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7100000021

第21章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钱太多(1)

不光是资本在挑选目标企业,我们也有自己的取舍。对那些不能与公司战略兼容的资金,我们一般不接受。而和聪明人在一起,你不用说什么废话,他就能听懂你的业务模式。

在为与不为间巧妙融资

2004年2月,马云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宣布第四轮融资到位,金额为8200万美元——这是迄今国内互联网最大的一笔私募。

此次8200万美元的投资来自四家风险投资公司,其中包括日本软银、富达创业投资部、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除了总部位于美国硅谷,以创新技术投资为导向的风险投资基金Granite公司是新近加入的投资人外,其他三家均是阿里巴巴第二轮私募中入股进来的老股东。与第二次融资一样,这一次的牵头人还是软银——当时阿里巴巴除管理层和员工股之外的第二大股东。

尽管软银总裁孙正义至今仍坚守互联网战场,但还是抛出了部分此前投资的股份,包括雅虎在内。阿里巴巴是他三年中唯一只买不卖的公司,也是目前投资最大的公司。

奇怪的是,阿里巴巴创办之初曾作为天使基金投资进来的高盛集团这次却没有追加投资。马云透露,阿里巴巴希望以刚刚引进的策略投资者替换掉少部分早期的天使基金,作为公司第一轮私募的大股东,高盛目前已套现了部分股份,其余几家早期的风险投资套现安排亦在进行中。至于第二轮私募中进入的其他股东,如软银、日本亚洲投资公司、富达、汇亚基金、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瑞典投资等,不仅至今未拿过分红,也无套现打算。

据马云说,阿里巴巴进行第四轮融资的想法其实早就有了,但其间谈过的一些风险投资与公司的战略安排都不甚契合,所以融资的事就拖了下来。为此,马云带领时任公司副总裁金建杭、李琪等一行赴日本考察。几天后,当马云正要启程回国并已经到达机场之时,孙正义突然来电话说要求面谈。于是,马云又匆匆从机场返回下榻的酒店。一谈之下,二人对互联网现在和未来的走向竟达成惊人的共识。但这一次双方没有涉及融资事宜。

后来,孙正义又一次打来越洋电话,正式提出了二度注资的想法,双方约定几天后在日本东京会面。

到东京后,在马云和孙正义初步定下调子后,双方人马开始了正式谈判,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双方僵持不下。会场休息期间,马云去了洗手间,孙正义也跟进来,马云突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融资8200万美元,孙正义很痛快地同意了。回到谈判桌前,他们告诉自己的下属,问题解决了。

与此前的三轮融资一样,这次融资的签约地点,也是在软银的总部所在地——日本东京。据马云介绍,此番随他赴日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公司当时的CFO(首席财务官)蔡崇信。

蔡崇信是台湾人,此前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念的法学硕士,毕业以后在华尔街当了四年律师,然后被Invest AB公司派往亚洲负责整个亚洲的风险投资。阿里巴巴刚成立,他听人说起,就从香港飞到杭州,来看阿里巴巴的究竟,结果竟留下与马云一起打天下。他的到任果然给起步阶段的阿里巴巴带来神奇变化——在他到任伊始,就凭着以往在华尔街的人脉关系,为阿里巴巴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蔡崇信本人也作为投资者进入了公司董事会。

完成第一轮私募后,马云的腰杆硬了起来,其间曾有多家风险投资找上门来,均遭婉拒。

不光是资本在挑选目标企业,我们也有自己的取舍。对那些不能与公司战略兼容的资金,我们一般不接受。而和聪明人在一起,你不用说什么废话,他就能听懂你的业务模式。

在马云看来,孙正义就是这样的聪明人。马云之所以能结识孙正义,事后看来全属偶然。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资深分析师印度人古塔给马云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说起,对方称有个人“想和你秘密见个面,这个人对你一定有用”,地点就在北京富华大厦。此人就是孙正义。

秘密约会并不是马云所想象的二人会谈,来自软银、摩根-士丹利以及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众多CEO均在座。由于前来面谈融资事宜的企业太多,孙正义只给了每个人20分钟时间阐述公司业务模式和目标。但马云只讲了6分钟不到,孙正义就从办公室那头走过来说,“我决定投资你的公司”,其爽快,其偏执,连一向以偏执出名的马云也大出意外。

二十多天后,马云飞往日本,在东京和孙正义再次面谈。对方提出投资阿里巴巴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考虑了五六分钟后,马云同意了。

