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18800000035

第35章 人生礼仪与民俗(5)

旧俗认为做七时最重要的就是“头七”和“五七”。“头七”人们要为死去的亲人设立灵堂,为日后祭拜死者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而做七期间最大规模的祭典就是在“五七”时举行,平日人们祭祀死者都是小规模的,但“五七”时,人们会专门聘请道士为死者做法。并且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场,在超度完死者的亡灵后,人们会聚在一起享用盛宴。

做七的习俗在我国流传甚广,各地都有做七的传统,但其具体风俗往往会因地域、民族不同而具有差异性。例如广东地区就有“五七”费用由嫁出去的女儿支付的说法。而在江浙一带,“五七”不能让死者的亲生儿子张罗,而是要由女婿操办。

民俗学者普遍认为做七的习俗来源于古代宗教。不过到底是来源于佛教还是来源于道教,众家说法不一。另外也有人认为做七的习俗源自先秦时期古人的魂魄观。其实,无论做七的起源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做七体现了古人对死亡的认识,其思想源泉就是古人的自然崇拜心理。

吊唁

在我国古代,丧事又被称为白事、白喜事,与婚嫁之事(红喜事)一样都是古人十分重视的大事件。如果人们家中遭遇了白事,就要给亲朋好友发去通知,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报丧。报丧之后,亲朋好友会陆续赶来祭拜死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吊唁。

古人吊唁死者时,一般会准备好相应的礼品,如丧衣、花圈等。死者的直系亲属要在停放尸体的灵堂中一一跪拜答谢前来吊唁的宾客。

现代人依旧有吊唁的习俗,只不过其形式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冗,家属也不用再跪拜宾客了。现代吊唁的主要内容就是瞻仰死者遗容和安慰死者家属。

入殓

在古代,吊唁仪式完成后,人们就要举行死者的入殓仪式,所谓入殓就是指为死者穿上丧衣,装入棺材中。

在为死者换衣服时,人们要失声痛哭以示对死者的不舍。换好衣服后,还要让死者的儿子为其“开光”。开光就是指用清水轻轻擦拭死者的眼睛,相传如果不给死人开光,其转世之后就会变成瞎子。

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人们要将死者的尸体捆绑好,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棺材中。古人在选择棺木时也是有讲究的,据说棺材必须是由松木制成的,而不能选择其他树木,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松树有长命百岁的寓意。将死者放入棺材后,古人还会拿出一些物品放入棺材中,作为死者的陪葬品。陪葬品中最常见的就是钱币、元宝一类的物品。另外,民间还有将死人曾经掉落的牙齿等物放入棺材中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让死者留一个全尸,至转世投胎时能使下辈子不至于有残缺。

将全部物品都放入棺木中后,人们就要将棺材封死了。古时人们用来封棺木的钉子被称为“子孙钉”,相传用这种钉子封住棺木,能够使家族人丁兴旺、大富大贵。

哭丧与出殡

哭丧作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丧葬习俗,在很多具体习俗中都有体现,例如在做七、吊唁、入殓时都有哭丧的传统,不过最能体现哭丧特点的还是出殡。

出殡就是指将棺材送到墓地,是尸体下葬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在出殡前,死者的儿子要先进行摔丧仪式,所谓摔丧就是指故意打破瓷盆。据说民间的此种习俗主要是为了让死者能够收到人们为其“寄”去的冥币。在举行摔丧仪式时,死者的儿子必须要号啕大哭,不然就被斥为不孝子。

古人在正式出殡时会汇集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同乡邻人,人们簇拥在死者的棺材旁,浩浩荡荡地护送棺材前往墓地。在这支队伍中,走在最前方的人是被聘请来的专业乐师,他们一边行进,一边用乐器演奏令人悲伤的哀乐,其后跟随着死者的儿子以及其他亲戚朋友,在送棺的过程中,其亲属要在死者儿子的带领下,一路痛哭,以示自己痛失亲人的悲伤情绪。若有人在哭丧时偷懒不哭或哭的声音太小,也会被视为不肖子孙,受到别人的斥责。

下葬

下葬是丧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人们十分重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在我国也流传着多种下葬形式,如有的地方兴水葬、天葬、塔葬等,不过古人用得最多的还是土葬。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火葬,这主要是因为土地面积有限。

此处所说的下葬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土葬而言的。在土葬中最重要的就是阴宅风水的选择,古人认为墓地就和阳间的房子是活人的归宿一样,是死者最后的归依地,因此要十分慎重,否则不仅死者不得安宁,其子孙后代也都会受到影响。

将死者送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后,人们就要安葬死者了,不过古人对于安葬死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都是要等到日落西山时才能下葬。另外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死人的灵魂有可能会从坟墓中出来,随着自己的亲人回家。人们为了避免发生此种情况,就会在安葬完死者后围着坟墓绕几圈,然后再离开墓地,据说人们从墓地返回家时,绝对不能回头张望,不然以后会有不吉之兆找上门。

