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5400000045

第45章 制度锁定———“小产权房”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研究(6)

11.4.6“小产权房”破解农村土地低效制度锁定的制度传导机制

林毅夫认为,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变迁(诱致性变迁)和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及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强制性变迁[46]。卢现祥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不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47]。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又有不少类型。从制度变迁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中央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变迁和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地方政府为了在地方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地方租金和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又称之为中间扩散性强制性制度变迁[48]。从对制度需求的回应来看,可分为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没有需求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需求回应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先有制度的需求,然后决策者根据实际适时地、主动地推进制度变迁,以满足制度的需求,解决制度缺口。没有需求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决策者的一种主动性的、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它不是根据制度的需求来安排的,而是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其他的制度模式来进行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从制度变迁的暴力性质来看,分为有暴力性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非暴力性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强制性制度变迁有不同类型,各种类型也有不同的特点和运用环境,但是从整体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也有不少相同的特征(除暴力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外):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程序是自上而下的,激进的且具有存量革命的性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势在于,它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能以自己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方面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成本[49]。除了上述优势外,强制性制度变迁还具有推动力度大、制度出台的时间短、能够保证制度安排较好地运行、对旧制度的更替作用巨大等优点。但其缺陷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低效的可能性、“搭便车”行为的不可避免性、社会震荡大、失败的风险较大、破坏性大等方面。

建国以来我国大约进行了三次较大的农业制度变迁,其中有二次强制性制度变迁、一次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文章主要是从国家整体制度安排来阐述的,当然强制性制度变迁中有一些制度是需求诱致性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中有一些制度是强制性的,这些单项的制度安排必须服从于整体制度的选择)。

第一次大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建国初期的农村土地革命。这是由政府发起的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当时是为了彻底废除旧制度,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而这种全新的制度符合广大农民的需要。当然这种需求不是像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一样的制度需求探索,而是农民长期的潜在要求,当时的决策者正是针对这一潜在的制度需求而进行了制度安排。这种需要又与当时取得政权的决策者的期望一致,而且在当时的制度背景下,只能选择强制性制度安排,因为地主的土地不可能自愿分给农民。由于制度变迁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农户积极性比较高,具有很强的激励机制,而且旧的利益集团因旧政府被推翻而彻底瓦解,所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1950-1955年,全国粮食生产增长39.2%,农业产出增长44.6%[50]。

第二次大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国家强制推行乡村集体所有制,也就是高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阶段。当时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和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误解,认为只要按照经典理论安排制度就能实现共产主义,就是搞社会主义。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政府决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制定的,没有反映农民的需求,因而制度安排失败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第二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高潮是推行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单一产权制度,这种残缺产权必然导致劳动监督成本、组织成本过高和劳动激励过低的问题(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初级合作社相比而言)。它与广大农民的意愿不一致,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是一种责任权利极不对称的体制。所以农村人民公社是一种追求绝对平均,且过分追求社会效率忽视经济效率的极端的公平和极低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

第三次大的制度变迁:比较典型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强制性制度安排的条件下,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困难的。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讲,制度创新由部分农民自发的诱致性变迁而变成局部地区的自觉性变迁。而当制度创新的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面深刻理解后,制度变迁转变成为对中国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对部分地区而言反而变成了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了。由于农民具有“天然经济理性”,一旦他们发现新制度的收益远远大于旧体制的转换成本时,旧的“无形制度”的束缚开始减弱,“意识形态”成本减小,强制性的变迁转化为诱致性变迁,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又演变成为自下而上要求的革新。

从当前来看,农村集体所有制后期的创新发展,外部强制性特征比较明显,因为生存问题解决后,农民的改革压力和动力趋缓,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速度和力度放慢,但是改革任务仍没有完成,许多配套改革如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村经济组织等涉及到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许多部门的利益,阻力相当大,必须依靠政府来强制推进。1990年以后,农业改革实际上是以强制性变迁开始又转化为诱致性变迁,之后两种性质的变迁不断交替反复的过程。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强制性制度供给还远远不能解决当前制度的需求,制度缺口仍然很大。[51]“小产权房”这种“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第一,“小产权房”制度变迁的实施主体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自我意识(包括民主意识和维护自身应有的合法利益的意识)显著提高;一是农民群体的自组织努力和共同的话语权显著提高。

第二,“小产权房”制度变迁的变迁动力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动力来自于农民,是农民自发的制度创新;一是动力强度大,二元经济和二元土地制度给予了农民过多的不公平待遇,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农民呼唤“国民”待遇。