可是一回到国内,马云后悔了——30%的股份意味着资本的意志将决定公司的走向,管理层话语权将受到削弱。于是,马云给孙正义写了封电子邮件解释,大意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他只需要2000万。孙正义从此对马云另眼相看,并破天荒同意了加入阿里巴巴的顾问委员会。

软银联合高盛等几家投资集团正式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万美元,这是阿里巴巴历史上第二轮私募。

“我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看中的并不是对方有多少钱、多少人手,而是看企业领导者的‘气质’,比如我当初在马云身上就看到和杨致远类似的‘气质’。”孙正义有一次这样表示。

继孙正义任阿里巴巴顾问后,马云又邀请到了一系列重量级人物加盟,如缔造雅虎搜索引擎的专利发明人、主持雅虎电子商务基础软件系统设计的吴炯。更匪夷所思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任总干事彼得.萨瑟兰也破例出任阿里巴巴顾问。

两年后,在互联网业界一派低迷、纳斯达克股价飞流直下之时,马云顺利完成第三轮私募,吸引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而这期间,已偏居杭州一隅的阿里巴巴花钱之谨慎在普遍以烧钱为能事的互联网界几乎是出了名的。马云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钱?

在第四度融资之后,阿里巴巴手握现金之巨,已达上亿美元,不下于任何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这一次为什么马云只要了8200万美元,不多不少?“这是平衡的结果,投资者和我们都作了妥协。”马云解释说。在软银二度注资之后,其股份已增至接近30%,但尚未达到相对控股,相对控股的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员工股。

阿里巴巴为什么没有选择融资途径中最为吸引人的IPO,而是选择了私募?马云表示,比之于公开招股,私募的好处是可以专心布局,不必为了一时的利润诉求而追求短期利益。但由于私募会稀释股东的股份,削弱其控制权,甚至于推迟上市进程,导致股东套现期限延长,因此更要求股东和创业者之间要有一种信任和默契。而阿里巴巴的股东由于磨合有年,对此均已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问题是,这笔8200万美元的巨款,加上往年的利润和存款,阿里巴巴将怎么花?比如,除了继续做大B2B和C2C,会不会进而杀入B2C领域?

马云对此表示,传统的电子商务不外B2B、B2C、C2C三种模式,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迄今已有了B和C,进入B2C应在情理之中,但到底怎么个进入法,他还没有想清楚。为此,他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的实验室,以求在国内外现有的商业模式之外更有突破。在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摸索多年之后,这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马云举例说,如果把阿里巴巴的买家和卖家引到淘宝,让这些卖家把产品批发给下面的消费者,就是B2C之一种,但有别于国内当当网、8848等拷贝亚马逊而来的B2C模式。

当时的阿里巴巴旗下有三家网站:阿里巴巴国际、阿里巴巴中国和淘宝,分别经营国际B2B交易、国内B2B交易和C2C交易。2003年,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60%来自出口,40%来自国内贸易,淘宝则还在亏损。不过,由于以免费为招牌,淘宝网刚成立的半年发展十分迅速。

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几乎达8000万,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据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将成为世界上最多的。马云由此相信,届时中国的市场一定将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所统治,正如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打进中国主流门户一样。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马云的狂,在于多数人都不看好B2B模式的低谷时期,仍痴心不改,一门心思走老路;马云的狷,则在于当大笔资金送到门口之时,却可婉拒,而在短信、网络游戏大热而众多网站尽皆趋之的高潮期,亦不轻易跟风。未来,马云以及阿里巴巴能否善用其财,如其所宣称的那样成为国内B2B以及C2C领域的引跑者,进而在B2C领域有所建树,大有可看。

搭上高盛顺风车

马云最需资金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在杭州马云家中办公的阿里巴巴工作人员会经常接到投资者打来的电话,每一个电话都是一次离资本更近的信号。但是在具体的谈判中,马云拒绝了至少38家投资商,其中大多是内地的投资者。

马云拒绝他们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投资者们的投资风格太中国化了,对马云本人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层持有怀疑态度。

“马云从来不管钱。”阿里巴巴的一位创业元老这样回忆说。

但无论你管不管钱,钱都会来管你。在湖畔花园创业四五个月后,钱已经是阿里巴巴能否生存下去的核心问题。那时,马云不得不向阿里巴巴的创业队伍借钱来发工资,因为阿里巴巴已经没钱了。

