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600000024

第24章 禅思交辉(6)

了堂真觉禅师是京都大和人,十七岁出家,二十三岁参于上野报恩寺大源宗真禅师而大悟,并嗣其法。四十岁时为参禅访道,就渡海拟来中国,当船出发不久,进入大海时突然碰到台风,风急雨强,满船乘客都惊慌失措,感到大难临头,唯独了堂禅师端庄打坐,口中并念起“或漂流巨海,龙雨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其安定自若的音声影响全船的人心,不约而同地皆镇定下来,甚至有人跟他同声唱和观音圣号,其音响彻云霄,比风浪声音更大。当船平安地抵达鹿儿岛时,全船一致尊称了堂禅师为“活佛”。

了堂禅师接引学人常以“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为机用。有一天,一位学僧前来请示洞山五位诀(五位诀即:一、正中偏;二、偏中正;三、正中来;四、兼中至;五、兼中到),了堂为其详解尽析之后,问道:“会了吗?”

学僧回答道:“非常谢谢老师,会也!”

了堂禅师又道:“已经会了,那很好。可是五位诀以外,尚有一诀,不知会也不会?”

学僧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了堂禅师道:“这一诀你千万要记住,就是你若到别处去参学,不可向人说从我这里听了五位诀的说法!”

了堂禅师一生最赞赏达摩祖师,常赞曰:“叉手当胸是什么?梁王不识老胡禅;廓然无圣止谛语,无限灵光照大千。”

“不要随便做传声筒”,的确是做人处事的一诀,谚云:“是非只为多开口。”抗战期间,日机轰炸重庆,初传是一架飞机,再传十一架飞机(“是”和“十”音近),三传九十一架飞机(与“就是一架”音近),传言误会,良可畏电。道的会意,如人吃蜜,甜度自知,言说不能尽意,“廓然无圣止谛语”,即此之诀也。

咬空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优婆先那的比丘尼,有一次在山洞中禅坐时忽然大声呼喊着在对面岩窟中的舍利弗尊者。当舍利弗来到她的面前时,她说道:“舍利弗尊者!我刚才坐禅的时候,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起初并没有注意,后来才看清是一条毒蛇,我被它咬了一口,我马上就会死去,趁毒气在我身上还没有回转时,请您慈悲为我召集邻近的大众,我要向他们告别!”

舍利弗听后,看看优婆先那,很疑惑地道:“怎会有这样的事?我看你的脸色一点也没有变,被蛇咬了的话,脸色一定会变的。”

优婆先那态度仍很安详地说道:“舍利弗尊者!人的身体是四大五蕴所集成的,没有主宰,本就无常,因缘所聚日空,空无自性,我是体悟到这个道理,毒蛇可以咬我的色身,它怎么可以咬真理的空呢?”

舍利弗听后,非常赞赏优婆先那,说道:“你说得很对,你是已经得到解脱的圣者,肉体痛苦的程度,你可以用你的慧解支持着你不变的真心。人们如果要修道调心,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对于肉体的死亡,像毁去毒针,像是重病得愈。死,可以死的是色身,不是死亡真我的生命。临死不变,生死不二,这是以智慧的眼光观看世相,出离火宅,实在是无限之美!”

人在生死烦恼中,有恐怖、颠倒,但人如证悟禅观,或契入空慧的时候,就能进入不惧不贪图的境界了。如优婆先那所说,毒蛇可以咬伤色身,怎能咬到空慧禅观呢?

圣者,所以生活在真善美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到另外一个净土,主要是空慧禅观一转,刹那是永恒,污秽是清净,烦恼是菩提,生死是涅槃了。

禅像什么

有一位信徒很想学习打坐,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寺院去拜访无相禅师,非常诚恳地说道:“老师!我很笨,自知非参禅法器,但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否请您告诉我,禅像什么?”

