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6600000063

第63章 奥林匹亚

影片档案

国家:德国

年代:1938年

技术:35毫米黑白有声

片长:205分钟

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

导演简介

莱尼·里芬斯塔尔1902年8月出生在德国柏林一个富商之家,少年时曾学习油画和芭蕾。在拍摄她最为著名的两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之前,莱尼已经是德国最知名的电影演员和导演之一。1934年,受希特勒的亲自委托,里芬斯塔尔拍摄了当年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会的实况。这就是《意志的胜利》。这部以宣传纳粹为目的的纪录影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从纯粹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1936年,经由国际奥委会授权,在希特勒的支持下,里芬斯塔尔全程跟拍了当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夏季奥运会。《奥林匹亚》是第一部以国际夏季奥运会为题材的纪录片。这部气势恢弘的纪录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了公认的纪录电影杰作。这两部影片让莱尼·里芬斯塔尔名垂青史,但同时,因为影片被认为是为纳粹政府的宣传服务的,里芬斯塔尔的未来也为其所害。此后,她失去了很多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影片的机会。并且,由于背负罪名,她只得离群索居。直到1990年,她才终于拍摄了她的又一部纪录片《水下印象》。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源自她老年对于潜水的爱好。在这之间,由于无法拍摄电影,里芬斯塔尔只好利用摄影来表现她所热衷的题材,她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版的两本关于非洲土著居民的影集《最后的努巴人》(1973)、《卡乌人》(1976)也使她获得了一流摄影师的声誉。里芬斯塔尔于2003年在慕尼黑辞世。

内容简介

《奥林匹亚》全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国家的盛会》共长1小时55分,第二部分名为《美的盛会》共长1小时29分。第一部分《国家的盛会》,影片从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古迹的石基拍起,继而到神殿,然后是希腊罗马的著名雕像,再到掷铁饼的大卫像,从大卫像才演化到真实的运动的人。当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正是起源于当年的奥林匹亚竞技活动。影片以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作为起点,从一开始就营造出史诗般的恢宏气势。随后,影片利用形象的形似性从运动的人的手臂叠化到燃烧的火焰,再依据内容的形似性由火焰叠化到奥运火炬的点燃,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影片展示了火炬途经的国家、城市。钟声敲响,柏林开幕式会场里人声鼎沸。各国运动员入场。希特勒宣布运动会开幕。终于,火炬传送到了开幕式的现场,圣火点燃。运动会开始了,影片在第一部分主要拍摄了各项重要的田径赛事,并且比较注重各项目的竞争和名次。

第二部分《美的盛会》,影片从清晨的奥运村开始,首先拍摄了树丛、湖水、昆虫、禽鸟等,随后,微光中出现了一列晨跑的运动员。跑步后,他们去游泳、冲澡。清晨到来了,各国运动员们开始晨练。整个奥运村的气氛恬静、活泼而又融洽。运动会随后开始,运动员们列队入场,在这一部分中,影片展示了其他项目如体操、划艇、击剑、拳击、各项全能、球类、自行车、马术、游泳、跳水等,相对于第一部分而言,这一部分的表现更为注重运动之美,而不是特别注重各项赛事的竞争和名次。影片以仰拍跳水运动员飞跃的场景,叠化到天空。从天空俯拍下来,是即将熄灭的圣火。圣火熄灭后,镜头又随着浓烟摇起,天空上,是永恒不灭的太阳。

影片分析

一、高屋建瓴的制作意识

作为一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的内容当然以记录运动会本身的赛事为主。但是,《奥林匹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经典的纪录片,其原因却同导演远高于现实的制作意识分不开。在接受关于《奥林匹亚》制作的采访时,里芬斯塔尔曾说过:当我考虑能不能拍摄这部影片,拍这部影片是否有意思时,我眼前立刻呈现出古希腊奥运会举办地的情景,古希腊的神庙和宫殿,古希腊文化……作为全片的序曲和表意的关键部分,希腊部分的拍摄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光线运用、镜头的取景角度、缓慢而稳定的运动方式、运动中前后景的交错变化,都可谓是匠心独运,为希腊文化营造出古老而静谧,庄重、神奇却又令人激动的氛围。影片在剪辑上也颇费功夫,正是利用了不同的相似和联想的剪辑,影片非常成功地将古老的希腊文明和当代的盛会联结在一起,不仅给当代的奥林匹克以深刻的内涵,也为古老的文明赋予了新的活力,而这正是奥林匹亚的精神所在。

