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3700000008

第8章 常放下,莫苛求:一念断,众生可成佛(3)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有着太多诸如风动、幡动的诱惑。我们只要把持住自己的心,不为所动,不贪得、不患失,就能获得充实、快乐和自在的人生。

顺其自然,可得自在之心

有人问洞山禅师:“我们如何躲避寒暑?”禅师回答:“何不向无寒暑处避?”这人又问:“什么地方才是无寒暑处?”禅师答:“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阇黎:梵语音译,指高僧。)

其实,禅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寒冷的时候,就和寒冷融为一体;酷热的时候,就和酷热融为一体。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玄妙,其实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

天气的寒冷和炎热,本来就是自然现象。你无论如何抱怨、如何烦躁,都不可能改变,所以,不如顺其自然地度过炎热和寒冷。

每个人的人生就要经历无数个寒暑。其实无论是寒冷的天气,还是炎热的天气,都容易过去。人生真正难过的是那些在生活、事业中以及学习中遭遇的“寒暑”。天地之间,造化弄人,每个人都不会一马平川地过日子,也不可能一生都遇见顺利的事情。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生都顺利,都走坦途,不需要奋斗,那么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我们要看到,人生的那些坎坷就像天气一样:炎热有炎热的乐趣。因为每到夏天,草木葱茏,蝉鸣蛙叫,生机盎然。尽管炎热,但总有大树的阴凉为你遮去一些暑热;寒冷有寒冷的乐趣。因为,每到冬天,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将大地覆盖,银白色的世界既静谧又美丽。

所以,没必要被炎热弄得烦躁不安,也没必要厌弃寒冷,顺其自然,心境自然会愉快。人生也是如此。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坎,不要觉得自己不幸,也不要抱怨,昂首挺胸一直朝前走,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个人遭受了一些挫折,就开始闷闷不乐,整日垂头丧气。母亲看他这样便对他说:“儿子,你看过那些骑马上山的人吗?他们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

他不明白母亲的意思,请求母亲说明。

母亲说:“骑马上山,很多人害怕从马背上掉下来,所以紧紧地匍匐在马背上,弄得自己很紧张、很痛苦。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只需将身体直立起来,就可以轻松地骑马上山,还可以看看两边的风景。骑马下山的时候也是一样。”

这个人终于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母亲是要告诉他,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顺其自然地度过。尤其是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哭着也是过,笑着也是过,为何不去笑着过呢?

人生之旅,苦难重重。成功时有成功的快乐,失败时有失败的收获,摒弃痛苦与绝望,时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保持一种恬淡快乐的心情,成也好、败也罢,都把它当做人生必经之路去走。一旦拥有了这种胸襟,就会过得自在洒脱。

有一个人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已经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但是,在他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他深爱的母亲去世了,这对正处在困境中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好心的邻居们以为他肯定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所以都做好了要好好安慰他的准备。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就在他母亲出殡的那天,这个人竟然是笑眯眯地送走了母亲的遗体,然后又高兴地回到自己破败的小屋里。

邻居们都以为他是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精神失常了,可后来却发现,他根本就没有疯,而且精神状况很好。邻居们疑惑不解,便问这个人:“你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为什么还这么高兴,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对你母亲的一种不孝之举吗?”

这个人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静思我想明白了,生死本是自然的事情,人人都不能强求。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不论我再怎么痛苦,她老人家也不会活过来了。既然这样的话,我还不如不痛苦。而且,我的母亲很爱我,要是她知道我因为她而这样痛苦,她一定不会同意的,我只有快乐地生活着,才能表达我对母亲的孝顺。因此,我不会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中,我要放下痛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让我的母亲放心。”

人生应该懂得顺其自然这个道理。失败的时候,顺其自然,别为苦难垂泪,事情该怎样解决就怎样解决。路该怎样走,还怎样走,总会有走过去的一天。

对于生活,不要有那么多苛求,不要有那么多欲望,应该顺其自然、心平气和。作为普通的大众,虽然不能做到无欲无求,但是也不要有过多的苛求。只有如此,你才会过得自然、顺心、惬意。

退步原为进,无争方能得

寺院请来的画师刚在大殿的墙壁上完成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画中的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众僧看后虽觉画面很精细,却总感到气势不足,但他们又说不出是什么地方画得不对。画师也感觉出来了,但做了数次修改总是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适逢无德禅师云游回来,众僧就把他请到画前评点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龙与虎的特性并没有表现出来!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前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向后回缩的幅度越大,虎头越贴近地面,在出击时方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画师豁然开朗道:“这位禅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画得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缺乏一种气势。”旁边的众僧也欢喜异常。

无德禅师回顾众僧,借机说教道:“须知为人处世,参禅修道亦同此理,做好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跑得更远,经过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冲得更高。”

学僧浑然不解,问道:“师父,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笑道:“这里有禅诗一首,且听好——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说完便拂袖而去。

众僧低头品味,似有所悟。

一些有智慧的人,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犹如龙抬头、虎欲扑;有时自谦自检,犹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禅者乃人中之贤,以退为进,以谦为尚,不异乎低头与退步,并非消极,真正的龙争虎斗,并不是张牙舞爪,而是懂得以退为进、蓄势而发。

