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300000003

第3章 上篇:做人要有气度(2)

无论是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他面对的工作环境是轻松还是紧张,都应该态度认真地工作,不能因为老板看不见就偷懒,没有监督就不努力工作。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断提高,才能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

相反,如果凡事得过且过,从不认真工作,那么就会毫无疑问地被上司排斥在选择之外。

多付出一点点

如果有额外服务的付出,那么也会为你带来额外的回报。以农民种麦子来说,如果种植一棵小麦收获时只能收到一粒麦子,那么一定不会有人去种。但实际上一棵小麦能够收获许多的麦子。

虽然有些小麦种下去不会发芽,但农夫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面前,他的收成一定会多出他所种植的小麦种子的好几倍。这种道理也同样适用在一个人为他人提供各种服务上,如果你付出价值200元的服务,那么你不但能回收这200元,没准会收获它的好几倍。

00

在一个下雨的中午,一位老妇人来到费城的一家百货公司,柜台人员大多数都没有招呼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转身离去,而是拿给她一张椅子。

等雨停之后,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要了一张名片,并向他说了声谢谢后就走了。几个月之后这个年轻人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他前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是这位老妇人寄过来的,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准备好行李准备前往苏格兰时,他的职务已经被提升为那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个例子是报酬增加率的最佳写照,而报酬增加的原因,仅仅在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礼貌。

这里面包括一个补偿率的规律。

补偿律能够使我们付出之后得到某种类似的回报,为了能够得到这样的回报,就需要尽力提供所能提供的最优质服务(当然应该是具备最佳心态),并且还不要求得到立即的回报,就算得不到立即回报,我们也应该尽力提供服务。这个法则关注的并非得到意料之外的物质回报,而是真诚和热心的付出。只有不真诚并且懒惰的人才会总想用较少的代价(甚至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最具体的范例就是我们的薪水袋。如果你不满意目前的薪水,请记住一点:在你的付出超过所得之前,你没有权利要求更多的薪水。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地位变得无人能取代,使自己变得比别人强,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增加一些积极进取的精神,此时便可自己决定自己的薪水。

优秀员工和非优秀员工的差别是什么?就某一项具体的工作来说,优秀员工常常只比非优秀员工多做了一点点,或者多关注了一些细节。

比如,在一个食品加工厂的配料工段,一个长期独占“成本节约奖”的员工,他所做的只是每次将鸡蛋壳里剩余的鸡蛋清倒得很干净。而其他很多员工则是在蛋壳里还残留着一些鸡蛋清时,就将蛋壳迫不及待地丢进了垃圾桶。

这位工人在介绍经验时说:“我每天要敲开的鸡蛋有成千上万个,如果我尽量把每个鸡蛋里的鸡蛋清都倒得更干净一些,一天下来节约的就等于上百个鸡蛋的蛋清了。”

再比如,一个邮局经常接到投诉,说他们寄出的包裹封口不严,或者快件信封粘得不牢。但其中一个投递员,只要是经他手的邮件,从来没有被人投诉过。仔细观察他的工作时发现,他做的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个小动作——在粘好快件信封或者封好包裹后,继续用力地将封口处压一下,以确保信封是封严的。

偶尔多做一点点或者多在细节上关注一下,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把它作为一种习惯一直做下去就是困难的事情了。不过优秀的员工都具备这种习惯。

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多做一点或多关注一些细节,那么,所有的事情都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如果你养成多做一点或者多在细节上关注一些的习惯,那么将会一生受益无穷。

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的写作才能、布道艺术,甚至他制作捕鼠夹的手艺都比周围人高明,那么,即使他住在穷乡僻壤,也会高朋满座。”

别说自己没有前途,只要多一些敬业,多一些忠诚,多主动做一点点,多关注一些细节,机会就会迎面而来。即使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岗位上,人们也不会忽视做的最好的那个人。

自动自发是担当的大前提

责任感与自动自发是密不可分的,而自动自发是责任感的核心要素。

履行责任的最佳形式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而这需要一种完全的自觉意识。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先明白自己的处境和感觉,然后再借助自己的能力把握自己的行为。

在幼年时期,人就有了目标设立和行为控制的能力。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项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人员告诉孩子:“如果你们能等到我回来,就能得到两颗软糖;如果你们不愿意等,你们随时都能够得到一颗糖。”然后,他们把孩子们留在一间屋子里,在桌子上放上充满诱惑力的糖果。大约有1/3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就拿了一颗糖吃,而更多的孩子则把注意力放在即将得到的两颗糖上。他们闭上眼睛、用手捂住嘴巴、紧闭双唇或者把手放在背后,努力地去抵抗诱惑。这些孩子坚持了15~20分钟,等研究者回来后,顺利地得到了两颗软糖。这个实验表明孩子们有自觉控制的能力。

