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04

第4章 布施心应无所住分

妙行无住分第四①

【原典】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分行于布施②,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③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④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⑤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再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为因缘聚灭会合,所以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著,以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如是修行无相布施。

“这是什么缘故?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须菩提!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须菩提!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只要依著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

【注释】

①本分在叙述“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分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产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不著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所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能不著相布施,因施与性空契理,性空无量无边施福亦无量无边。

②布施:布,普也;施,舍也。菩萨修六度万行,以“布施”,一义,即可收摄其他五度:一、财施,即是六度中之布施度,施以物资他生也,小至一钱一物,大至国城妻子。二、无畏施,可摄“持戒、忍辱”二度。无畏之故,任何恶魔不能破他的戒体;无畏之故,一切凌辱皆能忍受;无畏之故,能精进勇猛地修行正法。三、法施,可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又佛因地修行,于诸善业精进不懈;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以般若智慧观察听法大众之根性,然后应机说法。

③色声香味触法:即六尘。又名六处、六境。一、色,如黑白方圆等,为眼根所对、眼识所缘的境;二、声,一切声、音、乐,为耳根所对、耳识所缘的境;三、香,一切物品乃至男女身体所有之气息,为鼻根所对、鼻识所缘的境;四、味,饮食馔肴美味和辛辣等味,为舌根所对、舌识所缘的境;五、触,冷暖寒热及硬软细滑等感觉,为身根所对、身识所缘的境;六、法,即是识心所想及的心法,为意根所对、意识所缘的境,如回忆往事或憧憬未来。

④虚空:有周遍、不动、无尽、永恒等四义。

⑤四维:即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讲话】

在第三分佛陀先以行广大心平等观灭度一切众生之类,令其降伏凡圣九流的分别心,尔后于第四分再开示修持菩萨道的行者,在止息躁动纷扰的尘劳心以后,详明如何安住其心。对于安住其心,应把握四项住心的标的。

一、布施不住六尘

二、福德喻如虚空

三、无相施福难量

四、心应无住而住

在菩萨修行的法门,虽然佛陀广开八万四干之繁多,但各各法门皆融摄于六度波罗蜜。这六种法门,涵容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功德。《金刚经》所谈论的“般若空性”,不是偏枯死寂,而是了彻妄相,不被六尘困惑,一念净信而能起庄严佛事;一心虚灵而能融通妙用。

经文中:“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分,行于布施。”此法,即是众生心,它能统合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有为无为等色心诸法。经文中指的“应无所住分”又有什么特别含意呢?

一、布施不住六尘

《金刚经》于文字义理上,一再申论布施是不住相、不住心为主题,但是真正的不住相、无所住的深意,是要我们不废事相的善业资粮,于不住心,大作空花佛事。因此在第四分佛陀提出布施的观点“应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度以布施为首,而布施实际是会通六度的。在《金刚经宗通》提到布施有三义:

(一)资生施:施予财物,资给众生生存的条件。

(二)无畏施:由于己身奉行净戒、忍辱无害故,设有冤家亦不仇报,慈爱一切有情,令不生布畏恐惧。

(三)法施:由于精进故,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由禅定故,如鉴映水,知众生心;由智能故,能事理无碍,不颠倒而说法。

资生施是给予众生色身的安养,令其饱足;无畏施是给予众生精神上的鼓舞,令其安稳;法施则是演说法谛,令众生开悟觉性。此三施呈现六波罗蜜之用,亦是横贯身口意三业净施。弥勒菩萨偈曰:

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

布施不住六尘,才能泯除人我分别,打破有无界限,才是修行者逍遥的住处。

佛陀在世的时候,末利夫人虔信三宝,奉守净戒,深获百姓的爱戴。有一天,波斯匿王因为细故要杀御厨,当时正在持守八关斋戒的末利王后闻讯,把自己穿戴得光鲜华丽,并请求大王一起饮酒作乐,指定那位御厨亲自料理。波斯匿王感到十分纳闷,问她:“你平时滴酒不沾,而且今天又是你持八关斋戒的日子,为什么身上配戴珍宝璎珞,为什么你要破斋犯戒,和我饮酒作乐呢?”

