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400000002

第2章 崭新王朝横空出世(1)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北周第四代皇帝,他昏庸无道、做事荒唐,亡国之兆已现。他在位仅一年就将帝位传给了刚满7岁的太子衍,这就把机会给了杨坚。杨坚这个不厚道的外祖父,就这样从外孙手里篡夺了天下,开创了隋朝,坐上了隋朝的第一把交椅。

新王朝建立前的那些事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北方的西魏王朝和南方的梁朝经过外交协商,接收了一批流亡在梁朝的西魏将领。这些将领包括贺拔胜、独孤信等名将。西魏权相宇文泰非但没有惩罚他们,还热情接见,加官晋爵(比如贺拔胜被封为太师,独孤信被提升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让归来的游子们立即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将领名单中有一个不起眼的角色、独孤信的部将——杨忠。宇文泰第一眼看到杨忠的时候就被杨忠漂亮的髭髯和威猛的体态吓了一跳,再一打听,更是吓了一大跳。

原来杨忠同志不仅相貌非凡,而且胆子更加不凡。人家是提刀射箭杀野兽,杨忠是左臂夹住野兽腰,右手拽掉野兽的舌头,赤手空拳干掉一头猛兽。宇文泰当即拍板:人才,难得的人才啊,杨忠调入我的帐下听用。

如果宇文泰知道正是杨忠的儿子日后篡夺了宇文王朝的天下,他很可能会为自己对杨忠的信任和重用感到后悔。

杨忠成为宇文泰的心腹重将,追随宇文泰,在对突厥、东魏和南梁的战争中屡建奇功。宇文家族后来创建了北周王朝,杨忠也就成了王朝的开国元勋。

宇文泰特别感激杨忠的忠诚和功劳,决定给杨忠家族赐姓“普六茹”。

“杨忠”也就变成了“普六茹忠”。姓氏的改变,在汉族人看来是一件大事,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数典忘祖”的表现。可在宇文泰看来,这是一个天大的恩赐。宇文泰是鲜卑人,当时的华北是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天下。北魏王朝也好,宇文泰建立的北周王朝也好,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杨忠是正儿八经的汉族人,出身于北魏边镇晋北的汉族家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立下再大的功劳,当了再大的官,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看来依然是个异族的奴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宇文泰赐姓,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从内心里认同杨忠是自己人,是族人。这不是天大的恩赐,是什么?

杨忠只能接受这样的恩赐,谁让你是人家帐下的奴才呢!

在乱世之中,杨忠已经是一个幸运儿了。

杨忠出身很低,年轻时又遇到边镇骚动、北方大乱。一开始,杨忠不想像多数年轻人一样去当兵,而是希望过平稳安逸的生活,所以就拼命地往南方逃亡。

但是跑到北魏南部边境的时候,那里也在打仗。杨忠不得已,也参了军,做了名北魏政府军士兵。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北魏的北海王元颢等宗室和高官南逃投降了梁朝。

杨忠也莫名其妙地被裹挟在这股南逃的潮流中,到了江南。不久,南梁扶持元颢返回中原争夺帝位,杨忠又莫名其妙地随军返回了中原。尔朱荣打败了这股北上的军队,杨忠做了俘虏。因为身强体壮,杨忠被编入尔朱荣部下将军独孤信的部队,继续当兵,扛枪吃粮。

北魏分裂后,杨忠追随独孤信西入关中,投入宇文泰的阵营。独孤信的部队被派去收复东魏的荆州,结果一败涂地。独孤信、杨忠等人只好逃亡江南,这一游荡就是三年,直到被宇文泰交涉接收回北方。

宇文泰死后,侄子宇文护辅佐儿子宇文觉执政。杨忠继续当宇文政权的铁杆将领,因功受封为柱国、随国公(后改为隋国公)。杨忠历经了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四朝,在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因病结束征战生活,回到京城长安。皇帝宇文邕和主政的宇文护亲自到杨家探望病情,授予杨忠帝国元勋的荣耀。

