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800000014

第14章 禅与现代生活(2)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了。生产力巨大的发展,更加催生了人类更巨大的贪婪,人类的欲望更加地膨胀起来,好像打开了所罗门王的瓶子一样,内心之中欲望的魔鬼跑出来了,其实我们离快乐是越来越远了。

有些人以结婚成家为幸福,而不知道这正是束缚的开始;我们以生儿育女为幸福,而不知道这正是牵挂的开始;我们以事业成就为幸福,而不知道这正是争斗的开始。所以,佛说:凡夫众生都是遍计所执性,遇到什么就执著什么,因此在烦恼苦海之中不能出离。前面他认为,哦,我得到这个目标,我就会快乐起来,但是等待他的是更大的烦恼。

第一项智慧法则: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那么,禅的智慧就开示我们: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指导我们物质生活的第一个智慧的原则。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执著它呢?非我所有。不要执著,要随缘利物,能够为我所用,所以资源无限。非我所有,所以没有执著心,那么就能够从自私的占有到无私的奉献,就能够少欲知足。

我们看历代的禅师,他们是何等地潇洒自在。唐朝时候有位龙牙禅师,他就有一个偈子描述他的生活: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

时人若问居何处?青山绿水是我家。

这是非常潇洒自在的,不像一般世俗的凡夫,蜗牛角上去争夺蝇头微利,整个世界青山绿水都是我的家。

第二项智慧法则,就是我们要从心外的空间到心内的空间。要从前进的空间到回头的空间,从有相的空间到无住的空间。

安徽的桐城市,有一个地方叫做六尺巷,与佛教的一位居士相关的。清朝时候有一位大学士叫张英,他是桐城人,在京师里面做宰相。有一年他老家的邻居重建房子,就占了他家一点地盘,这个管家很生气了,“我家老爷在京师做官,你还敢占我们的地方。”马上写封信告诉张英,张英回了一封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去跟人家争夺地盘,邻里之间嘛,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个管家看到以后,马上就醒悟过来,心量啊!我们不要去争夺外在的空间,而是要拓宽我们内心的空间。你看看,万里长城现在还在,但是当年建造长城的秦始皇到哪里去了?所以,你这么千里地写一封家书过来,只是为了邻居占了我们一点地方,那你何必呢?值得吗?这个管家看了以后很惭愧,马上就不跟他争了,就让他了。那么,邻居也知道了,看到张家愿意把地方让出来,让他三尺,他也把自己这个围墙退后三尺,刚好就有六尺了,形成一个巷子,就叫做六尺巷。

所以我们要能够拓宽心内的空间,不要片面地争夺外在的空间,要从前进的空间到回头的空间。

禅门下有一个偈子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用插秧来作比方,其实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只顾往前进的这个空间回头来看一看,就能够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之中回过头来,从追逐欲望满足的贪欲之中回过头来。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说:我们随逐欲望,希望得到满足。但是,随逐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使我们一直遭受六道轮回之苦。所以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随逐欲望呢,哪怕你天天诵经、念佛,那也只是世俗法。

所以,宋朝时候有一位慈受怀深禅师就有一个偈子说: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要能够由前进的空间到回头的空间,要从有相的空间到无住的空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我们执著于相,执著于这些虚幻不实的、缘生缘灭的相,就会让我们一直轮回不息,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也就是说,应当无所执著于世间生灭的假相而生清净心,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能够放下,回归当下本自具足的智慧,这就是佛陀、圣者的解脱境界。

3.禅指导精神生活的智慧

第一项智慧法则就是打破观念的局限,超越依赖。我们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使我们痛苦的、烦恼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认识有局限,有执著。我执著于一定要那样子才是好的,不是那样子我就烦恼,我就痛苦了。但是从禅的角度来说,是没有预设立场的,为什么?因为都是自性的流露。所以,这种局限和执著就是无明。我们不只是要脱离外在的污染,更要脱离内心的束缚,要脱离内心之中因为无明和观念的局限而产生的束缚。

