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18800000022

第22章 节日与民俗(5)

月光马儿是人们供奉的画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月光菩萨就是人们供奉的月神。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描述了民间焚烧月光马儿的习俗:“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就是人们用泥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蟾兔之像。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民间就出现了用泥制作的兔儿爷。后来,兔儿爷逐渐被塑造得人性化。工匠们将兔儿爷塑造成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身披金甲的武士。到了现代,兔儿爷又有了新花样,如今的兔儿爷花样繁多,已经成为颇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庆贺团圆的节日。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中国香港地区的舞火龙,中国台湾地区的偷菜求郎,山东地区的抛帕招亲等,都为中秋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九月初九。“九”在《易经》的阴阳学中为最大的阳数。九月初九是日月重阳,因此称为重阳节,也叫重九。“九九”又与“久久”同音,所以,民间逐渐形成了在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近代,人们又称重阳节为老人节,添加了敬老的色彩。

重阳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它形成的最初原因实难考证,只有人们根据史料推测的几种说法。一说源自先秦时期,由民间在九月粮食丰收之时举行祭天帝、祭祖先的活动演化而来。二说源自古时人类祭祀大火的习俗。古时人们根据“火历”进行农田劳作。在当时的火历中,秋季的星宿标志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即大火星。大火星在九月份时隐退,称作“九月内火”。古时的人们将大火奉为神明,“九月内火”意味着漫长的冬季即将到来。所以,人们在大火星即将隐退之际,举行祭祀仪式。后来,一般历法取代了“火历”,祭火的仪式也逐渐消失。但人们对重阳节之后气候的变化仍有特殊的感受。于是,重阳节成了季节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三说源于古时人们对山神的崇拜。古代人以“阳极必变”的观点看待重阳节,相信祭拜山神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祛除灾祸。四说重阳节之时,秋收已毕,农民闲暇之余到山上散步,采集野果、药材或植物原料等,再来一次“小秋收”。

民间称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为“踏青”,重阳为“辞青”。重阳节就是提示人们进入寒秋时节、避寒隐居的时间坐标。人们对这个节令的感受形成了这个节日特有的习俗。

晚秋之际的重阳节,秋高气爽,寒凉将至,人们登高、佩茱萸、簪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这些习俗在时代中更迭,重阳节的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登高图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故而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为高山或高塔即可,没有其他的讲究。现代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或上高山,或上高楼,山为首选,高楼次之。在我国广州地区,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登上白云山,饮酒作诗,这一习俗佳话还被传诵到全国各地,成了享誉全国的重阳登高典范。在上海,因为附近找不到山丘,人们便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聚集之地,赋诗重阳,甚是高雅。如今北京的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地,也都成了重阳登高的胜地。除此之外,湖北江陵的龙山更是很多人登高的首选,因为这里存留着历史中“龙山落帽”的遗迹。

佩茱萸,簪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所以,重阳节曾被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果实,可做中药,有驱寒的效用,人间雅号“辟邪翁”。茱萸秧苗的叶子可治霍乱,它的根可以杀虫。重阳节之前,秋雨绵绵,气候潮湿,古人佩戴茱萸是为了利用其药效,也为辟邪消灾。“辟邪翁”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欲望,却满足不了人们长寿的愿望。所以,雅号“延寿客”的菊花逐渐占据了重阳节的主导地位。菊花盛开于九月,是长寿之花,被古代文人赋予了凌霜不屈的象征意义。医学中,菊花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陶渊明诗句中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的说法。于是,用菊花酿制的菊花酒就变成了重阳节的吉祥酒。诗人们相邀于重阳节,饮酒赏菊,留下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歌赋。随着重阳节饮菊花酒风俗的盛行,民间还出现了祭祀酒业神的习俗。这个酒神就是杜康。山东的酒坊会在每年的重阳节祭祀酒神杜康。贵州茅台镇的人在重阳节投料下药酿酒,初酒出炉时,老板们就在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处点起香烛,摆放供品祭拜酒神,以求酿酒顺利。

