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7300000008

第8章 救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2)

有则古代故事,说有个犯人罪恶滔天,要被杀头了。母亲哭得死去活来,犯人看着母亲,突然向监斩官提出了一个要求:跟母亲说最后一句话。

监斩官本来不愿答应,但禁不住犯人母亲的苦苦哀求,恻隐心动,便放犯人的母亲到刑场上,跟犯人说最后一句话。

谁知在母亲贴近儿子的过程中,儿子突然一口将母亲的耳朵咬掉。母亲呆住了,不知道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犯人癫狂地笑道:“是你的爱害了我。小的时候,我偷了别人家的一枚针,你没有怪我。后来,我把邻居家的鸡偷偷地杀来吃,你也没有怪我。我以为这些都是对的,结果越陷越深,从偷东西,到抢东西,再到杀人,最终要被杀头……”

犯人责备母亲一向溺爱自己,不以社会普遍接受的法律、道德标准去教育自己,结果造成自己是非不分、为所欲为,以至于沦为阶下囚,丢掉性命。

把一切坏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是不孝的。把一切好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是失去自己本性的。其实,好与坏是习性,不是本性,既非与生俱来,也非父母所生。习性其实就是自己后天习得的。

犯人把自己犯错的原因都推到了母亲的身上,这是不对的。犯人的母亲有没有错?当然有,但并不是主要的责任人,主要责任还是在犯人自己。实际上,犯人明白偷东西不对,也知道抢东西不对,更知道杀人不对,但他却还是这样做了。

人会不自觉地去做以为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不自觉地习得自以为不错的习惯和德性。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但还是有人会去吸,特别是年轻人,最初吸烟往往是因为觉得吸烟的人很酷,他希望自己也很酷,因此尝试着吸烟,谁知一回两回,慢慢地就成了习惯。

犯错的人也是这样。他其实是在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结果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坑里,这能怪别人吗?有的人掉进坑里后,会努力地爬出来,而有的人则再也不愿意爬出来了,结果不断地沉沦,这又能怪谁呢?

人要承认自己犯下的过错,努力去改正它。错误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做的,如果你犯了错误,不要逃避,承认错误才能改正错误。若连自己所犯的错误都不承认,又怎么可能改正它呢?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就如同每个人都有佛性一般。重要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你是否能够认识错误,并改正它。佛性每个人都有,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成佛呢?重要的不是佛性本身,而是你是否能够努力检修自己,消除迷障,明心见性,透彻自性。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要学会改正错误,就如同人要学会转身绕路一样。当自己犯了错误,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应该努力去改正错误。不要将自己的错误推给别人,推给父母,推给老天。

顾其短,扬其长,宽容可育人

每个人都有自以为是的毛病,有时甚至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围着自己转。一旦这样的思想在你的心里占了上风,一方面,就会出现炫耀自己的情况;另一方面,往往会贬抑他人、非议他人。

若你曾经致力于克服自身的弱点,你就会发现,人似乎始终都难以摆脱沾沾自喜的心理,而对于他人也总有一些不自觉的贬抑的心理。这也就是看轻别人容易,而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的原因。

为何会如此呢?只因世人皆执于我见。执于我见,就是人性弱点的根源,因为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到别人的心声,自然很多事情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而别人呢,也同样更多地执著于自己的观念,为自己考虑。

这样一来,人们之间往往会矛盾丛生,若非有理性、智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必定斗争不断而绝难有和谐共处的机会。事实上,即便有理性、智慧的存在,深入世事的我们也能时常遇到彼此争斗、算计之事。

正因为如此,哲人说:“人类是自私的动物。”其实,世间又何尝只有人类自私呢?只不过人类有理性存在,有智慧存在,便有了体察自性、了解自身的能力,如此,也就有了通过持戒来消除自私我见的能力。

在小山村里住着一个老妇人,她养着一群鸡,其中有很多公鸡,每天凌晨公鸡都发出嘈杂的啼叫声,然后太阳就出来了。日复一日,这样的现象都没有变化,公鸡鸣叫,太阳升起,于是,老妇人坚信:太阳是她家里的公鸡叫醒的。

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当时的老妇人觉得自己的见解是合乎逻辑的:太阳确实是在公鸡发出一些噪声之后才开始升起的。

所以,老妇人就对山村里的人们说:“太阳是因为我才升起的,一旦我离开了这个村子,你们都会生活在黑暗之中。”

