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3400000031

第31章 荀子(3)

这是“标准的”知识论,与孟子的学说,大概相似。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正与荀子的“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同意。他两人都把“法圣王”看作一条教育的捷径。譬如古人用了心思目力,造下规矩准绳,后世的人依着做去,便也可做方员平直。学问知识也是如此。依着好榜样做去,便也可得正确的知识学问,便也可免了许多谬误。这是荀子“止诸至足”的本意。

三、名学

荀卿的名学,完全是演绎法。他承着儒家“春秋派”的正名主义,受了时势的影响,知道单靠着史官的一字褒贬,绝不能做到“正名”的目的。所以他的名学,介于儒家与法家之间,是儒法过渡时代的学说。他的名学的大旨是:

凡议,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无隆正则是非不分,而辩讼不决。故所闻曰:“天下之大隆(下旧有也字。今据久保爱所见宋本删),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故凡言议期命以圣王为师。(《正论》)

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耶?(《解蔽》)

他的大旨只是要先立一个“隆正”,做一个标准的大前提。凡是合这隆正的都是“是的”,不合的都是“非的”。所以我说他是演绎法的名学。

荀子讲“正名”只是要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名,用国家法令制定;制定之后,不得更改。他说: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辩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功(功旧作公,今依顾千里校改)。其民莫敢为奇辞以乱正名,故一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正名》)

但是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同)

“循旧名”的法如下: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同)

荀子论“正名”,分三步,如下:

(一)所为有名。

(二)有缘有同异。

(三)制名之枢要。

今分说如下:

(一)为什么要有“名”呢?荀子说:

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互纽(此十二字,杨注读四字一句。王校仍之。今从郝懿行说读六字为句。互旧作玄,今从王校改)。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

这是说无名的害处。例如我见两物,一黑一白,若没有黑白之名,则别人尽可以叫黑的做白的,叫白的做黑的。这是“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互纽”。又如《尔雅》说:“犬未成豪曰狗”;《说文》说:“犬,狗之有县蹄者也。”依《尔雅》说,狗是犬的一种,犬可包狗。依《说文》说,犬是狗的一种,狗可包犬。如下图:

这也是“异物名实互纽”之例。荀子接着说:

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此处当注意的是荀子说的“制名以指实”有两层用处:第一是“明贵贱”,第二是“别同异”。墨家论“名”只有别同异一种用处。儒家却于“别同异”之外添出“明贵贱”一种用处。“明贵贱”即是“寓褒贬,别善恶”之意。荀子受了当时科学家的影响,不能不说名有别同异之用。但他依然把“明贵贱”看得比“别同异”更为重要。所以说“上”以明贵贱,“下”以别同异。

(二)怎样会有同异呢?荀子说这都由于“天官”。天官即是耳、目、鼻、口、心、体之类。他说:

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

这就说“同”。因为同种类同情感的人对于外物所起意象大概相同,所以能造名字以为达意的符号。但是天官不但知同,还能别异。上文说过“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天官所感觉,有种种不同。故说:

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有读又。此承上文而言,言心于上所举九事外,又能征知也)。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

这一段不很好懂。第一长句说天官的感觉有种种不同,固可懂得。此下紧接一句“心有征知”,杨注云:“征,召也。言心能召万物而知之。”这话不曾说得明白。章太炎《原名》篇说:“接于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于心曰想,想者谓之征知。”又说:“领纳之谓受,受非爱憎不箸;取像之谓想,想非呼召不征。”是章氏也把征字作“呼召”解,但他的“呼召”是“想像”之意,比杨倞进一层说。征字本义有证明之意(《中庸》“杞不足征也”注:“征,犹明也。”《荀子·性恶篇》:“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汉书·董仲舒传》有此语,师古曰,征,证也)。这是说五官形体所受的感觉,种类纷繁,没有头绪。幸有一个心除了“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之外,还有证明知识的作用。证明知识就是使知识有根据。例如目见一色,心能证明他是白雪的白色;耳听一声,心能证明他是门外庙里的钟声。这就是“征知”。因为心能征知,所以我们可以“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色”。不然,我们但可有无数没有系统,没有意义的感觉,决不能有知识。