12~14年后,据研究人员的跟踪研究发现,得到两颗糖的孩子比那些抵御不了诱惑的孩子更成功、更有效率、有更高的自我认同感,而且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变化。他们在压力下表现得更好、更负责任、更自强,也更值得信赖。而那些当初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在压力面前更容易焦虑、固执而且缺乏决断力。

对待同样的工作,人的责任意识的强弱体现在自觉的程度上。而能否做好这项工作,正是靠自觉的行为。

在一家销售皮毛的公司,老板吩咐3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到供货商那边调查一下皮毛的价格、数量以及品质。第一个员工只用了5分钟就回来了,他并没有亲自去调查,而是向下属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便回来做汇报。30分钟后,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三个员工90分钟后才回来汇报,因为他不但亲自去供货商那里详细地了解了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按照公司的采购要求,将供货商手中有价值的相关商品都做了详细记录,并与供货商的销售负责人建立了关系。在未返回之前,他顺便去另外两家同行的供货商那里又了解了一些皮毛的相关商业信息,将几家供货商的皮毛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优劣比较,并制定出了最佳的购买方案。

第一个员工只是在应付工作,敷衍了事;第二个则是被动听命;而真正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是第三个人,他自觉的行为使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一名员工做事情不能靠主管指挥一下动一下,要靠自己的自觉和尊严,使责任感变成一种原动力。在这方面,美国希尔顿饭店的员工就是一个楷模。

有一次,一对老夫妇订房间,服务生查了一下电脑说:“我们的房间都订完了。先生、太太,我们附近还有几家档次不错的饭店,跟我们都是一样的,要不要我帮你们问问看?”然后,他先领老夫妇去喝咖啡。过一会儿他回来说:“我们后面的喜来登酒店还有一个符合您要求的房间,服务和我们是一样的,还便宜30美元,你是否需要?”老夫妇十分高兴,满意地说:“Why not?”之后服务生将两位老人以及他们的行李送上车。

希尔顿饭店员工的这种行为根本不是在主管的指示下才去做的,这完全是一种出于责任感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变成一种原动力,使员工在工作中总是具有出色的表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前曾告诫他的儿子刘禅,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

人生在世需要用为善不为恶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好事可以有大小,而做好事的态度不可以懈怠。尤其对不为人们注意,甚至不为人们理解的好事,也要坚持不懈认真地去做。山不拒细壤,才能成其高;海不拒细流,才能成其大!坚持做小的好事,才可以做大的好事。

然而,有的人虽然想做大的好事,却对小的好事不重视,懒得去做。但试想一下,小事都不愿去做,怎么能干出大事?“小善”不想去“为”,怎么能为“大善”呢?

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人们常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积少可以成多,积小可以变大。

先进的模范人物一般都是乐意“善小而为之”的人,并且能够自觉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

我国光学界优秀人才蒋筑英,是知识分子的典型榜样。他科研工作很繁重,却一直坚持做好事,被人们称赞为“不管部长”。

一次,光学研究所计算机房的冷冻机出了故障,影响了工作进度,这本来不是蒋筑英负责的工作,但他主动带几个人去修;图书馆供书登记处的钢笔没有笔尖,他找了个笔尖安上;有位同志的孩子需要奶粉,他托人从外地捎回来,并亲自送去;他住的房子十家人合用一个厕所,厕所堵塞了,他主动去掏,成了邻居公认的“义务清厕员”;他路过一家机床厂,发现马路上撒有铁屑,为防止扎坏路人的自行车,他主动把铁屑打扫干净;看到工地上水管漏水,他去找人修理……蒋筑英有多少热,就一定会发多少光,纯粹是个“闲不住的”人。

然而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愿意一点一滴地做好事,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锻炼自己,不断前进,而是奢望忽然有一天能“一鸣惊人”,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转眼之间一举成功名扬天下。不客气地说,这只是幼稚者的幻想。

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不起眼的好事,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并且积少成多,终有一日成就一番有利于人们的大事业。

推脱——你是在放弃自己

生活中经常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此时很多人会不知所措,也有些人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各种理由推脱。

如果你是这种人,或者有这种倾向,就要小心了。没有哪个企业喜欢这样的员工,也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朋友。不能正视问题,凡事都找借口,遇到责任就推脱,这样的人很不可靠,也不会让人信任。

为什么这些人习惯推脱?是害怕做错了事情会被惩罚吗?还是怕一旦承认了是自己的错,会丢了工作和朋友?还是这些人天生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呢?