重阳节的节令食品除了有用菊花做成的食物外,还有重阳糕。重阳糕又名五色糕、花糕,原料多为米、面,加些蜜饯、干果,以黏香菜叶为标志,制作随意,品种分为细花糕、糙花糕和金钱花糕。重阳糕的原型是古时的“饵”,即“蓬饵”,到宋代时,才逐渐形成重阳糕。由于“糕”与“高”同音,有节节高升的意思,所以,人们颇为喜爱这一兆示吉祥的食物。

吃重阳糕的习俗主要盛行于我国北方地区。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放纸鹞才是重阳节的重头戏。纸鹞即风筝,“纸鹞”这一叫法是沿用了五代之前风筝的称呼。五代以前,北方称风筝为“纸鸢”,南方叫做“鹞子”。“纸鹞”的称呼就是融合了当时南北方对风筝的叫法。广东惠州民间的纸鹞形状为四方平面,再带一尾巴,与人们贴门神的神位很相似。

四、冬季节日民俗

送寒衣节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送寒衣节,也叫祭祖节、十月朝。送寒衣节与清明节和中元节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古代称十月为孟冬,从十月开始就将进入冬季,而十月初一就是冬季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人们逐渐换上了御寒的棉衣,中国人受“孝”的传统观念影响,在这一天还要为去世的祖宗先辈送寒衣御寒,因此十月初一就有了“送寒衣节”的习俗称呼。

孟姜女像送寒衣节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即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据说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抓去服役修长城。在长达三年的等待后,孟姜女决定去北方给丈夫送棉衣御寒。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丈夫修长城的地方,却得知丈夫已经饿死,由于死的人太多,他的尸体已一起被埋在了城墙下。孟姜女悲恸欲绝,沿着长城哭号,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身,她用事先准备好的棉衣裹着丈夫的尸体,将其重新安葬了。后人被孟姜女的行为感动,就形成了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为逝人送寒衣的习俗。

如今,这种送寒衣的习俗早已和各种祭祖活动融合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在送寒衣节当天,南北方家家户户都会举办家祭和墓祭活动。人们用五色纸制作成房舍、衣服、鞋帽等,再带上纸做的衣物和冥币,拿到坟前一起焚烧干净,祭祀逝者。人们认为,阳间的纸衣服和房舍,经过焚烧后能在阴间变成鬼用的布匹绸缎和房舍、铜钱等给死者使用。除此之外,民间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烧五色纸,用于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也使他们不至于去抢自己为死去的亲人祭祀的衣物。人们给逝者祭祀焚烧冥衣,亦称作“送寒衣”。

另外,十月初一也被叫作“烧衣节”。旧时,民间儿女守孝三年到期后会在十月初一这天脱去孝服,重新换回常人的装扮。古代迁坟合葬等仪式也是在十月初一举行。

人们在寒衣节祭祀逝者时,还会举行一种名叫“烧包袱”的仪式。在举行这项仪式前,人们首先要用纸袋包裹冥钱,然后在纸袋外边写上死者和送纸人的名字,最后才将其作为祭祀死者的物品焚烧。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烧包袱”的寓意就是给死者送钱。关于这个习俗民间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蔡伦发明出纸后,生意做得很好。他的嫂嫂慧娘就让他的哥哥蔡莫也学着造纸。这样,蔡莫也开了一家造纸厂。但是,蔡莫学艺不精,他造的纸质量不好,因此销路不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让自家的造纸厂生意兴隆起来,慧娘想出了一个办法,并悄悄地告诉了蔡莫。

