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3200000004

第4章 做人就该有所“味”(3)

孝悌之道莫相忘

《家语·弟子行》中说:“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季老一生颠沛流离,在故乡只待了6年,6岁以后就背井离乡开始了求学漂泊历程,纵观他的一生,真正在家的时候很少,与家人相处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尽管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对家人的爱丝毫没有减少,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母亲、婶母、妻子等亲人,字里行间中可看出浓浓的爱意。尤其是对他的母亲,每每想到她,季老总会难以抑制心中的悲恸。他曾说:“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季老的母亲出身贫寒,娘家姓赵,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活了一辈子也不识字,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季老只有6岁以前是同母亲朝夕相处的,母子二人的感情很深。那时候他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然而,季家浓厚的传统观念却认为,一定要光耀门楣,于是家人决定将季羡林培养成人。就这样,6岁季羡林不得已离开了母亲,被送到济南的叔叔家,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从那以后,季羡林与母亲只有两次短暂的会面,又都是由于回家奔丧,而第二次正是奔他母亲的丧。当时他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急匆匆地赶回老家时,母亲已经躺在了棺材里,他甚至连母亲的遗容都没有见上一面。“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这段话里包含了季老深深的无奈和愧疚,他无时无刻不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学有所成之后回家奉养母亲,然而造化弄人,这个夙愿终未实现。季羡林说:“这是我心灵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人生最大的无奈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尽管季老一生成就斐然,然而比之那些得享天伦之乐的人们,这注定是他一生中最无可奈何的恨事。大学的一堂选修课上,教授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讲课,而是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调查问卷,问卷发下来,上面只有两道题。第一题:他很爱她。她有漂亮的瓜子脸,弯弯的柳叶眉,皮肤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了几道大大的、丑陋的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A.他一定会B.他一定不会C.他可能会第二题: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精英,儒雅而又沉稳,成就卓然。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A.她一定会B.她一定不会C.她可能会不一会儿,大家就做好了。问卷收上来之后,教授一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则有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这两道题时,你们是不是在潜意识里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是啊。”同学们答得很整齐。“可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说他和她是恋人关系啊?”教授颇有深意地看着大家说,“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看看结果如何?”问卷再次发到同学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变得凝重而深沉。过了几分钟,问卷被收上来,教授再一统计,两道题大家都100%地选了A。教授的语调变得深沉而动情:“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是啊,父母之爱永远是世界上最无私、最高尚的爱,在季老心中,除了母亲,另一位永远活在他心中的长辈就是一直被他称为老祖的婶母。这位婶母是季老的叔父的续弦夫人,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小就学会了治病。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婚事,年近40才嫁给季老的叔父做续弦。季老对这位婶母非常尊敬,感念婶母对这个家的无私付出,他经常说:“如果没有老祖,我们的家早就完了,我回到家里来也恐怕只能看到一座空房,妻离子散,叔父归天。”季老是极重感情的人,婶母的所作所为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叔父去世后,季老把妻子和婶母一同接到了北京,三人一起生活了将近30年,家里一直温馨和睦,婶母对晚年生活非常满意知足,她经常告诉别人:“这一家子都是很孝顺的。”《论语·里仁》中有句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不管你走多远,都要记得父母的那份牵挂。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几千年来,上自圣贤,下至庶人对孝道都十分重视。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准则之一,它不仅是尊重父母的表现,更是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体现。时至今日,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状况,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问题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孝呢?季老认为,在时代变革中,孝的概念的确已经淡化了,他告诫我们说:“不赡养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时有所闻。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我们当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时候父母抚养子女,没有这种抚养,儿女是活不下来的。父母年老了,子女来赡养,就不说是报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数子女不这样做,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负担起这个任务来吗?这对我们迫切要求的安定团结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点简单的道理,希望当今为子女者三思。”

