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6600000028

第28章 伊万的童年

影片档案

出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62年

类型:黑白片

片长:90分钟

编剧:弗·鲍哥莫洛夫、米哈伊尔·巴巴瓦

摄影:伊凡·尤索夫

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主演:柯里亚·布尔里亚耶夫饰伊万

瓦列恩金·茹勃柯夫饰霍林大尉

本片获196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旧金山电影节大奖。

导演简介

塔尔科夫斯基生于1932年,1961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导演系,师从苏联著名导演米哈伊尔·罗姆,他的父亲是苏联时期的诗人。他在电影学院时的毕业习作《压路机和小提琴》已经非常成熟凝练,在纽约获得了大学生短片电影节的一等奖。《伊万的童年》是他毕业后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他的成名作。1967年他拍摄了《安德烈·鲁勃廖夫》,该片在1969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奖。后来他又拍摄了《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之后他因为国内政治压力不得不去国外拍片,定居在意大利。1983年他导演了《乡愁》,两年后在拍摄完《牺牲》后与世长辞,终身只拍摄了七部长片和一部短片。他是苏联战后诗电影的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他的影片常常以诗的形式结构,对人和自然、社会、历史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所以往往显得有些艰深难懂。在他创作的晚期,为了澄清自己创作电影的美学主张和哲学依据,他写作了电影论文集《雕刻时光》,这本书也成为迄今为止最为优秀的电影理论文集之一。

作为苏联第二代战争片的代表作,《伊万的童年》与《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等一样,把影片的主人公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一个战争中的男孩。影片拍摄完成后送到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即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影片金狮奖,之后又获得了旧金山、加拿大等十几个电影节的大奖,可谓载誉无数。可是获奖后影片在国内却受到众多的批评和政治上的压制,不被允许上映达数年之久。

剧情简介

少年伊万在树林里玩耍,树林里的苹果成熟了,纷纷掉落在地上。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母亲提着一桶水走到井边,伊万把头凑过去。井水倒映着星光,闪动着波纹……突然传来隆隆的炮声,机枪的扫射声,整个世界震颤起来,母亲手中的水桶掉在一边,身子歪倒在井边。伊万突然警觉地坐起来,原来只是一个梦。他环顾四周,这是一个被战火摧毁了的磨坊,他小心地走出门外,外面就是战场,这是苏德战争的一个角落。

哈尔采夫上尉正在打盹,一个士兵叫醒了他,说带来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十二岁男孩,这男孩皮肤黝黑,瘦骨嶙峋,背上还伤痕累累,这个男孩正是伊万,他是红军的一名小侦察员。哈尔采夫让伊万先休息,然后他向军部报告,可是伊万神经十分紧张,一直在说梦话。

霍林大尉来接伊万了,在回军部的路上,他告诉伊万打算把他送往后方的军校学习,伊万十分不愿意,他希望一直留在前线,他认为自己能够完成其他侦察兵不能完成的任务。

哈尔采夫从霍林那里了解到,伊万的父亲是边防军,可能已经牺牲了,母亲和妹妹也被打死了,他在敌人的集中营和游击队都呆过。霍林打算战后收他做儿子。而此时的伊万一点也没有休息,他正在阴暗的掩蔽部里模拟着与德国人作战,他把挂着的一件军大衣当成了敌人,哭喊着要审判它,他哭得难以自抑。这时敌人的轰炸也来临了。

出发去继续执行任务之前,伊万又小睡了一会,他又梦见了幻想中的和平生活。严峻的任务把伊万从睡梦中唤醒,哈尔采夫和他一起去。伊万换上脏衣服,脸上抹黑,带着武器和霍林、哈尔采夫一起乘船出发了。他们望见岸边两个被吊死的侦察兵的尸体。小船在沼泽中穿行,不断听到机枪扫射声。快到目的地了,他们离开了船,伊万不让霍林他们送了,他独自一人朝沼泽地的深处走去。

战争结束了。士兵们欢呼着“乌拉!”哈尔采夫在满地散布着纸张的盖世太保总部翻阅着卷宗,他突然看到了一页档案,上面正是伊万的照片,在这个少年的眼中,满是不屈的仇恨的怒火,他最后死于纳粹的绞刑。

画面上又出现了影片开头伊万的那个梦,只是这一次,梦里不再有战争与枪炮的阴影。

影片分析

一、主题分析

伊万的形象不是苏联传统儿童题材战争片中那种穿着威武的小军装和皮靴的小战士的形象,而是一个面孔黝黑,神经质,浑身战栗,背上布满伤痕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他的童年,使他具有了与他年龄完全不相称的成熟。失去亲人的仇恨让他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纯真,只有在梦境中他才恢复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或者,只是回忆。