无相禅师回答道:“五祖山的法演禅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他的儿子对他道:‘爹!您年纪已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的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有办法生活。’做父亲的不好推辞,便答应了。这一天晚上父亲就将儿子带到一富有人家,用万能钥匙将衣橱的锁打开,并叫儿子进去,等儿子进去以后,父亲便把橱子锁了,且大叫道:‘有贼!有贼!’转身便走了。

“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搜查,搜查结果,东西并没有遗失,也没有看到小偷,因此就仍然去睡。这时锁在衣橱的小偷,不晓得父亲什么用意,为什么要把他锁在衣橱内。到底要怎么样才能逃出去呢?他灵机一动就学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一会儿,听到房内的夫人叫丫鬟拿灯来看,并说好像有老鼠咬衣服的声音。丫鬟刚一开衣橱,这小偷便一跃而出,并将丫鬟推倒,吹灭灯,竟逃走了。

“富人家发觉小偷后,派人追击。追到河边,这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抛到水里,自己绕道回去。当回去的时候,还听到河边有人说,真可怜,把小偷逼得跳河了。小偷到了家后,看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他为什么要将他锁在衣橱里。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说了一遍,父亲非常高兴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像这小偷能从没有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禅的智慧是发自自己的内心,不能老是由人带着走路,如无相禅师所说,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想出办法,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便是禅了!

一袭衲衣

有一位无果禅师深居幽谷一心参禅,二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由于一直未能明心,生怕信施难消,故想出山寻师访道,以明生死大事。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

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缝制,并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毕,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做路费。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明日动身下山,是夜仍坐禅养息。忽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后随数人鼓吹而来,扛一朵很大的莲花,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花台!”

禅师心中暗想:我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无果禅师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劝请,说勿错过,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插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拿了一把引磬,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见此引磬,知是禅师之物,故特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乃作偈曰:“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说后,乃将衣银还给母女二人,一别而去!

佛教的因果业缘,实在是难以思议的真理;即使悟道,若无修证,生死轮回,仍难免除。观夫无果禅师,可不慎哉?

千古楷模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

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师的声音!

拖耳耳长

布袋禅师为五代时人,应化于浙江奉化县。自认为自己能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称为“契此”;又因身体肥硕,外号为“长汀子”。

布袋禅师终日袒胸露腹,出语无定,常以锡杖荷着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见到人便向人乞讨,得来的东西全藏于布袋内,故世人皆称之为“布袋和尚”。

有一次,浙江天童寺过堂打板时,僧众们正陆续排班入座,嬉笑疯癫的布袋和尚不知从什么地方出来,毫不客气地就往斋堂中央方丈和尚的位置上坐下来。纠察师一见,非常不客气地喊他下来。布袋禅师却视若无睹,行堂师也向前要拉他下座,无奈他稳如泰山,动也不动一下。

眼看住持密禅师就要驾到,纠察师一急,赶忙走到中央,气呼呼地用手揪住布袋禅师的耳朵,想把他拉下座来。谁知布袋禅师的耳朵被纠察师拉了一丈多长,耳朵已经拉到斋堂门口,而身体却丝毫不动地安坐在中央。两旁的大众一见,都吓得目瞪口呆!

住持密禅师见此情形,就对纠察师说道:“让他在上座,我就坐在他后面好了。”

从此以后,每天受午供的时候,布袋禅师就来了,且老是不客气地坐在斋堂中央饭桌上。至今各寺院五观堂中,中央还有供奉弥勒像(布袋禅师)的遗风。而浙江天童寺的斋堂更有偈曰:“弥勒示贫相稳坐主位,当纠察拖耳耳拖长;密祖现海量喜让客居,命侍者移座座移位。”

