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400000002

第2章

王绩

野望

东奉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译黄昏时分,我站在东皋村头向四处眺望,茫然徘徊无处可去。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洒满着落日的余晖。牧人正赶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这些人我并不认识,心情郁闷,于是高歌《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王绩

(约公元589年一公元644年)

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

①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在今山西河津东皋村。

②薄暮:傍晚,曰将落时。

③徙倚:徘徊,逡巡。

④犊:小牛。

⑤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王骆宾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鹅呀鹅,你弯曲着脖颈仰天高歌,姿态是那么的优雅。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鹅掌尽情嬉戏,拨弄着清清的水波。

王骆宾

(约公元638年一?)

唐代文学家。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之词。

①项:颈的后部。这里指脖子。

②歌:歌唱,这里指鹅叫。

③浮:漂浮,游泳。

④红掌:鹅掌。

⑤拨清波:划水。

①西陆: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禁中。

③玄鬓:蝉翼。

④白头:白发人。指作者自己。

⑤吟:指蝉鸣。

⑥予:我。

杜审言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译秋天蝉声长鸣,作为囚徒的我更加思念家乡。哪里还能经得起它对着我鸣叫。秋天的露水浓重,蝉很难展翼高飞,风声轻易地就把它的鸣唱掩盖住了。没有人相信蝉能居高食洁,又有谁能替我表述内心的冤屈。

杜审言

(约公元645年一公元708年)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迁居河南巩县(今巩义)。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匹友“。晚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

①西陆: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禁中。

③玄鬓:蝉翼。

④白头:白发人。指作者自己。

⑤吟:指蝉鸣。

⑥予:我。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窥。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译唯有旅居外地的人,才会对季节变化特别吃惊。云霞从海面升起,一片曙光;春风吹过,梅花盛开、柳枝发芽。温和的春气催使黄莺早早地鸣叫,晴朗的阳光下菌草越来越绿。忽然听到你唱起古老的曲调,想回家的念头使流下的热泪打湿了佩巾。

①物候: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反映出季节的不同叫物候。

②淑气:指温和的舂气。

杜审言

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魔动洛城。

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译皇帝命令将士出征,作为书记官的你也跟随远征。饯行的人很多,自宫阙外一直延伸到黄河边上,军旗飘扬震动了整个洛阳城。出征边地,早上迎着北方的寒风,夜晚能听到胡笳之声。你安坐军中谋划,主帅就能取得胜利,秋风吹着古老的北方边地。

①物候: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反映出季节的不同叫物候。

②淑气:指温和的舂气。

①出将:皇帝命将出师。

②祖帐:为人饯行而设的帷帐。

③军麾:军中指挥用的旗子,这里代指军旗。

④朔气:北方的寒气。

⑤烟尘:烽烟和尘土,指代战争。

⑥北平:郡名,今河北省东部一带。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王勃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书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樵外长江空自流。

译壮美的滕王阁俯临着江边的沙渚,昔日里佩玉声清脆、鸾铃声鸣响,豪华的歌舞已经停止了。

晨光中,雕花的梁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霭里,彩绘的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风雨。

白云每日里飘飘荡荡,云影映照在寂寞的深潭之中,事物变换,时光荏苒,度过了多少个春秋啊。

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栏杆外那滚滚的长江水空自东流。

王勃

(公元650或649年一公元676年)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①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现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现今之滕王阁为后重修的建筑;。

②江渚:江中的沙洲。江,指赣江。

③书栋:雕花装饰的梁柱。

④物:四季的景物。

⑤阁中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⑥槛:栏杆?

