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1800000038

第38章 天安门(3)

这种情形造成恶性循环,物价愈涨愈凶。到了那年夏末,抢购消费品已经成为上海等大城市每天常见的市景,银行也开始出现抢兑人潮。

党采取两项步骤对付这项危机。8月间,政治局决定,虽然应该继续进行“价格解放”政策,但财政与金融政策应该紧缩。9月间,中央委员会冻结物价改革,并且通过决议,把“改善经济环境和矫正经济秩序”列为1989年和1990年的施政指导方针。

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不清楚。

1989年春天,席卷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不仅只有北京而已——并因而动摇全国基础的一项大运动发生了。

导致1989年学生运动的一项事件,是事先不可能预料到的:胡耀邦在4月初参加政治局的一项会议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一个星期后,在4月15日,胡耀邦去世了。

到了4月15日傍晚,北大学生已经在校园的树上挂上白色花环,并在墙上贴上大字报。第二天,其他大专院校也群起效法。

4月17日星期一,几百名学生从北京西北郊区的大学区游行前往天安门广场,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拉开悼念胡耀邦的布条。

胡耀邦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间是4月22日,正好是他去世后一周。包括邓小平在内,大部分的党领导人都出席了这次追悼大会。赵紫阳宣读对胡耀邦的悼念文,高度赞扬了胡耀邦的功绩,丝毫未提及胡耀邦所犯的错误或缺点,也没有提到造成他下台的原因。

在人民大会堂外面,将近十万名学生在广场上或站或坐,每当有参加追悼会的官员到达或离去时,他们就高喊口号,但其余时间则很安静。这些学生都是在前一天晚上排着整齐的队伍抵达广场,并获得追悼大会主办单位的保证,只要他们在追悼大会进行期间留在广场内,就不会对他们采取行动。但他们并未获准进入人民大会堂向胡耀邦遗体告别。

邓小平可能花了好几天时间思考“学运”的问题。

4月25日,他明确地对学生运动表态,而他的态度也就成为官方对“学运”立场的基础。当天,李鹏和杨尚昆(他这时是国家主席和军委会常务副主席)一起到邓小平家中,向邓小平报告政治局前一天晚上开会的情形。

政治局这次会议的情况显得相当神秘。赵紫阳前往朝鲜进行正式访问,因此,这次会议就由排名第二的李鹏召开与主持。

邓小平在听完李鹏的报告后,表示他同意政治局所做的决定,并且进一步提出他自己的看法:这次学运不是普通的学生闹事事件,而是一次政治动乱,目的在制造混乱,以便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日报》在4月26日发表一篇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文中引用邓小平的几句话。社论中说,如果允许“一小撮人”继续利用民众对胡耀邦去世的哀思来闹事,将使全国陷入混乱中,并将毁掉人民的希望。

从5月15日到1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时,情况更是糟糕。原先安排好的接待计划,包括在天安门广场对戈尔巴乔夫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都被迫取消。戈尔巴乔夫不但没有在礼车引导下,坐车风风光光地行经街道两旁挂满两国国旗、忙碌但和平的北京市,相反,他必须在重重军队的保护下,坐车穿过虽然友善但显然已不受官方控制的混乱人群。

在天安门广场上,为了欢迎戈尔巴乔夫而悬挂的他的画像,早已被学生取下,改而挂上胡耀邦的画像,并有一大群学生对着他的车队挥舞长布条,布条上的文字内容是欢迎他以改革和开放的创始人身份来访,并且质问,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在哪里?

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见了两次面,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一次在接待戈尔巴乔夫的晚宴上。两人相谈甚欢。但两人一定也对当时的混乱情况表示遗憾,邓小平一定也对未能好好接待这位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继承人,表示抱歉。但更令邓小平感到惊讶的,一定是这个事实:全世界的新闻媒体代表(包括几百名新闻记者和几十名摄影记者)所感兴趣的,竟然是露宿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下的那一群对政治表达不满的学生和他们的所有活动,而不是大会堂内的活动;吸引他们注意力的竟然是学生们的标语和布条,而不是意义如此重大的他和戈尔巴乔夫的握手。

5月上旬,学运的规模愈来愈大,而且气氛愈来愈激烈。学生成立一个正式组织,每天发行报纸,并在5月13日开始在天安门广场绝食抗议。

赵紫阳,在5月19日清晨四点前往天安门广场探视学生,并对学生说,他“来晚了”,请求学生原谅,从那时候起,赵紫阳就不再公开露面。根据一项官方说法,赵紫阳拒绝参加当天举行的中央与北京市党政军干部大会,而李鹏则在会上宣布,将采取坚定的行动对付一切动乱,揭露“极少数人”的政治阴谋。这项官方说法说:

“因此,他(赵紫阳)公开显示和党脱离。”

北京在5月20日早晨宣布实施戒严,国务院的戒严命令是由李鹏签署的。接着又很快颁布三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禁止游行、示威、罢市、罢课与罢工;第二道命令授权军队和安全部门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处理状况;第三道命令禁止所有新闻记者(中国或外国记者都包括在内)在未获官方许可下进入戒严地区报道或摄影。这些命令所显示的意思相当明显—党和政府已经下定决心结束学运,驱散学生。但在这个阶段,对政府来说,比较不确定的是,要是“学运”

1989年6月,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以上干部。

真的解散了—这时候,学生内部一些领导人的立场已经开始出现分裂,同时,也有一些学生父母哀求学生们回家,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呼吁学生结束抗争。

军队终于在6月3日晚上至4日凌晨这段时间进入北京。

6月9日,邓小平在电视上露面,这也是他自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以来的首次公开露面。电视的新闻报告中显示,邓小平在戒严部队指挥部,向戒严部队军级以上干部讲话。这时,戒严部队已经控制北京城内所有重要建筑物和重要路口。