在梦境中,伊万是作为一个自由完整的人,一个幸福的孩子而存在的,他与大自然、周围的人和生物和谐地相处,在这里一切都是美好、光辉的。而在现实中,伊万仅仅是作为一个复仇者、一件武器而存在,他存在的意义仅仅只是要复仇。他经历了不应由他这样年龄的孩子遭受的伤痛,因而他对战争的憎恨也比别人更为深切。当部队里的军官们为了爱护他,要把他送到后方的军校去学习,他却拼死也要留在前方,军官们不能理解,仇恨已经紧紧地攫住了这孩子的心,只有复仇才能让他的内心获得安宁。现代的战争机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异化了一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这正是影片对于战争最有力度的批判,这种批判已经不仅仅只是站在苏联与德国的敌我立场上进行,而是推而广之到整个人类社会。这种在主题上的进一步深入正是苏联第二代战争片较之前同类题材的优秀之处。

二、视觉语言

在视觉形象上,影片以极其风格化的画面表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创痛,塑造了饱受蹂躏的俄罗斯大地的形象。就像在其他许多这一时期的苏联电影中一样,摄影师伊万·尤索夫与导演通力合作,将儿童与战争这一主题具象化为电影画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许是片中多次出现的倾斜地平线和对阴影的大胆使用。在影片的开头部分,伊万从破烂的磨坊里溜出来,整个画面的构图是倾斜的,地平线在这里不再具有水平指示的功能,而带给人一种极不稳定的感觉,同时伊万的整个身影是隐没在阴影中的,但是暗部的层次仍然非常清晰。在他的头顶是破败的磨坊风车,像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架就要压倒下来。这幅画面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美学特征,阴影和死亡的气息,给观众带来关于战争的最直接的印象。在整部影片中,伊万的现实世界都是用低沉的调子表现,在场景中大量使用局部照明而造成大面积阴影效果。在另一个重要段落——伊万和哈尔采夫去沼泽地执行任务的那一段,夜间摄影的可能性被发挥到极致,在大面积的黑暗中仍然能够看清非常完整的景物细节,从前景的人物面部细节到远景的白桦林和沼泽地,在傍晚接近夜间这样的照度条件下能保持大景深,摄影师对影片的贡献功不可没。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苏联电影中经典的白桦林形象在这个段落中被转化成夜间林立的瘦削阴影,配合整体压抑的调子,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一系列的视觉手段使得伊万的这次任务显得凶多吉少,让观众再次为伊万揪心的同时,也暗示了影片结尾揭示的小伊万不幸的命运。

与影片的主体部分低沉压抑的画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伊万梦境中的高调画面、明媚的阳光、光照充分的人物面部,整个画面几乎没有一处明显的阴影部分。在摄影和视觉表现上的这种鲜明对比,把伊万所生活的两个世界以非常具体而风格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予观众最直接的冲击力。这正好符合了影片主题的要求,这是导演与摄影师合作对文学原著进行视觉化改造的经典范例。

三、表演分析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影片中扮演伊万的小演员柯里亚·布尔里亚耶夫。作为一个并未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十多岁的孩子,他并未经历过那场战争,但他成功地在影片中扮演了受战火摧残和异化的伊万的形象。通过内敛而复杂的,难以想象是经过刻意表演出来的形体动作,将伊万战栗的肢体,神经质的面部表情和内心的恐惧、愤怒、仇恨以及那一丝未曾泯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丝丝入扣地表现在银幕上,他那在黑暗中因为充满仇恨怒火而闪闪发光的眼睛,相信会深深地留在每一位观众心中,久久不能忘怀。同时,在伊万的梦境部分,我们又能看到他的眼睛是那么清澈明亮,笑声是那么天真无邪。在这样的对比中,小演员表现人物的天赋令人惊叹。布尔里亚耶夫在出演伊万的时候还是初中生,后来他成为了职业演员,却再也没有过如此无与伦比的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出色的电影表演也许只是一瞬间的,绝响之后,再无从寻找它的踪迹,时间不断流逝,而那些无法被忘怀的身影却会一直留在胶片和银幕上。

(郑隽尧)

参考书目

《雕刻时光》,[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李宝强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同类推荐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民族音乐随笔

    民族音乐随笔

    民族音乐随笔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器乐文化、艺术管理和对外交流。第一部分涉及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外音乐的比较;民族器乐的文化意味及其审美价值;第二部分的篇幅虽少,但对“艺术管理”这门在我国还是新兴学科的建设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则记述了近十几年来中央民族乐团赴世界各地,尤其是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联合国会议大厅、柏林爱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音乐厅等世界著名殿堂演出的盛况。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热门推荐
  • 不落要塞