几天后,杨忠死在家中。

《隋书》对杨忠的记载相当简单:“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

杨忠留下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杨坚(普六茹坚)。

杨坚于大统七年(541年)六月出生在冯翊的般若寺。乱世里养活一个孩子很难。杨忠很迷信,就把杨坚放在寺庙中,觉得那样可能会好养活一点,还给儿子取了个小名“那罗延”。那罗延是鲜卑语,原意是“金刚不坏”的意思。杨坚果然没坏,在寺庙生活了十二年。

等杨坚大富大贵以后,官方给杨坚的出身和出生造了很多“谣言”,什么杨坚诞生的时候“紫气充庭”、小时候头上长龙角,等等。得到杨坚本人肯定的一个“谣言”说杨坚出身于着名的弘农杨氏,是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

这样显赫的出身已经难以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起码杨坚的父亲杨忠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出身带来的任何好处。杨忠奋斗一生,留给儿子最大的遗产就是“普六茹”的姓氏。

人一旦出名了,是非就多,就很难被他人看清楚。大学问家李德林后来专门写了《天命论》,吹捧杨坚的外貌说:“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吴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电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李德林将杨坚身上的特征都和天命、日月等敏感事物联系在一起,极力论证杨坚的形象注定了他必将成为皇帝。实际上,杨坚因为遗传的关系,长得像杨忠一样威猛魁梧——我们看那一时期的雕塑,武将的形象大致如此。

一代枭雄宇文泰看了杨坚后,感叹说这个小孩子长得很好,不像是来自于晋北那样的北方边镇。宇文毓即位后还曾经派遣善于相面的赵昭去观察杨坚,看看这个小孩子日后会不会成为奸雄。赵昭回来对宇文毓说:“杨坚不过是做柱国的料。”柱国类似于大将军,意思是说杨坚日后最高也就做到大将军,不会对北周的皇位造成威胁。

但是一转身,赵昭就悄悄对杨坚说:“你以后肯定会登基做皇帝的,但是要先经历一场残酷的杀戮才能平定天下。”

杨坚十四岁的时候得益于家庭的帮助进入政坛,在首都做了一名功曹。因为父亲的功勋,杨坚在两年时间里就升到了骠骑大将军的高位,进封大兴郡公。宇文邕即位后任命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做了随州刺史的实职。

566年,杨忠的好朋友、柱国大将军独孤信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配给杨坚。

独孤家的女儿成为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两家联姻后,关系更近了。独孤信所代表的关陇军队势力站到了杨坚一边。

顺便说一句,这个独孤信非常厉害,分别将三个女儿嫁给了周明帝宇文毓、杨坚和贵族李家。嫁入李家的那个女儿生前没有前两个姐妹的荣耀,但生下了唐高祖李渊,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杨坚进入仕途之初,宇文护主政北周。宇文护不知为什么,看杨坚特别不顺眼,多次想加害他。他曾晋升杨坚职位,想拉拢他为自己所用。杨坚问父亲怎么办,杨忠只淡淡说了一句:“少说话多做事,要和权臣保持距离,要学会明哲保身。”杨坚照做了,宇文护也无计可施。

不久杨忠去世,杨坚袭爵为隋国公。不满宇文护的周武帝宇文邕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给杨坚的地位上了一层保险。

杨忠死后四年,宇文邕诛杀了主政的宇文护,开始亲政。北周的前两任皇帝在位都很短,无所作为,宇文邕却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北周帝国在宇文邕的治理下,逐渐强大。他力排众议,御驾亲征,消灭了北齐王朝。从此北周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

这时,齐王宇文宪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这小子有反相,不会甘心居于人下,应该早日除去这个祸害。”

宇文邕说:“我只让他做到大将军,不会有事的。”

话虽如此,宇文邕还是对相貌奇特、出身将门的杨坚产生了猜忌之心。

内史王轨又劝宇文邕说:“皇太子不像是个好君主,而杨坚却有反相,恐怕日后……”

宇文邕见有人说自己接班人的坏话,不高兴了:“有天命在,能怎么办,能有什么事情?”

