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2100000003

第3章 《周易》的思想

(一)《周易》与中国哲学

哲学是智慧之学。有人说德国是哲学的故乡,还有人说,中国也是哲学的故乡。西方哲学是关于外在客体世界的智慧,中国哲学是关于内在主体世界的智慧,它们都是对思维的智慧的反思。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世界万物从哪来——这是需要首先回答的。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回答,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回答。西方说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中国人的回答就不同——中国人的回答是“和实生物”。

关于世界本源问题,在《周易·系辞传》中有一个诠释,叫做“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氤氲是互相作用,构精是个融合、交流、交感的过程。对峙的东西,只有融合才能化生万物。构精、氤氲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然后才能生出一个新生儿。这个新生儿就是一个第三者,即和合体。这就是《周易》中讲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从人类自身最切近的夫妇构精,然后生出数个新生儿。并由己及人、由己及物,由人类自己的生育而推及天地万物的产生,即“远取诸物”的天地氤氲,而生万物。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点区别:一是西方人认为上帝造万物,上帝是唯一的、绝对的、全知全能的。而中国人认为万物不是由绝对的、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天地男女,由多样的、多元的甚至是对立的、冲突的事物经过融合所产生。正因为这样,中国文化才主张多样、多元,不排斥带有不同特性的事物。二是唯一的上帝具有排斥其他东西的排他性、独一性。由此出发而讲斗争,讲非此即彼,讲一方消灭另一方,消灭多元为一元。中国哲学从根底上具有包容性、宽容性、多元性和多样性,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道并育并行,互不相害、相悖,这就是阴阳互补、双赢的思维,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一方打倒一方的冷战思维。这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地方。三是中国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形式。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矣,百物生矣,天何言哉”,天即使能讲话也不讲话,天不去干预创造万物,即没有一个绝对的天来造万物,万物是由不同事物融合而成的,所以讲和实生物。

正因为和实生物,所以“同则不继”。《周易》的革卦,讲了这样一句话“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中国古代人认为两个女的在一起,就不能生孩子,人类就不能延续下去。天不可能生万物,地也不可能生万物,只有天地氤氲,才能化生万物。这就是中国追根究底的回答。这个回答不是像西方人讲的中国没有哲学概念,它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说天地、阴阳、男女、氤氲、构精、万物和化生等。其基本的概念就是冲突、融合,这就是生生不息的思维。

中国后来的哲学思想发展,其基本的理论思维框架,很多都是以《周易》的思维为框架的,如两汉易学、魏晋玄学,特别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大都是以《周易》的思维为框架。比如说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从无极而太极,提出了一套概念,基本上就是从《周易》的框架而来,所以周敦颐的《通书》,又叫做《易通》。

《周易》是哲学,这是我国哲学界普遍认同的。《周易》中阐述了一些重要的哲学观点。比如“一阴一阳之谓易”的对立统一观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变化观点等。这些观点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周易》的哲学思想不仅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中国的哲学是“《易经》哲学”,他受《易经》的启发,发明了著名的正反合逻辑定理,后来发展成唯物辩证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为“中国的基本理论是阴阳”。

影响最大的是《周易》的阴阳矛盾观念。古人以一画(—)符号象征阳,以二断(--)符号象征阴,明白无误地构成了阴阳矛盾变化的文化观念。《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周易》理论体系的核心纲领。阴阳之道,无形无迹,但却无所不在,其他如八卦、六十四卦等范畴均围绕阴阳矛盾对立的观念展开。如天地、乾坤、男女、父母、雌雄、昼夜、冷热、春夏与秋冬、升降、出入、生死等,甚至连树叶向背,也有阴阳之别。如果没有阴阳矛盾对立的运动变化,世界就会因失去生命源泉而死亡。

《周易》具有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本质就是研究对象本身内在的矛盾运动。而《周易》的思维方法,是一个以感悟为特色,在对事物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承认矛盾对立的普遍存在,进一步确认矛盾对立的运动变化,同时又更深一层地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相互转化。比如天地、男女,没有地,岂有天?没有女,岂有男?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运动变化。六十四卦中有所谓正对卦、反对卦,如泰卦与否卦,卦爻之象相反,泰象征安吉通泰,否象征多灾多难,彼此矛盾对立,但又相互依存而转化。乐极生悲,由泰化否;否极泰来,脱否转泰。矛盾运动,生生不息,这是生活的辩证法。不仅如此,《周易》更指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阶段性的静止是相对的。比如按照卦序,既济与未济是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两卦。既济象征已经安全渡河,事业成功;未济象征尚未涉险渡河,事业未成。按常理应是既济在最后一卦。但《周易》作者却置未济为最后一卦。此卦序排列自有辩证法,未济后于既济的卦序显示,象征事业成功的既济卦,只是取得阶段性的暂时胜利,现实生活激励人们,应该再次卷起裤腿,准备重新涉险渡河,开始新的征途。这说明了矛盾运动,辩证发展,旧阶段虽然完成,但新阶段的长征却又开始,人们在高歌猛进而自强不息的矛盾运动中,又继续前进,并上升到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显示,运动变化永无止息。这就是《周易》重“变”的辩证法,它启迪人们,活到老,学到老,自强不息,永无止境。