“我听说这名御厨触怒了大王,即将要被杀头,如果今天不请他调理美膳,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波斯匿王明白夫人的慈悲,就免除御厨的死罪。

从这段故事,我们看到求利夫人,不被戒相所惑,深明持戒原是以止恶行善为真谛,因此不顾己身犯破戒之过,以涂香饮酒之相,行慈救人!

布施立于六度之首,足见它是菩萨行持的筑基,菩萨度化的资粮,生活里,处处可见拿着几根香蕉,几个苹果,来到寺院求福禄求功名,求平安求财利,这住于世问六尘的布施,绝非是真心的布施,而是一种对神祇的贿赂。

我们在布施时,应做到四点:

(一)不贪求胜境,应随缘布施。

(二)不吝惜所有,应随力布施。

(三)不分别怨亲爱憎,应随喜布施。

(四)不妄想未来果报,应随心布施。

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住六尘布施,妄心即伏;能念念清净行施,何患真心不住?

二、福德喻如虚空

布施的福德有多大呢?在布施的性德上,“布”即是普遍,“施”即是散尽,以外相种种施为,藉此普能散尽心中的妄念习气,灭绝烦恼蕴集。佛陀为什么要用虚空譬喻福德?窥基大师在《金刚经赞述》说明以虚空喻有三种因缘。

(一)虚空遍一切处:福量圆满,长久不绝。

(二)虚空高大殊胜:无物伦比,毕竟常住。

(三)虚空物所不坏:风所不飘,水所不溺,火所不烧,物所不坏。

虚空因为具有遍一切处、高大殊胜、物所不坏等性德,因此佛陀以此譬喻布施之福德如虚空是无能限齐的。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信徒都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议,要再扩建更宽敞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着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巨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尾随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的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

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就停下来转身道:“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你和佛祖的关系是银货两讫!”

这虽是一则禅门趣谭,但是也警醒我们布施时要能不住相,不可以把布施当成银货买卖。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为虚空,果亦是从因中来,在布施时心如虚空坦荡无为,没有亲疏好恶的拣择,果报就能像虚空广大殊胜。要如何做到视一切众生如赤子,能内破悭吝心,外行利益事?有三种妙观可以培养我们如虚空廓然的平等心。

(一)厌离观:观生死业趣,众苦逼迫身心,谛观思维,身聚如沫,命非久长,以此厌离观,能对身外财物不起贪著,而行大施。

(二)菩提观:观佛果相好殊胜,法性本具净戒,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此知菩提本性平等,故能尊重一切众生而行布施。

(三)慈悲观:念众生不逢佛时,不明法时,不敬僧时,不知三宝,不信因果,造种种恶业,如迷醉人行走暗路,如无足人渡河流。由此念众生如己身脓疮,必悉心护念救渡。

厌离观像一面镜子,照见世间所有身内身外诸物,悉皆败坏无常,由此厌离,发大心行大布施。菩提观像一把慧剑,截断心、佛、众生的妄想众流。慈悲观像通明的灯塔,接引迷航的众生安全上岸。

三、无相施福难量

布施要心不住六尘而行布施,但布施于事相的福德,如种一得百,历历宛然,丝毫寸缕都功不唐捐。如《金刚经宗通》云:

修福不修慧,则法身不圆;

修慧不修福,则报化下圆。

行者于因地修行,欲圆满三身,福慧如车乘之双轮,如飞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必须福慧二严,才能三身具足圆满。点滴善业,于资粮位,都不可轻心慢心视见之!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时,看见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戏。他们聚集沙土造成房屋和仓库,并以土做米,储藏于沙土造成的仓库里。

这时候,有一个小孩,遥见佛来,生起布施的心,天真捧着沙土做的米供养给佛陀,佛陀微笑的接受。阿难很疑惑,为什么佛陀要接受这沙做的米?回到精舍,阿难合掌恭敬问佛:“佛陀,这小儿布施一点沙土,又有什么功德呢?这沙土做成的米,为什么您要接受呢?”

