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6600000026

第26章 四百下

影片档案

出品:法国卡罗斯影片公司法国SEDIF公司联合出品1959年

类型:黑白片

片长:93分钟

编剧:弗郎索瓦·特吕弗、马塞尔·穆西

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

主演:让·皮埃尔·莱奥饰安托万·杜瓦内尔

克莱尔·莫丽艾饰母亲

阿尔贝特·雷米饰父亲

本片获195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法国梅里爱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导演简介

弗朗索瓦·特吕弗起初并非职业电影导演,开始导演生涯前,他是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的编辑和评论家,素以笔锋锐利著称。从1954年起他撰写了一系列的电影批评文章,对法国50年代中期以来空洞刻板、充满陈词滥调的“优质电影”进行抨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种新的创作与批评方法,其核心是强调电影应作为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导演应该完全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来创作电影,这便是著名的“作者论”。

1958年,《电影手册》主编、著名电影史家、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去世。也正是在这一年,《电影手册》的批评家们纷纷放下笔杆,拿起摄影机开始自己的电影创作。特吕弗先拍了一部短片《淘气鬼》,之后便拍摄了他的长片处女作《四百下》,在这部影片中,完整系统地贯彻了“作者论”的美学主张和要求。

《四百下》是上世纪50年代法国“新浪潮”的重要代表作。1959年的戛纳电影节,《四百下》获得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与同年诞生的另一部杰作《筋疲力尽》一起,标志着“新浪潮”运动的最高潮。

剧情简介

安托万·杜瓦内尔是一个问题少年,在学校里经常因为调皮捣蛋而受到老师的责罚。

这天安托万放学后回到家中,他的家在一个拥挤狭小的公寓,一家三口挤在一起。安托万并不是这家庭里得宠的孩子,他是母亲的私生子,从不知亲生父亲是谁。安托万先帮父母做些杂务,然后在饭桌的一角做功课。他和继父杜瓦内尔先生相处得并不坏,但也不怎么好,而母亲经常早出晚归。父母都不在家的时候,他才变得无拘无束起来,在母亲的梳妆台前摆弄她的化妆品,还偷拿家里的钱。

又是一天清晨,他和小伙伴雷内一起逃了学,他们把书包藏起来,尽情玩耍:在街上闲逛,看电影,到游乐场去玩大转筒。正在他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安托万却看见母亲正和另一个男人在树下亲吻。这件事让安托万非常难过。深夜,安托万已经睡下,母亲才回家。她一进卧室便和父亲大吵起来,安托万佯装睡着,静静地听着这一切。

第二天安托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学校,一去就被老师抓个正着,老师厉声问他为什么没上学,他没好气地回答:“妈妈死了。”

这个谎言很快被拆穿,继父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安托万又气愤又害怕,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到了晚上他还一个人流落在街头,栖身在雷内帮他找的一家工厂的角落里,早上只能偷人家门口的牛奶当早餐。母亲来学校找到他,才把他领回家,答应好好照顾他。晚上,全家人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一家人开车回家的时候气氛非常温馨,这样的时刻对安托万来说真的不多。

安托万厌恶上学,却酷爱读小说,尤其是巴尔扎克的小说,结果作文课上却被老师认为是抄袭巴尔扎克的小说而再次赶出了课堂,他只能到雷内家里去“避难”。晚上,他们到安托万继父的公司偷打字机去卖,却无法找到买主,拿回去的时候又被值班人发现了,继父气急之下把他送到了警察局。一番审讯后,他被押送到巴黎郊区的少管所。

少管所严厉的纪律让安托万无法忍受,他没有人可以说话,还经常因为不守规矩而受到责罚。雷内来看他,看守不允许他们见面;母亲来探望,却告诉他不会再领他回去。有一天孩子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安托万乘看守不注意偷偷跑到围墙边,从墙下的洞里钻了出去,他不顾一切地奔跑着,跑过树林、田野、山坡和铁道,最后来到大海边。波浪一层层地卷上海岸,不良少年安托万在沙滩上逡巡徘徊,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影片分析

一、美学风格分析

作为对于“作者论”和巴赞纪实主义长镜头美学的忠实拥护者,特吕弗在《四百下》中确实非常忠实地贯彻了这两种艺术主张。

20世纪40、50年代,电影诞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巴赞在对过往电影史资料纯熟掌握和仔细考察的基础上,首次完整地建构了纪实主义美学的理论体系。他纵览了从卢米埃尔到爱森斯坦,从好莱坞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实践的历史,把目光集中在那些忠实于对现实的客观纪录和再现的电影中,并对这些影片的视听体系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纳,找到了“景深镜头”、“长镜头”和“场面调度”这几种最基本的纪实主义电影的表现手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这句著名的论断直到今天还常常被纪实主义的电影工作者们奉为圭臬。

巴赞的美学主张深深地影响了特吕弗的早期创作,在《四百下》中无处不见这种影响的痕迹。影片大量采用了实景拍摄和自然光摄影,在这些场景中,深焦景深镜头一直是作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景深镜头,与戏剧式电影中常用的虚化后景,突出主体人物的方式不同,它能够完整而清晰地再现画面从前景到后景的内容,因而可以真实展示人物与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景深镜头的自觉使用最早出现在1941年的《公民凯恩》,而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被更为广泛地使用,巴赞高度赞扬景深镜头对于纪实主义美学的意义。《四百下》中安托万在街头流浪的多处场景全都使用了景深镜头,镜头中的细节非常充分,向我们真实而细腻地展示了50年代巴黎的街景以及小主人公在当时的环境下孤苦无依的状况。在这种视觉体系之上,影片突破了“优质电影”中以空洞陈旧的戏剧冲突结构影片的方式,在冷静沉着地描述一系列看似琐碎的小事件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地让观众体会到片中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悲苦及其与外部世界的格格不入。在这个意义上,景深镜头的运用和影片的主题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视听语言分析:长镜头的运用与场面调度