(二)《周易》与中国宗教信仰

《周易》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讲“和”,正因为讲“和”,而具有包容性、多元性、多样性,所以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发生过宗教战争。在中国,各宗教都可以互相包容。《周易》对道教与佛教,特别是中国的民间宗教很有影响。

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体现在一些寺庙当中,可以同时供奉儒、释、道三家。在一个寺庙中,有道教的太上老君、佛教的释迦牟尼,也有儒家的孔子或者民间信仰的关公。同时,作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也成为道教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来源和根据,如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把“大易”“黄老”及“炉火”三家之理契合为一,所以叫“参同契”。该书是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著作,为“丹经之祖”。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不仅对于道教的炼丹术,而且对中国的化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周易》对佛教也有很大影响。比如说后来藕益大师做《周易禅解》,就是用禅宗的思想来诠释《周易》。有人把“艮”比作文殊菩萨,把“震”比作普贤菩萨,把“兑”比作观音菩萨。所以《周易》的思想对佛教也有影响。

《周易》对中国宗教影响最大的是“保和太和”思想。各个宗教平等相处,互相交流,不要战争,也不要排斥。一个家庭里,祖母、祖父可以信佛教,外国留学回来的儿子、儿媳妇可以信天主教,仅仅在一个家庭当中,就可以三教并存,这就是《周易》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思想。

(三)《周易》的人文精神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乾卦的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坤卦的大象。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创造了世界文明,是文明古国之一。所以应该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但是不要只讲奋斗,因为单纯的奋斗可能产生“亢龙有悔”(乾卦上九)的情况,所以还应有“厚德载物”来调节、补充。厚德载物是讲博大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超凡气度。换言之,人要效法大地海洋的雍容大度,虚怀若谷,会通万物,以成其功。这样才能接受大家的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好。《周易·乾卦》九三爻辞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终日勤勉不懈,晚上又惭惧不安,反省自身。这就是说,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从“潜龙勿用”到“或跃在渊”。这样人生才能通达“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境界。这就是说,既要拼搏进取,又要柔顺恬静;既要轰轰烈烈,又要冷冷静静。二者既冲突又和合,才能完善地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色。

2.“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为易”的生生精神

宇宙之间最根本、最伟大的德性,就是讲生,所以生生之为易。“易”的核心思想就是生生,是指新生事物、新生命的不断创生。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生命的重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尊重。时代风云变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与生生变化相适应,这是时代的要求。如果我们没有生生不息的思想,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现在研讨的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的污染、破坏等等,都与持续发展的思想不相符,也都不是生生不息的思想。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通精神

《周易》讲穷则思变。穷要变,变就通,通达才能长久。所以“通”很重要。近代改良主义的激进派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北京被杀害,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仁学》。他在《仁学界说》中说:“通有四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通”很重要,《周易·泰卦彖传》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否卦》讲“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咸卦彖传》则讲“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感指交感、感通。假如人为的障碍不破除,就不能交流,不能相通。不能平等地交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就不能发展。目前世界正由于“不通”出现了一些隔阂和冲突。当然这里有贫富的不通,有发达和欠发达的不通,也有各个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的不通。而中国的各宗教之间能沟通、交流,所以能互相包容。

4.“日新之为盛德”的日新精神

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中国是讲日新日日新,每天都是新的,这样才能盛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内得于己,也就是说自己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精神素质、艺术素质等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外得于人,你只有惠泽别人,给予别人,别人才能给予你。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给别人——你不要战争,也不要把战争强加给别人;你要幸福,也希望别人得到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外得于人,也就是说应该按“和而不同”的原则来处理问题。日新就是不断地创新。人生在于奋进,生命就在于创新。人的生命价值是在日日新中实现的,只有真正做到日日新,才能成就其千秋大业,以促使天地万物日新月异、永恒变通而呈现其超凡的发展状态。

5.“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和合精神

“天道变化”,就是说天道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中使万物各得其性命,即使每一个事物都能够按照它本身的性质来发展。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每个国家都想按照其自身的轨道来发展,这就是各得其所。各个国家也只有按照自己的发展道路行进,才能保合太和。

保合太和,不只是“乃利贞”,而且万国咸宁。保合太和的核心,就是阴阳和合。保合太和是最高理想。所以太和殿在故宫建筑群的中央,是最大的一个殿,这不是偶然的。从性质上说,古人把太和解释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保持阴阳和合状态;从价值理想上看,太和就是最大的和。

同类推荐
  •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对话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对话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承接《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根据哲学家邓晓芒与作家残雪在前部著作出版之后的数次对话辑录而成,两人分别从文学和哲学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进入对诸多问题的探讨,话题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宗教和无神论和自然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信仰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认识的关系,等等。本书的读者在书中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探索的历程。当一个艺术家想对自己为之献身的艺术进行一种哲学把握的时候,当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想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定位的时候,他就可能陷于这种探索之中。读者对本书可以期待的是,这种探索不是一个人冥思苦想,而是由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代表女性思维的作家,另一个是代表男性思维的哲学研究者,在对话中进行一种身体力行的示范或演习。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人生哲学枕边书

