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4500000005

第5章 二十岁以前(2)

根据朱熹自己和所接受的北宋程颢、程颐兄弟的见解,《大学》是孔门遗书(相传为曾子追述孔子的言谈),其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初学者人德的门径,说明做学问应循序渐进,乃“垂世立教之大典”。《中庸》书名的由来:“不偏”和“无过无不及”谓之“中”,“不易”和“平常”谓之“庸”;“中者天下之大道”,“庸”者天下的定理。这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为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也是宋儒谈天命、性、道这种理学的重要根据。旧时一般认为书中所述人生哲理,意味深长,如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论语》是专门记载孔子及若干弟子言行的书。《孟子》相传为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序诗书,述仲尼之意”。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论语》“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辨‘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朱熹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育。”

《春秋》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据说是孔子亲自编定的。后来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春秋》也就成了五经之一。其实,读五经是很少有人读《春秋》的,因为那记述实在过于简略,还有许多缺佚,后人讥它为“断烂朝报”,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人都是读它的“传”,即对《春秋》内容所作的解释或详述。《春秋》有三传,即《公羊传》、《毂梁传》和《左传》。两汉之前,《春秋》之学还只有“公羊”、“毂梁”两家。《春秋左氏传》是新莽时的刘歆弄出来的。据学者们讲,是刘歆依据宫廷所藏的《国语》(春秋诸国的史书),加工改造而成,托名于左丘明。《左传》以叙述史事为主,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而且写得十分生动。此后,《春秋》“三传”中,以《左传》最受历代的重视,讲微言大义的《公羊传》倒较少有人去读了。康有为托古改制,用上了《公羊传》。于是“公羊”之学在晚清又热闹过一阵,这恐怕就是毛氏家塾兼读《公羊传》的原因。

《左传》长于记事,所记又是春秋时期的国政和军旅大事,特别是关于战争的描写生动翔实,许多人物栩栩如生。对于《左传》的这些部分,看来毛泽东是十分喜爱的。他在第一师范读书前期,再读这些经书时,理解自然就更深了。后来在革命战争岁月,他的言谈、撰述,每每举出《左传》中的例子;有关军事战略、战术的思想,由《左传》得益颇多。《毛泽东选集》4卷中引用的成语典故和史事,属于《左传》的约有40条。从他对《左传》内容的熟悉、分析的详尽,以及引证次数的频繁,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确实对《左传》下过一番苦工夫。

旧时私塾先生教四书这类经书,只照本念而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还要背朱熹的注解。囫囵吞枣,消化不了,学生当然没有兴趣。四书中的这些所谓心法哲理,学童们(其实也包括老师们)是无从领会理解的。不过背诵之法,自幼记在脑中,有如软件存储在电脑里,成年后理解力强了,警句名言,精彩段落,信手拈来,是大有好处的。所以,背书——把书读得烂熟,不能一概反对,我们只是反对死背书、背死书而已。理解和记忆是学习过程中两个相连的有机环节:不理解的东西,死记硬背无益;但只满足于理解,而不重视记忆,则难以巩固所学。因此,我们不能反对应有的“死记”,它是知识的化身,能提高思维的能力。严复致熊纯如的一封信中说:“寒家子女,少时皆在家塾,先治中文经传,古文亦无不读。非不知辞奥义深,非小学生所能了解,然如祖父容颜,总须令其见过。至其人之性情学识,自然须俟其年长乃能相喻。四书五经亦然。以皆上流人不可不读之书,此时不妨先教讽诵,能解则解,不能解置之,俟年长学问深时再行理会,有何不可。且幼年讽诵,亦时研练记性;研练记性,亦教育中最要事也。若少时不肯盲读一过,则终身与之枘凿,徐而理之殆无其事。”严复给不懂而熟读取了一个名词,叫做“盲读”,并且认为少年时代的“盲读”,不但是有益的,而且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程序,细想起来,此说也是言之成理的。

水浒三国西游记

旧时的私塾让儿童读四书五经,大概主要只能起认字与死背(锻炼记忆力)的作用,而于儿童的智力开发、知晓世态人事,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有关鲁迅的文章说过,他幼年在私塾读那些古书,并无多大好处,帮助开窍的,乃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后来是《聊斋志异》,一生受益的不是经学而是杂学。鲁迅是世家子弟,在文化之邦绍兴城读的私塾,塾师也比农村的高明,尚且如此,何况处于韶山这样内地山村的农家子弟毛泽东呢?他同斯诺谈话中的这段回忆,是合情合理的。

