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200000043

第43章 后记(2)

重新见到秦牧叔叔,已经是我成为下乡知青,从海南岛回广州探亲的1972年。

那时候,虽然“文革”狼烟未逝,我父亲和二哥还关在牢狱里,但“九?一三”林彪事件以后,社会气氛略为松动。我和妹妹辗转打听到秦牧叔叔家的新址——在广州东郊铁路边一个叫“水均岗”的简易楼群里。记得还带了一点海南岛的土产,踩着一脚的泥泞,怯生生敲开了那个陌生的屋门。没有久别重逢的戏剧性场面,在片刻的愣怔之后,秦牧叔叔和紫风姨认出了我们这两位已经成年的“小朋友”,压抑着惊喜的心情,吟吟微笑着把我们迎进屋里。

狭迫不堪的两居室小屋(我知道江平大吴姨夫妇一家仍旧与他们同住),自然是到了转身碰头的境地。秦牧叔叔和大、细吴姨显然憔悴了许多,说话也显得小心谨慎。更多的时候,是紫风姨跟我们长长短短地说着,秦牧叔叔沉默一边,偶尔插话。零食一端上来我就感到鼻酸,所有陈年的旧事一一撞面涌来。秦牧叔叔缓慢的语速、机智的反应以及不动声色的幽默,却似乎一仍如旧。那时候他好像刚从“五七干校”回来,已从“牛棚”解放,正赋闲在家。

我们都没有提及任何“批判”的话题,随便说着这些年来两家的人事变迁,我便鼓足勇气告诉秦牧叔叔:这些年来,我在乡下一直在学习写作,我还是没有放弃从小就想当作家的理想。我本来以为,尚未从“文革”惊吓中缓过气来的秦牧叔叔和紫风姨会坚决反对我的选择。不料,秦牧叔叔听罢,点头笑道:写作最难的就是坚持。这么多年你能坚持下来,说明你是真的喜欢写作的。没有什么比这个喜欢,更重要的了。我心里大喜过望,嘴上却嗫嚅着说:可是,我怕自己眼高手低,想得很好,写出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秦牧叔叔说:不不,不要怕眼高手低。眼一定要高,手才能高上去。学写作第一要紧的事情,首先就是要眼高……

这里我想稍稍停下来,谈谈这句话对于我的非比寻常的意义。

一个处在荒芜年代的孤独少年,其敏感的心智就像早晨刚刚张开的花苞、嫩芽的绒毛一样,会充分感受、吮吸每一点雨丝风露的滋润。秦牧叔叔一定想不到,他的这句看似普通平常的话,其实影响了我日后整整几十年的写作与人生的走向。“不要怕眼高手低。眼一定要高,手才能高上去。”这句话在我心中铭刻多年,被我年少的心智解读出无穷无尽的微言大义:比方,“首先要眼高”,就是要首先读一流的作品,不要把时间荒废在二三流的阅读之中;要交一流的朋友,受一流的影响,向同时代、同辈人的最高水平看齐,不在小圈子里作无聊的攀比和孤芳自赏、自怜自艾。所以我多年来交朋友,都是往年长有见识的人里交,往比自己优秀的人里交,笃信“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

再者,心眼是合一的,眼高,首先要心宽。父亲从小用林则徐的“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作为家训(这是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教诲之一),因为有了“眼高”作为一个新的标尺,“有容乃大”此时忽然像跃上了高岗,变得视野开阔、涵蕴高远了。

