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92500000008

第8章 加强政府(2)

在争论发生地贵州,“耕种之外,别无利生之业”,即有条件也不知开发利用。乾隆三年,陈玉dg来任遵义知府,就任后“日夕思所以利民”,因在巡历时发现当地多槲,即家乡“青、莱间树”,故想引进山蚕,“以富吾民”。“开先须人”,清代大多数地方官员出身乡间,对农业生产知识有较多的了解,由此才可能引入、发掘新的生产项目。长期实行的回避本籍的流官制度,以及官员的任职期较短(新的规定亦不过三年五年),又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一种地方官员的经常性的流动状况(如陈宏谋外任三十余年历十二省达二十一次),无虑也增加了生产知识的交流机会。“乡愚无知”,对于许多地方来说,社会闭塞,信息不畅,更需要一定外部信息的输入。

找到饲养山蚕这一途径之后,陈玉dg首先要做的,就是遣人回山东购买蚕种、雇请蚕师。以后几经波折,往返再三,取回蚕种。于是遣蚕师四人,分教四乡;织师二人,教民缫煮络导牵织诸法。“事事亲酌之,白其利病”,到乾隆七年终于成功。再以蚕师、织师之徒各数十人,皆自教其乡里。从此使遵义成为贵州最富饶的地区。可见提供初步信息之外,引进基本原料(如种籽)及生产方法,是官府劝农的又一层作用。中国因缺乏社会中层组织,农村自家庭或家族以上,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之中,对于一件新事物的推广,可能就显得效率较低、传布较慢。看起来,总不若官府有组织行动那样雷厉风行、直捷有力。如遵义在取得蚕种后,立即就能组织四乡学习、推广,显然是借助了基层组织的协助,尽管这种组织在今天看来还很“软弱”。

官府行为的又一个优势,是有财政方面的支持,而这是不计收益,甚至是不需还本和无息可计的。例如在山蚕的推广中,购种、运送、雇募匠师、置办器械、设立场所,在在需要花销。个体小农缺乏资本,“是无担石粮者,安肯出中人产而谋此未见之利哉”?雍正以来,清廷决定“火耗归公”,其中专门划出一部分做为地方公费,以推行有益的地方公益和经济事业。因此到乾隆初年,各地就有一定的财政力量从事地方建设。这可能也是乾隆间政府劝农较为集中而有成效的原因之一。

官府劝农的另一作用,是可以弥补市场的缺环或不足,特别是在那些欠发展地区。因此政府也可于试行初期或必要之时,为产品提供一定的保护。如陕西推广蚕桑,有种桑未养蚕者,给价收买,养蚕得茧不能缫丝者,“亦许卖给于官”;“纵初行无甚利息,所亏亦甚有限,身任地方,定能不吝些须,加意率作,以为小民开衣食之源”。

总之,政府于劝农一事,可以依赖其知识信息、组织与财政的力量,进行较为直接而有力的行动,因而易于构成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方案。具体说来,从新生产项目的选择和引进(包括购入所需原料),传授生产方法(包括初级及加工生产,请匠师、设官局及组织各乡学习),提供资金(直接投资及提供借贷),以及保障销路(选择期间的包销和试行阶段的保护性措施),等等方面,都可程度不等地插手其中。经济发展,俨然已经成了当时政务的重中之重。在一时期间和若干地区之内,政府在经济事务方面插手之深,可以说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清代除少数的例外,基本上没有过强制性的推行。这与其他某些朝代相比,颇有区别,如明太祖曾令凡民田必“栽桑、麻、木棉”各若干亩,实与清代发展商品性经营、提倡因地制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

多年后皇上在《御批纲鉴》(卷41)里,就池盐设税之必要,写道:

