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0000000028

第2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立法制度(2)

这样造成的结果,一是代表利益不周全。从现在的代表构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代表只来源于党政机关、知识分子、农村党政干部、个私业主、经营管理者等阶层,而人数最多的普通工人和农民中产生的代表则是凤毛麟角,处于社会底层的社会弱势群体中则几乎没有代表产生。尽管有少数富于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代表”也会为普通群众代言,但价值取向的差异和利益联系的松散,使他们很难表达出弱势群体的真实利益诉求。在代议制民主体制下,这种多数阶层在政治博弈中的缺位对民主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二是代表素质受牵制。代表的素质就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生命力, 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从而也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所以,合理确定代表的构成比例,其着眼点也只能从人大制度的职能和优化代表资源的配置出发,在注意代表的广泛性(即构成比例)的同时,也要考虑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素质和能力。

(三)优化人大常委会的结构

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履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从本级人大代表中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中的代表,也是常委会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和议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常委会的履行职责水平,关系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责的发挥,关系到当地民主法制建设的进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并首次明确提出要“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党中央的这一政治意图针对的是当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年龄、学历、稳定性、职业化等不足的现状提出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实践中,人大常委会的专职委员绝大多数是在党委政府担任过领导职务,到了一定年龄,再调任人大常委会工作,干一届就退休(有些未满一届就已到退休年龄)。另外,由于年龄偏大,其工作热情和体力精力均有局限性,势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高。我国实行的是代表兼职制度,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兼职委员。这些兼职委员都来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承担着繁重的本职工作,平时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只有在开会或组织视察、调研时才参加活动,客观上导致了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履行组成人员的职责。从现行法律和相关制度看,兼职委员的政治、经济待遇都直接依据其在本职工作的表现,和其作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兼职委员主观上不能将人大常委会委员作为国家职务,而仅仅是作为一项荣誉来对待,在行使权力时,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认真审议;缺乏“主角”意识,认为党委、政府已经决定的事,人大就是走一过场,履行一下手续,甘当“配角”。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使社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简单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中间阶层、企业家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户口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 页。而当前常委会组成人员中,能代表这些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的人员很少,不能保证社会各个阶层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都有其利益的代表者。另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变动相当频繁,在每年的人代会上都有调整,有些组成人员都不能干满一届。由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专业性都很强,每一位组成人员要履行好职责,都有个学习适应、经验积累的过程。人员的频繁变动,使熟悉人大工作流失,导致了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恒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另外,常委会组成人员“走马灯”式的流动也影响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构的严肃性。

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使常委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常委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加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做好人大工作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途径,从长远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立法民主化的重要举措。

三、立法决策和立法起草的科学性

(一)立法决策的科学性

决策就是做出决定,“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客观规律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的一定认识,在主观意志的参与下而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认识活动。” 立法决策是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过程中对法律的制定、认可、解释、修改、补充、废止等做出决定的认识活动。立法决策是立法者的权力和行为,具有立法者的某些主观性。正确的立法决策,应当是立法者的主观意志(当然是代表人民意志和要求的主观意志)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产物,它既应当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也应当包含立法者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揭示、判断和选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立法决策和其他决策一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决定的。

立法决策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为了更有利于做到立法决策的主客观统一,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就应当坚持民主和科学的原则,保证立法决策的科学性。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基础来做出民主的立法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失误和错误,尽可能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正确性,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合适的决策机制。多数人的民主决策仍然会犯错误,因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而“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如果在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情况下,立法决策还是出现了失误,那么,这种失误也许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导致某些立法决策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因而在当时不应该被视为决策的失误或者错误。

立法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符合民主政治系统运作过程不同阶段的要求:利益表达,即社会的集团和个人提出创制、改变或者继续某一项政策或者法律的要求;利益综合,即表达出来的各种利益被综合起来,集中表现为少数几个主要的选择方案;政策、法律的制定,即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把汇总起来的利益变为国家的政策或者法律;政策、法律的实施。 正如王沪宁教授所指出的,上述政治系统的过程功能要在一定原则下来实现:(1)在民主政治下,体制上要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能够平等地、自由地进行利益表达,能够有适当的利益表达的渠道;(2)利益综合的过程要保证能够综合出社会上最有代表性的利益,而不是势力最大集团或别的什么利益;(3)决策能够根据社会真正的利益要求做出;(4)政策的执行应该按照决策的方向进行,并且有反馈的过程和渠道。