尾巴不要翘得太高

季老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对此,季老在他的《病榻杂记》中谦虚地说:“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季老的一生学问精深,成就显著,但从未因此而有过自满。就拿写文章来说,他从不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他说自己真正满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文学作品方面自己满意的也屈指可数。他曾写过一篇《满招损,谦受益》的散文,在文中阐发了自己的人生观。他说:“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自视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则绝无仅有。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不少年轻的学者,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册专著,就傲气凌人。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他因此而认为“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老话适用于一切工作的人,时常告诫人们尾巴不要翘太高,“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朱熹说过:“什么事都要谦恭,不能仗势凌人,自取耻辱。”王阳明也曾说:“士人的最大毛病,就是一个傲字。傲就会失去大众,就会失去自己。傲的反面就是谦,谦是傲的对症良药。不但外貌要恭敬谦逊,心中更要敬让。常常要看到自己的不对之处,就能虚己受人。尧舜之所以称为圣人,就是谦到了至诚的境地,也就是允恭克让,温恭允塞。”所以真正的君子,就是要虚怀若谷、谦虚内敛,这是有德之人的基本素质。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可以说是克己复礼的典范,他谦和有礼的故事广为流传。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虽然学识渊博,但做人谦和有礼,并且从不自满。他与老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有一次,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邑去朝拜天子。当时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史,为了向老子请教有关“礼制”的问题,孔子便与宫敬叔同去洛邑。到达的第二天,孔子便急于前去拜望老子。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的笔出迎。见老子从大门里走出来,孔子立刻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以弟子礼拜见老子。进门后,孔子又拜了一次才坐下。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来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谦虚诚恳,便告诉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我不是富贵之人,但窃冒了‘仁人’的称号,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就是‘一个原本聪明深邃的人之所以会走近于死亡者,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一个原本博辨广大的人,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为人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也不要只知有己’。”孔子听后连连点头,受益匪浅。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讲老子的学识。孔子回味地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足见孔子在做学问上的谦虚,在一生中,他曾向不同的人请教他们各自所擅长的东西,他向郯子学礼,向苌弘问乐,向师襄学琴,就连7岁的项橐,孔子也弯下腰来向其请教问题。谦虚者永远不会自我满足,即使自己已经学富五车,仍然可以做到“不耻下问”,可见,做人贵在谦虚有礼。季老传承了孔子这种治学态度,他说:“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绝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因此,可以说虚心不自满的态度会使一个人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位置上,要时刻牢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低调做人才是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种修养、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

同类推荐
  • 尼采的智慧

    尼采的智慧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本书帮助你学会如何洞察你周围人们的心理规律,洞悉他人的能力高低、长短优劣、性格特征、行为方式,读懂他人的真实意图,识破他人的谎言,识别热衷传播流言蜚语的中伤者、阳奉阴违的小人、喜欢算计别人的工于心计者、见风使舵的两面派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提高做人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 运筹帷幄的故事

    运筹帷幄的故事

    智谋是智慧和谋略的妥善结合,对于事物的变化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具有驱使事物向有利方面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生存本领。
  • 有容乃大的力量:向南怀瑾学宽容

    有容乃大的力量:向南怀瑾学宽容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南怀瑾大师的智慧之言,道出包容的人生哲理。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感悟到容言、容事、容人的智慧,心胸变得更加开阔,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 转运:改变命运的7个良好习惯

    转运:改变命运的7个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一个动作或一种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
热门推荐
  • 命运之枷锁

    命运之枷锁

    十四岁那年,我感染了卡赞瘟疫——就是鬼手诅咒。人们视我为异类,害怕我,歧视我,直到我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可是这又能如何呢?枷锁就是用来被打碎的。迟早有一天,我的剑会让使徒都颤抖,让鬼神都臣服!我将站在阿拉德大陆的巅峰!……“这位客人,您好像喝醉了呢~要不要叫赛利亚来帮帮忙啊?”“不!索西亚,再来一杯冰啤酒,今晚我要一醉方休!”————————————————以DNF为框架展开的故事~喜欢的话请收藏哦~
  • 零碎时空