可知食货之经,未可因任自然矣。

好像仍在坚定的为当年的政府干预,作自我辩护。

乾隆初年,中国遇到了十八世纪最大的灾害,继乾隆七年江淮大水之后,八年直隶大旱。国家赈恤灾民,于江南动用上千万石(两),直隶复数百万。九年五月,御史柴潮生奏,今“天下何无备之甚也”,平日卤莽薄收,一有急,则待赈济为活计。查受灾之河间、天津二府,经流之大河三(卫河、滹沱、漳河),支河二十有五,滀水之淀泊三十有一,蓄水之渠三,受水之沽六。是水道之多,莫如此二处,山东、畿辅之水,皆委输于瀛海、奔汇于直沽。若蓄泄有方,即逢旱岁,灌溉之功,可救一半;即不然,而平日之蓄积,亦可撑持数月。臣窃以为,与其徒费之于赈恤,不如大发帑金,将畿辅水利,尽行经理。一举两得,转败为功。

他又举前人的成功例子说,汉于狐奴开稻田八千顷,今之昌平也;北齐修督亢陂溉田百余万亩,今之涿州也;宋于雄、鄚、霸州一带,兴堰六百里灌田,今东、西二淀,即其塘泺;明于天津开水田二千亩,亩收四五石;国朝李光地请兴河间水田;上年直督高斌请开永定河灌田,众情欣悦。又闻石景山有修姓庄头引浑河水灌田,比常农亩收数倍;蠡县富民自行凿井灌田,愈逢旱岁,其利益饶;现在霸州知州朱一蜚,于二三月间曾劝民开井二千余口,今颇赖之,“则水利之可兴也决矣”!

但为什么以前怡亲王与大学士朱轼经理直隶水田“垂成而坐废”呢?柴潮生以为,这是因为“强之为水田”,而非“兴水利”,其教训不难吸取。

因此他建议遣大臣赍帑金数十万两,经理畿辅水利,河旁开沟,建立水门,递相灌注。旱则引水入沟以溉田,潦则放闸归河以泄水。离水辽远之处,每田一顷掘井一口,十顷掘大塘一口。受赈之民,按地分段,就工给值。非以费财,实乃阜财。天灾国家代有,荒政未有百全。何如掷百万于水滨,而立收国富民安之效?是谓无弊之赈恤,不竭之常平,无形之帑藏。

他最后说:“今生齿日繁,民食渐绌,苟舍此不为经理,其余皆为末节”;而欲尽兴西北之水田,事体至大,请先就直隶为端,行之有效,次第举行。

柴潮生所提到的开井,先经顺天府尹蒋炳奏请,上谕:不知如何举行方为妥协?可否试行于天津、河间?或调曾在陕西凿井的崔纪董率办理?寻奏,保定府属已开成土井二万二千余口。一井所费,不过需银一二两。民间俱各踊跃从事。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建议,如直隶总督高斌奏,桑干河为永定河上游,绵长八百余里,多开渠道,可以灌溉。前经居民捐地开浚未成,呈请借帑兴工。曾遣员查勘,事属可行,应将桑干河南北两岸各开一渠。其上游之浑源河,亦可开渠灌田。乾隆九年春融后委员承修,其后又加修理,桑干河开渠四十六里。

当时不仅畿辅水利,其它一些向来属于民修的水利工程,也都由官府接手,动帑办理,或借予资本(如社仓谷等)。如乾隆二年七月癸卯,训督抚留心水旱事宜,谕: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督抚有司务体朕痌瘝乃身之意,刻刻以民生利赖为先图。一切水旱事宜,悉心体究。应行修举者,即行修举。如工程重大,应动用帑项者,即行奏闻,妥协办理。

又如广东广州府、肇庆府的围基,安徽的陂塘,等等,更不用说各项河工、水利了。

乾隆九年五月下旬,大学士鄂尔泰等会同九卿议复,柴潮生请于直隶兴修水利,诚非凿空无据之说,必使全省之地形水道,脉络贯通,决非旦夕所能奏效;若如该御使所奏,遽遣大臣赍帑,前往开浚,将现在之赈民,派令就工给值,诚恐仓卒。得旨:“依议。畿辅兴水利,乃地方第一要务。”命曾任直隶总督、布政使的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前往保定,会同总督高斌详议经理。

九月,直隶总督高斌奏,尊旨查勘水利,伏以(白洋淀)东、西二淀,诸水会聚,容堪毕详筹奏闻。得旨:“是。悉心详酌,成此永久有益之举。”