宋之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三秦地区护卫着巍峨的京城长安,而你将要去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与你离别时,不禁产生无限感慨,我们都是远离家乡,为了仕途而到处奔走的游子啊。四海之内,你我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边。不要在分手的时候悲伤流泪,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凭泪水沾湿佩巾。

①城阙:指京城长安。

②辅:护卫,夹辅。

③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

④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着名渡□,合称五津。这里泛指四川。

⑤宦游:在外地做官。

⑥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⑦沾巾:因流泪而沾湿了佩巾。

宋之问

(约公元656年一约公元713年)唐代诗人。又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与沈佺期齐名,称“沈宋”。

①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②音书:音信,书信。

③断:断绝,中断。

④情:心情。

⑤来人:来自家乡的人。

宋之问

一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译住在岭外与家里的书信联系中断,经过冬天又到了春天。离家乡越近心情越紧张,竟然不敢询问来自家乡的人。

宋之问

(约公元656年一约公元713年)唐代诗人。又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与沈佺期齐名,称“沈宋”。

①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②音书:音信,书信。

③断:断绝,中断。

④情:心情。

⑤来人:来自家乡的人。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阴历十月大雁开始南飞,听说飞到大庾岭就返回。我的行程却不止到岭南,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遇赦归来?潮水刚刚退下,江面很平静,树林昏暗,瘴气还没有散开。他曰我登上山顶遥望故乡,也许能看到山头上那绽放的红梅。

①大庾岭:在今江西省大庾县境内,唐朝时是通向岭南的要道。

②驿:驿舍的简称,是古代官办的交通站。

③阳月:阴历十月。

④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跋头,即“岭头“。

沈佺期

杂诗三首(其一)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沈佺期

(约公元656年一公元713年)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擅长七律,被后人称为“律诗之祖

①闻道:听说。

②解兵:撤兵。

③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译听说黄龙冈驻地,连年战火不断。这轮可爱的明月啊,如今却照在汉家的军营。少妇思念着丈夫春心蜜意,丈夫也在回想别离柔情。谁能够指挥军队一举攻下这龙城重地,好让我们早曰团圆。

陈子昂

(公元659年一公元700年)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幽州:州名。

②古人:指前贤,这里尤指古代的贤君。

③来者:指后贤,这里尤指后世的贤君。

④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

⑤4仓然:悲痛伤感的样子。

⑥涕:眼泪。

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古代的圣贤国君已不可见,后世的贤明君主也来不及看到了。想想天地无穷无尽,深感我生不逢时,不觉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①着作佐郎:官名。

②梁王:指武三思。

③东征:指征讨契丹。

④金天:秋天。

⑤肃杀:严酷萧瑟。

⑥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⑦之子:这人,指崔融等人。

⑧北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⑨卢龙塞:古代军事要塞,在今河北省喜峰□附近。

⑩麟阁:即麒麟阁,是汉朝陈放功臣画像的地方。

子昂

送着作佐郎面从粧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译正是秋日萧瑟时节,开始出征的日子正是白露那一天。我们的军队并非是好战之师,请各位一定要谨慎用兵。契丹的军队像重重海雾一样侵犯南部的边疆,又像来势汹汹的北风侵犯我北平郡。绝不能丢失卢龙塞,胜利归来后,皇上定会为你们庆功封赏。

子昂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①金樽:铜制酒杯。

②琴瑟: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以此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或兄弟、朋友间情谊融

③长河:银河,俗称天河。

译明亮的蜡烛冒着缕缕青烟,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友人们高举酒杯开怀畅饮。饯别的厅堂里回忆起朋友间的情意,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没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即将踏上这漫长的洛阳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会。

贺知章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我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园,虽然乡音并没有改变,但鬓发已经疏落并被秋霜染白。家乡的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都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贺口章

(公元659年一约公元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他的诗以绝句为佳。

①衰:疏落,指头发白了,少了。

②儿童:指家乡的孩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舂柳的青翠碧绿。

②妆:装饰,打扮。

③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舂时节。

译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绿色的新叶,看上去好像是用碧绿的玉石装饰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的柳丝,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好看。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仲春二月的春风本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张说

(公元667年一公元731年)

唐代大臣。字道济,一字说之,封燕国公,洛阳(今属河南)人。擅长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并称为“燕许大手笔’。亦能诗,贬在岳阳时的作品尤工。