“阿难,你忘记了吗?佛法贵于发心的真伪,不在事相的美丑贵贱,这小儿发无分别心行大布施,不可轻视!小儿的泥土供养,于我涅槃后一百年间,将得到作大国王的福报,名叫阿育,而且其他小儿,都做他的侍臣拥护他。这小儿会兴隆三宝,于阎浮提遍布我的舍利,广建八万四千塔,令已信者增进善根,未信者有得度因缘。”

小儿布施一掬之土,因无恶浊染污心,以一念澄净清明,得做大王的福报。我们岂能轻忽一粒芥子的因缘,这细微如芥的种子,他日将是华枝春满,庇荫天下苍生,傲岸挺立的大树。

四、心应无住而住

我们的一颗心,每天纷纷扰扰不已,如经典上所说:“念念如瀑流。”凡夫心住在五欲声色的追逐中;四果圣贤住在寂灭的法乐里;菩萨则以游行教化众生为事业。经文中,佛陀教诲菩萨要明白不住六尘的布施,福德如虚空不可思量。最后并且要菩萨“应如所教住”,如虚空无住而住安住其心。

心住在哪里呢?千古圣贤都在觅求这个无头无尾的“无位真人”。禅门中,二祖慧可立于大雪中,献臂求法,希求达摩祖师能开甘露法门,为其安心。达摩祖师一句:“觅心了不可得,我已经为你安心了,”心,虽然瞬息幻化多变,但佛性不论入驴腹马胎亦不减损半分!心既是生灭迁流,当然觅心了不可得,就像我们被波涛汹涌的外相所蒙骗,见不着海里其实是平静无痕的。

心如虚空无住而住,不应住凡圣两边,不应住迷悟两边,不应住真妄两边,不应住有无两边。念头一落偏颇,就如同灰尘落目,必须揩拭,即使是金属,眼中也不容收留半分。

侍者文远在大雄宝殿礼佛,赵州禅师看到,就趋前用拄杖打他:“你在干什么?”文远不明白老师为何要棒打他,大声答道:“我在礼佛,没做错什么呀!”

赵州禅师再追问:“你礼佛是干什么呢?”文远回答说:“礼佛也是好事呀!”赵州禅师拿起拄杖又打了他一下:“好事不如无事。”

第四分以无相、无住布施,打破我们执取有限福德的迷翳,彻见吾人法性的虚空。佛陀藉由福德如虚空不可思量的比喻,让我们返观到自己也有一个天然佛性,如虚空一般,风、火、水劫所不能坏。

心无所住,需要用时间来修炼完成,但是时时警醒自觉,检查自己的发心是染净是正伪,如同经典所言:“发心正,果必圆。”

在心如虚空,应如所教住。这心不住而住,从调伏柔顺到安住如虚空,我有几点安心之道,可以在生活中慢慢熟练和我们这颗心相处。

(一)酷暑寒冬都美。

(二)南北东西都好。

(三)高低上下都妙。

(四)人我界限都无。

从欣赏自然寒暑,继而恬适世情的浓淡;不去分别地理方位,明白处处都是好风好水;从不轻高低上下,就能尊重一切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等;人我既然没有界限,即是互存互依的生命共同体,当然不会有伤害侵犯众生的言行。如此,人人安住其心,即是和乐爱敬的人间净土。

习题:

1.为什么布施要不住六尘?

2.佛陀以虚空做譬喻,和福德有什么关系?

3.不住相布施是什么意思?生活里要如何做到?

4.心有住无住的布施,和我们调伏妄心又有什么关系?

同类推荐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本书讲述的人生要做的200件事情中,也许有一些你已经做过,有一些你正在酝酿着,而有一些则对你有灵感的激发。然而《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这些愿望,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功名利禄,而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想做的事。提醒我们把握人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 给男孩的21封信

    给男孩的21封信

    本书采用了小哈利与其叔叔书信交流的方式,孩子心中积郁的苦闷无一不在其中获得帮助。小哈利从起初的迷惑到认识问题后的重拾自信,内心的迷茫一扫而空,因此建立了一个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
  • 关于道德的格言

    关于道德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并且,这种选择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本书关于道德的格言,可让读者耳目一新,让读者对道德有一个新的认知。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本书针对员工在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和心中的错误想法,结合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小故事,生动地阐述自觉的重要性,告诉大家一些真实存在却易被忽视的道理。本书还给员工提供了一些培养自觉精神、摆脱职场误区的有效、实用的方法,是一本让员工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读物。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五行牧师