但是村民们听到这些话之后都笑了,没有理会老妇人。老妇人觉得很生气,就真的带着她所有的公鸡离开了村子。

她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当然,到了早上的时候,太阳还是照常升起。

老妇人笑了:“现在他们知道了吧。太阳出现在这个村子!现在他们将会哭泣,而且会后悔,但我是不会回去的。”

持戒的目的就是要克服自身的弱点,消除我见。人有炫耀自己、表现自己的心理,这是我见造成的;人都有议论别人、贬抑别人的心理,也是我见引发出来的。

不执于我见,你就不会自炫;不执于我见,你就不会抑他;不执于我见,你就不会自私;不执于我见,你就能够明心而见性,看破无明,而直透本来。

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这不是佛家弟子该有的心性修养,更非俗世之人交际之所宜。若你过于关注自己,也就是我执我见太过,那么就很难让别人接受你。

吴某约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打算通过聚会帮助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起来。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迫,他实在痛苦极了。

大家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几杯酒下肚,谈兴起来,其中有人就不由自主地炫耀起自己的能耐,谈起自己的赚钱本领,那种得意的神情让人看了就有些不舒服。

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越来越难看,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他猛喝了一杯酒,赶早离开了。吴某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愤愤地说:“会赚钱也不必那么神气吧!”

吴某了解这位朋友的心情,因为他自己就遭遇过这样的事业低潮期。那个时候,正风光的亲戚在自己的面前炫耀薪水、奖金,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支支插在心上一般。

吴某本来打算做件好事,让朋友心情好点儿,然而,没想到朋友的心情不但没有变好,反而更差了。真可谓好心办坏事!

当你在炫耀自己有多聪明时,有时就是在嘲笑对方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特别是失意的人,你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他会更恼火,甚至讨厌你。

其实,做人不需要光芒太亮,够亮就行了,否则就会晃着别人的眼睛,让人眼红嫉妒,而且自己也可能会被反射的光芒灼伤。

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不能太自我,而应该去除我执,谦虚一些才对。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总之,做人不能炫耀自己的聪明而议论别人的不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才是人生幸福之道。

原宥之心,可救沦落之心

佛说:“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若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这样的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哪怕别人侮辱了你,也没必要纠结不已。与其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追究别人和谴责别人之上,还不如忍受那些侮辱、苦难,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业上,认真地搞好自己的本职。

鸠摩罗什大师是著名的译经师,中国佛学经鸠摩罗什的翻译而面目一新。此前,汉语版本的佛学典籍十分稀少,而且翻译得都不是太好,不是艰深晦涩,就是文义粗疏。鸠摩罗什学养深厚,他翻译的经书不但语言优美,而且很好地传达出佛学的本旨,成为汉语译经史上的经典范本。

这位高僧大德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付诸于翻译经典、弘扬佛法的大事业当中,为了完成译经的理想,他忍辱负重,曾经两次破戒,也未能动摇其继续宣扬佛法的真心。

公元384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龟兹,将鸠摩罗什抓住了。吕光并没有发现鸠摩罗什特别的地方,又见他年轻,有点儿看不起他,便恶作剧地强迫他娶龟兹王的女儿。鸠摩罗什不肯接受,苦苦拒绝。

吕光不理鸠摩罗什的推脱,而是让鸠摩罗什喝醉酒,然后将他和龟兹王的女儿关在一间密室里,逼鸠摩罗什破戒成亲。

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鸠摩罗什入长安,拜为国师。鸠摩罗什主持庞大的译场,译出大量佛经,获得极大的成就和声望。

姚兴把鸠摩罗什当成当世奇才,有一天,他对鸠摩罗什说:“才学超众,海内无双,只是已经年近六十了,却无子嗣,难道欲令法种断绝吗?我有宫妃数百,想以其中二人送与你,如能生几个儿子,也好继承你的智慧才学。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鸠摩罗什一听此言,立即想起多年前吕光逼婚的事情,只不过吕光逼婚是戏辱,而姚兴逼婚是尊敬。鸠摩罗什无奈,只好苦笑答应。从此之后,便不住佛寺僧房,另外迁往他处。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震动,有些僧人羡慕,妄想效仿。鸠摩罗什便召集众僧,拿了一满钵的针说:“如果你们能像我这样,将一钵银针吞入腹中,你们就可以娶妻蓄室。否则,绝不可学我的样子。”说罢,鸠摩罗什将一钵银针吃到了肚子里。