张说

①幽州:古州名。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

②凉风:北风。

③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里举办宴石。

④迟暮:暮年,比喻衰老。

⑤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管乐器。

⑥边城将:作者当时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

⑦恩遇:指皇帝的知遇之恩。

①诗:指《诗经)。

②易:指《周易》。

③和羹:比喻大臣辅助国君,齐心合力,治理国家。

④叨:谦词,表示受之有愧。

译丽正殿设了书院,成了文人学士聚集的地方。阅读《诗经》了解怎样处理国家政事,讲解《周易》知道天意。我身居高位责任重大,承蒙皇帝赐宴,我喝得大醉。借着酒兴唱起春兴曲,竭尽才智作诗以报知音。

幽州夜饮

凉风吹夜雨,肃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译晚上,北风夹杂着绵绵细雨,风雨声摇动寒冷的树林。军中的高堂上正在举行宴会,使我暂时摆脱了因年老而产生的衰颓情绪。军中娱乐适宜舞剑,边塞注重胡笳。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张旭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张旭

(生卒年不详)

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善草书,人称“草圣’。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时称“三绝。也善写诗,长于七绝。

①隐隐:忽隐忽现。

②飞桥:形容桥很高,凌空欲飞。

③石矶:水边凸出的岩石。

送梁六自洞庭山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从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①轻阴:天色微微阴沉。

②雨色:下雨的迹象。

③沾衣:将衣服沾湿。

译在阳光下,山姿物态变幻莫测,不要因为天色微微有些阴沉就要回家。在山里,即使朗日高照,丝毫没有下雨的迹象,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你的衣服。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巴陵一望洞庭秋,闻道神仙不可接,

日见孤峰水上浮。心随湖水共悠悠。

译一座长桥隐隐被蒙蒙的烟雾隔断;在石矶的西边询问渔夫:桃花整天随着清澈的溪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一边呢?

①梁六:指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剌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②洞庭山:也称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

③巴陵:指今岳阳一带。

译秋意萧瑟,从巴陵望向不远处的洞庭山,只见洞庭孤峰仿若浮在秋水上一般,听闻神仙是缥缈不可接近的,我的寂寞忧愁的心啊,便随着那湖水悠然荡漾开去了。

张九龄

(公元678年一公元740年)

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

①怨:埋怨。

②遥夜:漫漫长夜。

③竟夕:通宵。

④披衣:屋外。

⑤不堪:赃寝:

⑦佳期:不能。回去睡觉。相会之期。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茫茫大海上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远在天涯的人啊,但愿我们能共同分享此时的美景。多情的人啊,漫漫长夜总是令人心生幽怨,通宵都在想念远方的亲人。吹灭了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走出屋外,觉得露水很重。可惜啊,我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能与你在梦中相见。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柄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①葳蕤:形容枝叶繁茂。

②桂华:即桂花。“华同‘花’。

③生意:生机。

④自尔:自然地。

⑤佳节:美好的季节。

⑥林栖者:指山中隐士。

⑦闻风:闻到香味。

8坐:因为。译1兰草到了春天枝繁叶茂,桂花到了秋天分外皎洁。

⑨本心:本性。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时节。谁知道住在

林中的隐士,闻到随风飘来的芳香因此十分高兴。草木有其自身的本性,何必强求美人赏识采折呢?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二)

江南有丹橘,岂伊地气暖,可以荐嘉客,运命唯所遇,徒言树桃李,

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奈何阻重深。循环不可寻。此木岂无阴?

①伊:那里,指江南。

②岁寒心:耐寒的本性。

③荐:进献。

④晶客:贵兵。

⑤阻重深:阻碍重重,路途遥远。

⑥运命:命运?

⑦循环:周而复始,变化莫测。

⑧徒:只说。

⑨树:种植。

译江南一带生长的丹橘,历经严冬依然绿叶葱茏。哪里是因为江南气候温暖,全是它自己有耐寒的本性。本来可以献给贵宾共享,怎奈阻碍重重而且路途遥远。命运决定了这种遭遇,循环的天道无法追寻。世人只说种植桃李,难道丹橘就不能遮阳吗?