除了在传统和文化意义上的表现力,影片也非常注重对于运动之美的表现,从影片开始,里芬斯塔尔就非常注重对于人体美、运动美的表现。她本人在早年曾是一名著名的舞蹈家,由于在舞蹈巡演中膝盖受伤才不得不放弃了她的舞蹈生涯。在影片开始时的字幕中,就已经说明影片是献给全世界的青年的。全片无疑是一首关于健美的躯体和精神的赞歌。尤其在第二部分《美的盛会》中,影片经常全力表现运动之美,而忽略掉了比赛和竞争,几乎会让人忘记是在观看一场运动会的比赛。

二、镜头的精心设计

如上所述,在影片第一部的开头部分,关于古奥林匹亚神殿和火炬传送的拍摄设计得极为精细,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影片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关于竞赛的真实记录。事实上,由于不得不遵守国际奥委会的规则,摄制组在记录各项赛事时所能够使用的技术手段是被限制的。当时里芬斯塔尔希望在沙坑旁挖一个摄影坑,沿跑道铺设摄影机轨道,在跳台附近搭摄影塔等,因为害怕会影响运动员,国奥会要求里芬斯塔尔同各参赛国委员会和运动员个别协商。里芬斯塔尔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征得各方同意。但是,赛场内的机位还是很有限。

为了加强表现力,摄制组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影片中使用最多的是在观众台和其他地方架设机器进行远距离拍摄。远距离拍摄的小景深、后景虚化、主体突出的优点对于表现选手、营造气氛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这样的镜头大量出现在影片中,例如,《国家的盛会》所展示的第一场男子铁饼比赛中,金牌得主卡朋特的最后一掷(第27分钟)就将长焦镜头和普通镜头剪辑在一起并采用了升格手段。但使用远距离长焦镜头同时也有一些不便,因为距离很远,又很难判断运动员运动的起始时间,摄影机的摇动要和运动员的运动一致就有相当的困难。例如,在接下来的女子铁饼比赛中,表现冠军获得者伊丝娜·赫尔的第二掷时影片剪入的长焦镜头就出现严重跟不住人,继而找人的现象(第29分16秒开始)。

除此之外,影片拍摄时的取景角度也很细致。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是第二部分《美的盛会》中表现体操和跳水的段落。大量低角度的摄影使天空成为展现运动员的背景,作为重力参照的地平线就没有了,加上角度的倾斜,运动员的运动并不是由上而下的,而是呈现出各种方向的运动。影片由此制造出一种运动员好像摆脱了重力得以自由飞翔的感觉。

另外,在拍摄中,摄制组还使用了当时很多新技术。例如,在拍摄游泳和跳水时使用的水下摄影技术,在拍摄马术时将小型摄影机安装在马鞍上,在拍摄马拉松比赛时将很轻的摄影机套在运动员身上,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更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以马拉松比赛的拍摄为例,里芬斯塔尔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想我不可能把42公里从头至尾拍下来,而应该表现马拉松运动员的内心状态,也就是说,从他的脸部表情和他沉重的脚步来表现出他极度的疲劳,但他的意志却没有使他崩溃。套在运动员身上的镜头拍摄到的运动员的脚步、手臂、表情很好地将她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三、繁复的后期编辑

第11届奥运会于1936年夏天举行,但《奥林匹亚》一直到两年多之后的1938年才公开上映。对此,里芬斯塔尔解释说:“我们拍摄了40万米胶片,单是整理胶片的工作量就非常大。看样片我就用了10个星期,每天我都工作10小时。”他们将每一米胶片都按照比赛的项目、运动员、观众等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号,以便能够相对容易地找到所需的素材。

剪辑在这部影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了增强对一些项目的表现力,里芬斯塔尔所使用的素材并非完全来自于比赛中的实拍。例如,第二部分赛艇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和面部表情,游泳比赛时运动员的面部特写镜头等,都是之前在运动员练习时拍摄到的,并不是比赛中的实际情况。但是,这些镜头的剪入确实增加了比赛的紧张感和现场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剪辑中节奏的控制,也是非常细致的。例如,里芬斯塔尔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运“动员跳水时,只集中表现他们的动作。表现他们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用了不同的速度。第一个运动员是正常速度。第二个还不是慢动作,但已经慢了一点点。第三个又慢了一点。渐渐地慢下去,直到真正成为慢动作,让运动员像鸟一样。”

