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87700000020

第20章 强强联姻 梦回海派大宅门(1)

梁溪饭店——当年王家的无锡豪宅

改革开放前,无锡市区最好的酒店(那时叫招待所)大概首推中山路177号的梁溪饭店了,现在叫君来梁溪饭店,是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大花园住宅。

这个地方过去叫时郎中巷,位于无锡老城区的南部,前门临街,后门傍河,闹中取静,十分典雅。如今人们走进大门,迎面一栋漂亮的淡灰色大楼,是一号楼,又叫春晖楼,楼高三层,面开五间,门口有两尊石狮子把守,西南部有半圆形突出来的“阳光室”,显得十分高敞、海派,气宇轩昂,论气势,不亚于上海滩十里洋场的买办豪宅。楼后不远处是二号楼,又称天香楼,是栋平整四方的两层楼房,规模较一号楼要小些,但是品味不低,纵深很深,从门楣和窗格的精美雕花来看,是栋中西合璧式的现代建筑。出天香楼再往西步行数十米是三号楼,又是一栋三层西式的庞然大物,外墙和门窗虽没有繁复的雕饰,却富有现代派建筑的线条美,色淡雅而精神足,但是不知何故现在被誉为“齐眉楼”,像是暗喻了一对贤惠夫妻的故事。

这三栋楼基本是一字排开的东西走向,在它们的南部,一眼望去是片郁郁葱葱的大花园。这样的布局很有道理,因为从任何一栋楼的南窗纵目,都可望见花园里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四时花卉,以及多彩多姿的太湖石垒成的动物造型。与上海西区的许多花园洋房一样,这些房子是西式的,而花园却是中式的。花园的中心是一个小山坡,山上名花古木杂陈其间,条条曲径蜿蜒通幽,还有一池清涟,水草间游动着红鲤鱼、白鲤鱼……简直一处世外小桃源。浓郁的树阴下还散置着石桌石凳供人下棋、休闲,另有数方古老的石刻竖立在石阶边,字迹虽已斑驳漫漶,但多少透露了主人尚古嗜古的情趣。花园的尽头是车库,车库西部通往后门,后门外过去有一条小河,小河连着运河,水中时有小船款款而过,把河边高楼和柳树的倒影摇曳得秀美、温润……

建国初,这里曾是****苏南区党委机关和****无锡市委机关的办公处。1954年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无锡市市委和市政府的招待所,当时叫时郎中巷招待所。市委的招待所不对普通百姓开放,来宾要凭市政府接待处的批条方可入住。住宿还有级别上的限制,如一号楼只接待省、部级领导,因而又称“部长楼”;二号楼入住者须为厅局级干部才行;三号楼除了作为客房接待来宾,还曾作过市外办的接待处和市侨办、侨联、旅游局的办公处。1967年,大概是“****”中“破四旧”的关系,时郎中巷招待所改名时新巷招待所。1978年改革开放了,时新巷招待所又紧随时代大潮,改名梁溪饭店。

而在更早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是曾外祖父王尧臣及其胞弟王禹卿的私人家园。

王家兄弟老哥俩一辈子手足情深、唇齿相依,创业在一起,住宅也造在一起。王禹卿在谈到这处房子时曾说:“壬申54岁,建宅于锡城时郎中巷。凡三进,都五楹,工经18月,斥资15万有奇。以视城西棉花巷旧宅,宏敞多矣。”(王禹卿《六十年来之自述》)可知他的这处豪宅(三号楼)建于1932年,房子造了一年半,亦可知在此之前,他在棉花巷也曾有过住宅。此楼是三栋楼中造得最早的一栋,也是最大的一栋,方方正正,宽大而气派,内部装修用料和工艺非常讲究。15万元在当时绝对不是小数目,是可以造好几条弄堂房子的价钱。当初他们三姓六兄弟合伙创办福新面粉厂的时候,总投资只有四万元,王家兄弟财力最弱,两人总共仅拿得出8000元。二十年后,王禹卿独自造一楼即出手15万元,可知此时的王家早已今非昔比,亦可知王禹卿对于此楼的用心之深。在此之前,王家兄弟在上海已经建有静安寺庙弄住宅,在无锡五里湖边还拓建了著名的蠡园。一座蠡园投资不过20万元,可知耗资15万元的三号楼,绝对不可等闲视之。难怪老爷子也甚为得意,他委婉地赞美道:“以视城西棉花巷旧宅,宏敞多矣。”