第三,“小产权房”制度变迁的传导机制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出明显的自下而上性,“小产权房”以低廉的价格受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青睐,农民高兴,市民欢迎,政府却叫停——“小产权房”陷于尴尬处境充分反映了这一点;一是表现出明显的利益诱致性,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小产权房”产生和“小产权房”陷于尴尬处境的根本二倍性原因。

11.4.7“小产权房”破解农村土地低效制度锁定的制度变迁方向

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从本质上反映了农村社会成员在土地权益上的调整,因此构建新的农地制度时必须考量既得利益集团的抵触与反抗成本,降低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以使新的农地制度安排能平稳顺利实施。

一是扩大农民占有权是制度变迁的近期方向。当前农村土地产权界限的划分是进一步促进农地合理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关键所在,最终使农地作为农民的一种现实占有的财产进行界定,这应成为新农地制度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划定了农民的经营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作为财产权的主体部分轮廓基本清晰,农民通过以上界定获得了实惠的财产权。而所谓高度清晰的农地所有权形式构建十分困难,其构建成本可能高到模糊所有权比清晰所有权更有效率的高度。因此,目前没有必要在农地所有权上进行纷争,所谓单纯的私有化或单纯的国有化进程都存在巨大的制度构建成本风险。

同类推荐
  • 为了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为了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本书阐述了建设潘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建设目标、以及潘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实施规划的总体构想等,具体包括:我们的母亲湖、通向未来的天路、从二元到一元等。
  • 经济运行的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本书沿着中国早期思想家追求救国真理的脚步,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合理性的初步论证。
  • 中国民生60年

    中国民生60年

    一个真正实现了民生变革的社会,是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一个具有良好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不但可以促进民生变革及其发展,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民生变革60年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首,并深深地思索。60年的民生变革怎么去形容和评价?古语云:鉴往知来。历史或许才是最好的回答。60年一个轮回,而中国民生变革的轮回需要回答和回味的的确太多太多。让本书带领你驻足回眸,去感受、去回味60年间,中国人民与中国民生变革历经的磨难和阵痛以及勇往直前的坚实步伐。
热门推荐
  • 女配艰难求生记

    女配艰难求生记

    生活处处是坑,女配艰难求生。作者无人性,女主被她拿来宠,女配被她拿来虐,人物设定上是醒目的三个大字——工具人。薛莺莺不服啊,不……不敢不服啊,她怕作者杀鸡给猴看,而她的地位应该是鸡吧。
  • 傲剑战神

    傲剑战神

    [2020年六月份纵横新书榜玄幻分类第六名]我有一剑可傲视天下,一剑挥斩过去将来。世人偏说我狂傲,谁又敢于我争狂!读者群:752081728
  • 失宠公主:冷王的血色妖瞳

    失宠公主:冷王的血色妖瞳

    他,是临月国的七皇子祈王,因为血色的瞳孔而受到无尽的冷落和欺辱。世人都说他是恶魔转世,就连自己的父皇和兄弟姐妹们也是如此。他是临月国最俊美无双,最才华横溢的男子,却因着血色的瞳孔而饱受世人的疏离和排挤。她,是倒霉特工重生后的青溯国的失宠公主,一出生就眼见着生母死在自己的面前,而后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在后宫之中苟且残活着,没有父皇的疼爱,没有兄弟姐妹的关爱,她有的只是她自己……
  •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情况的普遍出现,说明厌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要改变它,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由的因素。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务,既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比较全面的学习指导,又有针对性很强的改变孩子厌学的具体做法。语言朴实、简明、相信本书会对广大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 唐时明月

    唐时明月

    叶千寻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调查哥哥失踪一案的时候,因为一幅“唐时明月图”穿越到了大唐盛世!穿越回去是不可能的了,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回去了,好在这大唐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叶千寻超喜欢待在这里的感觉。于是叶千寻做出一个决定:世间冤屈终有失,我今拔剑一问之。
  • 世界终焉的世界

    世界终焉的世界

    原本幻想的奇幻生活,突然降临在了主角的身上,只是这个奇幻的生活总是有些不尽人意.
  • 你被写在歌声里

    你被写在歌声里

    林西薇以为经历不辞而别、父辈恩怨、误会错过种种之后,她的爱情已然面目全非,但跨越时光的荒野,程一柏还在原地等着她;章晓菲以为十年黄粱一梦,待经历人生重创后,才发现把她伤害得支离破碎的友情依旧是治愈她的心药;兜兜转转、彼此伤痕累累的十数年,贺祎最终在罗马街头的暮色里,对宋思涵说出沉重的“我爱你”。
  • 重生做游戏

    重生做游戏

    重生2002年,秦文辉决心利用自己远超世俗的经验眼光,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游戏帝国!这是一个玩家的呐喊,也是疯狂妄想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