具体地说来,秦牧叔叔这句话,使我这样一个在“文革”的盲目与狂热中开始学习写作的人(俗话说“喝狼奶长大的”),不自觉地,仿佛是无师自通地,在文学感受和思考模式上,少受了许多“文革”僵硬教条的影响。因为追求“眼高”,要求自己“只读一流的作品”,今天很多相熟朋友都感到吃惊,“文革”中的许多流行作品如《金光大道》、《虹南作战史》与《牛田洋》等之类,我竟然一概都没有读过。要读中国作品,下意识里一直在“往前找”,先是读“文革”前十七年的小说(柳青、孙犁、赵树理什么的),不过瘾;找30年代的巴金、茅盾、曹禺来读,还是不过瘾:就住古典小说、诗词里泡,往西方19世纪的经典作品里泡。在样板戏满世界轰炸的当口,我是在农场广播站的废品堆里第一次听到杨宝森的《文昭关》和各种客家山歌,从而开始对老京戏、老民歌着迷的。

前些年和老友汪晖闲聊,说起同辈友人(如北岛等)的日常喜好中所受到的苏俄文学与“文革”文化的影响——比如一喝酒就要唱苏联歌曲和样板戏等,他诧异于我的“气质”里似乎此类痕迹不重。我告诉他:其实痕迹还是蛮重的,只是当时受一位长辈的启发,不自觉地,有时就好像和许多这类影响擦身而过了。我没有向他细说,从根本上影响我的,其实就是秦牧叔叔当初那句今天写下来是那样“貌不惊人”的话。

画家黄永玉在他的回忆文字里这样说过:“一个真诚的施与者是缺乏记忆的,但受施者却永世难忘。”(《速写因缘?黄永玉散文》)年前和久别的紫风姨谈起秦牧叔叔对我的影响,我提及这句话,她已经淡忘了。我对她说:你也有一句话,对我当时的成长影响很大。“是吗?是什么话?”她兴致盎然。

那时候,带着“作家梦”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憧憬,我在1972那一年,利用探亲假一个人从海南岛出发,渡海过湛江,坐慢车穿云贵、越蜀道,自山城重庆坐三等舱沿长江三峡顺流而下,再从武汉南下,入三湘,过南岭,一路和各种人物交谈来往,随时记写笔记。我把一路上的笔记整理出一小本,题名《写在长江上》,送请秦牧叔叔和紫风姨指教。

秦牧叔叔当时看出我的三峡纪行篇很受刘白羽《长江三日》的影响,说:刘白羽文笔不错,但喜欢扯高调门,你要注意。古人把一味高调门叫做“泼狗血”,写文章一到“泼狗血”,就不好了。紫风姨则把我的整本旅行笔记一篇一篇读得很仔细,末了说:这里有一个一缸水和一滴蜜的关系。你要知道你文章里的蜜是什么?在哪里?如果让读者喝完了一缸水才能吃到那一滴蜜,那滴蜜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紫风姨这个关于“一缸水和一滴蜜”的譬喻,多少年来,也一直被我“微言大义”的年少心智引申、稀释为从文章经营到为人处事的种种营养。“分寸感”这个东西,说小很小,说大却很大,艺术与人生的“段数”高下,全在这“分寸”的毫厘差别之间。紫风姨的这个“一缸水与一滴蜜”之说,让年少的我逐渐学会把握的,正是写作和人生的“章法”和“分寸感”。

“正常”

从此,秦牧叔叔那个幽暗狭迫的“新家”,于我平添了一种别样的意味。在那些无书可读却求知若渴的年月,关于文学与人生,我有幸聆听过秦牧叔叔的无数教诲,我们之间曾有过无数深入的交谈。利用每年探亲回城,我一定带着自己一年来的人生历练——包括乡下见闻、读书感受和练笔习作,登门造访。是一种求教,但说求教又好像狭窄、矮化了这样一种两代人之间在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交流;是一种亲情,但亲情中又有着长幼、师道之尊里所一定秉持的某种距离感。但说到距离感,谈话又完全是无间无隙、无拘无束的,话题天南地北,情绪随意洒漫。这是“文革”的蒙昧岁月中,命运赐予我的一块净土,一个宝藏和一处港湾。