    人生哲学枕边书

    寓言是智慧的镜子,也是心灵的参照。当我们打开一本寓言,无数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人物形象鲜明活泼地跳跃在眼前。它们聪慧、可爱、机智、灵敏又狡诈,用无数智慧和愚蠢给我们做人以启示。好好翻看本书,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启发远比苍白的说教来的实在。说教考验人的耐心和记忆力,在急躁、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没有产生寓言的条件,所幸的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遗产,表达着不同的生活哲理。希望你翻开本书,能够使你的心得到智慧的铭迹,使你的生活快乐而幸福。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热门推荐
  • 无罪者之迷途

    无罪者之迷途

    前世,他是战无不胜的战神。魔妖、仙界、人族三界无不知晓他的名字——无痕上将。他拥有无上的法力,也生的一副好面孔。无痕,生来就是为了正义而战,没人知晓他的过去,似乎天地存在之际他便存在,大家都在传他是上古的神,他一笑置之。许是居功自傲,许是小人之舌,无痕,终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无罪无过均可安罪安过。无痕的存在,另魔妖两界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天帝经受不住挑唆,在魔妖两界攻击天界之时,终结了无痕的生命。但无痕是神,不老不死的神,魂魄不灭,生生世世可为人。邪恶总是强大的,最后一丝机会也留不得,无痕,魂魄尽散,当最后一缕魂魄即将散去之际,灵剑,陪他征途战场数万次的灵剑,拼尽最后一丝灵力,保住了主人最后一丝魂魄。可叹,可叹,正义总是存在的,邪恶终会败在正义的脚下,永不翻身。数千年后,无痕变成了吴横。前世的他身强体健,战无不胜,且有无上的神力,睿智的头脑,却不曾想,后世的吴横,竟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 梦放飞的季节

    梦放飞的季节

    真正伟大的爱情和恋情是不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的。相反成了彼此心灵梦想的支撑和原动力!一部真善真纯而极具研究价值的校园情感剧作诞生了!这是一部在繁华都市里飘着田园味的梦之剧作,一部不分年龄层次的,芬芳、浪漫、唯美和传奇的校园童话!
  • 万道神源

    万道神源

    世间万物,离不开一个道字。星空之下,万道天成,每个人都可以沟通天下元气,凝聚道法。吾名古道缘,可沟通天下所有大道,我要以我之手,铸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 问魔

    问魔

    中原逸山,深夜静望去,巍巍逸峰雄立万山,静静伫立在遥空苍茫的月色之下。突然,只听那高高的逸山之巅,一声巨响霍然传开,山中震动,无数鸟雀纷纷飞出,鸣叫不绝。整个一时人声鼎沸,剑光四起,就在这时,一道红光霎时从山上而起,瞬间划过长空,掠向了远方遥遥的天际。“封尘剑????逃了!!”
  • 一曲镇魂安天下

    一曲镇魂安天下

    一个梦见自己只能活一年的人,在当天也里就遭到了‘死神’光临,侥幸活下来的他,妹妹却被对方抓走...........
  • 一枕眠:冷暴君王的女侍卫

    一枕眠:冷暴君王的女侍卫

    不知从何时起,她脸上的笑容开始消褪,直至彻底湮灭。爱人、母国,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某王把某苏壁咚,一脸邪肆的笑,“苏苏乖,侍卫跟侍寝,就仅一字之差,不许那么较真儿。以前,你不是最喜欢缠在孤的身上睡吗?”某苏的小心脏变成了扑棱蛾子,委屈的垂眸抠着手指甲,“我……我那是在给你逼毒……”某王脸上的笑,愈发的浓了,语气阴柔缓慢到了极致,“再让孤看到你跟那两个男人眉来眼去,孤一定会更加倍的──疼你!”
  • 肆行

    肆行

    “有一天你会拿起的你的剑,吹着口哨愉快的奔赴战场。”跑路狂魔空蕴如是做梦道。
  • 落生劫

    落生劫

    “劫”停止了旋转,像是古老的预言应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无数的人集结在它的面前,等候着——王的审判!
  • 矬男非凡史

    矬男非凡史

    一个迫切想要变强的少年,一个如仙似玉追杀他的少女,会擦出怎样爱情的火花?一心只想为师傅报仇的她,在得知自己所爱的人是凶手之后,会怎样抉择?杀害?放弃?...敬请期待丶誝屠生出道新书——《矬男非凡史》。注:本文更新较慢,请读者们不要见怪哦~誝子会努力码字滴!推荐票何在!砸过来吧!
  •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

    “你还在逃,你还想逃,你能逃到哪儿去?就算你逃到天边,我都会把你抓回来,慢慢折磨!”男人扼住我的咽喉,表情扭曲。有些人是一辈子的纠缠,有些债是要用生命去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