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6900000034

第34章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犯罪的过失与犯罪的故意是并列的犯罪主观罪过形式,《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所谓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均统一于罪过的概念之下,因此二者具有相同之处,即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都说明行为人对合法权益的保护所持的不同态度。但是,从犯罪过失所指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具体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犯罪故意。从认识因素看,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犯罪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或已经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者只是预见到在行为人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从意志因素看,犯罪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犯罪过失则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态度,只是由于在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结果的发生。所以,我国刑法对因犯罪过失心理态度所导致的过失犯罪的规定也明显有别于故意犯罪。首先,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犯罪客观方面所规定的危害结果。其次,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而“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强调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罪过形式的犯罪只能由故意构成。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根据过失心理态度的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没有预见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换句话说,如果行为人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就会预见并进而避免危害结果。这里,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就是疏忽大意过失的认识因素;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则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

从司法实践来看,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过失,关键是要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却没有预见,主观上所具有的罪过已很明显。反之,如果行为人不应当预见,则属于无罪过的行为。这里,如何判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然成为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关键之所在。关于这个问题在刑法理论上历来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主张:其一是主观说,又称个人标准说,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应根据行为人的年龄、阅历、资历、能力、水平等主观条件来判断,即完全地、绝对地根据行为人的各种主观方面情况来判断;其二是客观说,又称社会标准说,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应以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为标准;其三是折衷说,又称混合说,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应把具有相当情况的某些个人的预见能力抽象化,作为一类标准,来分别确定不同类型人的预见能力。我们认为主观说绝对按主观标准来判断行为人能否应当预见,把预见的标准极端个别化,一人一标准,忽视了社会应当要求的普遍的认识水平和预见义务,法律上失去了统一准绳。客观说把确认能否应当预见的标准笼统化、一般化,虽然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却忽视了行为人在认识能力上的差异性。拆衷说相对科学,认为判断行为是否应当预见,应当根据行为人当时主客观条件全面考虑,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首先行为人有预见的义务,这种义务来自于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共同生活规则以及多年积累形成的习惯。其次行为人当时有预见能力。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危害结果,某个理智正常的行为人在正常条件下也应当能够预见。具体讲要根据行为人的年龄、智力发育、文化知识水平、业务技术水准和工作、生活经验等因素,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全面分析。只有在判定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进而盲目地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最终导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构成了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所谓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有以下特征:

1.认识因素。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过于自信过失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就不属于过于自信过失的心理态度,而有可能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行为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而不是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则属于犯罪故意的心理态度,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态度。

2.意志因素。即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愿。所谓“轻信”,是指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与客观上的有利条件,而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与客观上的不利条件。正是由于这种“轻信”心态,支配行为人仍继续其行为,而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法定危害结果之发生。可见“轻信”是过于自信过失心态区别于其他罪过心态形式的根本特征,也是过于自信成立的基本条件。总之,在过于自信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是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而且这种相信是有一定实际根据的,而不是毫无根据,只是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和条件不充分可靠。

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同之处,所以容易混淆,应当加以区别。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在认识因素上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都有一定认识;在意志因素上都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两者的区别是:(1)在认识因素上,二者认识的程度不同。两者虽然都认识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的认识与估计,对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较为清楚,只是对结果的具体性缺乏肯定认识,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是一致的,并未发生错误;而过于自信过失的心理则不同,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并认为依靠有利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实施行为时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即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错误认识与估计,因而在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下,主观与客观不一致。(2)在意志因素上,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希望、不追求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与排斥结果发生,他为了追求其他目的,对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也不依靠任何条件来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均不违背本人意志。是“无意防止,有心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发生,而是希望危害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对危害结果发生持反对、排斥的态度,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本人意志的。因而,在过于自信过失的场合,行为人之所以在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时仍然实施行为,是其相信凭借自己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自认为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事与愿违,危害结果还是发生了,这在行为人看来是一种不幸事件。

同类推荐
  •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其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还会影响到由此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在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在总体稳定的态势下,也在进行着艰难的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劳动关系双方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私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合同短期化、续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有些用人单位存在着随意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
  • 行政行为法律适用判解

