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6800000008

第8章 文化与学校发展(1)

徜徉于千年的栈道

触摸生命的筋骨

唯有在精神的深处

才能体悟真正的力量

路伸向无尽的远方

学校、老师、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这是上一章所表达的内容。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的发展,其底蕴或者说最关键的推动力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个别的政府官员,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教育发展关键在于投入;对于一般群众来讲他们会认为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老师;对于我们不少老师来讲可能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这些认识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其事实也是如此。而我们从较浅的层面上来讲,一所学校的发展是教学设施、老师、学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否则,为什么有的学校有了较大的投入,有了漂亮的校舍,有了和其他学校相同的达标老师,有了按照区域招进的学生,而教育教学的质量还是落后呢?我们应追溯其更深层的原因——这就是文化。

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中曾经说过:“除了第三种法律之外,还存在着第四种法,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法;它既没有铭刻在大理石上,也没有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是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过时或消亡时,它会使他们恢复活力或代替它们,它会维持人民的法律意识,逐渐用习惯的力量来取代权威的力量。”“这种镌刻在公民内心里”的所谓“法”指的就是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笔者在《承担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文观念’、‘创新意识’的教育力。她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要求。激励师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高度攀升,形成一所学校规范而灵活、有序而自由、厚重而灵动的境界。”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美好和社会完善的无穷无尽的追求。我们说决定学校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因为“文化更深层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人有强大的影响力。”谈到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文化和学校文化做一番了解。

一、文化与学校文化

什么是文化呢?衣俊卿教授在其《文化哲学十五讲》中指出:“一方面是丰富多彩、活生生的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精神支撑这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红尘人生,默默地谱写着世世代代循环往复、生生灭灭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人对自己的文化的漠然无知。”他强调:“当我们把一个人从他所熟悉的生存环境抛入异国他乡的新环境时,文化会非常鲜明地跃现在他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应答问题、处理事物的一切活动之中。”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也指出:“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知道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德、道德、智能,是文化的总和。……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笔者之所以引用这些名家充满感性的阐述,目的是解除我们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神秘”感。文化不仅仅如斯宾格勒所说的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举止即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人是文化的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本身便也是一种文化的显示。

在我国的汉语言结构系统中,“文化”是“文”和“化”两个字的复合,“文”是象形字,与“纹”相通,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最早表示“天文”,即自然事物的痕迹、纹理,如鸟兽的足迹、木石的纹理,最后转向了“人文”。《易经》里便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论述,可见“文”与人的创造和活动的密切关系。“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中描写鲲鹏“化而为鸟”中的“化”是“改易”、“变化”的意思;《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化”,是“生成”的意思;而《礼记·中庸》中“赞天下之化育”的“化”则是“造化”的意思。因此,“化”则指事物形态性质的改变,引申为教行迁善之意。“文”和“化”并用较早出现在《易经贲卦·象传》中,“文”、“化”并举,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意思。汉代的刘向正式提出了“文化”的概念,称“文化不然,然后加诛”,并主张“以文德化人”,显然这里的概念,有了人类要摆脱自然状态的意义,较侧重于精神的一面。

现代意义的“文化”大约是从19世纪末从日文转化而来的,它来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本义是“保护”“栽培”“种植”和“居住”,从其本义来看,西方的“文化”概念是和农业生产相联系的,突出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所以后来“文化”便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与我国的“文治教化”意思相当。但从中西方“文化”概念的演变来看,都经历了从物质生产领域到精神活动领域的延伸和拓展。虽然“文化”一词早就出现了,但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进行研究,却是从19世纪德国的韦伯和舍勒为代表的文化社会学派开始的。到20世纪20年代英美出现了文化人类学之后,“文化”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复杂内容和关系的网络实体和现象”,它的内涵相当丰富,外延也不确定,人们也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不同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梁漱溟先生说:“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个民族的样式罢了。”又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依靠的一切。”

钱穆先生在《文化与生活》中说:“文化必由人类生活开始,没有人生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梁漱溟先生的定义强调文化的外在呈现及人生的依靠,钱穆先生强调其是人生的全部,二者概念稍有不同。张岱年、程宜山等在《中国文化论争》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成果的辩证统一。”这个定义强调了人类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定义显然比较全面。美国学者萨姆瓦对文化这样进行界定:“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时间观念、空间关系观念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年代的个人和群体劳力而获得的。

文化是持续的、恒久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包括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习惯性行为。”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以上各派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而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只有人类才有文化,文化与人类俱生俱灭,因此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更强调文化现象中的人的主体因素,即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揭示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从教育的文化特性上来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以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的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延绵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文化不仅是行为的产物,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它对人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和陶冶作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价值体系影响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促使人的建构和发展,反过来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又适应和创造着文化。文化与人就是通过这种绵延不尽的互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进步,繁衍生息。文化专家胡潇在其专著《文化的形而上之思》中指出:“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现象,要从文化方面关注人的问题。”他并且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谈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体现为‘人化’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主性。它是文化的外在或自然的社会的人化,是对象世界向人的生成,大量见诸于人的主体创造对象的活动。其隐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这更多地体现为‘化人’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这是文化的内化和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大量见诸于创造性主体的活动。”由此可知,人在文化的显性方面,能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展开各种有形的活动,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主体姿态。