雄才大略的宇文邕下不了铲除功臣、亲家杨坚的决心。杨坚听了这些对话后不免心惊胆战起来。在宇文护时,杨坚就学会了韬光养晦,现在继续装出一副平庸木讷的样子来“苦练内功”。

尽管不断有人想打击杨坚,但杨氏家族、独孤家族的势力护卫着杨坚基本的地位,加上杨坚又是皇亲,所以这些明枪暗箭始终不能对杨坚构成致命的威胁。

吞并北齐的第二年(578年),宇文邕在征讨突厥时暴病而亡,年仅三十五岁。

宇文邕在世时,挑选长子宇文赟作为接班人。他对宇文赟的要求非常严格,动不动就施用体罚,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宇文邕严令太子的属官们每月写一份详细报告,禀明太子在这个月的所作所为;还常常警告宇文赟:“从古至今被废的太子数目不少,难道我别的儿子就不堪继任大统吗?”

尽管父亲从来没有将更立太子的事情提上日程,但宇文赟始终生活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里。宇文赟原本好酒好色,现在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癖好,坚持每天和大臣们一样,五六点钟就伫立于殿门外等待父皇早朝,即使是严寒酷暑也不例外;坚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说话温文尔雅。因此,宇文邕对宇文赟的表现大致还是满意的。

实际上宇文赟是个杰出的演员。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像他这样登基之前规规矩矩,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太子。

宇文赟平常因为有老爹的严格管教,言行不仅正常,而且还多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一旦父亲去世,没有人再拘束他时,他就会坐在皇位上将天下闹得天翻地覆。

宇文邕病逝的时候,宇文赟刚好二十岁。父亲的棺材还摆放于宫中没有入殓,宇文赟就原形毕露。他不但没有丝毫悲伤之色,而且还抚摸着脚上的杖痕,恶狠狠地对着父亲的棺材大声叫骂:“死得太晚了!”宇文赟将父亲的嫔妃、宫女都叫到面前,排队阅视,将长得漂亮、自己喜欢的都纳入后宫,毫不顾及人伦纲常。

从此,宇文赟开始了淫荡荒唐的执政生涯。

宇文赟虽然昏庸荒淫、倒行逆施,但对手中的权力看得紧紧的,对任何潜在的政治威胁都特别敏感。即使是王公贵戚和宠妃,宇文赟觉得谁有问题、有二心,就把谁叫到跟前来领“天杖”。所谓的“天杖”就是打板子,先是以一百二十杖为度,后来增加到二百四十杖。打板子的效果很好,有异心的没异心的大臣都早早地被宇文赟打死了。

宇文赟在宝座上肆虐了九个月后,觉得做皇帝太麻烦了,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干脆将帝位传给七岁的儿子宇文阐(周静帝)。宇文赟以“太上皇”的身份,通过宠臣郑译等人遥控指挥朝政。

既荒唐又专制的宇文赟对自己的岳父杨坚也起了疑心。

表面上,宇文赟即位后,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升为皇后。杨坚水涨船高,升任大司马,位列群臣之首。暗地里,宇文赟老想把老丈人叫到跟前来领“天杖”。

一次,宇文赟单独召见杨坚,事先对左右侍卫说:“如果一会儿杨坚在席上神色有所异常,就立即杀了他。”

宇文赟小看了杨坚。杨坚在宇文护和宇文邕时期,整天小心谨慎,早就练得喜怒不形于色了。

他来了后神色自若,与宇文赟面对面毫无异常,左右侍卫们也就没有下手。

宇文赟既没有杨坚谋反野心的真凭实据,又碍于他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除掉杨坚了。

那么杨坚到底有没有“不臣之心”呢?

北魏、北周延续下来的是一个到处君臣相残、朝代兴亡的乱世,形势瞬息万变。要让一个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对某个王朝死心塌地地忠诚,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杨坚不是圣人,对北周王朝没有“愚忠”。他前脚刚从宇文赟的鬼门关前捡回一条命来,后脚就对心腹说:“宇文赟这么乱搞,迟早要出事的!我看他的相貌,是个短命相,而各个宗室亲王又散居力弱,不久朝廷就会有大变乱了。”杨坚的这个判断,现实得惊人,哪里是一个“忠臣”应该说的话!