那时候,我当然已经熟读过秦牧叔叔的所有作品,但秦牧叔叔对我的直接影响,则基本上不是源于他的文字,而是源自他的风范。他是一个摇着一把葵扇就可以蹲到巷子口上和阿婆阿公唠家常的普通人。从文学起步伊始,秦牧叔叔就常常这样告诫我:首先要做好一个正常的普通人,才能做好一个作家。作家不一定非得要“三更灯火五更鸡”或者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地生活。鲁迅说,文学是韧的战斗。只有正常和平常,才能坚韧、持久。这种“正常”和“平常”,已然成为秦牧叔叔的一种生活信念——远奢华,脱面具,去矫饰;不求惊世骇俗,不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以积极而平实的胸怀和心态去面对日常人生。这种面世态度,可以说从根本上影响了我自己日后几十年的写作与人生道路。

都说博闻强记、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是秦牧散文的特点,但和所有具有“博闻强记”特点的作家、学者一样(比如钱钟书),秦牧叔叔的家里并不是书籍琳琅的,日常谈话中也并不喜欢掉书袋式的旁征博引。相反,秦牧叔叔非常注重谈话中的思想线索、思考路向。“嗯嗯,你这么看,给我说说你的道理?”他喜欢引导我谈自己的“道理”,不管是多么幼稚或偏颇的。这让我后来养成一个习惯:和秦牧叔叔淡话是要带着自己的“道理”上场的,他不止喜欢听你言述自己的经验感受,他更喜欢听你讲经过自己思考的“道理”。

我当然也注意到,在各种场合(包括私下场合),或许是历经风浪,秦牧叔叔的言谈始终是谨慎的,他很少有出格、偏激之沦,更绝少听过他对自己当下处境的抱怨。但是,他却从来不会跟你说一句套话,用某一种既定的公式来谈论问题。相反,他总是善于在有限的话题范围里,以睿智的方式,扩展出尽可能大的认识天地,发掘出尽最可能多的向度、深度和能量。“某某这样一种看法当然很有道理,但可不可以有另外的道理呢?在什么样的前提下,哪怕相反的道理,也有可能是合理的呢?”这样一种多元化、包容式的思考和言说方式,是今天所谓“后现代知识语境”所孜孜以求的。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平实、辩证、多向度的讨论问题的方式,始终是秦牧叔叔一而贯之的思考和面世态度,也是他深深影响我的人格特质之一。

说到“抱怨”,我从平日不温不火、从不议论人非的秦牧叔叔口里听过的最大的臧否之言,恐怕就是对那些“死教条”、“一根筋”同时喜欢以势压人的人物事体的嘲讽了。但在我这位“文学后生”面前,这种嘲讽往往也是点到即止的(但以我的年少敏感,我能意会他的所言所指)。

在我的记忆中,最能触动秦牧叔叔的情感之弦而令他动容动怒的话题,就是谈及社会底层大众的苦痛和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僚的恶行了。有时我和妹妹向他言及知青生活里经历的种种不合理事情,或某位受到不公平对待的长辈友人(比如我们两家共同的友人,留法医学博士、“文革”中抑郁而终的罗广庭医生),他会像受了惊吓一样地霍然站起来,在小厅里来回踱步,嘴里喃喃有声:“这不可以的……这怎么可以呢?……”日后我从他发表在1979年、讨伐文化专制主义的《鬓狗的风格>一文中,是可以从他日常的温软平和里,读出他的“金戈之怒”的。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

    本书是日本学者、评论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为切入点并统领全书,完整论述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阐幽显微,旁征博引,每每从世界文学的视角观照日本文学,颇多创见。本书译者为台湾翻译家郑清茂,译文准确,文辞典雅。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是青年诗人张雷的诗歌选本。书中附录了诗人汪国真、李小雨为他的诗集写的序言,还有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为此书出版写的贺词,贺词说“从张诗字里行间看,他胸怀祖国,腹含宇宙;纵涉古今,横跨内外;时而悲壮,时而缠绵……相当难得”。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下一站·法国南部