幸运的是,阿里巴巴其实已经身处它的成长三维坐标之中,几乎在这个生长于中国南方普通省会城市的网站出现之时,最顶级的国际商业媒体都注意到了它的动向。关于这个网站,最早的报道来自美国《商业周刊》。当时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马云这样回忆道:

他们说有人在我们这个网站上发布消息,说“可以买到AK-47步枪”。这消息把我们吓了一跳,可是我们找遍网站所有的消息也没有找到这条买卖信息……按说也不可能,根据以前的经验,我们知道互联网最大的问题在于可信度,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立下规矩,对所有在阿里巴巴上发布的信息都经过人工编辑,这规矩从免费会员时代一直坚持到现在,因此我相信这样的信息是不可能存在的。不过像《商业周刊》这样的杂志一报道还是把我们吓了一跳,因为它很少乱讲话。

在阿里巴巴的档案库里已经无法找到这个《商业周刊》的报道,因此只能凭借马云的回忆来做这样的描述。不过客观事实是,当时国外媒体的报道确实很多,这造成了阿里巴巴当时在国外的声望不小,进而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很多投资者。

实际上,这条消息反映的事实是,阿里巴巴的流量已经在商业网站中脱颖而出了,第一年年底就已经达到了8万人次/天。

不管钱而且已经快没钱的马云,似乎并没有把资本看得很重。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彭蕾回忆了这样一个与投资人谈判的场景:

某一天,马云在湖畔花园那个房子的客厅里接了个电话,用眼睛看了看正在公司的人,对她说:“你和我一起出去一趟好吗?”于是他们就一起走了。到了外面彭蕾才知道,马云和她是要去见投资人。但是她和马云一样没什么准备,她带了一个普通的本子,马云干脆什么都没带就过去了。

彭蕾已经记不得那个公司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他们是从上海过来的,对方是那个投资公司上海办事处的经理。当时过来的一共有三个人,住在杭州的世贸饭店。他们已经到过湖畔花园阿里巴巴的地方,了解了阿里巴巴在做什么,也回去做了汇报。这些投资人手里是有权限的,在得到老板的原则同意后,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决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多少。因此,马云和他们的谈判是实质性的,如果双方都确定,资金就可以划过来。

因为双方都已经实质性地了解了对方,所以虽然是上百万美金的谈判,但看起来并没有一个谈判的样子。场地就在投资经理们住的房间,普通的标准间而已。在场一共五个人,她和对方的一个人坐在单人沙发上,马云坐在一张床上,不过他总是喜欢走来走去,几乎也没怎么好好坐下过,他们中的另两位一个坐在另一张床上,一个坐在写字桌前面的凳子上,就这么进行了整个过程。

例行的寒暄过后,谈判很快进入了实质性的问题。投资经理们出了一个价,因为投资金额他们是有权限限定的,所以所谓的价钱就是这个金额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他们表示,如果马云同意的话,他们可以马上决定。可是马云看来不满意股份比例,他强调阿里巴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言下之意很明白,投资经理们出的钱占不到那个股份比例。谈判进行到这里就有点僵了。于是,马云提议停一下,对投资经理们说:“我们要出去走走。”

马云和彭蕾下了世贸的电梯,走到就在边上的曙光路上。一开始马云默不作声,过了很久他突然问了一句话:“你觉得怎么样?”“我知道他的这句问话并不是真正咨询我的意见,因为他在这种事情上是非常有主意的,这时候的问话只不过想缓和一下两个人默默走路的气氛罢了。但我在那时候是管钱的,我清楚地知道阿里巴巴已经没钱了,特别想他让步把钱拿进来。所以就说:‘马云,公司账上没钱了。’”彭蕾回忆说。

马云不吭声,又走了一段,说:“好了,我们回去吧。”到了饭店的房间里,马云告诉对方,双方在看法上差距太大,所以无法合作。就这样结束了这次谈判。彭蕾还记得谈判结束后她随马云下电梯,还是和对方的一个人一起下来的。在电梯里那个人还特别遗憾地对他们说:“你们错过了一个机会。”

一个名不经传的阿里巴巴,何以对风险投资如此挑剔?马云也解释过,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为此,马云总共拒绝过38家投资商。