看底下有一行英文,这其实是一个小笑话来的。有一个青年人,第一次听到念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吽。他一听,说:哎呀,观音菩萨这个咒好啊!好!高明!有人就说,你这个人慧根这么好,你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第一次听六字大明咒,你就知道这个咒这么好了,好在哪里呢?他马上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行英文,Allmoneybymehome(所有的金钱到我的家)。也就是说,观音菩萨这个咒,他就听成什么了?所有的金钱都跑到我家里来了。这个咒当然好了,你看看,这是什么?这就是观念的局限,是不是?在一个贪财的人心之中,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就变成了“所有的金钱都跑到我家里来了”。你念六字大明咒就是:嗡嘛呢呗美吽,Allmoneybymehome所有的金钱都跑到我家里来了,这就是一种观念的局限。

所以说,其实世间、出世间,你要想没有痛苦,要想脱离痛苦,首要的一点,不是从外在去解决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的心里面。你从外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一直认为你得到某一样东西你就好了,你评上教授你就快乐了,你赚到一百万你就快乐了。但是是吗?不是。问题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心中观念的束缚和局限,所以要解决这个,要超越这个,这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才能够让我们快乐自在地生活,所以要打破观念的局限。世间、出世间要成功,都是需要运用这个智慧的法则,也就是打破观念的局限,超越依赖。

说一个世间的例子。有一对患难的夫妻,以前很穷,经过十年的创业,事业成功了。但是,人的心也就变掉了,这个男方就在外面偷偷包养了一个二奶,还把这个钱一笔一笔就转到那个二奶的账号上去。钱慢慢地转得也差不多了,他就与妻子摊牌了,提出来要离婚,他的妻子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从来没有想到会这样。她就苦口婆心来劝她的丈夫,但是不管用。那么,女方也很有志气,她就说,好,离就离吧,看谁过得更好。到分家的时候才发现公司的账上没有什么钱了,只有很少一笔钱了。于是这个男的就编织很多谎言说,现在这个社会你都知道了,有很多灰色的开支了,我给某某局又怎么怎么,所以就没有什么钱了。但是这个男的还假惺惺地说:“你看看,这个儿子归你养,我们账号剩下这个钱,你就拿大头,多拿一点。”这个女的就一转念,算了,不计较,我有这个时间跟他去扯皮,还不如自己去赚钱。她很有自信心。

两年以后,这个女的事业就做得非常大了,比以前更大了。但是她的前夫就倒霉了,前面的钱一笔一笔转到这个二奶的账号上去,婚也离了,这个二奶就不跟他了。之后他自己做一点生意,生意又给人家骗了,本钱也没有了,整天愁眉苦脸,穷困潦倒。

这个女的听说了,她就打电话给她前夫,找了个理由,说我们要谈谈小孩子教育的问题,约定在酒店里面见面。这个男的来了以后,这个女的也没有耻笑他,马上就开了一个30万的支票给他,对他说,这30万块钱给你去做本钱,你从头开始,东山再起,生意再做起来,你五年、八年还我都行,我也不收你的利息。但是有言在先,如果你胡闹、折腾光了,或者又给哪个狐狸精骗去了,我也不会逼你,你只要告诉我,我不会给你施加压力,为了免你走上绝路,我会当着你的面,把你那个借条烧掉。

这个男的受了这一次的刺激,就奋发图强,又再做起了一番事业。他觉得还是他的前妻好,请求复婚。但是女的不同意,说对他没感觉了,没感情了。她旁边的朋友就觉得很奇怪说,你这个人真的很高尚,你对你的前夫没有感情了,又不打算复婚,你还帮他,以德报怨,很难得,确实很了不起。女的就说实话,我哪里有那么高尚,我帮他是为了帮我儿子,我要让我儿子有一个体面的爸爸啦。你看他那个倒霉相,让我儿子抬不起头来,所以,我要让我的儿子有自信心,才帮他一把。

当然这是个局限性了,世间人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什么,这个女子还是比较不同于一般的人,有一些人比较糊涂,她就会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看,有一些女的她会怎么样,遇到这个婚姻的变故,自己在家里面就大吵大闹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吓得这个丈夫不敢回家来,就这样子。但是没有用,你的想法是想把他拉回来,其实你的方法是把他推出去,对不对?本来是他错在先,但是你把他的错误拿来惩罚自己,这是很愚痴的。还有一些女的,她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去,雇一个杀手,把这个二奶的腿打断。她自己跑到那个地方去,把这个二奶的脸抓破。没有用,这个发泄一下以后,还有什么用呢?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要能够转化,要能够转挫折为动力。我们怎样做到打破观念的局限来超越依赖呢?有四项基本原则了,也就是超越、承担、转化和融合。