立法决策是一个过程,保证立法决策的科学性应当贯彻于这个过程的始终,但是从立法程序的阶段性特点来看,立法决策主要是指对法案进行审议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立法工作涉及一系列的决策,诸如立法与改革、稳定和发展如何结合起来,立法的时机是否成熟,立法的条件是否具备,立法的调研论证是否充分,此法案与彼法案、甚至与整个法律体系如何协调,新法与旧法的关系如何处理,立法中如何平衡不同利益、兼顾不同价值,立法与法律实施如何配套,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当体现民主的精神,保证立法决策的科学性,主要运用民主的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协商切磋,寻找折衷调和的不同方案,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策。保证立法决策的科学性,做出的立法决策也许不能保证是最佳的决策,但肯定能够保证不是最坏的决策。

(二)立法起草的科学性

立法起草也称起草法案,是指把法律拟规定的内容见诸于文字并以特定书面形式反映出来的活动。 立法起草一般不是立法程序的正式的组成部分,但在立法活动中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决定着法案成败得失的命运。台湾学者罗成典认为,起草法案犹如设计工程,起草者就是工程设计师。 立法的工程设计要贯彻立法意图,体现民意的利益表达,但具体如何贯彻和体现,则主要在起草者的理解和表述。由于现代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法律调整对象的多样化,“现代立法极具技术性”, 立法进一步专业化、技术化和规范化,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法案的起草一般只能由专业化(例如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环境、社会福利、交通等方面的法案,既涉及本领域的许多专业知识,也涉及——立法学、宪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等专业领域)的人士来承担,他们将法案的调查资料、分析报告、参考材料、论证材料、解释说明等连同法案文本本身一起提交给立法机关,后者根据这些材料做出立法判断和决策,这样一来,就很难完全摆脱或者脱离法案起草者的结论和影响。

英国学者阿蒂亚认为,在英国,“事实上议案并非真正是由议会‘制定’的。它们实际上是由若干个通常在一起紧密合作的小组从原则到具体内容经过反复斟酌后制订出来的;这些小组包括:第一,政治家;第二,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第三,部门的律师;以及第四,起草人。” 由专业化的人员起草和制定法律,是现代立法的趋势和特点。但是,专业化立法的现实,很容易形成一个立法上的悖论:一方面立法要求更多的民众参与,以体现和实现立法的民主化;而另一方面,立法起草却主要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业化行为,于是,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变成为少数人的垄断。“一个政权是开放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权威性的决策。一个政权是专业化的,实际上则只有某些人能如此(参与决策)”,此种状况表现了代议民主理论的困境。 借用季卫东先生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就是“随着社会分化和复杂性的增大,专业性的法案起草机构和委任立法方式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里存在着立法程序的民主主义原理和职业主义原理之间的张力。” 在立法过程、特别是立法起草过程中,如何把专业化与民主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各个民主国家遇到的一个难题。

由于立法的专业化是现代国家立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正确处理立法专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一般来讲,立法起草包括理解、分析、设计、合成、审查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在每个阶段都应当体现专家学者、法案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和公众等的参与。

在绝大多数法案中,专家学者是中立者,一般没有法案涉及的利害关系,加之他们可以从各个学科专业的角度对法案进行设计、改造、分析、评判,因此有利于使法案全面客观反映民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专家学者参与立法起草的形式,一是接受立法机关的委托,牵头起草法案;二是与立法机关的负责法案起草的工作人员共同起草;三是专家学者对立法机关起草的法案提出咨询、论证、批评和修改等意见和建议。

按照民主立法的要求,起草法案应当全面听取法案涉及的各方面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让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利益主体向起草者陈述他们的利益要求及其理由,防止偏听偏信,保证起草者能够兼听则明,通过对法案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调和、选择等方式,尽可能使各方面利害关系人能够接受法律草案的设计安排。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防止立法机关越俎代庖,好心办坏事。例如,某地为了规范出租车的租售市场,降低出租车公司租售出租车的价格,以规范性文件规定,所有出租车均须在政府的监督下经过招标投标,方可租售,这样一来,每辆出租车的售价可以比原来大约降低四分之一。此举措一出台,立即遭到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抵制,原因是如果执行该规定,他们已经购买的出租车将无形中贬值四分之一,这就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本来文件制定者是为了办好事,减轻民众负担,却在无意中损害了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利益,招致这部分人的反对。由此可见,立法要体现民意,在立法起草阶段就应当予以重视。而且,体现民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如果没有具体的民意体现,就难以有抽象的民意存在。