“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们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喜欢这些故事,而且经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为了统治人民和驯服异族的需要,元明清三代以“诲淫诲盗”、“不登大雅之堂”等为由,对民间流行的小说戏曲采取禁毁的政策,尤其对写农民起义的《水浒传》禁得严厉。可是平民百姓尤其儿童,喜欢听说人物生动、情节曲折的传奇故事,英雄打仗、农民造反、神仙斗法、鬼怪异变,最能打动人心。因此,几百年来,同《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小说传奇一样,《水浒传》在民间传播,历久不衰,许多故事还被编成戏曲演唱,更是家喻户晓。

《水浒传》成书于明初。在这之前,关于水浒英雄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了。《宋史》中有关于宋江等人活动的概略记述,《大宋宣和遗事》则开始有了关于宋江等人的较详尽的故事,起于杨志押解花石纲,止于征方腊。宋代画家龚开所作的宋江等36人像赞,完整地记录了这36人的姓名、绰号。在这基础上,元代杂剧中已开始较多地搬演水浒故事,直到明初,才由《水浒传》作者撰述成书。在毛泽东读私塾的那个时代,《水浒传》并不像今天这样被称为“古典文学名著”,可以公然去读。大致从明思宗——崇祯时起,《水浒传》就被列为禁书。这是由于明思宗时,山东有李青山等人的起义,聚众于梁山,攻掠城池,阻断漕运。起义被镇压后,兵部尚书等上书,将李青山起义归罪于《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于是,“大张榜示,凡坊间家藏《水浒传》并原版,尽令速行销毁,不许隐匿,勒石山颠,垂为厉禁。”清代自乾隆到咸丰等朝,也屡次颁令严禁《水浒》。咸丰元年那次严禁《水浒》,起因还在湖南。“有人奏,湖南衡永宝三府郴桂两州以及长沙府之安化、湘潭、浏阳等县,教匪充斥”,“该匪传教惑人,有《性命圭旨》及《水浒传》两书,湖南各处坊肆皆刊刻售卖,蛊惑愚民,莫此为甚”。

毛泽东对斯诺谈到这些小说的时候,强调说:“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这是千真万确的。就说《水浒传》吧,在好些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反映在后来的言行中的例子很多。

作为一个军事家,毛泽东是名副其实的秀才造反,自学成才,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确实是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上井冈山前后,他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他早年读过的一些书,不论是经典古籍,还是传奇小说,如《孙子兵法》、《左传》、《曾胡治兵语录》、《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都曾经给他的战争生涯以最初的启发。例如他的军事名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论述“战略退却”的时候,就引用了林冲打败洪教头的故事:“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就是讲的这个故事。在江西,他针对红军的指挥员中有《水浒传》里李逵式的人物,进行教育说:“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兄弟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反对本本主义》在论述防止主观片面性时,就想到《水浒传》中有唯物辩证法。《矛盾论》论“矛盾的特殊性”中,引用了“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似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这讲的就是《水浒传》第47回到第50回的那一大段。后来在延安,三打祝家庄还被编成了京剧剧本。关于武松打虎,以及白衣秀士王伦、拼命三郎石秀等水浒人物,都在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中引用过。

从上面的引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水浒传》,真可以说烂熟于胸,信手拈来即成妙喻了。由此也可看到,他读书不为书本所拘系,相反,倒是把书中的故事、词语都巧妙地为他所用。不过,《水浒传》对毛泽东,从少年时起最重要的影响,主要还是在思想方面。书中“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思想,激起了他反抗现存秩序的精神。这是毛泽东一生的思想中,从中国旧文化(区别于官修典籍的民间传统文化)继承来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1959年,他在庐山讲话,谈到当时刮共产风,说:“宋江立忠义堂,劫富济贫,理直气壮,可以拿起就走。宋江劫的是‘生辰纲’(按:此处记忆有误。劫生辰纲是晁盖等人干的,此时宋江还没有上梁山),是不义之财,取之无碍。我们长期不打土豪了。打土豪,分田地,都归公。那也可以,因为是不义之财。”可见,毛泽东晚年的平均主义思想、理想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有着《水浒传》等书“大坪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毛泽东少年时代最爱读的小说之一。小说主要的内容是叙述魏蜀吴三国60年中相互之间十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动荡的年代,黄巾起义被镇压,各统治集团之间权力争夺,反复无常,兵连祸结,战争不已;同时,也是群雄并立,豪杰盛兴,纵横捭阖,变化多端的时代。小说中史实繁杂,故事曲折,人物生动,有声有色。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最后一年,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从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出发,赞扬书中“无抵抗则无动力,无障碍则无幸福”这种论点时,有这样的话:“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可见,毛泽东早年就爱读《三国演义》,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大概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外出的专列(火车)上,携带的大批古书中,《三国演义》是必备的,可见其爱好之深。