超越,要有一种长远的观点,不要拘泥于眼前的一时、一地、一事。

一千二百多年以前,唐朝时候,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举人,到京师去参加考试。他信心百倍,认为我肯定会中进士,肯定能够考上。但是放榜的时候怎么样?落榜了,当然就不开心了,然后马上就租船回来。半夜的时候,经过了苏州。我们都知道这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看,过了一千二百年了,当年榜上有名的那些人的名字我们谁知道?一个人我们也不知道了。但是,落第的张继我们都知道,而且都能够背诵他的诗。

所以,要有一种长远的观点,要有一种超越的观点,在挫折之中,在困难之中,在痛苦之中,要能够超脱出来。要能够转挫折为动力,这样是超越了。要能够承担,勇于承担,要能够转化,要能够融合。事实上圣和凡是在一念之间,能够转得过来就是修行的境界,转不过来就是烦恼和痛苦了。

我们说一个出世间的例子也可以知道:怎样来打破观念的局限,然后开悟。我们看阿难陀证阿罗汉的公案就可以知道。阿难陀尊者是佛陀的侍者,多闻第一阿难陀。面如秋满月,目似净莲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他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二十年出家,一直做佛的侍者,然后记忆佛陀的说法。但是他只是注重多闻,没有注重实修,他始终对佛有一种依赖心,觉得他是佛陀最亲近的弟子,相信佛陀会帮他开悟。结果佛陀涅槃了,他也还只是初果,没有大彻大悟。这时候大迦叶尊者就出面来召集五百大阿罗汉。大家一起来回忆佛陀的教法,把这些言教记下来,免得以后走样了。阿难作为多闻第一的弟子,当然也参加了,但是要求全是阿罗汉,结果发现四百九十九人都是阿罗汉,唯有阿难不是,所以大迦叶就不客气了,说:阿难,对不起,你不是阿罗汉,不够资格,请你出去。阿难就说:大迦叶尊者,能不能够请你帮帮忙,指导我证悟,指导我证阿罗汉。大迦叶尊者说:谁也帮不了你,你快点去修。

阿难失望到极点,然后以此为动力,精进修行。一昼夜之中都非常精进修行,很疲劳了,想休息一下,刚刚把盘起的腿解开来,想躺下去休息一下,头还没有碰到枕头,大彻大悟了,证阿罗汉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他是真正彻底地打破了一切观念的这种束缚、局限。你看,他放下了对人的依赖,也放下了对他以前所闻的种种法、理论的依赖,也放下了对他自己所知、所能的依赖,一切一切的观念的局限都打破了。所以当下大彻大悟,证阿罗汉了。

所以,这个是说禅的智慧指导我们精神生活的法则,要能够知道转化。以前的人有一个通俗的劝世偈子:“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那为什么不转变呢?不转变自己的观念,让自己快乐无忧呢?“遇事莫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随时要能够转念。

第二项智慧法则就是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我们看祖师的开示:“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舍妄归真:舍掉妄念,归到真如自性,没有妄念,这是真精进。

“凝住壁观”,壁观,心如墙壁。这是达摩祖师对我们开示,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我们对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要好像墙壁一样。你在墙壁上钉一个钉子,挂个什么东西,墙壁会动吗?不会动。同样的,我们以前所学的种种知识,使我们的内心像智慧的仓库一样,让她像墙壁一样,不会随便动。你遇到任何东西,不会去调动你以前的知识来判断它,不会起分别心,这样是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报冤行

“行入谓四行,……一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弃本从末:放弃了我的真性,不知道保持觉照,而去追逐那些虚妄的、缘生缘灭的外在的事物。迷真逐妄,迷失真性,追逐妄尘。

“流浪诸有”,在三界九有之中流浪、轮回。

“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逢苦不忧。”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这个理入当然是藉教悟宗,由教理而悟入。行入就是从行持上面对生活,告诉我们怎么来用功。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遇到障碍的时候,要修什么?报冤行。这些挫折和障碍,我要知道,都是我过去造恶业所招感的,就能够逢苦不忧,不抱怨。