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显性文化的构建去影响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而在文化的隐性方面,人们常常无意识、不自觉地接受文化无声的指令和无形制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最终也必然表现为人的自我解放与自我发展。“文化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最终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关注。”自从有了人,才有了文化,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花朵,它根植于人的情感和精神大地上。学校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价值上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对学生从根本上进行一种提升。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指出:“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因为人是我们自己唯一熟悉的、从一开始就要求完善的对象。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完善。”卡西尔进一步指出“人是文化的动物”,“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为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因此说,人类培育了文化,同时也在文化的世界中生长着、优化着、发展着。我们之所以要洞悉文化的含义,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实现人的自我优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传统的、现代的文化对我们的心灵、智慧、情操、风尚进行化育。因为“真正的、有魅力的文化,包含了对人的意义的理解,包含了人生存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根据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的解答。

在它的深处是意义构成的生命,是价值组成的内核,它把人对人的规范的创造、对人的生存意义、对人生悲与喜的体验、对美善和崇高的向往,用心血浇灌在自己心灵的深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文化,也就是把他们深邃的价值体验、崇高的价值追求倾注于这些文化之中”。比如杭州西湖的岳飞像下跪着的铁铸的秦桧,就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敬仰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学校所张贴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毕昇、华罗庚的画像,以及先贤的名言警句,无不表现一所学校追求真理、热爱科学、承继传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崇尚。“‘人’的意义蕴藏于文化的深处和文明的深处,像一种伟大的力量,指示着文明朝某一方向发展、演进,指示着文明创造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指示着一个民族成为独特的民族,指示着人们成为独特的‘人’。”这些都说明文化在“育人”中独有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见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从来也没有环境意识的人,走到一个净无尘屑的地方,也会主动地把自己手中的纸头放在垃圾筒中,这便是文化的一种无言的“化人”作用。

探讨至此,我们通过不同学派对文化的界定,着重阐述了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如果说“人是文化的动物”,那么,教育同样是塑造人的一种活动。

教育对人的塑造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各种“样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方法,培育、化育人,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明显而独特的具有某种价值观和思想的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改变自己的原始状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教育是一种真正的文化承担,而学校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使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的手段,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折的重任。它需要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的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而这种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为内核的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便体现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追求。那么在我们通过对不同学派的文化定义,文化与人的关系,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探讨后,便应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文化的探讨上。

同类推荐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 教师公文包-体育纵横

    教师公文包-体育纵横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我是女主命

    快穿之我是女主命

    初夏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炮灰了二十多年,能遇上快穿这种好事,竟然还拿的是女主剧本,这可真是传说中的祖坟冒青烟系列了。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
  • 超级小农民

    超级小农民

    “美女,别拉着我,我要回去种田了!”他,苏天浩,本是一山村穷屌丝。一次意外,让他获得了神农术,从此开始了穷屌丝逆袭的人生。一个个极品美女,像发了疯似的,都自己送上门来。且看小农民如何坐拥金钱和美女,如何逆袭自己的人生......
  • 楚慕

    楚慕

    此乃短篇,文案我太懒了。大家凑合着看吧,有时间再补文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类自赎手札

    人类自赎手札

    嘘——人类。听我说,你们要完蛋了。现在,我来为你们敲响警钟。 你快想想,要如何拯救自己。 一觉醒来,全人类手腕都多了一串数字。那是什么?亲爱的,这是末日倒计时啊[微笑] 大概就是大家在仅有的时间努力找到世界末日的根由并且拯救世界的故事[什么什么???] 曲见青: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你确定是大家都在找吗??? 一个明明我在末日剧场,但是其他人却在修行练功的故事???不是,都可以穿着机甲满天飞了,你修行什么啊?拯救世界啊快点! 总之是以[赎罪]为主线???[说得好像相当一本正经的样子^_-)≡★] 曲见青:滚滚滚!谁他娘要拯救世界`Д?| 玲珑:先生,是您没错了#滑稽# 曲见青: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谁他娘有罪`Д?| 玲珑:先生,是您没错了#嗑瓜子#
  • 天域武魔

    天域武魔

    南海圣胎,北冥道体,皆是上天眷恋。唯我凡夫,以武炼体,以魔入道,遭受世人唾弃。
  • 萌妻很闲

    萌妻很闲

    他和她的相遇就如同黄粱一梦本以为会在记忆中封存遗忘但似乎并不是这样她/他是一个意外,一个不该出现在这个轨迹的人,她有萌宠相伴?!哦,你说的是肉团么?是挺萌的还是巨型的,她运气爆表?!哦,还好天天没事被抓着去万毒谷,是挺好的哈,她还有最帅竹马??哦,是那个二货么?整一自恋狂,所以她重生是来干什么的?受罪的么,上天是不是嫉妒她上辈子过得太安稳了所以要整她啊摔,不带这样玩的他自恋么?不,绝对不会他很缠人么?不,绝对不会,他有崩人设么?不,绝对不会,嗯,这么完美的他今天又要努力追媳妇了,不要打扰他
  • 帝少追爱杀手甜妻不要跑

    帝少追爱杀手甜妻不要跑

    他,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说是帅气多金。势力强大,冷血无情,直到遇见她。冰冷的心,变得沙雕。她,豪门大小姐,从小在英国长大,因为从小离开父母,和爷爷居住,性格放荡,经常打架,但是她真实的身份却让人震惊就像小马甲。两个本无交集的人,却因为女主回国了,成为了同桌。(本文纯属自己的脑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觉得我和你写的小说一样,发证据,我删文。而且第一次写不好的地方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