可是,这么高贵的一栋大楼,王禹卿本人来住的机会却很少,因为他的事业在上海,生意实在是繁忙,只能常年住在上海,与他的侧室顾氏夫人(大房的后代称其“上海叔婆”)住在一起。这栋三号楼主要是为他的原配夫人陈氏(著名实业家陈梅芳的妹妹,大房的后代称其“无锡叔婆”)造的。房子落成之后,陈氏与他们唯一的儿子王亢元入住其中,王亢元娶媳结婚生子也在其中,祖孙三代过了几年其乐融融的小日子。王亢元喜欢结交文人墨客,他没有读过正规的“新学”,却在无锡老一代饱学之士的引导下,沉湎于天文学、历史学与文物考证,所以他的国学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能写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而且出口成诗,这为他后来收藏和研究古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来看,王禹卿老太爷对他的糟糠夫人陈氏还是很用心关照的。陈氏贤惠,丈夫在大上海拼搏、创业,她在老家任劳任怨,担负了养儿育子、照顾老人的家庭重任,丈夫可了无后顾之忧。历来“压寨夫人”功不可没,王禹卿是非常明白的。从这一点上讲,或许此即“齐眉楼”的原始出处?

可惜好景不长,五年后抗战爆发,日本人于1937年11月攻陷无锡城,炮火连天之中,陈氏夫人与儿孙不得不告别自己的豪宅,随逃难大军一起辗转各地,最后来到上海静安寺东庙弄16号的家。此楼因在无锡城数一数二,比荣宗敬在湖边锦园的房子还要宽敞、气派,王家人走后就被汉奸强占,成为伪警察局的办公楼,直到抗战胜利方才收回。不过不是被王家人收回,而是直接被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去,成为民国政府的无锡市警察局,一直到全国解放。

二号楼几乎与三号楼同时建造,建于1932至1933年之间,是曾外祖父王尧臣一支的“后方基地”。王尧臣与弟弟王禹卿一样,也是一辈子办企业,常年在上海拼搏,只能长住上海,只有逢年过节或有要事处理时才回无锡住几天。抗战前,家眷多数都在无锡。曾外祖父做事为人一向低调,房子也造得简约些,所以二号楼较之三号楼规模上大概只占一半,感觉好像是三号楼的副楼,但是楼内住的人却不少,孩子多,整天非常热闹。

曾外祖父有庞大的家眷队伍,后代远远多过胞弟王禹卿。他与原配夫人查氏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女儿早夭),即女儿王秀芬(即我的祖母),儿子王启周、王乐水、王云程(后来继室陆氏夫人又生了两儿四女)。大儿子王启周英年早逝,大儿媳韩钟秀始终没有改嫁,带着女儿王世桢一直住在王家。婆婆查氏去世后,大儿媳参与料理一些大家族的事务,包括悉心关照王家在无锡的一些穷亲戚,在亲属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二儿子王乐水、张敏时夫妇也住在二号楼里,他们有七个孩子:王映柳、王见南、王珊南、王****、王迪民、王晓民、王浩民……他们常年住在无锡,因为王乐水要打理王家在无锡的一家企业:赓裕布厂。旧时大家庭,孩子越多佣人就越多,加上奶妈、厨师、花匠、车夫等,最兴旺的时候,楼内住了三四十口人。三儿子王云程很早就去了上海,因其聪颖过人,老爷子有心重点培养,小学一毕业就被送到苏州和上海,大学没毕业就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在上海成家立业,先是跟父母一起住在庙弄,后来在愚园路另建豪宅,那是后话。

曾外祖父的家眷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他的钱袋也在逐日膨胀,渐渐觉得二号楼的面积不敷使用了,于是决定再造一楼。这回也要造三层大楼,1936年开始动工,1937年春天建成,这就是王家后代们所说的“新洋楼”,即现在的一号楼。按照现在研究无锡老洋房的专家们的说法,“新洋楼”是栋美国式的大花园洋房,钢筋水泥、高敞气派、用料考究,在无锡城中一时占尽风光,引来无数达官贵人羡慕的目光。可惜,王家人在这栋楼中住的时间也不长,1937年春天刚刚造好,搬进去仅仅住了三个月,抗战爆发了。那时曾外祖父的原配查氏夫人已经去世,王启周的夫人韩钟秀带着10岁的女儿;王乐水、张敏时夫妇带着五个孩子(第六个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加上奶妈、女佣人一大群人,带着大包小包,急急踏上了逃难之路。

他们先是避到太湖边青祁村王家的乡下老宅,那里有祖上留下的一家中药铺和一所小学(培本小学),他们就住在中药铺后面的房间里。看看时局还不行,日本人在城里城外狂轰滥炸,先是炸毁了戚墅堰发电厂,致使无锡城夜间一片黑暗,继而轰炸城内所有重要的工厂企业,荣家的茂新面粉厂、唐家的庆丰纱厂顷刻间变成瓦砾……只好继续再逃,先后到了溧阳和芜湖,又从芜湖乘船到武汉,再从武汉乘飞机到香港。在香港住了一段时间,王乐水夫人张敏时生下小六王晓民,再乘外国邮轮到上海。这期间他们走走停停,瞻前顾后,整整走了半年,到年底过圣诞节时,总算来到了上海的家——静安寺东庙弄18号。老爷子王尧臣无限欣慰,松了一口气,荒时乱月,总算一家人团聚了。他们的无锡豪宅则沦为日本鬼子的联络处,一号楼有幸早些返还,二号楼直到抗战胜利后方才收回。