有一位事业失败的年青人,愁眉苦脸,来到普济寺拜见禅师,希望得到一些指导。禅师就让侍者去大寮里面拿一壶温水来,只有四五十度,来给他泡茶。然后问他:“茶好喝吗?”年青人说:“哎呀,没有什么香气。”禅师说:“不对,我这个茶叶是最好的铁观音,怎么会没有香气呢?”那么其实是怎么样?就是启发他:温水泡茶,这个茶叶的香气透不出来。然后再拿那个沸腾的水来冲,重新又来泡茶,茶叶遇到这个沸腾的水煎熬以后,这种内在的幽香就散发出来了。

同类推荐
  •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敢下“狠”手才能成功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没背景、没关系、没资历、没学历,都不是足以致命的缺陷,只要我们对自己敢下“狠”手,就能改变命运,从低谷走向人生高潮。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强者以弱者为食,激烈的竞争容不得弱者偏居一隅,要想不被“吃掉”,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逼迫自己变狠。
  • 人性与人生

    人性与人生

    这是一本向世人提供人生智慧,启发人从解读人性、顺应人性入手,精于做人、应世、处世,以谋取一己之私利的书籍。读着读着,我不禁为本书视角的独特,观点的鲜明,论述的精辟所感动,萌生了想写点什么的感想。
  • 当代中国百万富豪的财富历程

    当代中国百万富豪的财富历程

    本书试图回答这一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本书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当代中国百万富豪道路进行反思,分析他们的致富成功的经验与教训。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修炼静心美丽的女人

    修炼静心美丽的女人

    顺其自然,即可得静忙碌。宁静而致远,现实之中,能够超越功利的追求,在杂乱中求静,繁纷中求无,乃是人的纯朴精神的真实体现,学会平静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堪称悟透了人生,这才堪称是拥有大智慧的最美丽的女人!
热门推荐
  • 风起北美1620

    风起北美1620

    2020年的某一天,因奇异现象近千名各色男女来到了17世纪20年代的北美新大陆。同时,五月花号也刚刚朝美洲驶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 教官的逃妻

    教官的逃妻

    他是北隅岛上威风英勇的少校,性格阴晴不定,最喜秋后算账,她是黑道派去的盗墓小菜鸟,勘察传说中的西汉陵墓,盗墓贼遇上特种兵,她注定被他吃干抹净。一次次挑衅,他记下了,有的是机会慢慢算账,可是欠了他一时,居然要用一世偿还?竟然还是肉偿?!“今晚跟我睡还是站军姿?”“站军姿!”她指着床上的他,咬牙切齿的骂,“裴承宣,你这个变态!你下辈子一定没有小J.J!”他修长的手指勾画着自己好看的唇线,笑得邪魅,“所以你是在暗示我,这辈子应该好好用个够?老婆,想要就直说,这么含蓄做什么哪!”于是,某人注定是被吃的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唐门武魂系统

    绝世唐门武魂系统

    晨宇因为一场车祸,来到了绝世唐门的世界里,和他一起穿越的还有一个一个金手指。且看晨宇如何站顶绝世唐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年江湖梦遥远

    少年江湖梦遥远

    16年前,一场封魔大战几乎把整个江湖洗了一遍。家长不在,小鬼当家。震惊!扒一扒宋小姐和杨公子的二三事!震惊!原来你是这样的武林盟主!震惊!一个老头子为什么随手一掏就是个绝世武功?!震惊!今天摄政王篡位了没?姜·咸鱼·宇表示:这瓜真香。当一颗流星打破这短暂的平静,少年们该何去何从。
  • 上官穿越记

    上官穿越记

    穿越这么简单?对,我可以帮你做到。什么条件?听我的。我想想。嗯?……
  • 苍蓝之空

    苍蓝之空

    永望之歌系列的试水之作。——千年之后,乱世再临,修仙界再次发难,妄图彻底毁灭灵界。当十三天界再次面临战乱之时,长青和他的伙伴们,又将会何去何从……(空作为学生和新手,写作经验欠缺而且时间紧张,所以第一部作品不会太长。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在此先谢过大家!)
  • 微白城

    微白城

    创世神的道路艰险又遥长,若想重新开拓家园,首先得失去些什么。微白城经历了三次战火终是不堪重负,城塌了,信仰没了,白泽不在了,而毁灭这一切的只受到了终身监禁,这就是权利的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