老庄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达和二儿子贤,大儿子达人很聪明,待人礼貌,做事手段精明。二儿子贤算不上精明,但待人热情,心地善良,宽容大度。老庄主知道,在自己去世以后,如果把山庄交给大儿子,他一定可以将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他又觉得对不起二儿子。因为山庄里的大多数庄客都非常喜欢老二贤,每每谈到兄弟俩,大家称赞贤总是比称赞达要多。

老庄主觉得应该在自己离世之前,将这件事情做好决定。于是,他来到一位庄客家里。这位老人是个智者,看问题往往比别人都透彻。

老庄主对老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老者笑着问:“老庄主是否想把山庄传给达呢?”

老庄主没有说话,叹了口气。

老者点点头说道:“如果传给达,自然最好不过。因为达很聪明,懂得怎样经营山庄。他做事积极,凡事都懂得争取机会。把山庄传给他,他一定会把山庄经营得有声有色,并且也会扩大山庄的面积。”

听到老者这样说,老庄主心里自然很喜悦。但是,随即他又说道:“如果把山庄给达,我又害怕贤会受欺负。如果把山庄分成两份,我又很心疼。我知道达可以将山庄经营好,但是心里又……”

老庄主没有说完,老者微笑起来。他说:“我知道庄主的苦心。这件事情不妨让庄客们来决定怎么样?如果庄客们选了谁,就把山庄直接交给谁吧。”

老庄主听完,觉得除了这个办法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在老庄主要离开的时候,老者说:“庄主,您可以在晚上先将事情告诉两位少主人。”

老庄主回到家里,晚饭过后,便将两个儿子叫到了房间里,将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达听完了父亲的话,说:“父亲,山庄是我们的,决定权应该在您而不在庄客的手里。如果让庄客来决定这件事情,您不觉得有些草率了吗?”

二儿子贤说道:“父亲,我觉得还是将山庄交给大哥管理吧。他比我聪明,也比我能干。交给他的话,大家也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老庄主没有说话,看着二儿子说:“如果将山庄交给你大哥,让你搬出山庄,你愿意吗?”

二儿子答道:“如果父亲让我搬出去,那么我就搬出去。”

不久后,二儿子贤就搬出了山庄,庄主的位置由大儿子达继承。

结果没过多久,庄客们就开始对达的管理感到不满,因为他增加税收,盘剥庄客。为了扩大山庄的地盘,他不断跟邻庄发生交战,四处结怨。

而二儿子贤搬出了山庄,来到了另外一个山庄安家。他勤劳勇敢,待人热忱,很快得到了新山庄庄客们的喜爱,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个山庄的老庄主听说了贤这个人,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个可靠的人。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决定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贤。

做了庄主的贤,想了一些办法,免除一些比较穷苦的庄客的租子,并建了一些房子,专门收留那些孤寡老人,并派专人伺候这些老人。

几年以后,远近的人都知道贤是一个有德的庄主,都纷纷来投靠他。他山庄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变得很繁荣。而达因为不断盘剥庄客,不断跟邻庄的人交战,弄得众叛亲离,致使山庄不断衰落。

在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懂得放下,不去苛求的人会得到更多。而那些贪得无厌,总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总想着不断去掠夺的人,反而会失去更多。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看清楚很多事情。如果你现在正在因为欲望过多而不断跟人争夺,不如试着放下。等你做到了以后,你就知道适度地放下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

心念宽,该放下时就放下

一个人到寺庙里烧香,顺便拜访庙里的禅师。他对禅师说:“大师,虽然我快要离开我的领导位置,但我总是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禅师没有说什么,而是拿了一个茶杯,让这个人握住茶杯的外壁。随后,禅师拿来了一壶开水,他将开水慢慢地注入茶杯里,直到开水溢出茶杯,这个人被烫得丢掉了茶杯。

这时禅师问道:“烫疼了你吧?”

这个人很生气地回答:“大师,我是来找您给我剖析苦恼的,您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呢?”

禅师不答反问:“施主,你现在生活得愉快吗?”

这个人回答:“还算愉快。”

禅师答:“还算愉快,为什么还要握住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不愿意放手呢?难道非要让这些人和事弄得你很痛苦、很疼的时候,你才决定放手吗?”