    零碎时空

    我想忆起前世今生,哪怕错失在时空的碎片中。我想遗忘那段往事,哪怕迷失在心灵的角落。
  • 秦皇择

    秦皇择

    他从一出生起,便处处显得不凡,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像一个普通人活着,难道就因为自己叫嬴政吗?
  • 回眸醉倾城:神女逆天

    回眸醉倾城:神女逆天

    她为寻找父母,来到另一个时空。废柴?胆小?懦弱?任人欺负?真是笑话!敌若犯我,我便百倍还之!等等,谁来告诉她,这只一见面就对她死缠烂打的妖孽是怎么回事!还有,谁说神器器灵都是高大上了,拉出来,这要妥妥的打死。谁说美男都必须威武霸气,那她周围的是什么!除了逗比还有什么?某女一直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心里却一直吐槽。(团子乱入:现在不得不说,菇凉你有女王的气势,但是却是个闷骚。)(某女一脸阴森,冷声道:滚!)
  • 寂颜

    寂颜

    她,本是天庭上仙,因间接杀死上仙江素素,被贬凡间,独自承受天煞孤星的命格。他,是天界战神,素素因他而死,所以被幽禁在蓬莱仙岛百年……本是一对有情人,可叹世事如此弄人。百年后,两人相遇,她却早已忘却前尘事,执意爱上别的男人……身世之谜,痴怨恨离,最终,皆化为窗外一轮弦月,该放下的,得放下……
  • 燕南客栈

    燕南客栈

    燕南客栈是个什么地方是流浪者的归宿是向喃的家独立于三界之外客栈里都有些什么?婀娜的女鬼,断头的厨王,打杂的狼王,披着英俊皮囊的老神仙。啊,对了,还有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的燕修。向喃初来乍到,被收纳,有了家,遇见了燕修。你一直向南边走,向南边走就是家了一心向南,归向南处
  • 坡塔拉耳环

    坡塔拉耳环

    魂穿异界,砸蛋系统加身!第一次砸人物蛋,砸出个火影里的‘李洛克’!第二次砸物品蛋,砸出个龙珠里的‘坡塔拉耳环’!这不就是七龙珠里,孙悟空和贝吉塔,合体用的那个耳环么!小李,我的第一次,可给你了哦!【叮!系统确认第一次合体成功,直播功能正式开启!】……PS:蛋种类:人物蛋、财富蛋、物品蛋、宠物蛋、事件蛋、气运蛋……详细介绍,请看正文!交流群:290638820(更新通知等最新消息,群内首发)
  • 盖世毒尊

    盖世毒尊

    地球屌丝魂穿异世,融合毒君记忆,修《毒霸天下》,开启让人闻风丧胆的一代毒修雄霸之路!
  • 腹黑世子毒医妃

    腹黑世子毒医妃

    当腹黑遇上腹黑,当邪王遇上毒医,场面就会发生转变。说姐没法修练,那人智障了吧,姐自己炼了丹药吃下,马上可以修炼,还是天才身体;说姐没有兽,姐有四大古兽,怕你们那些兽吗;敢让姐受别人欺负,姐亲切地还回去。小片段:“爷,二皇子与世子妃吃饭了。”侍卫禀告,“二皇子的手剁掉。”“是。”侍卫尊敬的说。“对了,无论世子妃要干什么,不用拦着。”“是。”侍卫答应道;“爷,不好了不好了。”侍卫慌张地说。“怎么了,有事说。”“爷,世子妃要离家出走。”“那你们有没有拦着。”世子慌张地说。“没有,您说的无论世子妃干什么,都不用拦着。”侍卫恭敬的回道。“你们..你们,还不快去追世子妃。”世子边生气的说,边跑出去追世子妃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行为规范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行为规范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