尽管杨坚对北周王朝怀有了异心,但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在暴君宇文赟的手下保命的问题。只有保住了性命和地位,才能谈宏伟蓝图。杨坚觉得不能和宇文赟硬碰硬,不如到地方上去任个实职,既可以避祸又实惠。杨坚就去找老同学、皇帝身边的红人、内史上大夫郑译。他送钱送物,拼老命巴结郑译,说:“我想到外地去镇守藩镇,希望你能在宫中帮我多留意留意。”郑译对杨坚的印象很好,打了包票说:“杨公的德望,天下人谁不知道。大家都支持你。现在你想进一步发展,我怎么能不帮忙呢?”

宇文赟决定出兵南伐陈朝,想调郑译去南边监军。郑译便向皇帝请示元帅人选。宇文赟反过来问他的意见。郑译趁机郑重地推荐了杨坚:“若定江东,自非懿戚重臣无以镇抚。可令隋国公杨坚出征,担任寿阳总管,负责军事。”宇文赟对郑译一向信任,而且觉得将杨坚放到外地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下诏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

这是580年间的事情。

名家回眸

王夫之曾这样说:宇文泰感激杨忠的忠诚和功劳,赐予他“普六茹”姓氏。姓氏的改变,在汉族人看来是一件大事,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数典忘祖”的表现。可在宇文泰看来,这是一个天大的恩赐。而杨忠除了接受这样的恩赐别无选择,因为他是人家的奴才。杨氏一族从此开始韬光养晦,苦练内功。

龙驭归天,发动政变

杨坚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还没有出征,宇文赟就病倒了,而且是日益严重。

隐约地,他觉得自己命运的转机要来了。

宇文赟的病越来越重,呈现出“龙驭归天”的可能了。

现在,不仅是杨坚,宫廷内外的许多人都活动开了。皇帝的死意味着一场新的权力分配的开始,谁都想在其中捞上一把。即使什么也捞不着,也不能让自己成为权力分配的牺牲品。深受宇文赟信任的两个近臣:内史上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尤其紧张。近臣的权力完全得益于他们和皇帝走得近。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近臣的权力基础是最脆弱的,老皇帝一死新皇帝就会用自己亲近的人来替代老皇帝身边的人。郑译和刘昉眼看着宇文赟气若游丝,心里急啊。如何才能保住已有的权位,或者再前进一步呢?

郑译、刘昉二人都是世家子弟出身,祖祖辈辈都是大官。因为政治起点高,他们才能长期活动在宫廷中,亲近宇文赟。宇文赟也将他们都作为心腹。这样的宫廷政治人物通常都轻浮奸诈,随性妄动。比如刘昉“性轻狡,有奸数”,“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刘昉在宫廷中的轻浮狂妄的举动,曾经使他受到废黜。但宇文赟离不开这样的角色,不久又任命他为大都督、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一起主持宫廷事务。

郑译的情况也差不多,先是在宫中欢歌狎饮被宇文邕除名为民,后来又擅自把修建皇宫的木材运回自己家造房子被宇文赟削职为民。郑译虽然不成器,但很对宇文赟的脾气。加上刘昉多次为郑译求情,宇文赟很快将郑译叫到后宫中陪吃陪喝陪玩耍,还把郑译作为自己和外面的联络人。

同类推荐
  • 我不是太子李

    我不是太子李

    一个有时舌灿莲花,有时杀人如麻的杀手突然穿越到大唐太子李的身上。他会怎么在大唐掀起阵阵波澜呢……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重反三国