亲朋好友帮着张罗完下葬的事情后,主人还要宴请宾客,有的地方把这种习俗称为“抢遗饭”。其实,从这一点上即可看出虽然传统的丧葬习俗的直接目的是安葬死者,然而其中更深藏着沟通生者、拉近感情的作用。

相关链接:风格各异的古代葬式

除了人们常说的土葬与火葬外,根据时代、区域以及民族的不同特点,古人还有很多不同的丧葬形式,如天葬、树葬、割体葬等。

天葬

天葬即是指让死者的尸体暴露在外,任自然界的动物啄食,回归天地。天葬在我国流传已久,先秦古书《易经》上就有关于天葬的记载。较多实行天葬的是藏族和蒙古族人。

其中藏族人的天葬形式是将死者的尸体暴露在荒野中,然后让鹰、鹫等食肉性鸟类啄食死者尸体,最后再任其飞回空中。藏民们认为,只有这样死者才可成功升天。天葬是藏族人最重要的一种丧葬形式,其中蕴涵着藏民很深的宗教信仰。

如果说藏族人实行天葬与藏传佛教的教义有关,那么蒙古族人的天葬则是出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从古至今,蒙古都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蒙古族人世代居住于此,逐渐形成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葬的意识就产生了。蒙古族人天葬的形式与藏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不管是天上飞的肉食性动物,还是地上跑的肉食性动物,都是天、地、人循环链中的成员,因此只要是将死者尸体暴露在草原上,无论是何种动物来吃,都可以让死者回归天地之间。一般来说,蒙古族人将死者尸体放在草原上,三天后回来查看一次,如果尸体没有被全部啄食,人们还要为其超度诵经。

树葬

树葬在古代和现代都有应用,但两者所采用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将死者的尸体架在树杈上,让尸体自然腐烂。而现代人实行的树葬则多用先焚后埋的方式,另外也有一些地方的人会直接将死者的骨灰撒在树下实行树葬。

在我国,实行树葬的主要有彝族、瑶族、达斡尔族以及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以及部分地区的汉族。有些学者认为,树葬既环保又省地,是所有葬式中最先进的一种形式。

塔葬

塔葬是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藏民心中级别最高的葬式,通常只有活佛逝世才能享受。实行塔葬前必须先将死者的尸体做脱水处理,然后用丝绸将尸体裹好放入塔瓶中,最后将香料塞满塔瓶,封存起来。

瓮棺葬

瓮棺葬与塔葬类似,都是将尸体放入瓶罐一类的容器中,不过瓮棺葬盛行于新石器时期,在汉代时就已消亡了。古人主要用瓮棺葬埋葬年幼夭折的孩子或未成年人。当时并没有专门用于瓮棺葬的器具,基本上都是以生活用品充当葬具,因此其形式不一,没有藏族塔葬来得正式。

屈肢葬

严格说起来,屈肢葬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葬式,它主要是指人们摆放尸体的形式。先秦时期,采用有别于直肢葬的屈肢葬形式的墓葬有很多,且大多为秦国墓葬,新疆有些地区史前墓葬也有屈肢葬形式。至于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考古学界目前还没有定论。

割体葬

割体葬就是指将死者的躯体分割后下葬的一种特殊葬式,这种葬式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中。与屈肢葬一样,割体葬的形成原因也属于考古学上的未解之谜。

悬棺葬

悬棺葬就是把木棺吊放在悬崖边的树木或将其悬挂在崖洞外的墓葬形式。此种葬式也是从古代就已出现的,最早可追溯到****时期。

悬棺葬主要盛行于我国南方地区。人们根据悬棺所吊的高度即可推测死者的地位,地位越高,其木棺就会离地越远。

崖洞葬

崖洞葬与悬棺葬类似,也是将死者的遗体安放在山崖峭壁上,不过与悬棺葬不同,崖洞葬不是将棺材吊放在悬崖上,而是将其放入崖洞中。这些崖洞有的是天然的,但更多的是人工敲打出来的。这种葬式在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中十分流行。

二次葬

二次葬是我国的一种复葬形式,在经历了初葬后,人们会将死者的尸骨从原来所葬之地取出来,进行第二次安葬。如果有二次葬的传统,那么人们在初葬时基本不会强调风水,而是相对简单地将死者下葬。待到二次下葬时,人们的讲究则逐渐多起来,不仅要谨慎地选择风水宝地,还要大操大办,讲究排场。

旧时人们实行二次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古人有明确的灵魂肉体观念。古人认为人的灵魂离开肉体并不是一瞬间的事,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一般认为是三年),在这段时间里灵魂会在肉体中沉睡,此时不宜做最后的安葬,只能简单下葬。等到灵魂苏醒离开尸骨去投胎后,人们才能真正安葬死者的尸骨。另外,也有些人实行二次葬是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例如有的人升官发财后,就会有重修祖坟的愿望,这时也会出现二次葬。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走进古河州