不久后的一天半夜,慧娘假装暴病而亡。蔡莫悲痛不已,他趴在慧娘的棺材上哭诉,说他跟弟弟学造纸,没学好,却把慧娘气死了。他还说要把这些纸都烧成灰烬,以解心中的悲愤。他烧了一堆,又抱来一堆。这纸正在烧着时,他忽然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叫:“快把门打开,我回来了。”这下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打开棺材,慧娘边唱边说:“阳间的钱可以纵横四海,阴间的钱也可以做买卖。若不是我丈夫给我烧纸钱,我哪能再回家中来?”她还说,她到了阴间之后,阎王让她推磨干活,受苦难,幸好丈夫给她送了钱用,她打点了小鬼,就免了许多苦刑,最后,她把钱全部给了三曹官,三曹官就打开地府后门放她回来了。这时,蔡莫还假装不知情地说:“我没有给你送钱呀?”慧娘说:“刚刚你烧的那些纸就是阴间用的钱。”

围观的人听了慧娘的话信以为真,纷纷从蔡莫那里买纸烧给逝去的亲人。不久后,此事就在当地传开了,蔡莫家的纸也因此全都被卖出去了。

相传慧娘“死而复生”那一天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因此人们在每年的这一天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用来表达对死者的挂念。

虽然送寒衣节主要被视为祭祀死者的节日,不过在把祖先照顾周到之后,生者也要准备寒衣过冬御寒。旧时,妇女们在送寒衣节之前就做好了一家人在冬季穿的棉衣,在十月初一这一天拿出来给家人穿。即使天气暖和不宜穿棉衣,妻子也要让丈夫和儿女们试一下,以求吉利。男人们在这一天还要试试家中的炉灶,整理一下火炉和烟囱,确保冬季能正常取暖。

冬至节

冬至又名“冬节”“亚岁”“长至节”,时间在每年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之间,是我国最早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了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我国各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的最冷阶段,民间开始数九,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代表新的循环周期的开始。因此,古人很重视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据说,我国周代的历法曾经以冬至为元旦,举国欢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如今,人们仍将冬至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来过。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有吃饺子、吃馄饨、吃羊肉的习俗,还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谚语。南方地区的习俗是在冬至这天,吃特有的汤圆、红豆糯米饭等。也有一些地区有冬至祭祀祖先、祭祀天神的习俗。

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最初河南人将冬至吃饺子叫做吃“捏冻耳朵”。饺子为何叫捏冻耳朵呢?据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南阳的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这日,他辞官回家。回到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百姓饥寒交迫、瘦骨嶙峋,有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坏了。张仲景立即让弟子在附近搭起了医棚和大锅,把一些驱寒的药材和羊肉一起放到锅里煮好后,捞出,剁成馅儿用面皮包裹,包成耳朵状,称作“娇耳”。而这天恰好是冬至。张仲景让弟子给每位来求药的百姓两个“娇耳”和一碗肉汤,这种肉汤叫做“驱寒汤”。就这样,他治好了人们的冻疮,也治好了人们冻坏的耳朵。后人学张仲景做“娇耳”,做成了饺子,也叫“扁食”。人们冬至吃饺子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用“祛寒娇耳汤”给百姓们治好冻疮的事迹。如今,在河南南阳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谣。

馄饨面

“冬至馄饨夏至面”是旧时老北京的说法。据说,馄饨的来历源自汉朝。当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带兵骚扰边疆的百姓,使百姓们不得安生。当地百姓恨透了匈奴士兵。这个匈奴部落的首领,一个叫浑氏,一个叫屯氏。于是,人们就用面片包肉馅,包成角,取“浑”和“屯”的音,将这种食物叫做“馄饨”。人们因恨匈奴而吃馄饨,希望战乱平息,过上太平安定的生活。因制成馄饨正好是冬至这一天,之后,人们就形成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如今的馄饨已经成为各地人们颇为喜爱的一类小吃。其味道鲜美,名号也各不相同,除了大部分地区叫“馄饨”之外,广东称作云吞,湖北叫做包面,江西叫做清汤,四川叫做抄手,新疆则叫做曲曲,其他各地还有与此不同的叫法。

吃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盛行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中医学认为狗肉和羊肉有壮阳、补养身体的作用。冬至之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人们进食狗肉和羊肉有补养身体的功效。

民间传说,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源自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樊哙煮了狗肉,汉高祖刘邦吃了赞不绝口,觉得非常好吃,味道绝佳。民间争相效仿就形成了这一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吃狗肉和羊肉以滋补身体,求得吉祥的好兆头。