邓小平首先对在冲突中死去的军人、武警与公安警察的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对受伤的官兵与警察表示慰问。接着,他要求在场所有的人起立替“这些烈士”默哀。

邓小平接着对戒严部队的这些军级以上干部指出,这场风波迟早都会发生。他说:“这是由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是大小的问题。”

邓小平接着又指出,党的这些年轻战士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而且“在生命危险面前,他们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党的教导,没有忘记国家利益,面对死亡毫不含糊,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他说,这些军人证明了,军队是“党和国家的钢铁长城”,“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我们的敌人是多么凶残,对他们,连百分之一的原谅都不应有。”

邓小平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完全谈到他的政治与经济计划,好像他是在某项工作会议上向一群党或政府官员谈话,而不是向一群参加战斗的军人讲话。他很详细地回顾了中共自1978年以来的政治历史。他提出了好几个问题,然后自己一一加以解答,最后则问到,党的十三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是所谓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不是错了?当然,他的答案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没有错。

邓小平后面这一部分的讲话内容,并没有引起国外人士的太多注意。然而,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敏锐的政治头脑仍然在活动中,并且正在严密提防可能降临在他身上的两项危险:他的很多同志可能把造成“学运”的原因,归咎于他的改革政策;赵紫阳的失势,可能使得这一战略容易受到他人的攻击。这也同时显示出,邓小平的政治方法并没有改变,他仍然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但当时全世界都不知道,他的这项谈话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玄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1564年2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本书描述了撒切尔夫人的少女时代、大学生活和政治经历,展示了她的思想倾向、性格特征和个人癖好,并触及了福克兰群岛之战、香港问题、美国轰炸利比亚等重大事件。
  • 跋涉

    跋涉

    《跋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坚持正确思想政治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当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时,他的工作就比较顺利,容易取得成绩;当“左”的思潮和错误路线占上风时,他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工作也难免受阻,难有作为。个人如此,党和国家亦如此。“文革”时的极“左”思潮将社会引上歧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使国家民族重新焕发青春,欣欣向荣。我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萨特

    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一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热门推荐
  • 求夫

    求夫

    上官蕊(安沁儿)觉得自己挺倒霉的,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恶毒宫主的身上,遭人恨惹人怨不说,还几次三番险些被杀害,虽然福大命大保住了小命,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她无法接受,说是某宫主一年一度的娶夫节到了,按照狗头山上的规矩,她一次性要娶三个夫君。尼玛,这摆明欺负人嘛,她一个弱女子怎应付得了三个大男人?!怎么办,逃吧————感谢刺微妹子提供的精美封面——
  •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第一次见面,他捏着她的胸,“是朕最喜欢的小笼包!”第二次朝廷大典,傻皇赋诗一首,“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举头望明月,低头摸裤裆”,靠之,她就叫明月!傻皇还吮着手指,满脸无辜的看着她,“是皇后教朕的!”明月满脸面条泪!万年阴人专业户,却被一傻子给黑了!“月月,不要走好不好?”面对他的泪水,她终于败下阵来,却没想到兜了个圈,这傻子居然……又坑了她!
  • 你有故事我有汤

    你有故事我有汤

    还没想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情遇冰系俏佳人

    情遇冰系俏佳人

    他是风流成性的神秘Boss,她是冷漠如冰的帅气美女。她的出现令他倍感新鲜,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戏弄她,她最初视他如禽兽,却最终被他的魅力所驯服,她不能自拔的爱上他,却逼着自己转身离开。当他发觉不能没有她的时候,她已经消失不见。再次相遇已经是两年后,她华丽的以另一个身份出现,他依旧无法自拔的被她吸引,可她已经完全视他如陌生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年华冉冉惊离索

    年华冉冉惊离索

    倘若目光可以杀死人的话,那么她在仙界一定死了千百回。凡间有句话叫做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说的大约就是她现在的处境。哦,对了,她差点忘了,她本身就是只凤凰。
  • 不做炮灰:上班族的职场自救之路

    不做炮灰:上班族的职场自救之路

    公司乃是一个“小圈子,大社会”的职场江湖,《不做炮灰:上班族的职场自救之路》作者深入其中,描述了职场上最常见的17种炮灰类型,以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穿插其间,把职场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链条清晰地展现在你的面前。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引导你从技能上逐步增强自己的防御力和应变力,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改变自己的职场命运。
  • 木叶之雏田传

    木叶之雏田传

    参加了一次漫展却发生了意外,来到了火影世界,成了日向一族的嫡长女日向雏田,还获得了一个坑爹的系统商城,没错这系统商城是个坑,我也很绝望啊!日向雏田见证了这个忍者盛行的时代到衰落,再到武士时代的崛起与衰败!
  • 真三国

    真三国

    最强?对不起,他曾经是。废材?你见过那个废材称霸天下?他,只是,传奇!
  • 花残泣梦

    花残泣梦

    自闲看,处处花语婉转,经年似梦不足叹,一厢情,两厢愿,千载入不散,红线牵,一段倾世仙缘,青丝铃,幽幽吻,难舍难风夜,越千山,只为与你相见,蝶飞照影舞蹁跹,相思意,半月残,梦醒日入年,花落泣涕。
  • 公子,奴家知错了

    公子,奴家知错了

    “怎么,你把我吃干抹净了就这么走了本公子还有何颜面?”他将她压在树干上,邪魅而又带着威胁地逼视着她,问道。所谓人情债肉来还,那肉债该怎么还,公子答曰:“继续肉还。”于是河边小树林,某地密室,甚至是某人的洞房花烛夜都会留下某两人叠罗汉的小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