    走进古河州

    本书作者探访河州多民族聚居的由来,感受西北穆斯林浓郁的风情,对河州地区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进行全面考察。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美国“中国皇后号”(EmpressofChina)商船抵达中国,拉开了早期中美贸易的序幕。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是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与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之间的交往,是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古文明与发展中的最新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接触。
  • 民族之旅

    民族之旅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互动传播的灿烂光彩。他们绚丽多彩的服饰、风味各异的饮食、独具特色的礼仪、名目繁多的年节,还在林林总总的婚娶习俗、卷帙浩繁的历史宗教典籍,代表了跨国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不论你来自哪里,当你走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为五彩缤纷、悠久灿烂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所吸引、陶醉。请循着远方的呼唤,同我们携手一直踏上民族之旅吧!
热门推荐
  • 乱世漂泊之倾世美人行

    乱世漂泊之倾世美人行

    职场小会计,不幸穿越到战乱的集合大陆。本以为会嫁给王爷,衣食无忧。不想阴差阳错被赐给了侍卫。在这混乱的年代,凭借《三十六计》,成功的站稳的脚。又会做咸蛋、磨豆腐、做粉条,更是会烧盐。凭着这项本事,成功的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路。
  • 虚妄之证

    虚妄之证

    一个怪老头,一个奇巧的数字,一个诡秘的相框,令一个倒霉的人,开启了诡异的人生旅程
  • 因你跳动的心脏

    因你跳动的心脏

    一个富家子弟集中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有钱,可以有颜,可以有脑,但不能破了规矩。一夕之间,霖城来了一位萌妹子?颜值超高?男女都爱?谁他妈说的萌妹子?这妥妥的就是一个大佬,分分钟让你看看什么叫地狱偏偏这位你还惹不得,右有“小可爱”沐柒大小姐宠溺男主霸道偏执,女主高冷狂傲,内心腹黑双强联盟,有甜有虐!自愿入坑,不喜勿喷!
  • 嫡女归来之步步倾心

    嫡女归来之步步倾心

    21世纪的她,一朝离魂,成为被继母以命中带煞为由送到乡下任其自生自灭的一枚小可怜。爹娘派人要接她回府?所以,她要咸鱼大翻身?若初曰:这个好这个好,趁此机会来个巴拉拉小魔仙大变身,闪瞎众人的双眼。天降未婚夫?若初曰:这个好这个好,不花钱的不要白不要。传言相府后宅不太平?若初曰:这个好这个好,斗智斗勇是姐的强项。继母酷爱阴谋和算计?若初曰:哎呀,瞎磨叽什么呀?来来来,姐一般直接动手。继妹想要横刀夺爱?不好意思,我的男人可不容她人肖想,多看一眼也不成。某男曰:嗯,这才是我的女人该有的气度。
  • 星有灵犀

    星有灵犀

    这是一个普通人与大明星的故事。沐楚嫣一次偶然与大明星程雨泽相遇,程雨泽便对沐楚嫣一见钟情。经过了娱乐圈的很多考验,他们终于幸福的在一起了!
  •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这是一部讲述经历过五代四帝,地位和身份都很特殊的奇女子的故事。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却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她不仅懂蒙文、满文和汉文,而且还擅长满文书法。她平时是孝庄的“秘书”,在皇位争夺战中还是一名出色的“间谍”。同时,她是康熙的老师,还曾抚育康熙的十二子。她受到了同一时代,不同帝王的尊重,被孝庄称为“格格”、被康熙称为“额娘”、被皇子称为“奶奶”。她死后,人们为了尊重和纪念她,称她为“苏麻喇姑”。
  • 冤家情缘:青春永恒

    冤家情缘:青春永恒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一群有着同样爱好的小鬼,其特点便是爱搞鬼爱闯祸。正是因为这群天真无邪年轻人,曾闯下了无数壮举。当他们心中坚定的友谊,慢慢转变成对彼此爱恋的那一刹那。还会坚定不移的相信彼此之间的默契吗?
  • 赴远征

    赴远征

    回头看看,我们这一生都曾炙热的活着。愿我们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 大佬求正经

    大佬求正经

    月初这辈子最觉得最不可能的就是喜欢一个人,身为月老她是绝对为红线奉献一生的,直到某天发生了一件让她崩溃的大事……
  • 西夏死书

    西夏死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夏天,中苏联合科考队在中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遇险,惟两人生还。奇怪的是,两名生还者:“狼毒花”和“肉苁蓉”被发现救起时,竟远离科考队考察区域数百公里。中国大陆、苏联、中国台湾、美国的情报机构,均对此事讳莫如深,存留绝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