1942年,有一天从无锡传来消息,“新洋楼”已经人去楼空,王家人可以趁机搬回去了。曾外祖父立马派大儿媳韩钟秀带女儿王世桢回去“接收”。到了无锡才知道,日本人并没有完全撤离,只是空出来一些房间。那时还是敌伪统治,自己家园进出的全是日本人和陌生人,她们孤儿寡母为安全计,请来一些亲戚同住,一直到全国解放。表姑王世桢于抗战胜利后又回上海读书,考入著名的圣约翰大学,跟她父亲一样关心时事政治,入读政治系。1952年毕业时已是全国院系调整之后,所以她的毕业文凭是华东政法学院颁发的。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在花园里嬉戏玩耍的表姑王世桢、王映柳等小姐妹,转眼成了两鬓飘白的老奶奶了。她们非常怀念小时候的无锡生活,一聊起她们当年的“老洋房”、“新洋房”,聊起她们的老祖父,眼角堆起的全是温馨和快乐。世桢表姑最喜欢过暑假:“暑假里最开心了,人多呀,王家在上海的小孩子也都来无锡过暑假。除了我们几个,还有陆氏夫人生的几个孩子,她女儿年龄跟我差不多大,只有一个比我大一岁,其余都比我小些,大大小小十几个孩子哄在一起,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在赓裕布厂管事的一个叔叔待我们很好,常会带我们去蠡园住一阵子,因为蠡园里开有饭店,楼上有客房,有吃有住有玩。有一年刮台风,十二级台风啊,我们一个个趴在楼上的窗口往外看,眼睁睁太湖的水洪涛拍岸,一层层咆哮地涌上岸来,在我们楼前溅起阵阵浪花,轰然如雷鸣……大人们一个个急得要死,我们小孩子只知道好玩,开心得不得了……”

至于我的祖母王秀芬,老爷子也不亏待,尽管有人说曾外祖父重男轻女,但是女儿毕竟是爹娘的“小棉袄”,知道体贴人,何况祖母忠厚老实,贴心贴肉,就更招大人爱怜。所以,在“新洋房”的对面,有一栋中式的二层楼房,那是给女儿准备的,后来就成了祖母的嫁妆。自然,光有房子还不行,最长远的“保险”是为女儿觅一位好夫婿。老爷子动足脑筋,在上海东挑西挑,最后看中了自己厂里的会计、也是无锡同乡、精明能干的青年,也就是我的祖父曹****。

曹家是又一个绵延千年、名重乡里的故家旧族。据无锡《蓉湖曹氏宗谱》记载,曹家的祖先就是在秦末和萧何一起帮助刘邦起兵反秦,西汉初年的开国大将、在汉文帝朝出任宰相(丞相)的曹参。西汉著名史学家、传记文学的鼻祖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写的《曹相国世家》一文,记载的就是曹家老祖宗曹参及他的后代的故事。文中详细列举了曹参的战功——总共打下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侯、御史各一人。除了攻城野战、屡建奇功、被封为平阳侯,还写到他在萧何死后继任宰相,“清静无为”、“萧规曹随”治国的事迹。司马迁在《曹相国世家》的最后,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述了曹参后代的故事——曹参的儿子曹窋在高后时任御史大夫,继承了其父的侯位,二十九年后去世,谥号为静侯;曹窋死后,曹参的孙子曹奇继承了侯位,七年后去世,谥号为简侯;曹奇死后,曹参的曾孙曹时又继承侯位,还迎娶了朝廷的平阳公主而成为驸马,生下儿子曹襄,曹襄就是曹参的玄孙了。曹时这个驸马爷为侯二十三年后去世,谥号为夷侯;曹参的玄孙曹襄又继承了侯位,也迎娶了汉廷的公主,叫卫长公主,成为第二代驸马爷,为侯十六年后去世。曹襄的儿子叫曹宗,为共侯,已是曹参的第五代后人了。后来问题就出在共侯曹宗身上,在征和二年(前91),因受汉武帝太子发动兵变一事的牵连,曹宗获罪,于是封国被废除。由此可知,曹家人在西汉王朝的上半期,高官显达凡一百多年,始终是朝廷的重臣,还当了驸马,直到曹参的第五代因宫廷内讧牵连,才骤然落幕。这恰恰印证了中国一句老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同类推荐
  • 倒腾元朝