    行政行为法律适用判解

    行政行为法律适用的研究,涉及到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行为违法理论、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理论、行政诉讼证据理论等各相关问题。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本书通过从理论、立法、判例等多角度地对行政行为法律适用中的基本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试图对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作一系统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 民事纠纷知识问答

    民事纠纷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民事纠纷知识,通过分析典型的纠纷案例,及专业律师指点迷津,使农民朋友减少纠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为确定外国驻中国领馆和领馆成员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便于外国驻中国领馆在领区内代表其国家有效地执行职务,制定本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老爷爷在线

    老爷爷在线

    方贤变身老爷爷,在线指导各世界主角,反派。不对,应该误导……
  • 魂斗界域

    魂斗界域

    这是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没有斗气,没有灵气。但是这里也不缺失绚丽的色彩。这里的人们生来便拥有自己内心的魂。魂也拥有着强弱,所以人们常常用魂来战斗,这就叫做“魂斗”。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魂的品质直接影响了人的地位,这个世界充满了“魂斗”
  • 以我倾城换你余生

    以我倾城换你余生

    “我顾倾城怕过谁?”青葱岁月口出狂言。问题学生顾倾城的到来给赵阳中学带来了一抹“异色”。而这个学校也给她带来了她的“余笙”。。。可当青春年少逝去,他们之间又将何去何从。“为什么余笙,我要一个答案,今天只要你给了我这个答案,我就放你走!”顾倾城红着眼眶大声质问,长久的沉默过后一阵如大提琴般磁性的声音传来“我受不了,受不了这种约束。”约束?空闲时间煲电话粥是约束,还是给他制造生日惊喜是约束?眼眶的泪终于落下,好,特别好!
  • 豪门宠欢:首席蜜爱小娇妻

    豪门宠欢:首席蜜爱小娇妻

    小时候,她抱他洗澡,玩么么。长大了,却变成他抱她,宠她,让她生下一窝崽崽陪她玩么么!
  • 花落源遇

    花落源遇

    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个痛不欲生的结局。天堂和地狱的距离其实就存在于秒秒之间,把握住了就好好珍惜,错过了就一去不复返了。
  • 完美替身之拾月

    完美替身之拾月

    世界停留在晦纪年,人类被分为卫斯特(守护者),彼涅(开拓者),斯克塞斯(继承者)。作为彼涅的李任凡因违反最终端的条例,被卫斯特追杀,不得已利用违禁的时间穿梭器逃亡望纪年,并企图破坏拾月计划,组织晦纪年最终端形成。望纪年的华裔少女索菲被拾月组织追杀,她的双胞胎姐姐艾薇在关键时刻替身索菲重伤不醒。时空面弯曲,索菲遇到了李任凡,并在此帮助下找到了拾月计划终端……(本书穿梭+推理)
  • 战牌之书

    战牌之书

    秦阳在旧书摊上翻看一本破旧的黑皮书,却意外穿越到一个地底世界,成为了黑暗精灵!而手中的黑皮书居然是一本战牌之书。抽到了史诗卡牌“圣盾小姐”!最强防御卡牌!抽到了史诗卡牌“圣枪小姐”!触发羁绊“蔷薇双子星”,“蔷薇双子星”属性提升100%!抽到了三张“地精劫掠者”!什么?你说还可以融合升星?这是一个依靠卡牌对抗各方强豪,纵横地底世界的故事……
  • 快穿之整治渣男计划

    快穿之整治渣男计划

    在亦一昏迷的时候被签订契约,要求她帮被渣男伤害的女孩儿报仇。亦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然是义(非)不(常)容(乐)辞(意)的答应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材王妃打天下

    废材王妃打天下

    商尤囯柳顶天将军嫡女柳月月天生痴傻。母亲早亡,父亲不爱。后娘欺,妹妹压。商尤囯战神翰羽,一战落败,双腿残。她天生痴傻无人要,他后天残废没人嫁。废材嫡女配残废王爷,天生一对。你痴傻我不嫌。你残废我不弃。笑她痴傻,我来护。笑他残废,我来灭。这世界少你一个,不行。这世界多你一个,刚好。废材王妃携手残废王爷披荆斩棘,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