鸠摩罗什还不放心,担心佛门戒律成为空有,于是每次登座讲法事都不忘向人们解释:“我娶妻蓄室是被逼无奈,我的戒行有亏,但是我翻译的经典若有违背佛陀本怀,让我深陷地狱。”

鸠摩罗什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屈辱,而放弃人生的理想和普度众生的事业。更不能因为众生让自己饱受屈辱,就埋怨众生,抛弃众生。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鸠摩罗什大师虽然两次破戒,但能忍辱而继续佛法事业,他没有埋怨别人,更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

鸠摩罗什的行为虽然同普通人一样,但他的精神却超越了俗事。我们应该像采撷莲花的芬芳一样,但取其花,不要取其泥。

曾国藩年轻时到长沙求学,他的书桌就在窗前。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因为来得晚,书桌只好被安排在墙角。

有一天,展大宽突然冲着曾国藩大吼:“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一声不响地把桌子挪开了。

然而,展大宽仍然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竟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

曾国藩看了没说一句话,之后他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又来寻衅,认为曾国藩换了座位,夺了自己的好风水才高中的。曾国藩对此始终和颜悦色地听着,不置一词。展大宽找了几次麻烦,发现很无趣,就没再理会曾国藩了。

研究曾国藩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个人的大智慧就在于善忍。官场失意,忍忿;同僚排挤,忍气;战事溃败,忍辱;名利无收,忍欲;功高震主,忍嫉……真可谓百忍成金,“忍”字贯穿了曾国藩的一生,也造就了他的辉煌。

面对别人的侮辱,要学会容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很有人生启发的意义。在生活当中,谁也不能时刻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持来慢慢地调整自己,学会在大事临头时忍耐、克制,故寒山子诗偈云:“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守护自己的真心和理想是十分必要的。世间无论什么事,说很容易,做却很困难,说不发脾气,但境界一来,自我就不能把持。禅语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就是这个道理。只要真心常在,理想不灭,你就不会陷入迷途之中,浑浑噩噩、不知所措。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菜根谭》有云:“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古往今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诸葛亮说:“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骄傲自满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傲慢,从表面上看来自于优越感,但它的根源其实在于愚蠢和基于愚蠢之上的偏见。不管是富人对穷人的优越感,还是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对学历低于自己的人的优越感,抑或是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优越感,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这些所有的优越感都是愚蠢的,都是落后社会的产物。如果一个社会缺乏流动,那么这个社会就很容易产生人对人、人群对人群的优越感。反之,如果是一个崇尚平等、自由,提供充分竞争和流动机会的社会,则会让所有的优越感都成为狭隘者的聊以自慰。由此可见,优越感跟傲慢一样,都是一种愚蠢,并且是一种对人群的仇视和敌意,更是一种******的品行。

有一位学识渊博的老禅师和俗家弟子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这天,一位家里相当富有的弟子趾高气扬地跟所有师兄弟炫耀:他家在郢都郊外的一个村镇旁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正当他口若悬河地大肆吹嘘自己富有时,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的老禅师突然拿出了一张包括诸多国家在内的大地图,然后问他:“麻烦你指给我看看,我国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弟子指着地图扬扬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郢都又在哪里?”老禅师接着问道。

弟子移动着手指在地图上将郢都找了出来,但和整个国家相比,明显小了很多。

“那么,那个村镇又在哪里?”老禅师继续问道。

“那个村镇当然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弟子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道。

最后,老禅师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又在哪里?”

这下弟子急得满头大汗,因为他根本不可能找得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这让他感到很尴尬却又深有感悟地回答:“对不起,我找不到!”