    下一站·法国南部

    在如今,“法式”这个词仿佛就是浪漫、考究甚至于艺术的代名词,法式建筑、法式大餐、法式热吻等等都令人神往,而在法国南部,那一片围绕着地中海的广袤天地,终年气候温和明媚,还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地中海文化。“下一站”系列书系《下一站?法国南部》选择了最世文化最豪华阵容的五巨头——郭敬明、落落、笛安、安东尼、恒殊,带你走进那两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他们担纲旅行中的贴身导游记录,分享被誉为“法国人私藏的度假天堂”的迷人魅力!
热门推荐
  • 帅气霸道首长来袭:萌妻你别跑

    帅气霸道首长来袭:萌妻你别跑

    十年前,她是他的心肝宝贝,却因她的胆怯,两人相形渐远。十年后,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出现在她的面前,对她即爱又恨;当看到她身边有男性生物时,终于出击了;当看到她受了委屈,对那些人霸道的宣布:“她只有我可以欺负,你们算什么,快滚!”当知道她这些年来身边一直不曾有男性接近时,眼中含笑,对她说:“丫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的,不亏是我的丫头。”此时他心喜若狂,哪里还有在人前的冷酷无情?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养只猫宠着

    养只猫宠着

    ??????书怡,高二年十七。捎着最温婉的名字做最狂的事,人称明学一姐。人美路子野,据说这位社会姐还踹开过校长办公室,差点把校长打残了… ???????自从书怡那帮狐朋狗友听说了她的丰功伟绩后纷纷调侃。 ??????书怡双手插兜无语望天,她什么时候打残了校长?她好歹也是个和蔼可亲的社会姐好吧。 *某天 ??????"一起吃饭吗?"书怡敲了敲徐瑾的桌面 ??????"不了。"放下笔的徐瑾踢了踢椅子转身就走 ??????赵然颜:"书怡,说明了还是有人不怕社会姐的。"说完还竖起拇指挑了挑眉 ??????书怡:"……" * ??????书怡靠在天台的扶手上,望着灯火辉煌的城市,问:?"徐瑾,你知道日本的烟火大会吗?" ??????"我还没去看过,那天到了一起去看看吧。"说完书怡正了正身,眼睛望向他 ???????徐瑾神情松懒的转过头,笑了笑:"怡姐说什么我都答应。" ? ??后来谈起书怡,徐瑾捏了捏啤酒罐仰头猛灌了一口 ?????徐瑾:"书怡吗?老子快爱死她了。" ??【人美心善社会姐&漫不经心大狼狗he】 ????????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与时光等一个你

    我与时光等一个你

    竹颜希和简淮影在一起5年,其中有俩年是空白的,他自认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其实她早已看透。大颜子QQ号:2019351080。
  • 十日谈(上册)(译文名著典藏)

    十日谈(上册)(译文名著典藏)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卜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
  • 符道天成

    符道天成

    平行空间的交错,一个疯狂世界的出现,幸运与不幸的更迭,本性与情感的纠缠,与主人公一起经历疯狂世界的跌宕起伏!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上、下)》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 稀松尘世(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稀松尘世(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者用生动的文字和翔实的细节记录了自己父母相爱相守的一生。他们从小经历饥荒和文革,从四川农村移居新疆,在辽阔的新天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他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微小的尘埃,却在宏大的生活背景里展现着生命的张力,有爱,有哭泣,有期望和失望,还有必定遭受的和无以扭转的生命境遇。如今作者的父亲已经故去,而母亲面对这个世界靠着回忆和不断假设的希望生活。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不甚清晰的足迹就是我要书写的内容,卑微而坚定,平凡而真实。作品以时间为序,将父母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娓娓道来,儒雅聪慧的父亲和干练泼辣的母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品真挚感人,充满浓郁的家庭温情,父母的生活因爱而起,作品则由爱而生。正如作者所说:“因为我爱他们,这就是我要叙写的理由。”李姑娘的白杨树,一个意志不够坚定,但一直舍不得放弃文字的女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