    重反三国

    那颗异域之星真的有那么强吗?莫生被卷入了无底洞之后他又将如何改变历史呢?
  • 明朝第一纨绔

    明朝第一纨绔

    郝金石穿越到1344年,做了安徽濠州大地主郭子兴的儿子。那一年正值元末,朝廷腐败不堪,民怨颇深,冲突斗争一触即发,而同时,安徽濠州又连续两年发生了大旱灾,一时间瘟疫横行,饿死人无数。那一年,是动荡的一年。那一年,是乞讨豪杰振臂一呼,应者便会四方云集的一年。那一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六岁,刚从皇觉寺出来,正在沿街乞讨。他乞讨到郝金石家门口,郝金石递给了他一个有毒的馒头,从此——历史改写了……
  • 黄巾贼

    黄巾贼

    黄巾贼系统:以黄巾贼身份,每当抢钱抢粮达到任务要求,便会自动获得1点潜力值。杜远:我是黄巾贼,我要抢钱抢粮抢娘们,哇哈哈!姓名:吕布,字:奉先,武力:255,智力:60,速度:255,品德:50……“嗯嗯……这个吕布有点叼,必须抢!”这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东汉末年,带着黄巾贼系统,抢钱抢粮抢娘们,抢人抢宝抢地盘,打造一支牛逼哄哄的黄巾军团,烽火乱世,笑傲诸侯的故事。※※※PS:新书需要兄弟们的鼎力支持,投上一张票票和收藏下本书,灰常感谢。#^_^#
热门推荐
  • 诗的时光书2:月亮以上的爱情

    诗的时光书2:月亮以上的爱情

    本书为《诗的时光书》的第2辑,带读者领略西方诗歌经典的神奇画廊。以世界上第一位吟唱个人爱情的诗人萨福开篇,作者精选了12位西方诗歌史上一流的伟大诗人:从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中的诗人”雪莱,到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从唯美主义的桂冠诗人丁尼生,到象征主义先驱爱伦·坡;从古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到写尽现代人孤独的诗人普吕多姆……12篇令人心折的诗歌故事,描摹出无比绚烂的生命画卷,也写透了人性本来的孤独落寞。书中收录近百幅西方名画,与那些动人的诗歌一起,融汇成一部缩微版的西方艺术史。诗画携映,恢宏灿烂,充分展现了西方艺术经典的高远与瑰丽。
  • 愿我如天君如月

    愿我如天君如月

    “什么?你爱我?”她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大声笑了。“若曦……”她伸手将他推倒,俯视他说:“顾亦辰,你那不叫爱,叫愧疚,不过不管是爱也好,愧疚也罢。在我这里就像垃圾一样,不值一提。”听到她的话,他愣住了。见他愣住,她又开口说:“怎么样?顾先生,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在某一天,有一个男人对我说,安若曦,你的爱对我来说就像垃圾一样,不值一提。”她把不值一提咬的很重,眼睛也死死地瞪着地上的男人,在那双眼睛里的,是毫不掩饰的厌恶。
  • 我为你而来

    我为你而来

    维安,唯安就好,就像这个名字一样,她贪图安逸,从小到大的生活普通到有些倒霉,人人都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可她一直是凤尾女孩,在最好的学校里考最后一名,爱上最帅的男孩成为人人耻笑的对象,她只有在日记中才敢大吐心声“除非我十年后的老公站在我面前,证明他不是乔御,否则我非乔御不嫁”。
  • 我家君上甜又苏

    我家君上甜又苏

    北小柯作为一个果子精,每天都活得很怂!迎人问暖,低头嘘寒。可一不小心,就被权势滔天的大人物盯上。从此背靠大树,挺正腰板!某一天“国师大人,您府上的侍婢又将酒楼给砸了!”垂眸的人眯了眯眼,“哦,那是她在为本尊研制新菜!”“可北小柯砸的是…是三公主的酒楼呢……”闻言的某男侧了侧身,轻捻桃株,眼里盈着桃花般的笑:“你懂什么,那是我的小柯儿,在手撕情敌呢~”从边陲到京都,从人间到九天云霄,她逃他追。霸道的人将她拥之入怀:“小柯儿,上穷碧落下黄泉,你是逃不掉的!”
  • 萧伯纳最佳戏剧(英文版)

    萧伯纳最佳戏剧(英文版)