三国故事的大量传播始于宋代,“说话”艺人通过加工渲染,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听众,听众又添枝加叶传讲给他人,使三国故事不仅广泛流传于民间,而且增加了许多传奇色彩。到了元朝有形成文字的《三国志平话》刊印,但文字粗简,事多荒诞。到明代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删除荒诞,根据史籍,并加虚构,成60余万字的《三国演义》,篇幅比《三国志平话》增约10倍,尤其文字通俗,雅俗共赏。章学诚说它“七实三虚”,“虚”是作者的艺术创造。因此,《三国演义》一出,《三国志平话》失传。其中夸张虚构的如:桃园结义、祭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单刀赴会、玉泉显圣、空城计等,写得栩栩如生,动人心魄。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元明杂剧约70多个剧本,京剧剧本约140出,现在大部分存在。三国故事剧本之多,是古代各朝故事无法相比的。《三国演义》的社会历史影响确是深远的,可从中学习办事做人,学习军事打仗,学习处世交友;各行各业,工农兵学政商,都可从中体会借鉴,各取所需。

同类推荐
  • 宋美龄全传

    宋美龄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英枭双雄:刘邦

    英枭双雄: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从上面这些知识点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热门推荐
  • 因为想秒杀所以全点攻击

    因为想秒杀所以全点攻击

    写得了锦绣文章,拔刀定国安邦。肚内一颗热心肠,偏爱叶舞轻扬。
  • 记得拥有过就好了

    记得拥有过就好了

    五人之遇,却不知刻意安排,冥冥之中为情而生,为爱而灭
  • 刀剑天裁

    刀剑天裁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学剑法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学,我就马上去学,第一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学成以后再加一些特技上去。剑法“duang”一下,很凶、很强,很猛。这样读者出来一定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剑法,书里面那个是假的。我学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在学的时候也要求作者不要加特技。因为我要让读者看到,我学完之后是这个样子,你们学完之后也会是这个样子。
  • 圣契时代

    圣契时代

    亘古时期,人类圣元者与魔元者爆发了一场洪荒之战,元灵大陆和星灵大陆集结了两个大陆所有的圣元者与魔元大陆的魔元者对抗,勉强将之击败,但两座大陆也元气大伤,数月后,元灵大陆和星灵大陆宣布成立星元联盟,并昭告天下遇魔诛之。同时魔元大陆也成立了魔元殿会韬光养晦。至此,暂时的和平时代到临……
  • 电影结束后花也不在开了

    电影结束后花也不在开了

    时甜时虐时傻雕剧情目测不稳定,不太确定剧情走向.
  • 拥抱你然后爱上你

    拥抱你然后爱上你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我的关系,让你把他打了,而他因为我原因才被你打,他每次都说没事,然而我却已经在心里怪你了。想知道白冰晨和王俊凯有什么误会就点进来看吧!欢迎来看啊????
  • 女性文学研究资料

    女性文学研究资料

    《女性文学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女性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女性文学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是我的在劫难逃

    她是我的在劫难逃

    沈颐桥不知道,他见到陶汐的第一眼就对她埋下了爱的萌芽,他更不知道陶汐会是他用余生守护的人……
  • 暗卡师

    暗卡师

    首先声明:①非系统文;②一定不太监请求:给新人一个机会,多看几眼---------------可爱的分割线-------------------姓名:达克职业:暗卡师分支:制卡师分支传承神袛:暗能量掌控者迪伦·布莱克(主宰),卡纹大师纳森·穆兰(主宰),探索者萨拉尔·罗纳(主宰),洞察者席尔瓦·古德伯格(主宰)简介:制卡师分支唯一职业,利用奇异的‘暗能量’灌输于卡中,进行制作卡牌的职业基础知识:暗能量掌控,卡纹研究,空间掌控,神秘知识学。就职条件:①被纯粹的暗能量击中而幸存。②身体长期处于高能量密度区域,拥有高资质,高能量亲和力。③感受过空间之力,身体对空间之力有一定感悟。④目睹过高等神秘知识而保持正常。⑤携带有异界气息。如此苛刻的就职条件,将会打造出一个怎样的职业者?来到异界的达克,又会在无尽星空留下怎样的传说?本书轻松向,不压抑,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