红豆糯米饭

同类推荐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课堂实录,初版后竟然立即畅销海峡两岸,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而参加课程的各位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本书前半部分,是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但一来一往之间,却显得那么干脆、痛快、幽默,充满了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未凄

    未凄

    “我叫简笙”“凌清”“?”“傲雪凌霜的凌,明月清风的清”“小七,走吧,师姐带你去吃桃花酥”“嗯!”“欲离华城去”“奈何恋故人”“我叫凌清”“我叫萧衍”我本可以安稳的过完一生,但是我……我不是普通人……上古神族,膦骨族,血液带有神奇功效,可入药但是我不是拿来入药的啊……“师父!”“师兄!墨靖遥!师兄!哥……!”“北棠姐姐!叶北棠!”对不起,师姐还是没保护好你……
  • 我被传说中的储君缠上了

    我被传说中的储君缠上了

    [心狠手辣的绝色上神]VS[臭名昭著的储君殿下]一个冷漠无情又心狠手辣的火神殿下无意间重伤差点魂飞魄散,她怎么都没想到会在凡间遇到一个看着风度翩翩却又实则权谋算计样样精通北云王。身为有钱人,他对她说的最多的话便是,“我北云府上还不缺钱!”她无意间忘却了一切,却不知云裳为找到她苦苦寻遍了冥界。天界再度相遇,他却差点失手伤害了她。当高冷云王变成放诞不羁的储君殿下当他再一次遇上他,云裳的眼中便慢慢都只有之夭一人。重拾记忆,解开误会....总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云裳遇到喜欢了之夭很久的魔界太子,他毫不留情的将他身上的毛拔下做成了围脖送给之夭最疼爱的凡间小孩。遇到之夭的小徒弟,他误以为他也是情敌,差点动上手,“不知.....你刚才抓着之夭的手是在做什么呢?”他为她做的一切只为了换她一句“我喜欢你,从未想要与你分开....”是啊,他只是要这一句话....就够了
  • 逍遥许仙

    逍遥许仙

    吾本逍遥一散仙,笑傲天地心无牵。滚滚红尘留不住,不敬圣人不拜天。——许仙N年后语这是一个现代人许仙意外重生成另一位许仙的故事,他不懦弱,莽撞,愚笨,多疑,……可他确实是小白脸,整整吃了千年软饭的软饭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在看着你

    鬼在看着你

    鬼寓意未知。一个个诡谲的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是一场游戏,游戏失败即意味着丧命。一连串的事件背后,是无穷无尽的未知一一那沙制的绳索。你准备好了吗?鬼在看着你。主打剧情《游戏王》,辅以轻诡谲和其他诡事件,你敢进来,跟死神玩游戏吗?
  • 王俊凯之爱错了

    王俊凯之爱错了

    十年之后,王俊凯想找回那个时候的女孩,但王俊凯怎么找也找不到她,某一天那个小女孩出现在王俊凯的身边,但是王俊凯没有察觉到那个小女孩就在自己身边,二女出现王俊凯发现她像小的时候的女孩,就认以为是自己的女朋友,二女也非常喜欢王俊凯,后来一女发现…………
  • 修真诀

    修真诀

    修真修真,修得世间真相,明晓世间真理才是修真。不是必然,是偶然的别样人生,打开另一段人生的大门钥匙就在你身边,看不见又摸不著,想要试着去改变,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得到了。有人靠毅力,有人靠实力,而有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称帝只为你

    称帝只为你

    家破人亡的姐妹俩,姐姐在机缘巧合下逆袭,妹妹却想让被万千宠爱的姐姐死!还好,姐姐在死之前体验了这世间所有的好!
  • 金氏骇俗

    金氏骇俗

    本就是武艺超群,门第显赫,却因一场生死大战流落山野,被一武姓老者救起,却落下病根从此失忆,不轨神医封其筋脉意欲何为?机缘巧合下又重得武功,查探身世之谜,卷入武林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