    网游之五行牧师

    一个拥有五行之体的职业玩家,进入游戏,居然被主神灵魂附体,从此拥有了异能,游戏中的一切都可以带到现实中……在这你不但可以看到YY网游的震撼,更有都市传奇。本书是一部网游与都市相结合的YY作品,小说开头只是一些铺垫,只要你有耐心看下去,我想一定会有更多想不到的情节出现,让你耳目一新,带给你不一样的都市网游,一切尽在《网游之五行牧师》书友群:39135639由于小子还是个新手,感谢希望各位大大提出宝贵的建议,小子一定虚心接受,写出大家满意的作品,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
  • 作精的快穿日常

    作精的快穿日常

    顾瑶诞生了。凭借大大咧咧的性格在虚空中凑合混了一段日子,发现了小世界中的问题,不得不绑定一个系统到各个小世界中完成任务,顺便暗地里调查情况。————————————12345:宿主,你的属性板怎么回事?未知?顾瑶:哦,我是大佬12345:滚吧顾瑶:……几个世界后12345:大佬,奖励还是不要对吧?那我就收下了,爱你么么哒,亲亲^3^顾瑶:滚12345:……
  • 梧桐下的阳光

    梧桐下的阳光

    我是李慕白,我叫苏淇。我们在错误的时间成为朋友在幸福的世界里互相伤害在纯真的友谊中彼此失信面对恩怨,我们无能为力面对友情,我们选择抛弃因为我们终究不是朋友所以我们彼此深深伤害------------------------如果苏淇是春天,那么李慕白便是冬天
  • 升级专家

    升级专家

    天才植物学家华云,在一次飞机意外失事中来到了充满了剑与魔法的艾伦大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植物居然是一个武者必不可少的升级物品,而在这个神赐果实极为稀少的大陆,植师则更是比巨龙还要稀有的存在。且看身为天才植物学家的华云,如何利用地球植物学知识,将整个大陆玩转于手掌之中!【异界升级专家,不必苦练多少年,一招让你得成仙】
  • 龙王大人三生有幸

    龙王大人三生有幸

    一生挚爱,二生炽情,三生有幸龙王大人:宝贝,在我面前还敢提别的男人,是为夫不够卖力吗?南洛月:不是,你误会了,真的,你真的误会了,啊。。。。。。~
  • 狙中百星女神

    狙中百星女神

    【披着电竞皮的现言文】荣耀百星霸气女神戚夜、负债千万后摇身一变成暗夜电竞公司老板!预备职业选手、人送外号活百里、王者荣耀中的黑马狙神蓝倏,却在众人不解中签在了名不经传的暗夜电竞!记者:“蓝倏大神,为什么不选择最好的电竞公司呢?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公司呢?”蓝倏:“我爱过,还爱着。”记者:“????”戚夜“你的梦想是什么?”蓝倏“是你。”戚夜“我再问你一次,如果你不说是拿到KPL冠军,你就死定了!”蓝倏“再问一万次吧,最好天天问,过去是你,现在是你,未来还是你。”此时花漾直播的总裁金漾瞬间介入。金漾:“你省省吧小子,断了奶再来和我抢女人!”电竞小奶狗VS花心霸总浪子回头,暗夜女神花落谁家?
  • 孤独的穿梭者

    孤独的穿梭者

    在废土世界中孤独徘徊,体味克苏鲁神话的扭曲恐怖。揭秘十八世纪巫术的奥秘,见证蒸汽朋克的兴盛与衰亡。第三纪元,未来世界,提里斯大陆,魔术,科学,修真,形态各异的文明。冲突,排斥,死亡,杀戮。解锁时空的运转法则,窥测维度的存在状态。孤独的穿梭者们,在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地方,忍受着来自于位面的排斥,逐渐接近多元宇宙最为终极的奥秘。
  • 从香江到太平洋

    从香江到太平洋

    满足男人的终极幻想:武功天下无敌,财富、女人享用不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代公主之萱召天下

    绝代公主之萱召天下

    大秦国最神秘的公主,她曾被预言是亡国的祸水,却最终玩转权谋,号召天下。从面容尽毁到倾城倾国,从亡国公主到一代女皇,其非女尊,只因造化弄人,命运教她奋力向上。斗智斗勇的权谋手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情长,爱情是存活的资本,还是走向穷途末路的支撑。世人看她为混世魔女,爱恋者却待她若绝世明珠。看她如何身负恩怨,收天下于囊中。只是当岁月流尽,得失才可置评。恶斗,权谋,虐恋,情深,一场惊世的风花雪月,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