已有不少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给出过战略的定义。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提出:“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因此,他认为“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争目的的目标。”利德尔·哈特认为这一定义把战略概念限制得太狭窄了,因为只以单纯地运用战斗为限,会使人们以为只有会战才是达到战略目标的惟一手段。为了构建战略思想的“新大厦”,利德尔·哈特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即:“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与其他定义相比,利德尔·哈特的这一定义不仅明确说明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战略的实质,而且扩大了战略的内涵,使战略的概念不只局限于战争,对于和平时期同样适用,从而为他从更广泛的领域阐述其间接路线战略铺平了道路。

2.“战略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敌人的稳定性”

一在战略目的问题上,利德尔·哈特反对当时已被许多人接受的观点:即战争的惟一正确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战略的惟一目的就是进行会战(战斗)。利德尔·哈特认为,战略的目的与战争的目的有着根本的区别。战略并不只有一个单纯的目标——摧毁敌人的军事力量。当看到敌人具有总的军事优势时,或者在某一战区具有军事优势时,它便可以采取有限规模战略。从抽象的概念来说,战争的目的是要彻底解除敌人的武装,但在实际中这个目的并不是能够经常达到大战略的目的,而且对于和平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为了达到目的,军事工具不过是许多种工具中的一种而已。同样,会战(战斗)也只是达到战略目的的许多种手段中的一种罢了。如果条件有利,使用军事工具往往能够很快收到效果。如果条件不利,使用军事工具就可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即使把决定性会战(战斗)看成是战争的主要目的,而战略的目的仍然是要使这个会战(战斗)在最有利的条件下来进行。条件愈是有利,则进行战斗的成分也就会相对地减少。因此,最完善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的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利德尔·哈特的结论是:战略家的任务就是力求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力争获得最好的结果。他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寻找机会进行会战(战斗),而且在于造成一种最有利的战略形势。他明确提出,战略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敌人的稳定性,要使敌人自行陷入混乱。这样的结果,敌人不是自动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地被击溃。

3.“间接路线是最有效白乞一种手段”

在提出把破坏敌人的稳定性作为战略的目的之后,利德尔·哈特具体沦述了怎样去破坏敌人的稳定性,提出“间接路线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从而进一步从战略的行动上阐明了间接路线的内涵。

利德尔·哈特认为,要达成破坏敌人稳定性的目的,所采取的战略行动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理性的;其二是心理性的。在物理性的或者叫做物理性的领域内,主要的行动有:破坏敌人的部署,从而迫使他们突然地改变行动方向,使他们在兵力的组织和配置上发生混乱现象;分割(切断)他们的兵力,威胁和危害敌人的补给系统;威胁他们的交通线,使其不能在必要的时候沿着这些交通线撤退,不能在中间地区或战略后方重新设防进行固守。上述几种行动都可破坏敌人的稳定性,但比较经常的是,根据情况将它们结合使用。从心理方面来说,敌人稳定性的破坏是由于上述物理性行动对敌军指挥人员产生作用而造成的结果。如果敌人突然地感觉到自己的处境不利,因而没有能力进行抵抗,那么上述行动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就显得特别强烈。敌人在思想上感到自己已经落入陷阱,这是从心理方面破坏敌人稳定性的原因。利德尔·哈特特别指出,心理性因素贯串在物理性的领域之中,并且能够对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研究物理性因素时,永远不要忘记了心理性的因素。一个战略,只有考虑到这两种因素的结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间接路线战略,才能真有希望破坏敌人的稳定性。

同类推荐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能够给阅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快乐体验,并且能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受到真与美的教育和良好的人文熏陶。
  • 留住故事系列:罪与罚的故事

    留住故事系列:罪与罚的故事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似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它的大名。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聪明高傲的年轻人在犯下重罪后漫长而深刻的道德挣扎。如陀氏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个故事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旁骛丛杂地展开,并在绝望的最深处陡然绽放出纯洁的希望之花。如果你以为这个故事太过复杂、太过沉闷,请听听改写者亚伯拉罕·B.约书亚自己的亲身体验——当他给自己的两个不过十岁的小孙子朗读这个复杂而包罗万象的故事时,他们听得那么投入、那么聚精会神;如果故事里那个渴望赎罪并获得拯救的年轻人没有在他们心中激起同情,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呢?
  • 豪夫童话(全集)

    豪夫童话(全集)

    本书是德国著名浪漫派作家威廉·豪夫的代表作《豪夫童话》的全集,由著名翻译家杨武能翻译。豪夫童话在德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艺术童话,以想象奇特、故事有趣而著称,更讲究谋篇布局,情节也曲折复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也更深入、细腻,讲述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德国的黑森林,也发生在遥远的中东地区和苏格兰。它的“框形结构”类似《十日谈》,不只交代背景,营造气氛,和其他小故事一起交织融合,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事中透着追求勇敢、乐于助人、不迷恋金钱、不妄自菲薄等适合小朋友健康成长的品质,是一部适合成人和小朋友阅读的优秀文学著作。
  • 走进科学·史海沉钩

    走进科学·史海沉钩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老婆,你开挂了

    老婆,你开挂了

    (双c甜爽文)重生之前惨兮兮,重生之后时海蓝的人生就像开了挂。虐尽渣男渣女,左手白莲,右手……咦?右手鼻青脸肿的渣男去哪儿了?为什么突然变成了一个超级腹黑的大魔王?!还一言不合就将她宠上天的那种!“鹿总,有人说时小姐笨的像傻子!”“没事,她的成绩会把别人秒成傻子。”“鹿总,有人说时小姐长得丑。”“送两瓶眼药水给他洗洗眼。”“鹿总,有人说时小姐没有追求者。”“呵呵!没追求者这些醋是哪来的?我造的吗?!”
  • 要用什么活下去

    要用什么活下去

    本故事讲诉作者在当下社会贫困家庭中的现实生活,从小至今的拼搏起落直至现今面临被起诉的种种原因和悲伤痛苦的经过。。。。。。
  • 我很乖请对我好一点

    我很乖请对我好一点

    这是一本适合在夜里独自品味的枕边书。故事里没有时光穿越也没有霸道总裁……只有平平淡淡的爱情……和情侣间的甜言蜜语……
  •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南宋末年奸佞当道,朝政腐败。南宋面对着前有金的军事进攻,后有元的武力吞灭的形势,国势飘摇,岌岌可危……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实施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公元1279年,在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一全中国。《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宋末元初那些事儿》让你回味宋末元初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时代变迁,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
  • 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对于时间的利用和支配,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有的却不是很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时间不但可以让我们更轻松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和使命。相对于人生那匆匆几十年的光阴,看似很长其实真的很短,我们所浪费的时间就足够让一个人的梦想成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拓展工作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拓展工作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重生之流年记忆

    重生之流年记忆

    如果有一天,时空反转,那些年错过的爱情,王重阳准备一个都不放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生迷途

    长生迷途

    一个需终生为奴为仆的青年,一夜梦来,得无上法,极品资质,从此脱得奴身,为求逍遥,成了天地散修,誓要寻得那缥缈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