十二月,协办大学士刘于义奏奉旨查办直隶水利事宜,履勘各属,现在应办浚牤牛河,开白沟河支河等,及营治稻田(六百六十余顷)。以上应办各工约估需银四十七万两,请拨银五十万两,春融次第兴工。是为初次工程,其后还有二次、三次工程。

至乾隆十二年,据报,顺天、保定、河间、天津、顺德、广平、大名、赵州等处各工俱已完成,前后共享银七十余万两。

乾隆十三年三月,湖南巡抚杨锡绂奏:窃以为目今养民之政,尤当专意讲求者,莫如水利一事。今江湖河港之水利,其在通都孔道者,固已逐一整顿。然山乡僻壤,旧有陂塘堰坝,阅久湮废者不少。若亲民之官为之指示开导,当无不爽然悟者。

贵州按察使介锡周也力主筑坝开渠,其无力引水之田,则照例官借工本。

更多更大的项目和工程接踵而至,如总督方观承治直隶永定、滹沱、白沟等河,奇材、鸡距等泉;尚书裘曰修所治黄、淮、淝、济、伊、洛、沁、泗等,共九十三河,疏排浚瀹,贯穿原委,俱有成效;巡抚胡宝瑔分疏河南水利,开河六十七道,计二千五百里,等等。

不管十八世纪直隶水利工程最终进展如何,它都构成了有关方面在“前现代”的最大一次努力。就其雄心之高、计划之大来说,恐怕只有二十世纪才能与之媲美。

开矿,更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问题。清初矿禁较严,乾隆初对矿政作了较大调整。其后,乾隆八年广东布政使托庸奏请开矿,两广总督马尔泰议复,称广州等府报出铜铅等矿二百余处,现确查召商试采。九年六月,这一提议遭到御史卫廷璞、欧堪善的非议。上命军机大臣将卫、欧二折抄寄马尔泰等,“悉心定议,务期妥协无弊。”

七月,马尔泰等条陈粤东开采矿厂事宜,称广州府所属州县报铜矿十二、铅矿二十二、他矿三,韶州府属报铜矿五、铅矿二十七、他矿三,惠州府属报铜矿十六、铅矿十、他矿五,潮州府属报铜矿六、铅矿七、他矿二十九,肇庆等府报铜矿二、铅矿五、他矿十八(包括金矿九),各直隶州报矿三十三,全省共铜铅金银等矿场近二百处,请召商试采。奉旨准行。

九月,新任两广总督那苏图奏报到粤,得旨:“两粤开采一事,颇为目下急务”。十月,那苏图与署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策楞具折奏陈,反驳卫廷璞、欧堪善禁矿之议:粤省在在需用钱文,鼓铸一事,万难缓待。而铜斤之产于东洋者,江浙等省纷纷购买,尚虑亏缺;其产于滇南者,额解京局,及供应本处与川黔等省鼓铸,岂能源源接济?粤东现有矿厂,弃而不取,非计之得也。“臣等身膺重寄,何敢好大喜功,创此无益之举?”

议者或谓矿厂一开,奸良莫辨,事属可虑。然云南、粤西频年开矿,并未滋事。惟在弹压有方,便无意外之虑。或谓聚此数十万工丁,必致米价腾贵,产米地方,远则江楚,近则粤西,皆一帆可达,购邻省之米,养本省之人,有何食贵之虑?

况粤东山多田少,民人苦无耕作之地,与其漂流海外,何如入山佣趁,使俯仰无忧?是开采非特为鼓铸计,兼可为抚养贫民计也。现在报出铜铅各矿,可自广州、肇庆二府起,先行试采,由近至远。

那苏图、策楞的建议,不久为大学士会同户部批准。随后矿业进入了一个大的发展时期,清代矿厂中约百分之五十都建立于乾隆时期,——这一事实,与清代农业以及人口增长方面的情况也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女娲之巫竹儿