同类推荐
  • 草家族的绿袖子:原野童话

    草家族的绿袖子:原野童话

    本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闻香》、《柳美人》、《种子》、《鸽子在天空流浪》、《发现》、《月光手帕》、《小女趣事》等八十余篇随笔。
  • 安徽80后诗歌档案

    安徽80后诗歌档案

    本书主要收集了一度的诗,夏春花的诗,八零的诗,孙苜蓿的诗,陈巨飞的诗,缎轻轻的诗,严正的诗,王太贵的诗,李成恩的诗等等。
  •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

    本书为浙江大学校团委、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的大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从历年的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优秀作品,汇集成书。目的在于鼓舞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抒发青年学子“飞扬青春,梦想中国”的情怀,也向社会展示青年学子的朝气、才情。内容有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
  • 灿烂的星,愿我像你那样坚定(英美十四行诗选)

    灿烂的星,愿我像你那样坚定(英美十四行诗选)

    本书《英美十四行诗选》,曾于1994年由台湾的业强书店出版。该诗集从未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英美十四行诗选》收近百首古代到现代由马海甸先生自编自译英美十四行诗,每诗加数十乃至数百字的注释和评论。2018年版本,经过译者重新修订。十四行诗难译,故类似的选集在中国大陆未见。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热门推荐
  • 新修仙传之纪灵

    新修仙传之纪灵

    重生?看一个平凡的男主一步步走向修仙的巅峰
  • 离奇死亡后

    离奇死亡后

    写一个小女孩的遭遇,死后进入地狱,与黑白无常之间的故事
  • 冰与火的重逢

    冰与火的重逢

    每个人都身处冰冷的城市之中,都在为生活打拼,而我却在苟延残喘,直到遇到她
  • 世界这么大,偏偏遇见你

    世界这么大,偏偏遇见你

    只是平常生活随笔,记录生活的点滴,那些然人感动的细节
  • 重生之后妈上位记

    重生之后妈上位记

    别人重生都是千金小姐,怎么轮到自己就成了富家太太。钱多多上辈子琢磨着赚钱,这下倒好,钱是有了,还多了个高富帅老公,就是连儿子都附带赠送了。可是没人告诉她,这个副本还要同一帮子蛇精病斗智斗勇啊!
  • 黑暗下的恐惧

    黑暗下的恐惧

    那永恒长眠的并非亡者,在奇妙的万古之中,即使死亡,亦会消逝
  • 瓶子的爱

    瓶子的爱

    瓶子,也像瓶子,装满了,没有塞子,就洒了。摔了,就碎了。光照过去,就透了。瓶子啊瓶子,要么喝掉你,要么赏着你,要么修补你。
  • 亚图远征军

    亚图远征军

    遥远的亚图星安详和平,然而这一切在烬星系的入侵后改变,成了亚图人的梦冕,在危机时刻,英姿勃发的少年阮正清站了出来,带领亚图人走向征途……
  • 殿下追我两世

    殿下追我两世

    前世,叶轩爱渣男、信绿茶,为渣男害了那个爱她入骨的男人,更害了她的子兰和叶家上下百十来口人重生一世,展开复仇大业。她要踩渣男、撕绿茶,护她所爱之人……只是,为什么那个明明可以左拥右抱的天之骄子,依旧非她不可……殿下:我就想娶个心上人,我容易嘛我?
  • 丝路寻梦

    丝路寻梦

    《丝路春讯》共“分经济传递”、“文化探访”、“心灵絮语”三辑。在“经济传递”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搏击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中,并千方百计为国聚财的税务战士的群体形象;“文化探访”则在读者面前挂起了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风情画”、“人物画”,它运用翔实的史料、生动而饶有趣味的笔触,将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名人高手刻画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在心灵絮语”中,作者张革文用极其抒情的笔调,描述了在他身边发生的亲情和友情。作者尽管已在城市工作多年,仍念念不忘《小屋边的那棵沙枣树》,因为它曾在仲夏“里撑开一片绿荫”,使作者“苦读的时光才会有绿色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