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70500000007

第7章 特集(6)

在美国和英国,股东的利益特别受到重视。因此,其在公司治理上特别重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面子,设置没有必要的奢华办公室,或者投资回报率较低的事业等。为了防止这样的道德风险,如何监督经营者、如何掌握重要的公司决策就成为了一个课题。

在美国和英国,所谓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型的公司治理都设定监督和执行的分离,由董事会担当治理,由最高经营者(CEO)以及其他管理层进行业务的执行。

有趣的是,在美国,CEO和董事长由同一人兼任的大公司较多,然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过半数须为独立董事;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英国,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董事长和CEO不得为同一人,然而,董事中过半数是公司内部人员的情况很多。

在笔者看来,在美国大家期待CEO发挥强大的领导能力,引导公司经营实现高利润和企业成长,可以说董事会作用的重点在于监督CEO。就美国的经营环境而言,企业的资金筹集中直接融资的比例高,作为股东中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较高(虽然养老基金等也重要),可以说提高短期利益的压力较大。此外,美国贫富差距较大,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相对较平缓,鼓励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获得成功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适合上述的公司治理方法。

插个题外话,从英国发展到美国的英美式会计账簿中,利润表更加重要,在德国、法国发展起来的欧洲大陆式会计账簿中,资产负债表更受重视,可以说在会计方法中也反映了社会的形态。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利润表特别受到投资家的重视,美国也决定导入已经成为事实标准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采用欧洲大陆式的资产负债表法。

在德国和日本,企业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股东,还为了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强调企业是社会的“公共物”这样的概念。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公司治理的目的就不仅包括股东和经营者关系间的企业效率(为了股东而追求利润)以及(对于股东的)伦理问题,还包含社会性的效率以及对社会的伦理问题。

德国和日本的相同点在于,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来筹集资金的比例较高,银行对企业的经营一直以来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虽说近年有所变化,日本为“主银行制”(main-bank system),即主要交易银行平时向公司借贷营运资金和投资资金,与此同时也担任着一定的经营顾问职能。当企业经营恶化时,会向经营层派入银行背景的人,同时调整对其他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请求,企图重建公司。

此外,在德国和日本,企业间交叉持股,在这部分实质上股东实际不存在,而且股东中(特别是和美国相比)机构投资者比富裕的个人投资者更多。因此对经营者的要求是不仅要关注短期利益,也要关注企业的中长期成长。

在德国较为显著的特点是,监事会是经营最高意志的决定机构,不但监督经营,还任命业务执行者,监事不得兼任执行者。对于员工超过2000人的大企业,规定半数的监事由股东选举,剩下的半数由员工(劳动者)选举。可以说,利益相关者当中员工受到重视,企业治理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监督经营同时维护员工利益,调和与企业的利害关系。

同样在日本,在终身雇佣制、论资排辈的雇用环境下,总经理和其他经营者,甚至董事会成员也基本都是在公司内部一步步累积起经验的人,员工成为了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在日本,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就是交易对手。像汽车之类的产成品公司,和供应商不仅有持续的交易关系,还会通过技术指导等共同努力降低成本和不良率,有时还会进行投资、资金援助、员工派遣等。“系列”(Keiretsu)这个词就是指这种综合的关系。

在日本,也许是因为国土狭小、均一文化等原因,关系较为固定,在此前提下就有了不给关联者添麻烦,并且不扰乱社会和谐这样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较为适合长期雇佣、论资排辈之类的雇佣习惯,还适合于高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和高遗产税率等减少贫富差距的制度。进一步说,也形成了前述的间接融资比例高、需要比股东更在意债权人、员工,以及交易对手这样的经营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和利润相比日本企业更重视销售额,也会出现“并非注重利润较高的商品而是制造任何有客户需求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战略。

但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德国存在东西德统一后的经济混乱,日本存在经济泡沫破灭后的长期经济停滞,不得不摸索更重视企业效率的公司治理。在日本2006年实施的公司法中,可选择 “委员会设置会社”(像美国公司一样设置委员会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到2010年年末,上市公司当中采用的公司只有62家。

社会的各种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一部分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和其他部分的不协调。因此变化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勉强变化会导致过去一直拥有的优势和整体性的丧失。笔者认为,日本经济停滞的一大原因就在于这种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变化的应对困难。

那么在中国,伴随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各种要素都在急剧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不断的进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中国虽然已经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但和其经济规模相比,上市企业的数量较少。发达国家中主要的大公司基本都是上市公司,与此相对,中国有许多未上市的大规模国有企业。而且,即便是上市公司,特别是上市国企,多数的股份由国资委持有;另外,并非集团整体上市而是旗下企业上市的情况下,集团总公司也持有大部分股份,股票的流动性较低。

这可能是目前大约17倍的市盈率所显示的比企业实际业绩更高的股价原因之一。这些情况可能造成公司治理难以发挥健全的作用,因为股东中缺乏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来平衡经营者过度追求利润以及企业成长的冲动。

此外,在中国,上市公司还有一个特征,即国有企业出身的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民营企业两极分化,而中型企业较少。

就中国企业的形态而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如何实现效率化可以说是一个课题。在独特的国情下,国有企业有其优点,以及在国家经济安全上的必要性,但如上述所讨论,社会的各种要素是联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近年来随着各种制度,如经营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的不断更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增发上市以提高股份的流动性,并通过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使企业集团的实质所有者和经营者成为公司治理的焦点,不断提高透明度,并且使以利润为基础的美国式公司治理有效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向从系统性的观点来看应该更具组合效应。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有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特定的“老板”在实际上掌握了所有权和经营,发挥着强大的领导能力。因此,监督就成了公司治理的焦点,这点和美国有些类似。