    倒腾元朝

    落榜高中生跳楼后发现自己意外穿越去了元朝,拥有历史先知,了解现代技术的他能否利用好这一点并用自己能力改变甚至颠覆这段历史呢?
  • 皆为汉土

    皆为汉土

    “我枪呢?”空荡荡的胯下,弥漫着一股蛋蛋的忧伤。来自24世纪的三国爱好者顾盼穿越东汉末,却成了被废少帝刘辫身边的宦官头子,他将如何自处?“辫儿哥,你也太怂了吧?”“这……怂是何意?”“就是……太稳健了!”诛贼讨逆安天下,翻云覆雨定乾坤。“辫儿哥,永远记住这三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兵方至,毋敢动,动则灭国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 芸其黄矣——故梦旧

    芸其黄矣——故梦旧

    因一句长生不老的传言,入宫,封为公主。城破国亡,第二次逃离皇宫,却发现一切都不过一场只为天下苍生的局。或许人生命数既是如此,注定万劫不复或是庸了余生。苕之华,芸其黄矣。似盛,实悲。
  • 帝朱

    帝朱

    上古贤王尧舜禹,相继禅让,留下了能者居其位,徳者让其权的万古美名,时至今日,人们仍然称赞不已。然而也因为如此,开创了“子不肖,不得位”的先河。现代大学生李丹因参加实验失败,重生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不肖子――丹朱,他是会遵从父命,让位于贤?还是会厉兵秣马,逐鹿于野……
  • 相夜曲

    相夜曲

    这是一个平凡人有幸突出重围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在这里,有庙堂、有江湖,有爱情、有友情,都只是写一个人最真实经历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历史上不曾出现的朝代,又是曾出现过的朝代,这个朝代融合了隐藏在历朝历代史书下的波澜壮阔,如周朝的礼仪、文化变革、争霸与统一,秦末六国遗族、老秦部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末世家、寒门、复出的百家残存势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在这个时代绽放出自己最绚烂的烟火,可仍是九成以上的只能燃起一丝小火苗,但人们还是会保持乐此不疲的兴劲。因为,一生不长,结果太难体会,去珍惜每分每秒的过程就够了。
热门推荐
  • 千年一梦的繁华

    千年一梦的繁华

    在红尘漂泊了十几年的他,终于回归属于自己的世界。慢慢红尘,走过忘川河畔,踏遍无尽冥界,尝遍世间繁华冷暖。最终会怎样呢?
  • 暖向

    暖向

    我八,九岁的时候,一个年轻男子住到了我家对面。我依稀记得啊,他开了一家小书店。当时我经常因为自己瘦小被学校里的小男生欺负,每次总是‘哇哇‘的哭着回家,本来就够伤心了,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从来不安慰我,还要再把我说一顿。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我也就渐渐冷淡了,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闯入了他的书店。我的伤心从此像是海上漂泊的小舟有了自己的港湾。他是温柔,是阳光,是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温柔的到来也夹带了许多许多的不幸。
  • 海贼世界有条龙

    海贼世界有条龙

    “刚从电影院出来就穿越了。现在变成一条长虫,嘴里还叼了条胳膊,呃……”“那个红头发的家伙在瞪我!好方,求救命!在线等,挺急的!!”这是一个穿越成“近海之王”的小扑街在海贼世界打造新龙宫的故事~
  • 给思维一对翅膀

    给思维一对翅膀

    《给思维一对翅膀》精心选取了100个精彩的智慧故事,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谓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这些小故事同样折射出人类智慧的灵光。浓厚的文学气息、寓意深远的人生哲理、精美典雅的插图,有助于开启青少年朋友们的心灵和智慧大门,为读者朋友营造了一个清新隽永的阅读氛围。
  • 那年我们:懂得告别

    那年我们:懂得告别

    小学的六年时光如梦一般,在我们醒后懂得了一切。
  • 我们是利刃

    我们是利刃

    利刃,绝不妥协,绝不背叛。绝对服从。绝对忠诚。
  • 我曾经无敌

    我曾经无敌

    无敌尊者破天失败,以凡人之姿穿越异世。从此,他弃术炼体,踏上了漫漫武道之路!锄强扶弱,引领正义的力量对抗邪恶,且看季晨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穷酸小子,成为拯救世界,亿人敬仰的无敌大英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凹凸世界之梦忆

    凹凸世界之梦忆

    (本人幼儿园文笔,不喜勿进)......幸运的一位沉迷于凹凸世界无法自拔的初中生在月黑风高...咳咳,星耀月夜穿越了...身为全员吹,又会作死到什么程度呢*^_^*.....某初中生:你猜啊~臭弟弟作者:这臭妹妹...找打...(...但,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 天兽无双

    天兽无双

    崇尚武力的天兽大陆,少年田飞和他的灵兽伙伴如何成长,立志成为实力强横的智者,完成大陆人与灵兽的平衡。也是祖先的遗志,有握玉笔,安定天下,走上了孤独自立的道路。御兽既是他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开创新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