此外,这部影片中运用的剪辑手段也极为丰富。在运动方向、速度、场景等方面的衔接都颇有意味。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利用雕塑的掷铁饼者和当代运动员的形式的相似将古希腊和现代运动联结在一起,接下来,影片又利用形象的相似从运动的人的手臂叠化到燃烧的火焰,再依据内容的形似由火焰叠化到奥运火炬的点燃,成功而流畅地实现了过去和现代的衔接,并体现出其中深厚的文化渊源。

(戴宇新)

同类推荐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毛笔字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毛笔字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雕塑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雕塑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中华传世藏书——元曲杂剧

    中华传世藏书——元曲杂剧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中的一册,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刘淳自选集》分三个部分:艺术与时代、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批判。作者刘淳用饱有激情和穿透力的语言回顾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刘淳自选集》中收录的这些文章传达着刘淳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热门推荐
  • 与锦

    与锦

    原书名《麒麟的爱》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陈麒麟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原因是方与麟也一样。麒麟寓送子,与锦寓意者陈麒锦寓到了方与麟。
  • 我真不是大神豪啊

    我真不是大神豪啊

    别人穿越都是单系统穿越,老子穿越直接带着一个军事基地,不服就是干!什么十六路谭腿,什么大威天龙,什么武林八卦棍,看着我的六根清净贫铀弹再说一遍?都什么年代了,都忙着挣钱呢,谁还打打杀杀的。“仙人,你这产品是工人做的,挣的钱也是卖产品得到的,发的工资是用卖产品的钱买的,为什么仙人你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却成世界首富了呢?”“仙人,将钱放在你这里,真的能够得到利息?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吗?”“仙人,你刚开放的这个什么贷款,分期的活动,简直是太棒啦,我终于买得起我心爱的飞剑了。”....某腹黑少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果然管用,一下子就成了首富,不说了,不说了,喝杯养生枸杞茶,这老腰哦,整天疼。”
  • 邪魅校草:老师,别跑

    邪魅校草:老师,别跑

    全能女王就是魁以萱!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有着属于自己的最知名的【傀儡】酒吧!十七岁黑羽学院毕业,回校担当教授!学院校长,也是她的“阿姨”,将她的宝贝儿子“托付”给了她。当他第一次见她时,眼里充满了惊诧!竟会这么像……!而且还嘲讽她:“还未成年吧!”未成年?未成年咋滴啦?不照样当你老师吗?火红蔷薇手链!那是独一无二的!怎么会……!!待他查明一切,了解一切时,心中尽是愤怒与悔不当初!!怎么会这样……
  • 烽火燃余生

    烽火燃余生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公元前782年,西周第十二代君王姬宫湦继位,年十三岁。年少成王,心性狂傲,权倾天下,意得天下。直到十七岁那年,率兵一举攻下褒国,得来一美人,名唤褒姒。这美人不爱笑,问及则称“妾无所好,妾平生不笑。”同一年,烽火戏诸侯,废太子立新后,荒废朝政,民不聊生,众生哀呜。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小灰和大莉的爱情

    小灰和大莉的爱情

    小灰和大莉之间的“爱情故事”。“王振辉你找打!”“你来呀,打到我,我就帮你这学期的作业都包了。”“好,你说的,嘿嘿!”“哈哈哈哈哈,你追到我再说吧!”………………
  • 爱何需理由

    爱何需理由

    她是血族圣女,有着淳厚浓稠的血族血脉.他是世界第一强国A国最年轻的总统,因为政治联姻遇见转世来修复神识的她,前世她冷血冷漠嗜血成性,今生她为爱执着.两人虐心之恋,最终是否终成眷属?
  • 平淡不平凡的青春

    平淡不平凡的青春

    开始步入高中的冷枫遇上高2学长林桀之后,他们的生活都开始变的何往常不一样,有了一个他们自己内心忍不住想去关注的人,总会因为一些事而觉得自己丢脸,在意自己在对方眼里的形象。这大概就是校园的暗恋的样子。除了爱情,冷枫还结实了三个死党,这让她的校园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青春就像调料包里面可能夹杂着酸甜苦辣咸的味道,但总要尝了才知道是什么感觉!
  • 我那尊老爱幼的好父亲

    我那尊老爱幼的好父亲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父亲的感人事迹值得我去赞扬,遗憾我的文化水平不够,只能倾尽全力而为,希望读友们笑纳和包涵。
  • 天机印

    天机印

    如果世界蒙蔽了他,他应该沉沦么?如果上天选择了他,他应该遵从么?如果神明背弃了他,他应该消失么?但是……如果一切都遵从了它们的旨意,他,还是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