根据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特别要求上市公司独立于控股股东,资产和财务、会计须完全分离,控股股东的员工不得兼任上市公司的员工,控股股东不得为上市公司的资产提供担保等。该准则的背景应该是由于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所有者挪用公司资产的问题事例时有发生。

2010年德勤对中国100家上市公司进行的公司治理调查显示,作为公司治理的理由,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 “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满足上市合规方面的要求”,“保护包含中小股东在内的股东利益”和“增加企业价值”位列其后。也就是说和要求经营者增加利润相比,更担心经营者、控股股东是否有不适当的行为。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至少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的数量须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借款或其他资金往来须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期待独立董事能实现监督作用。

与此相关的课题是,指导意见中规定,在设置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的情况下,独立董事须占其二分之一,而委员会的设置本身却并非强制要求。但是前述的德勤调查显示,66%的公司都设置了委员会,可以说委员会的设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外,虽然中国的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必须至少召开两次董事会,但是有人指出,对于复杂的企业组织,每年两次的频率并不足以起到掌握公司情况并监督公司管理情况的作用,容易流于形式。其实在日本、美国等国,每月召开董事会议还是相对普遍的。

民营企业也被寄希望于,能渐渐摆脱个人企业模式而使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能具备合理的组织结构,包括监督机制,并且最好达成一定的企业规模。

此外,针对董事会、独立董事及各专业委员会,配置起监督作用的人才尤为重要,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可能是,股东成员必须是公正中立、能取得平衡的利益相关者。

这对于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或者是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是适用的。公司治理的关键可能是,让优质的利益相关者以合理的比率组成股东,平衡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实现短期利益与中长期成长。

同类推荐
  •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世界,是神秘的也是透明的。神秘是因为有许多销售人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销售,他们努力了,结果却总让人伤心,得到的跟付出的不成正比。透明是因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你的客户都是公开的,你的业绩也是透明的。在销售工作中,许多人认为销售只要能吃苦、能说、能跑就可以了,遵循着这个传统的销售法则,很多销售人员迷失了自己,在一条错误的路线下。仍旧辛苦地奔跑。然而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付出的辛苦还不知道有没有回报。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他们的掌柜,聪明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合理授权,学会当“甩手掌柜”。这里所谓的“甩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将“从头管到脚”转变为“管头管脚”。把管理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甩手掌柜”的出现,正是这个商业时代变革的缩影,本书堪称为一部“甩手掌柜”的管理宝典,其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怎样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展开,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上)

    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上)

    本书是《光华管理经典·职业经理人管理实战全案》系列丛书中《管理技能培训全案》卷。本书详细介绍了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沟通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有效授权、员工激励、建设高绩效团队、提升执行力、压力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案头工具书。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与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 就这样搞营销

    就这样搞营销

    本书是一本介绍营销的书,引用大量名言和实例,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叙述了营销者素质、形象、策略以及营销的技巧、谈判方法、管理和服务,有很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封神战争

    封神战争

    这是一场战争也是一场游戏命运的角逐,生死的厮杀最终的得胜者将登上神之座成为新世界的神!
  • 诱妻入怀:顾先生,请温柔

    诱妻入怀:顾先生,请温柔

    被渣男、小三肆意欺压的软柿子,如何在恶魔总裁的悉心“照顾”下,脚踩绿茶、智斗心机男……一步步脱胎换骨,蜕变成腹黑小妖孽的故事。
  • 张御洁探案系列

    张御洁探案系列

    话说张御洁与华胜相遇时,被华胜发现他曾爱上一位叫做王心雨的达州女孩,在网上抛下一段“我们不可能”的话,宣告结束,但是后来张御洁一直缠着这个女孩。就在成都红牌楼一带,其中一名叫做杨虎的中年业务员,被查出了得了种怪病,被好友叫救护车,送进华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接着又一起案件发生了,在成都八宝街一带,一名叫做陈达的青年业务员也被神秘地被毒死家中?看似两起离奇的案件,当中,是否有何玄机,就请大家一起参与和我们的大侦探张御洁一同破获此案吧。小说交流QQ群377308583
  • 竹书记

    竹书记

    《竹书记》者,物之上品也。传说此书成于魏国混沌之时,著上古秘史,如椽巨笔,然魏王暴戾,竟将著书之人活剥祭此巨作,后同殉于魏王之墓,恰逃于始皇焚书之难。至于太康年间,蒙盗墓人不准之恩,重见天日,举世哗然,然终因故失传于中和之际,个中曲折,实属离奇。
  • 圣杯战争之混乱争霸

    圣杯战争之混乱争霸

    我相信很多人看过Fate系列,我也由这个动漫产生了写小说的想法,希望喜欢这个动漫的朋友们会喜欢!
  • 轻风归南时

    轻风归南时

    陆轻风在陆归南十八岁的成人礼上送了他一个吻,谁知本是一次无心的恶作剧,却让陆归南“离家出走”八年。八年后,陆归南归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陆轻风报一吻之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渡溟

    渡溟

    神秘的瞎眼少年,从那遥远的东方而来,过千山万水、赏人世繁华,只为补全他所感触到的,这冥冥之中已经残缺不堪的天道。
  • 宗师道长

    宗师道长

    一代宗师僵尸道长毛小方,一生斩妖除魔,匡扶正义,最终修成正果,位列仙班。
  • 主尊闯天下

    主尊闯天下

    生于天下大乱,战于天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豪情壮志在天下,儿女亲情斩不断,天下第一有何用.后宫三千佳丽,个个貌美如花.惹得所有男人恨死他。张家无敌却为情所困,欲要成神,必先斩情,情为何物?世人皆斩情,却不知斩情永远无法踏足巅峰
  • 重送白将军

    重送白将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