但是单有“心”,不用“天官”,也不能有知识。因为“天官”所受的感觉乃是知识的原料;不有原料,便无所知。不但如此,那“征知”的心,并不是离却一切官能自己独立存在的;其实是和一切官能成为一体,不可分断的。征知的作用,还只是心与官能连合的作用。例如听官必先听过钟声,方可闻声即知为钟声;鼻官必先闻过桂花香,方可闻香即知为桂花香。所以说:“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当簿”如《孟子》“孔子先簿正祭器”的簿字,如今人说“记账”。天官所曾感觉过的,都留下影子,如店家记账一般。账上有过桂花香,所以后来闻一种香,便如翻开老账,查出这是桂花香。初次感觉,有如登账,故名“当簿其类”。后来知物,即根据账簿证明这是什么,故名“征知”。例如画一“丁”字,中国人见了说是甲乙丙丁的“丁”字;英国人见了说是英文第二十字母;那没有文字的野蛮人见了便不认得了。所以说:“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

(三)制名的枢要又是什么呢?荀子说,同异既分别了,

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至于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此制名之枢要也。(以上皆《正名》篇)

制名的枢要只是“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八个字。此处当注意的是荀子知道名有社会的性质,所以说“约定俗成谓之宜”。正名的事业,不过是用法令的权力去维持那些“约定俗成”的名罢了。

以上所说三条,是荀子的正名论的建设一方面。他还有破坏的方面,也分三条。

(一)惑于用名以乱名荀子举的例是:

(1)“见侮不辱”。(宋子之说)

(2)“圣人不爱己。”(《墨辩·大取》篇云:“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

(3)“杀盗非杀人也”。(此《墨辩·小取》篇语)

对于这些议论,荀子说:

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

“所以为有名”即是上文所说“明贵贱,别同异”两件。如说“见侮不辱”:“见侮”是可恶的事,故人都以为辱。今不能使人不恶侮,岂能使人不把“见侮”当作可耻的事。若不把可耻的事当作可耻的事,便是“贵贱不明,同异无别”了(说详《正论》篇)。“人”与“己”有别,“盗”是“人”的一种;若说“爱己还只是爱人”,又说“杀盗不是杀人”,也是同异无别了。这是驳第一类的“邪说”。

(二)惑于用实以乱名荀子举的例是:

(1)“山渊平”。(杨注,此即《庄子》云:“山与泽平。”)

(2)“情欲寡”。(欲字是动词。《正论》篇说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

(3)“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杨注:此墨子之说)

荀子说:

验之所缘而以同异(而旧作无,今依上文改),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

同异多“缘天官”,说已见上文,如天官所见,高耸的是山,低下的是渊,便不可说“山渊平”。这便是墨子三表(看第六篇第四章)中的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情欲寡”一条也是如此。请问:

人之情为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俗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正论》)

这是用实际的事实来驳那些“用实以乱名”的邪说。

(三)惑于用名以乱实荀子举的例是“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这十个字前人都读两个三字句,一个四字句,以为“马非马也”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也”。孙诒让读“有牛马,非马也”六字为句,引以证《墨辩·经下》:“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一条。《经说下》云:“‘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我以为孙说很有理。但上文“非而谒楹”四个字终不可解。

荀子驳他道:

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

名约即是“约定俗成谓之宜”。荀子的意思只是要问大家的意见如何。如大家都说“牛马是马”,便可驳倒“牛马非马”的话了。

四、辩

荀子也有论“辩”的话,但说的甚略。他是极不赞成“辩”的,所以说:

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辩执恶用矣哉?

这就是孔子“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意思。他接着说:

今圣王没,天下乱,好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辩说也。

辩说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荀子论“辩”有几条界说很有价值。

他说: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

又说:

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期,会也。会,合也。〔《说文》,累字如累世之累,是形容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王校,论当作谕。我以为不改也可)。辩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不异实名”谓辩中所用名须终始同义,不当前后涵义有广狭之区别)。

荀子说“辩”,颇没有什么精采。他说:

期命也者,辩说之用也。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同情。)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辩则尽故。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

“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即是前文所说的:“心仪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凡言议期命,以圣王为师。”这种论理,全是演绎法。演绎法的通律是“以类度类”(《非相》),“以浅持博,以一持万”(《儒效》)。说得详细点是:

奇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疑怍;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儒效》)

同类推荐
  •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经历颇丰,从翩翩公子,到老师,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门,可以说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传奇。弘一法师讲佛学结合实际,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他讲佛学,不仅是叫我们如何学佛、做佛,也教我们如何做人。愿更多的人们,从书中进一步认识法师,于惕历自省之余获得一份清明。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琵琶荡