与景深镜头相适应的则是长镜头与场面调度的使用,这三者在电影美学体系上是一体的。影片中比较典型的几处长镜头段落,如安托万偷喝牛奶,安托万和雷内抱着偷来的打字机在街头慌张地寻找买主,安托万被关在囚车里穿越巴黎市区,这几处长镜头的使用堪称新浪潮电影中的典范。按照巴赞的说法,长镜头与场面调度“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撇开理论层面上的探讨不说,在《四百下》中长镜头的使用让观众一直得以处于一种“静观”的状态,对于耐心的观众来说,这种视点不以戏剧式的煽情来获取廉价的同情心,而是以一种毫不矫揉造作的姿态让他们慢慢地接近小安托万的真实世界。在长时间的“静观”中,观众得以最终了解他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助。最为打动人心的一幕出现在影片的结尾,这同样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长镜头段落,安托万逃出少管所,镜头一直在小全景,静静地跟随着安托万奔跑的步伐,因而也带领观众以这样一种安静的方式看着这个被世界误解与排斥的孩子最后的反抗。愿意坐下来观看的观众最终注定会被这样一个漫长的、一气呵成的镜头所造成的气氛所渗透,甚至震慑。安托万奔跑的身影和他最后定格的充满稚气的面孔会在这长达几分钟的镜头中被深深地印入观众的脑海,久久不能忘却。童年的悲伤经历,孤独彷徨的身影,在前面93分钟内所展现的一切都会在这最后的长镜头的背后再度涌现。如果观众在这里被打动,那将是一种深沉的悲悯,一种对成人世界对一个孩子的世界的漠不关心的深刻批判,这正是本片所想要表达的主题。

(郑隽尧)

参考书目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我生命中的电影》,[法]特吕弗著,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同类推荐
  • 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记忆红楼

    记忆红楼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策划、拍摄、制作长达三年之久。这部鸿篇巨制既承载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电视观众的记忆,也是上百个演职人员对那段青春岁月……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 书风法雨

    书风法雨

    当下书坛浮躁,崇丑尚怪、恶俗吹捧等现象泛滥。本书无意安排一条主线作铺陈式的系统阐述,更关注书法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取向。从书法的本质入手,谈执笔、运笔、临摹、书体的演变、书风的流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千年书法时间与历史的高度,纵谈古今名家佳作,求学书之正道,提出了学书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技法义理和书论考据并重,对流行观点的辨析有理有据,指出经典与时弊的区别,庸陋浅滑与典雅萧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雾,匡正扶危。秉承作者在诸多领域专业写作的一贯风格,博学敏锐,坦言直击,痛快淋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热门推荐
  • 萌丫头的天价奶酪蛋糕王子

    萌丫头的天价奶酪蛋糕王子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如何的呢?是巧克力还是奶酪蛋糕?谁能告诉你是像在吃着巧克力还是奶酪蛋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刀剑双侠3之刀剑侠侣

    刀剑双侠3之刀剑侠侣

    为了逼他重出江湖,为了再次与他相遇,她用最极端的手段,因为她知道,只要江湖出现危机他一定会重出江湖,哪怕他执意想要退出江湖,这便是宿命!
  • 冰山校草太难惹

    冰山校草太难惹

    某一天,喝醉了的柳涵嫣偷溜进了温宇墨他的房间。当温宇墨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自己房间里,那一只偷偷喝酒的小猫。醉了的小猫,当着温宇墨的面跳起了“脱衣舞”,只不过被脱衣服的那个人,不是喝醉了的柳涵嫣,而是他温宇墨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灵的记忆雨

    心灵的记忆雨

    小小的山城,风景秀丽,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柏拉图学院”坐落于此,藏在其中的柏拉图学院聚集了一群,敢爱敢拼的少年美女,擦出爱情的火花。屌丝男高富帅逆袭,女神遍地身边陪,一起实现自己的理想!
  • 快穿之大佬她很甜

    快穿之大佬她很甜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1314街520号楼里修仙但是……在升仙时被雷劈了。遇到了系统,害,我才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完成任务的……
  • 后三年

    后三年

    只是此时,我们只能在回忆中,想着想着,然后哭了,哭着哭着,却莫名的笑了。。。
  • 吃掉撒旦老公

    吃掉撒旦老公

    当五岁的莫离在垃圾筒旁边捡到八岁的他。此后霍家多了一个儿子,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霍恩泽。他冷漠无情,唯独宠他妹妹霍恩雨如珍宝。莫离一直在保护着这个她捡回来的小男孩,为他打架,为他头破血流……谁能告诉她,这个柔柔弱弱的小弟弟,有一天,也会长成一个倾倒众生的妖孽男?“你多大了?”莫离盯着脏兮兮的小男孩问。“……”小男孩低头不语,十指紧紧地扣在一起。“好吧,给我亲一下,做我老公!”莫离在男孩脸上用力啃了一口。被她亲过了,他就只能和她玩过家家了,就像动物在属于自己的领土上撒尿留印记一样!
  • 魔法苍莽

    魔法苍莽

    向左向右,你的选择,不光关系自己身死还在默默的决定别人的生死,你跨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每一步都是人生,命运弄人,神魔乱世,面对选择,你是向左还是向右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