如果是害怕惩罚,从单位领导的角度考虑,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做错事的人呢?

有人问一个企业的董事长,如果他的员工做错了事,他会希望那个员工如何表现?他说,他希望员工能一是一、二是二,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他不看好没有担当的人,也不喜欢没有肩膀的人。又问这个董事长会不会因为一个员工犯一次错误,就从此不再重用他。他说如果这个人是个可造之才,是个可用之人,他绝不会因为一次偶然的错误就将其打入冷宫,相反他还会更加重用这个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位董事长说:“我已经为这个错误埋单了,员工也吸取了教训,我为什么要换人呢?”清楚了吧,老板是这样看待问题的:在他们眼里,错误也是一种成本,甚至是一种投资,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老板凭什么愿意用公司的钱去试错呢?其前提是此员工必须是一个可用之才,必须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懂得反思的人,而不是一个遇事就先把责任推给别人、不敢接受事实的人。从这个方面来说,推脱并不能保护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在放弃自己,放弃了一个让自己历练与成长的机会。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如果做错了,最好能勇敢地面对,坦然承担责任,然后做出解决方案:既然已经错了,那就想办法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并在事后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制定一个预防措施,以保证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如果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想出其他类似错误的预防措施,自然是更进一层;如果你更厉害,还可以创建一个错误案例库,或者是自动纠错系统,以供后来人分享。这样错误又成了你的经验。

人们都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所以错误更是一种财富。很多事情在刚开始时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对,但做错了就可以再寻找一种别的方法接着去做,所以每做错一次,就离正确又近了一步。

因此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它。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因为对待错误的方式而成名的人,他甚至被称为是孔子的继承人。

这个人就是颜回。

《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不迁怒”就是不迁怒于人,自己犯了错,自己承担,从不拿别人出气。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这样的人才值得依赖,并且能服众;“不贰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从来不犯第二次。这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不光有心,而且能用心做事。

“不迁怒,不贰过”简单的6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难怪孔夫子感叹,颜回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做到了!如果我们能记住这6个字,并且尽力奉行,那么一生将会受益无穷。

同类推荐
  •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医学)专家,欧、亚、非等地区和国家许多重要政府官员的健康顾问,畅销书《癌症不是病》作者安德烈·莫瑞兹的又一心灵力作。本书告诉读者:你可以创造你自己想要的现实因为你怎样看待自己,你就向外投射什么。不要用脑做评判,有时候心灵比我们更早知道答案。一本书帮你疗愈心灵伤痕,改变你的现实世界,习得幸福的能力。
  • 别在该拼搏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该拼搏的年纪选择安逸

    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人选择奋起拼搏,砥砺前行,有的人选择安于现状,无所作为……而当一个人安于现状,自怨自艾,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丧失了斗志,在浑浑噩噩中虚耗自己的人生。本书通过八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时下一些年轻人逃避吃苦,享受安逸的现状和危害,阐述了年轻人努力奋斗、直面困难的重要性。要知道,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对于年轻人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如本书中所倡导的那样,时刻保持着比别人更旺盛的斗志,不断地拼搏向前,在该奋斗的年龄,就不要选择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
  • 人生必须算的七种账

    人生必须算的七种账

    人生就是一笔账,有时糊涂,有时清楚。如果你精于算计,那你的生活就会井井有条,清晰明朗;如果你不会算计,那你的生活就会混乱繁杂,如一团乱麻。本书从领导、下属、同事、客户、朋友、亲人、爱人七个方面阐述了算账的内容,透析了人生的变幻莫测。精于算账,才能算得精;精于算账,才能算得明白;精于算账,才能算出精彩的人生。
  • 给大忙人看的心灵减压书

    给大忙人看的心灵减压书

    本书是给大忙人看的心灵减压书,内容包括:关于心灵、关于爱情、关于人生、关于简单、关于自然、关于孤独和挫折、关于亲情和友情、关于健康等。
  • 越读越想读的生活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越读越想读的生活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物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们比起抽象的理论,能以更简单、更直接、更迅捷的方式把这些遭理揭示出来,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于瞬间豁然开朗。本书里有各种各样关于生活的小故事,让你越读越想读,读后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我的二货女神