不管你拥有多少,在天地面前,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里,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实在微不足道。纵观历史,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了极其渺小的瞬间。“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谦恭有礼的心。

同类推荐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热门推荐
  • 偶像活动之星光学院

    偶像活动之星光学院

    一个女孩,入学考试引发了3个特殊效果;一场比赛,赢下了学院的顶级偶像;自己的母亲和星光新任校长比赛偶活,竟然能够高分过关……所有之后,一切的都是崭新的开始,新一代的STAR☆ANIS出场,新的偶像活动即将开始,所有新一代的STAR☆ANIS自己的母亲竟然都是原一代的STAR☆ANIS,只是多了两个新人偶像,成为了十人的组合,一切都变了……不同的性格,高级的表演,一定会给你带来绝对的惊喜。【仍旧是我们几个】
  • 兼职王妃诱王爷

    兼职王妃诱王爷

    岁,纳了第一个侧妃,俩年后该侧妃跟着一个盐贩子私奔了!岁,纳了第二个侧妃,一年后该侧妃跟着一个唱戏的跑了!岁,纳了第三个侧妃,半年后该侧妃跟着驻守边关的大将军走了!岁,纳了第四个侧妃,三个月后,眼见该侧妃举止反常,似是有了逃走的征兆,鲜于凌墨的母亲恭顺夫人当机立断的给他纳了第五个侧妃,鲜于王府曾经的世交舒家的女儿舒赢儿。十九岁的舒馨穿越后面对的状况不是一般的混乱,她叫舒赢儿,有一个一贫如洗的家,一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牛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牛

    肉牛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畜。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解答农民朋友们在肉牛养殖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涉及了肉牛的饲养、育肥、繁殖、防病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肉牛养殖场、养殖户在饲养中参考使用。
  • 地狱的妖怪们

    地狱的妖怪们

    痛苦的地方莫过于地狱。最难的莫过于地狱里的妖怪们。地狱是一个世界。生活在地狱也是一种生活。活在天堂、人间之下的地狱中的妖怪们,唯一支撑它们的,唯有身体里的热血。
  • 寒冬已至

    寒冬已至

    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段精彩传奇的事迹,这里有着无所不能的魔法和充满奇迹的圣光,而在魔法和圣光的庇护下,史诗的一幕正在上演!当寒冬已至,长夜降临!人类将再一次像每一个时代的童话故事里讲述的那般,他们挣脱束缚,他们对抗命运,他们反抗神明!不管是对是错,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为那还未到来的明天而战。而当道路走到尽头,故事来到结尾,一切又是否真能如童话里讲的那般美好?
  • 娘子骗进房

    娘子骗进房

    有传皇上最爱的太子,自幼便独自去了它国游历,近来回朝,皇上替其御笔钦点候选太子妃十人。有采花贼闻此消息,扬言要亲尝未来国母之鲜,她是小小清水县的捕快,因太子妃一事,被借调往京城,全力缉拿采花贼。却不知道她的幸福全由这些采花贼给促成了。
  • 重生香江大富豪

    重生香江大富豪

    回到1977年,开局一名穷学生,他从一个超级学霸到大富豪,不要太爽!建了个QQ群22813241,欢迎来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完了九爷你马甲又被扒啦

    完了九爷你马甲又被扒啦

    夜叶是天道的女儿,反正她自己是这么觉得的。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作恶多端,也许是功德太多。总之,夜叶每次在登上巅峰的时候都会夭折,然后重生。夜叶,远古众神之神,这是她最初的身份。夜叶,平行空间异能之王。夜叶,冥域之主。夜叶,星际星域夜家家主,星域域主。这些,都是她重生之后的身份。夜叶,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会作小能手。这不,又一个不小心把自己给作没了,然而本人还不自知,还在作天作地中。她,二十一世纪帝都顶级豪门世家神秘小姐,因为太作女扮男装,因为是家中的独宠,因为太过纨绔被自家老爷子丢到下面,俗称历练,再然后历练完了回去给他当继承人...夜叶翻了翻眼皮,笑话,您老一没病二没残疾三没死,别一天天想着把烂摊子丢给她自己逍遥过活去,最重要的是,万一她刚登上家主的位置又早夭了咋办?他,帝都豪门顶级世家下一任继承人,放着好好的尊贵少爷不做,跑去一所高中给人当老师直到有一天,京城的太子圈收到了两条堪称炸裂性的短信,整个帝都从此开始变得不平凡了,处处都充满了诡异。直到两方人在调查某一大佬时,面面相觑的看着对方扒出来的身份,开始发懵,所有人都陷入了迷之沉默...啊靠!你们吃饱了没事干的,比谁马甲多是吗?
  • 书灵愿望

    书灵愿望

    《书灵愿望》书灵:宿主这样好吗?宿主:听我的!书灵规则:1辅助宿主完成任务2只能绑定一个宿主宿主:以后都听我的!书灵:我应该怎么办?宿主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