五代梁贞明三年,布袋禅师于岳林寺殿前一大磐陀石上,结跏趺坐示寂,遗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布袋禅师游戏人间,因其遗偈,人皆以弥勒菩萨称之。布袋禅师心宽体胖,常露笑容,人皆尊他为欢喜佛。世界各国佛教徒家家正堂之上,均供奉观音菩萨像,此皆因慈悲、庄严,人人要也;弥勒菩萨更能走进异教徒家中,如欧美人士正厅中常有陈列布袋禅师(弥勒)圣像,盖因欢喜、大肚量,人人要也。

佛教能普及人间,走进家庭,观音、弥勒二大士实居功甚伟。

打坐非禅

谈到禅宗,大家都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所谓老僧入定,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才叫打坐。

但我们从六祖大师的思想教导中,可以了解参禅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当时有位官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慧能大师:“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您有什么高见?”

六祖大师回答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这句话非常要紧,我们必须知道,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六祖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哪一样不是禅的境界?寓禅于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才能体悟真正的禅趣!磨砖既不能成镜,枯坐也不能成佛。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敬钟如佛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沙弥想了想,然后说道:“报告禅师!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如如入定的禅心和用礼拜之心来司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地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不可以忘记,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司钟,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着剃度师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从钟声里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的人。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森田沙弥虽小,连司钟时都晓得敬钟如佛的禅心,难怪长大之后成为一位禅匠!可见凡事带几分禅心,何事不办!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言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地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从这一则师徒问答之中,可以了解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

一指禅

金华俱胝禅师的道场里,有一天时近黄昏,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一位名叫实际的比丘尼来到庵里,她不经通报,也不脱笠,径自进入禅堂,持着锡杖,绕俱胝禅师禅座三匝,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就脱下斗笠。”

她一连问了三次,俱胝禅师一时不知所以,一句话也答不出。实际比丘尼生气,便拂袖欲去。俱胝禅师只觉惭愧,就礼貌地说道:“天色已暗,且留一宿吧!”

实际比丘尼停下脚步道:“你说得有理,我就留下来。”

俱胝禅师仍不知该如何回答才是说得有理。

后来,天龙禅师光临到此,俱胝禅师就把实际比丘尼问话的经过来请示天龙禅师。天龙禅师竖起了一根指头开示他,俱胝当下大悟。

从此以后,俱胝禅师凡是遇到有人请示佛法禅道,他便竖起一根指头,学者都能因此有所契悟,因此“俱胝一指”相当有名。

在俱胝禅师座下有个沙弥也学老师的样子,凡是求道者,只要俱胝禅师不在,也不管人家问他的是什么,他也学着师父竖起一根指头。有一天,俱胝就将沙弥叫到法堂,问道:“你也懂得佛法?”

沙弥道:“懂得!”

俱胝禅师道:“如何是佛?”

沙弥很自然地又竖起一根指头,俱胝禅师便拿起剪刀将沙弥的手指剪断,沙弥痛得大声怪叫。俱胝禅师就喝道:“你再说明一下,如何是佛?”

沙弥自然地想再举起一指,猛然不见指头,当下大悟。

同类推荐
  • 超级时间整理术

    超级时间整理术

    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为中国人量身打造,是同类图书中针对性最强的一本书。心理专家独家分享五年研究经验,教你用最简单最合理的方法管理时间,让你成为高效达人。方法详尽有效,将科学管理原理引入现实生活,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 给孩子一颗健康的心

    给孩子一颗健康的心

    本书通过大量富含哲理的故事和精练的点评,使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培养关爱他人之心,正确认识自我,摆正人生态度,树立积极进取精神,学会宽容豁达,提高品德修养,为拥有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 靠自己最好

    靠自己最好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敢想感做、爱我所爱、笑对人生、打破常规、树立目标、以勤补拙、珍惜机遇、善于总结、磨砺悟性、纵横交际。
  • 中国人的炼金术

    中国人的炼金术

    本书探讨古今著名商人的经商智慧,领悟他们从商经商的谋略手段,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商帮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智慧进行了总结。
  • 必须改变的207个小毛病