    在萧伯纳一生的创作中,他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即戏剧要承载重要的社会使命。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载道”的,戏剧是教育与宣传的工具,其目的不是供人娱乐,而是鞭挞社会,因此,戏剧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作家在处理题材时,须阐明其社会意义。为了表现思想冲突,萧伯纳采用了争辩式对白,这样,在演出过程中就要求观众积极参与到剧中来。萧伯纳出生于一个清贫却要维持“上等人”门面的家庭。父亲酗酒。母亲有一副美好的歌喉,因与丈夫不和,最终到伦敦以教唱歌为生。不快乐的童年,使萧伯纳自幼就体会到“贫穷就是罪恶”。这一理念,成了他最初几个剧本的主题。萧伯纳离开爱尔兰来到伦敦后,目睹了维多利亚时期繁荣的消失。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知识分子受到强烈震撼。伦敦出现了各种标榜社会主义的小团体。他们举办的演讲和辩论,吸引了萧伯纳。他坚信,资本主义社会必须改革。后来,他开始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给他的戏剧创作带来巨大影响。其作品曾被好莱坞拍过电影,叫《窈窕淑女》。在中国上映时,曾引发极大轰动。
  • 童话使者明星恋

    童话使者明星恋

    三个女孩年龄只有15岁的女孩,背负着拯救整个童话王国存亡的重大使命。她们只是在那一瞬间,就承受了这样一个使命。为了尽快完成这项重任,她们与自己的父母商量,到A市去读书。也就是在那里,她们和三个帅气的男生有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她们与他们相识,相知,甚至相爱…
  • 热血星战

    热血星战

    玛雅预言的迟来!未来世界,外星侵略者殖民地球!现代化武器无力还击!在痛苦和磨难的绝境中。。一群热血青年奔赴战场。。。他们能否拯救世界?能否回到原本的和平?日记公元2088年3月11日,距这群侵略者来袭已有8年时间了,但我们还是没能夺回本属于我们的家园与生活。。。。。。。。。。。。。。。。。。。。。。。。。。。。。。。。。。。。。。。。。。
  • 血书天宫

    血书天宫

    上苍为何夺走他三年时光?什么力量迫使他背井离乡?天地变!而今父母在何方?少年背着空白的行囊走入这个强者为尊,命如草菅的世界。几番命运曲折,几番荡气回肠!几首情义难忘,几首别离心殇!坚毅为盾,良心为矛,傲然踏上寻求真相的战场!
  • 被迫加入诸天万界最强组织血泪史

    被迫加入诸天万界最强组织血泪史

    强大无比的督天学院是诸天万界中绝对的、毫无争议的、根本争议不起的最强组织,传说中的神器在学院仓库里堆到爆仓,能在诸天引起位面战争的神功绝学在学院里被拿来垫桌腿!在学院长阳先生的带领下,督天学院的成员们游历在诸天万界,努力拯救着濒临末日的文明们,对于一个这样公正友善的跨位面学院,应该取一个怎样的校训比较合适呢?学院长阳先生决定让学员自己来想一想“草菅人命,为所欲为”学生会副会长衮裘如是说道“胡作非为,为非作歹”学生会会长林赋觉得自己给出的答案比衮裘的更加合理,可以巧妙避免在念出校训后直接开始成语接龙的可能“为所欲为,为所欲为”而路过的普通学生王恒则觉得成语接龙也没什么不好的阳先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吟唱起了概念魔法——天地崩摧督天学院,又是和平安宁的一天呢!
  • 网络吐槽系统

    网络吐槽系统

    出到平行世界,因系统胁迫意外走红微博每天给自己的粉丝灌输毒鸡汤。粉丝:“喷帝九段斗神李想果真恐怖如斯”不堪受辱的粉丝决定反击建立讨伐令粉丝群体然而想法虽好,但实际却很绝望。无奈之下粉丝们走向了离间计抹黑泼脏水的不归路。让更多的人和他们一起反抗大魔王的统治、作为主角当然不惧,一路和粉丝打打闹闹,当歌手做节目拍电影。直到世界为之颤抖。(ps:喜欢不走程序就开喷的肛精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