    我的二货女神

    当许多年之后,成双入对的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那些追忆青春的电影的时候……当许多年之后,已经不再那般年轻的我们再一次聚会喝得酩酊大醉回忆往事的时候……当许多年之后,西装革履高精尖的我们“无意中”再回到那个城市,“无意中”又路过那个写有“青山大学”的校门,“无意中”坐在校园的石凳上看着路上一张张青涩的面孔从眼前走过的时候……我想,我确实应该写些什么,用来纪念我们的青春。纪念,并非缅怀。因为在我的回忆里,我们的青春没有太多苦涩,总是充满着明媚的阳光……
  • 我在现代当仙帝

    我在现代当仙帝

    叶凛在这个修真时代只是个不起眼的人,古代修真王者仙帝转世到叶晨体内,从而踏上无敌之路!
  • 上帝保镖

    上帝保镖

    西方上帝逃亡东方,恰巧遇到同在逃亡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两人达成了同盟……从上帝那里得知,他是被“神”改良基因的一种人,并且他知道一个秘密……一个上帝和一个皇子的西方之游……
  • 申命世纪

    申命世纪

    “在黑暗中高举火把,照亮了前路,也暴露了自己。”“放弃吧!我们不能为将来而背弃了过去!”“让我们互相残杀的不一定是背叛,也是过度的忠诚。”“毁灭不是目的!而是更美好的开始!”“软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两千五百年前,十二个英雄找到了藏有神之意志的“神之庭院”,一阵白光闪过,他们都失去了自己的挚爱,巫毒魔法毁灭了整个大陆。两千五百年后,他再次踏上了征途·······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混沌三国

    混沌三国

    他本只是一个小混混,却被天庭神仙招去拯救三国动乱,魔神刑天附于董卓之身,三国历史危在旦夕。他临危受命,是否能担当起拯救历史与人民的重任?且看他如何招兵买马,收拢人心,化险为夷,周旋于各势力之间,屡获奇胜,还历史本来面目……
  • 异界三星

    异界三星

    七杀、贪狼、破军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就是所谓的“杀、狼、军”格局。七煞星”、“破军星”、“贪狼星”;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可逆转!
  • 神爱之玄阳篇

    神爱之玄阳篇

    她是阳殿的上神,上有玄天神尊护着,下有亲妹妹魔神宠着,有着六界第一的美貌,再一次玄天神尊下凡历劫时,有小人要杀玄天神尊,她挡在玄天神尊面前,就在那致命一击时,她的爱人挡下了这致命一击,魂飞魄散。他抱着他的尸体哭,她要为他重造灵魂,她为了能留住他的一丝魂魄,拼的灵力耗尽,可还要神界的宝物才行,神王不借,她只能偷。她妹妹为了她不再受伤,为她盗取了神界的两件宝物,结果神王发现天降五雷,封了她妹妹的灵力,法宝,神兽,让她在凡间,不得再踏入神界一步。幸运的是,上古之神救了她妹妹,只是封了一部分法力,几百年不回神界。神王,也不好不接上古之神的面子,只能照办。上古之神告诉她妹妹,保护好她姐姐,在凡间用法力不会受到吞噬,法力需要自己突破。她妹妹帮她炼好丹药,送她的爱人去凡间轮回,重造灵魂,送她去凡间和他相遇。在凡间,她是女帝,他是她最大仇人的儿子,敌国要他去换她的国家的平安,否则就攻城。她不换!她妹妹和敌国有仇,她妹妹是她的臣子,她不换,她妹妹就把敌国给灭了,谁敢害她姐姐,她就杀了谁。一路困难重重,终于统一天下,和她的爱人在一起……
  • 甜甜的时光初恋余生都是你

    甜甜的时光初恋余生都是你

    第一个夏天,他们相识;第两个冬天,他们相爱;第三个春天,他们相遇;第四个秋天,各奔东西。洛桃桃—是当今世上,几十亿人中,其中最最最普通的一名中四少女,如同每个少女一样,心中都有着一个永远放不下的那个人,那便是—顾梓熙。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顾梓熙突然闯进了她的生命中,使她毫无惊喜的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居然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吻了她!还说要她做他顾梓熙的女朋友???从那天起,仅仅是一个玩笑却让花洛伊的内心掀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有了自己人生中,最爱的那个他。
  • 浮云吟

    浮云吟

    闲暇思绪和平时的一些事情,万般皆浮云,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