    琵琶荡

    他,挛鞮冒顿,匈奴帝国的第一位单于,孤傲邪冷,弑父称王,送妻杀妾,屠城灭族,利箭铁蹄荡涤了茫茫血色江山,到头来,却要不择手段抢个女人,铁石的心肠竟还是敌不过一首铮铮琵琶曲。她,回涂浣,矛盾地生存于华夏族人与胡人之间,身世诡异,心思百变,美貌摄人魂魄,琵琶断人柔肠,生是女儿身,却是侠肝义胆,爱恨分明,惹来杀戮之神强行夺爱,可她也要用尽心思来逃之夭夭。一个心狠手辣,一个百折不挠。一个抓,一个躲。一个追,一个逃。一个故事,从大秦到月氏,从东胡到匈奴,从秦岭到天山,从我写到你看,徐徐道来,有些慢热,先赏赏风景吧……嘿嘿
  • 真该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的事

    真该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的事

    有一些教训,能告诫年轻的女孩少些冲动,多些思考;有一些指引,能让年轻的女孩少一些失去,多一些获得;有一些忠告,能让单纯的女孩少走弯路,直达目标……《真该在年轻时就知道的事》从自我定位、恋爱婚姻、职场成长,社会交往、心灵修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细致与全面的指导与建议。希望每一个女孩都能够个性独立、幸福甜蜜,在年轻的时候便能赢得宠爱与尊重,获得爱情与事业。
  • 萌萌王子:我的校草大人

    萌萌王子:我的校草大人

    转学第一天就杠上四大校草之首的厉南枫,这家伙不知道是不是被她打傻了,居然要她当他的女朋友。为了自身安全,她只好委屈求全,不过这位校草大人还满贴心的,上下课负责接送,二十四小时随传随到,正当她满心欢喜自己走了好运。谁竟意外发现这一切都是校草大人的诡计……哼,真当她是软柿子,可以随意拿捏吗?接招吧,我的校草大人……
  • 冰山王子爱上呆萌公主

    冰山王子爱上呆萌公主

    她们既完美又呆萌还有点小骄傲,本来她们在英国游玩却被自己的爸比和妈咪叫到圣溪学院去上学,可在上学的过程中她们遇到了他们,他冰冷如冰山,他温柔如王子,他花心如萝卜,再一次意外他夺走了她的初吻,喜欢王子的女人嫉妒,一次次的陷害她,王子们也只相信他看到的,他她们会在一起吗?尽情期待!(冰上王子爱上呆萌公主)
  • 次元帝国:烈阳

    次元帝国:烈阳

    烈阳不落,帝国不灭。——烈阳军团聚天地龙气,化吾身为帝。列强臣服,吾将一统次元!——苏若阳
  • 请依靠一下挂逼师傅好吗

    请依靠一下挂逼师傅好吗

    【挂逼神颜宗主?偏执腹黑狼狗徒弟】在这个玄学为天的时代白七安火了#神秘玄门大家族的神颜掌门##万人血书求掌门出道##神颜美少女竟有这层身份!#...看到消息的其他玄学家族掌门长老们内牛满面,同样是十八岁...多一点点的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而被推至热度最高的她,还在晃着jio丫“出道什么的,有看小说好玩嘛?”白七安不解是了,努力修行把你家我家他家功法也学了个遍顺带着修炼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功法的原因是叔叔说如果不学完就不让看小说等自个升级成功,他就把这偌大给家族扔给了她,和自个夫人隐居去了??好吧,她认等把这一切搞完了,白七安拿起手机点击新看的一本男频小说是了,在玄学家族修炼玄学的她出现了玄幻的事她穿越了?!还是最后魂飞魄散的大波斯不行!为了让自己活下来.....就只能趁男主还小....和男主打好关系啦~可是...越把他当崽崽养,他怎么看自己眼神越奇怪了?【前期女扮男装做兄弟,马甲要在稍后些掉落,掉落后才是师徒线,不论前后期都巨甜高甜马卡龙甜,入股不亏啊!】
  • 黯青

    黯青

    暗恋很苦,被爱的永远不知道爱着的有多卑微
  • 会计娇妻:步步惊情

    会计娇妻:步步惊情

    她是一个度假村村长的女儿,从小开始励志当一个会计;他是白氏集团的继承人,她的未婚夫;六岁他住进了她家,七岁他成了她的未婚夫,十八岁他追她逃······总之这是一个花心男变成妻管严,一个单纯小会计变成宅斗高手的虐恋故事。
  • 我的单身时代

    我的单身时代

    游走于形形色色的女人之间,却依旧单身的男主。事业上一路打怪升级,展现非凡的商业才华。在纷扰的社会中找寻自己真正向往。
  • 摘星星的女孩子

    摘星星的女孩子

    追星的人永远的够不到星星,所以要努力成为一个星星,然后再与星星肩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