    女娲之巫竹儿

    隋末唐初,群魔乱舞。蚩尤破封,谁与争锋;众生劫,苍生苦。女娲之女,心怀天下;散恩德,渡劫难;收集五宝,获取四神兽传承。上演一场爱与恨、情与理之间荡气回肠的故事
  • 南越悲歌

    南越悲歌

    南越古国,一个由秦军将领赵佗建立的王国。本书带你一起回到那个被遗忘的帝国,开启一段被尘封的往事……
  • 暗金帝国

    暗金帝国

    本作品会带给大家欢乐与笑声。来吧,朋友们,请进来看一看。龙天,在他结婚当日的洞房之夜,因为老婆的一句“她的大姨妈来了”让龙天当场晕死了过去,不料他却灵魂穿越了,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他在这里将会带给我们欢声笑语,来吧,朋友们,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天波府

    天波府

    爱与恨的洗礼,冰与火的不容,人与魔的分别。
  • 南北朝那些事儿(叁)——乱世枭雄卷

    南北朝那些事儿(叁)——乱世枭雄卷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北魏孝文帝不惜毁灭自己的民族迁都汉化,为统一天下发动南征。萧衍从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镇诸侯,建立萧梁王朝。南北朝再度展开大会战,韦睿决胜钟离,陈庆之一路高歌书写战争神话。
热门推荐
  • 已祂约之书

    已祂约之书

    我叫风不止,一个普通人,但我来到了一个不普通的世界,这里到处都是怪物与噩梦,一座座破败的城市的满是疯狂的味道,随时都会遭遇怪物的袭击,地狱也不过如此,那么我到底该如何活下去………
  • 他是校草

    他是校草

    一个冷酷冰山女和流氓男的故事喂霉女滚不要吗滚姐姐诶滚交个朋友滚你只会滚离我远点美眉滚滚滚
  • 月起浮山

    月起浮山

    陈拂目睹老师惨死,冒死追凶,却又身中巨毒。白龙洞,蓬莱岛,黄帝城,一个个谜团,浮现在陈拂的面前。导致老师惨死的《上古神卷》又在哪里?里面究竟记录了什么?赤陀从坐而起说:“古今能同御阴阳者不过两人,你为其中一人。”
  • 都市最强特种兵

    都市最强特种兵

    他在战场上被召唤回国,原因无他,秉承父亲遗命完婚。本意想退婚,继续逍遥自在,却被岳父以死相逼,跟身家百亿的美女总裁未婚妻朝夕相处,自然是火花四溅!
  • 我女儿是女武神

    我女儿是女武神

    主要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这个杀手不太冷、崩坏3、杀手47、鬼泣、精苏、毛妹、金毛、白毛、守望先锋、B站、抽象文化等。后期看读者反馈选择情感路线走向。ps:有没有dio大的读者帮我做个封面啊,秋梨膏!我尽力了。
  • 道士娶妻录

    道士娶妻录

    一对师徒隐居山中,徒弟到了适婚年龄,被师傅赶下山去,必须找到老婆才能回来,心性纯洁善良的青年命运到底会变成怎么样呢?
  • 亡灵法师救世录

    亡灵法师救世录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逼鸡从良的故事。,救世?有没有搞错!我们亡灵法师是要害人的!让别人知道我是救世主,我还怎么混亡灵圈?!
  • 九界霄汉

    九界霄汉

    少年,从一片荒废道场走来,一路历经世间冷暖,看遍人生百态。一处处光怪陆离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修炼者,渴求超脱,跃上九天。看这一世谁主沉浮。
  • 情剑飞裳

    情剑飞裳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圣道,为了这个所谓的圣道可能要牺牲很多,不管是盲目还是其他。在一个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的会是不凡的灵魂。个人为了各自的圣道又引起了一场纷争,各个人的命运因此改变,是喜是悲都有命运来安排。也许有缘相聚,却注定有缘无份,自古多情空余恨。
  • 飞鲨掠涛II

    飞鲨掠涛II

    驾长风,从不怯。贯长虹,洒热血。闯雄关险道,从容对决。鹰击长空与天接,强军征程志如铁。看飞鲨,驰骋海天间,真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