    必须改变的207个小毛病

    绝大多数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无不努力的追求成功与幸福,但是人总有一些坏毛病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对于追求成功与幸福的人而言,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坏毛病,自身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推荐
  • 大士争锋故国中山

    大士争锋故国中山

    战国,一个血与火并存,野蛮与文明交织的大争之世。在那刀光剑影的厮杀呐喊中,在那折冲樽俎的谈判桌上,有多少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士”,一个特殊的阶层,诸子百家,各学有所长。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又或为了信念,彼此争斗不休,斗智斗力。赵世这个来自未来的失意青年,阴差阳错的回到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战国时代,为了生存,为了梦想,更为了“我存在过”,与先秦诸子发生碰撞。并见证着这一波澜壮阔。——我存在的根本是我存在着,而存在的目的就是去见证群号61272126
  • 泥葫芦

    泥葫芦

    凡人流小说。“我这个葫芦好像能炼丹?”“放入草药,灵石,天地异宝,妖兽异骨,都能成丹!”这丹香,光泽,品质,无数宗门门派隐士高人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正文:少年秦阳饿死前点燃了老家传承了十几代的一根油黄香,竟然天降仙鹤,走上来了与凡人不同的道路…………………………………………………欢迎看文,求收藏(~~)
  • 烈焰噬神

    烈焰噬神

    烈焰枪,噬神印。一主杀戮,一主吞噬。传说中得一者便可主宰这片天地。少年人,胸怀凌云壮志,从小城镇中走出……群雄并起,王朝争霸,百族争神,舍我其谁?
  • 现实之道

    现实之道

    在一次的太空中意外冲进时空旋窝,周伟成了集合力量与邪异魅力于一身的奇特男孩。三大美女同时倾心于周伟这名貌不惊人的同学身上?是意外,还是这个奇特男孩有什么特殊专长?意外的时空旅行要如何才能回到现带?是什么样的时空机器能穿梭时空?是天神还是魔鬼的安排?究竟会让这个平凡的男孩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四个各有特色的美丽女孩,又要怎么让她们的「相公」失身于她们呢?借着人皇使遗留下的强大精神力量,周伟不但学会「霸血诀」,入主暗教,又仗着暗教流传下来的镇教神兵,引兵侵入中土,取得传说中能穿越时空的「盘古斧」。
  • 坍塌之路

    坍塌之路

    有一天创世树觉得自己太大了,所以准备修剪一下树上的世界。所以创世树最后决定用胜出制的方法来决定谁该被自己修剪。就这样,世界和世界的战争开始了。余叶大二学生,有一天幡然醒悟觉得自己需要个女朋友,就在他出门约会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改变,紧接着各种世界、生命坍塌下来。地球危机全面开始,是吞并别人还是被别人吞并,规则很简单……。
  • 惟妙惟肖的爱情

    惟妙惟肖的爱情

    本书讲述了时代前进中两代知识分子南辕北辙的命运。这是一场读书人与商人、博士生与高中生的PK,更是这个时代本身的PK。
  • 放念随记

    放念随记

    随心而起,生活所念,或偶有所感,或陈年旧记
  • 我的心只为你停留

    我的心只为你停留

    J国近来风平浪静,一切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平静且又幸福的生活。可就有这么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他从不在白天出现,年龄不清,性别不知,容貌家庭住址家人身份一概不知。唯一清楚的,是他的行事作风-------“暗人不说明话”,无人知晓他的性格。他好像生来就是一个逆天改命的人,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杀了一个又一个“好人”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你说,他死了吗,你猜……准备入坑了吗?那就来吧,欢迎入坑………(注:本书全凭作者一人想象,若是出现同本,必追究.)
  • 剑三之再兴大唐

    剑三之再兴大唐

    一个剑三玩家因为一场意外,而重生到742年的大唐,成为李唐皇子。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他该何去何从?江湖,家国,亲情,爱情,他该怎样守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