看来,马云对阿里巴巴的要求、对风险投资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严格。这正如他做人的秉性——但求最好。创业初期的苛刻并非一件坏事,它有助于形成一种意识、一种文化,这也是阿里巴巴发展壮大之后马云一直十分看重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互联网在中国火热起来的时候,吸引了许多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注意,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大规模地在中国互联网市场进行投资,以著名的老虎基金、高盛和软银为代表的风险投资商在中国的门户网站以及电子商务网站里肆意投钱。

同类推荐
  • 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社会经验

    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社会经验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我们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办事游刃有余,要求我们学会巧办事、办巧事。办事游刃有余首先还是要做人左右逢源,先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有了人脉,才能做好事、做大事。
  • 读者文摘: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读者文摘: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本书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 为何心想事难成

    为何心想事难成

    卓天仁是台湾著名的“励志哥”,他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经过挫折、困顿的历练,成长为知名的教育训练专家、演讲家。本书中,他结合自身的经历,解码世界顶尖成功学大师的理念精髓,解释了心想事难成的秘密:其实你离成功只差1%,只需改变自己的脑袋,更换行动的模式。他把成功的秘密归纳为“想过好日子最该知晓的六个道理”。这些道理有的颠覆传统,比如,学习是人生最大的陷阱;有的警示教育,比如,光靠复制取得成功比遭天打雷劈还难;有的谆谆告诫,比如,“知道”和“得到”,中间还要“做到”。
  •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本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包括诸子百家、正史笔记、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曲杂著等各类题材作品的名言佳句两千余条。
热门推荐
  • 不如人生一白菜

    不如人生一白菜

    一个白菜养殖户与一只伪白菜不得不说的故事
  • 传说——天之利刃

    传说——天之利刃

    手中十七剑,剑出血光现!极武界天才辈出,古修行方式重现,十七名修行上古剑道的传奇天才崛起,称霸一方。无人知晓的是,在这十七名天才背后,还有一位神秘存在。他为人低调,却锋芒毕露!他名气不显,却无人敢惹!他嫉恶如仇,却杀戮无数!应天,极武传说的塑造者,上古剑道的继承者!然而在他年少之时,却是一名罕见的先天绝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千金之逆转人生

    重生千金之逆转人生

    在十八岁成人礼的那一天,原本应是一个女孩辉煌人生的启程,却因为错信于人在宴会上出尽了丑。后又被继母陷害,囚禁于精神病院,与疯子作伴,饱受折磨,凄惨死去。重来一次“这一世,我定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让那些伤我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 重生之我要追到你

    重生之我要追到你

    单木在猝死后重新回到高中时代,当再次遇到那个青春美好的姑娘,他决定要靠着系统重新崛起,守卫身边的幸福
  • 一世仙缘传

    一世仙缘传

    六道轮回,有始无终,九世行善换取一世仙缘,主角洪三笠三十岁成就三十亿身家,身染病毒,临死之际立下遗嘱,捐出几乎所有身家,走进黄泉路,踏上修仙途……
  •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永远是社会的主流,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你就应该奋力拼搏,不甘平庸。《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主要有雄心、不甘平庸的年轻人、会做人、讲信义的年轻人、有闯劲、敢于拼搏的年轻人、善于交际、有人脉的年轻人、抓住不放,善于把握机会的年轻人、打不垮,永不服输的年轻人、头脑灵活、有点子的年轻人、有信心,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有见识的年轻人、懂得理财、善于投资的年轻人、精明能干、善于琢磨的年轻人。
  • EXO巧克力之恋

    EXO巧克力之恋

    中国的四个女生来到韩国上学,竟然遇到了史上最坑的花美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裳落花一裳香

    一裳落花一裳香

    庶出之身,受尽欺凌。人情冷暖惯看,心若闲波止水,却……偏偏惹尘埃。心已丢,情已逝,风中人何往……---------------------------谁在流年里起身,掸尽满袖的尘埃谁又在轮回中停歇,埋首往事不肯回头是谁在寻觅人间最热的一滴血,最苦的一粒泪走走停停曾于车水龙马中回溯,听尽浅吟低唱喧嚣曾在电光石火间回首,望断人薄情淡茶凉当左眼是风,右眼是尘埃冷漠深处筑起的巢中,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当故事渐被岁月打磨成薄瓷易碎的结局里,你却还是你,我也还是我那么风烟流景皆分付了吗菊淡书远已经年了吧那些人那些过往是否已被深刻进木质的季节描摹一生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