生活中,很多人都背负着太多的欲望,该放下的时候,又不去放下。因此,他们活得很痛苦,整天说自己多么的不快乐。其实,不是快乐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不是快乐太难得到,而是我们活得还不够简单。

一个僧人刚到寺院,有人问他:“你从什么地方过来的?”僧人回答:“我自江西过来。”这人问道:“你见到过马祖吗?”僧人回答:“看到过。”于是这人指着墙边的一根木柴问道:“你说马祖禅师像不像根木柴?”僧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思考了半天也不明白这人的意思。

后来他回到了江西,在看到马祖后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马祖,马祖听完问:“你看到的这根木柴大小如何?”僧人回答:“很大。”马祖笑着对他说:“看来你很有力气呀。”僧人不明白马祖的意思,马祖对他说:“你从那么远的地方背着一根很重的木柴,一直背到江西,所以我才说你力气很大。”僧人听后若有所悟。

人生在世,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其中有幸运的,也有不幸的,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不幸,不过是因为自己不肯放下,所以终日被一些情绪所缠绕,以至于让自己陷入苦恼之中。相反,如果我们能做好“放下”这门功课,抱着一切烦恼随它去的心态,就等于斩断了缚心的绳索,生命必将是另外一番情景。

有人说,每个人的内心都像一栋新房子,刚搬进去时,都想着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但是到最后,人们发现这个家摆设的东西太多了,反而没有了自己舒服待着的地方,于是就开始想着舍弃或丢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是的,太烦琐的家具反而占据了我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家具其实只要简单实用就可以了。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我们固然要积累经验、追求财富和名誉,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去平衡生活,因为人的心灵如果被各种欲望堆得太满,最后就会疲惫不堪。

佛教有一个观点:“有求皆苦。”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所求太多、太繁杂。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虽然做不到“无求自安”,但是起码可以采取“减法”——当烦恼和痛苦时,要勇于删除一些欲望。

当减去那些对我们的人生没什么意义的欲望,保留住那个对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时,迈向成功和成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拥有的快乐也会更多。过简单生活,主动摒弃一些东西是一种成熟的心态,那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需要什么了。减少并不意味着退步,只是做了合理的减法,化繁为简了。

当然,放下也不是懒惰或者不思进取,而是要剔除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负累,不被名利所左右,不被物欲所驱逐,不让生活终日忙忙碌碌,不让健康跟不上我们的步伐。

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去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不必为了功名利禄而去刻意结交自己不喜欢的朋友,不必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而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同类推荐
  • 低调才好

    低调才好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七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8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佛法三藏经律的核心内容传递给大地的有缘人。作者出生普通农民家庭,感受到人生苦空无常与虚妄。为解脱人生困惑,26岁开始接触佛法。为弘扬禅宗正法,2004年于云南鸡足山剃度出家。近年来,在多个地方教授六祖禅宗文化。
热门推荐
  • 婚色荡漾:别样情深慕先生!

    婚色荡漾:别样情深慕先生!

    亲妈压榨,亲哥设计,渣男劈腿……五年后,柳晴步步为营,终成为职场闪亮的金牌销售经理。她妖治,妩媚,手段狠厉,冷酷无情。某日,男人将她堵在电梯里,一本正经,高深莫测:“女人,好好表现,我给你特别奖励。”“好呀,我特么最喜欢奖励了。”柳晴轻咬烟蒂,脸庞上扬起明艳的笑。“呃……”男人唇角抽搐。且看一对生死恋人再度重逢时,如何谱写一曲爱情壮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忍者必须死外传

    忍者必须死外传

    本书讲述了小黑,阿力,琳,苍牙,小椒的温馨日常
  • 我点万物化灵

    我点万物化灵

    你点化了基础炼气法,获得了银色品质感悟,一个书灵,以及一个金色品质的基础炼气法。你完成了书灵的挑战,获得了书灵赐福,你变得超强了!然后你便解锁了金色品质的基础炼气法,获得了自然炼气法,呼吸也是在修炼,呼吸也在变强!……你战胜了金乌狂铁蟒,获得点化巨蟒的机会,你点化了巨蟒,你获得了一个蟒灵,完成蟒灵的挑战,你获得蟒灵的赐福,你变强了!……你点化了青灵竹,你获得了一个青竹之韵的感悟。你的道心变强了,你又变强了!……我点化万物,点化就变强。
  • 墟天梦

    墟天梦

    重生主角该如何面对不公命运,如何逆天改命…
  • 美人女捕:坏蛋你别跑

    美人女捕:坏蛋你别跑

    策马江湖,她立志要做这天下第一女捕快。爱恋痴缠,她只想找一个爱她的男人。妩媚狐妖,痴情蛤精,高冷上司,狠辣皇子。这一个个完全完美的男人们,都不得不为她倾倒,那怕女人对她也是又爱又恨,她倾国倾城,她祸水佳人。她,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天下第一女捕快。
  • 远古树种

    远古树种

    穿越异界,却穿过头去到了太古时候,成为了一颗会思考的小树苗~这里有太古巨龙,烈炎彩凤,巨兽比蒙...幸运的他靠着非凡的能力生存着,成为人们尊称的远古树种生老病死,再非自然!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杀三国卷

    绝杀三国卷

    刘备为给关羽张飞报仇,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等反对,对孙权大举进攻,却被陆迅火烧连营导致大败,诸葛亮为救刘备,使用禁术,开启了时间次元空间把刘备的魂带入了异次元空间。却没想到连着陆迅等大批人也随之带入了异次元空间。诸葛亮为找刘备也进入了空间陆迅等人在现代追杀刘备,刘备拥有三件神器之一的龙袍,屡遭失败,最后,曹军中司马懿也开启了时光隧道,进入了现代,三国时代在现代重新开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