    不落要塞

    张扬本意只是想当个富家公子哥,奈何皇帝断了家族财路,他只好想出一些赚钱的法子。张扬本意只是想当个富家翁,奈何总有人眼红他的财富,他只好成为一方霸主。且看主角来到异界后如何将日渐衰败的不落要塞打造为整个大陆的中心。
  • 英雄联盟之末世崛起

    英雄联盟之末世崛起

    末世了,英雄联盟却变得更加盛行,因为幸存下来的人类发现,全球数据化,深渊大开,怪物横行,英雄进化才是生存的唯一出路。废材青年叶天,无比幸运末世十年重生归来,祖坟冒烟,上天眷顾,不仅抢走了杀魔的剑圣传承,而且还得到了一个英雄联盟客户端,成为了一名唯一的英雄召唤师。庞大的英雄池,古今中外,万千种族的英雄任其挑选。德玛:德玛西亚万岁!主公,看我取他项上狗头!提莫:蘑菇炸弹,埋呀埋,屎尿蘑菇,这酸爽,你值得拥有。艾希:主公,你真坏,人家是个妹子,总让人家射,人家会生气的。........一大波英雄来袭,玩大了!踏尽诸天天才,收天下英雄,我的目标是:“成为史上最强,英雄之王!”
  • 公主式的爱情和传说

    公主式的爱情和传说

    这世界上的爱情分分合合,公主式的爱情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带着点生活的可爱
  • 闪来的萌婚:老公太傲娇

    闪来的萌婚:老公太傲娇

    突然的结婚让自己都蒙了。果然,一切都是所谓的传宗接代罢了,可是,越和这个冷面总裁老公接触,越发现对方眼里都要溢出来的爱意?!原本傲娇的大冰山,99夜甜宠到爆!!可是,冰山下的面具到底掩盖的是怎样的事实?!!
  • 我在现代做大神

    我在现代做大神

    一个普通大学生意外得到一颗种子,开启了一段诙谐搞笑的都市传奇。
  • 都市之无敌海王

    都市之无敌海王

    【江河湖泊,我为君王;四海八荒,我乃帝尊!】凡俗之上,是纸醉金迷,阴谋诡计;深海之底,有凶兽翻腾,遗族神明!十八岁,陈元被阴谋推入深海。三年后,他以海王之身,再度君临。躲在背后图谋我陈家产业的臭虫们,你们可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海之上,谁主沉浮?!
  • 睡狮怒醒

    睡狮怒醒

    卢沟桥上的石狮一共是485只。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484只。那一只石狮呢?卢沟桥绝不是一处风景地,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端处。日寇在这里向中国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国民党二十九军抵抗日军的铿锵枪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志。事变是围绕着“七七之夜”日军走失了一名士兵展开的。谈判,无休止的谈判。当日军从拖延的谈判中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充分准备后,便大兵压境,侵吞华北、北平、天津失守……本书是第一本描写卢沟桥事变的纪实文学,它详尽而生动地记述了这次事变的过程。书中刻画的二十九军一批上至军长,师长下至普通士兵的形象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并且如实描写了数名日军指挥官的残忍、贪婪。
  • 你的小太阳

    你的小太阳

    “穆先生,我长得不漂亮家里也没有钱。”南希耻于说出自己的身世,说这句话时一脸的局促。“没关系。我有钱,长的……也还不错。”南希抬眼,看着那个“还不错”的男人。他那张脸曾经被评为全球十佳最完美面孔的第四名,身家财产连杂志新闻上的相关报导在那串惊人的数字前面都得小心翼翼地加上“预估”二字。南希移开视线,双手拧在一起,“穆先生,我不喜欢你了。”穆易鸣轻叹,伸手把人拉在怀里,软着嗓子哄:“穆太太,孩子都生了两个了,现在才说不喜欢是不是有点迟?”顿了几秒,终是无奈妥协:“真要去?”南希别扭地点点头。“好吧。”穆易鸣摸摸怀里的乖乖的头顶,“这边的工作做完我亲自陪你去,只要签名,不准说话,不准肢体接触。”南希蹭地站起来,对着穆易鸣帅脸“吧嗒”一口,笑嘻嘻。作为爱豆的小迷妹,有机会见面还不抓紧握手拥抱?不过目前得先安抚自家爱吃醋的穆先生啦~心机腹黑总裁&会做衣服的小姑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个青春遇见你

    那个青春遇见你

    初恋这种东西一个人就只有一次,但是你们谁可以告诉我,我的经历算不算初恋?喜欢古风的他在一个夜晚遇见了,一个喜欢古风的女孩。可是,这个世道好女孩都被采光了。但是他却也没放弃,那么他的行为算不算是很可耻?挖墙脚是不是不太好?不错,这本书写的就是第三者,也许第三者在你们眼里就是坏蛋。但是谁又曾知他们心中的苦甜酸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