在一些国家,利益集团(也称压力集团、游说集团)作为有组织的利害关系人,对法案的决策、起草、审议、表决等均产生较大的作用。“利益集团是一个持有共同态度、向社会其他集团提出要求的集团。如果它通过和向政府的任何机构提出其要求,它就变成一个政治性利益集团。” 各种利益集团通过直接游说、间接游说、影响选举、抗议示威、罢工游行、法院诉讼等方式,影响立法活动及其内容。在《美国政府内幕──人物与政治》一书中,一位美国作者对利益集团的代表如何影响国会立法做了生动描述:“在起草税制改革法案期间,数百名华盛顿的说客在众院调查委员会房间外面的走廊里排起了长队,他们对立法者可能会堵上他们所珍视的法律漏洞的企图保持着警惕。在靠近参众两院会议大厅的地方,国会议员们一定会受到说客们的夹击,这些人有时以大拇指朝上或朝下来表示他们赞成或反对某项法案。” 利益集团对美国立法的影响无所不在,以致于英国政治学者维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今天美国法律全书中的许多重要法律来源于利益集团办事处。”

在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利益不断分化,形成利益多元化格局后,利益集团这种参与和影响立法的方式早晚会盛行起来,我们应当未雨绸缪。

同类推荐
  •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件大事。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党史细节、专家述评等栏目,客观全面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继续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继续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九大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对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产生了特别严重的消极影响。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专家述评、党史细节、历次全会等栏目,客观阐述了九大对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产生的严重消极影响。
  • 当干部就得像干部

    当干部就得像干部

    该书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围绕好干部这一主题,从干部基本、干部常识、干部特质、干部作风、干部正能量、干部正能力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成长为好干部,与已经出版的《当干部就得在状态》《当干部就得有素养》《当干部就得有智慧》《当干部就得有本领》《当干部就得有方法》共同组成“做新时代的好干部”丛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巫女神官

    巫女神官

    王小川,光明之界的首席神官,这个身份没有人知道,他之所以在这里潜伏这么久,是想寻找很久未归的首席光明巫女。
  • 风月曾伴我

    风月曾伴我

    他们曾携手并肩,站在权力的顶峰,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使他们的感情发生破裂,一切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时光流转,蓦然回首,他们仍是对方深藏心底之人这是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 凰临天下:极品祖师

    凰临天下:极品祖师

    她生而知事,一双天眼能见天下气运,世间灵物,却偏偏看不透人心。家族血亲背叛,她惨死在未婚夫剑下。再睁开眼,她跪在断头台上即将命赴黄泉。天道在上,我即活着,欺我辱我伤我者,谁都不能安心!她笑,“知道你不痛快,我就痛快了。”
  • 六岁王妃不好惹

    六岁王妃不好惹

    穿越后她只有六岁。却被选为和亲王妃,因是冷宫嫔妃所生,又非先帝亲生,却阻挡不住她拥有成年人的智慧,是个小鬼精灵。他是当朝荣亲王,统帅千军万马,为人表面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其实内心冷酷无情,他活着每一天,只是为了给母妃报仇!他是当今圣上,却没有保护她的能力,间接把她拱手让人…
  • 超凡时代生存守则

    超凡时代生存守则

    “怯懦,是这个时代最可悲的品质。”——超凡时代生存守则灵能风暴,将灵界的丰富灵能带到了现世,同时,也将灵界生物引渡至此。它们如机器般破坏,屠杀,地球文明危在旦夕。在燃烧的“灰烬”上,希望重生,被灵能选中成为觉醒者的人们团结起来,用血与肉阻隔了灵界生物向城市进攻的步伐。“背负双刃,为暮光之城!”
  • 群神传之花神赋

    群神传之花神赋

    她本是一代花神,不可一世,傲决六界,却甘愿为了一个男子受尽三千年屈辱。被拖下死轮回脱离神籍,转世为生,她一步步走向靠近天的地方,没有任何指引,却发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阴谋而已,做棋子?抱歉!我不愿!......有些女强,男主角还没有定都看我这个后妈的心情说不定写着写着就把男二转正了,莫怪莫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王俊凯宠妻成瘾!

    霸道王俊凯宠妻成瘾!

    纯属甜文,甜死你们,一丢丢虐,真的只有一丢丢,大概一张的事,然后就又甜了,谁叫我不会写……
  • 紫海遇见是最美的缘

    紫海遇见是最美的缘

    “做我女朋友!”男生抱着篮球,拽拽的对眼前这个女生说到。“不要!凭什么!”女生有带着一抹诧异的眼光看着眼前这个男生,“就凭我……”希望读者喜欢有什么建议尽情的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