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77400000002

第2章 议论文单元(2)

B.用秦王重物轻人的事实,指出逐客的错误

C.通过反复的对比,指出纳客逐客的利害

D.抓住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展开论证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秦国是依赖客卿才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B.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

C.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D.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8.“强公室,杜私门”一句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B.对偶C.夸张D.排比

9.上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比B.对偶C.夸张D.排比

二、多项选择题

1.本文所列举的辅成秦国帝业的客卿有()。

A.百里奚B.商鞅C.孙武D.张仪E.范雎

2.“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排比C.对偶D.夸张E.反复

3.下列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论据中,使用了类比法的有()。

A.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

B.“地广者粟多”C.“泰山不让土壤”

D.逐客是“藉寇兵而赍盗粮”E.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一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A.排比B.对偶C.比喻D.类比E.归纳

三、词语解释题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客:窃:过:

2.遂散六国之从

遂:散:从:

3.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以:制:

4.功施到今

施:

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向:却:内:

6.服太阿之剑

服:

7.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以:殷盛:乐用:

8.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获:师:举:治强:

9.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膏腴:西面:事:

10.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佳冶:窈窕:

1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让:择:就:却:明:

1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黔首:资:

13.藉寇兵而赍盗粮

藉:赍:

四、简析题

1.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说明层次间的关系。

(2)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这段话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写出其中的鼎足对。

(5)这段议论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2.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1)这一段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这一段中用了什么论据?

(3)这些论据属哪一种类别?

(4)铺陈这些事实与全文的中心论点有何关系?

(5)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李翊书

一、单项选择题

1.韩愈强调“惟陈言之务去”,在他的文章写作中体现为()。

A.怕被人“非笑”B.以立言为表

C.力求创新D.精益求精

2.本文主要论述的是()。

A.古今关系B.水与浮物的关系

C.用与舍的关系D.作家品德修养和文章写作的关系

3.本文的主旨是()。

A.称赞李翊虚心好学

B.提倡写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

C.强调做学问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D.指出为文立言应以品德修养为本

4.用“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来形容作者()。

A.容易遗失B.专注用功C.惘然自失D.望其速成

5.在本文中,韩愈认为为文立言的根本是()。

A.多写文章B.多读书C.加强品德修养D.多与人交谈

6.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为喻来说明的道理是()。

A.为文立言的根本是加强品德修养B.植树要养好根,点灯要加足油

C.如何使树多结果,使灯更光亮D.为文立言的根本是多读书

7.“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一句是()。

A.比喻自己也还没有真正掌握儒家学说

B.说明自己没有资格进入孔子的家

C.说明自己不屑于进入孔子的家

D.比喻自己不想学习儒家学说

二、多项选择题

1.“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对偶C.排比D.类比E.因果

2.本文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阐明气盛言宜的道理,所用的论证手法和修

辞手法有()。

A.比拟B.类比C.对比D.比喻E.演绎

三、词语解释题

1.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焉:且:

2.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期:几:

3.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非:笑:

4.有志乎古者希矣

乎:希:

5.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遗:俨乎:茫乎:

6.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誉:说:

7.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垂:法:

8.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亟:劝:

9.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俟:膏:

10.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遂:晔:

11.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杂:迎:距:肆:

12.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言:

13.待用于人者,其肖器邪

肖:器:

14.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

遗:诚:

四、简析题

1.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1)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陈言之务去”是说要去掉哪几方面的内容?

(3)韩愈详述自己学文的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2.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1)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

(2)文中的“根”和“膏”,“实”和“光”分别比喻什么?这段话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话除比喻外,还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1)这里的“气”和“言”分别指什么?

(2)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一句中的《书》指的是()。

A.四书B.尚书C.六书D.孔子家书

2.本文阐述“盛衰之理”时所用的史实论据是()。

A.唐玄宗前盛后衰的历史B.李煜亡国的史实

C.后唐庄宗盛衰的史实D.陈叔宝荒淫误国的历史

3.本文论证中心论点时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对比法D.演绎法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最集中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一组反义词是()。

A.盛和衰B.天命和人事C.满和谦D.忧劳和逸豫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文章中,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的有()。

A.《谏逐客书》B.《五代史伶官传序》C.《“今”》

D.《论毅力》E.《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下列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有()

A.《谏逐客书》B.《赵威后问齐使》C.《秋水》

D.《五代史伶官传序》E.《寡人之于国也》

3.“满招损,谦得益”一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分别是()

A.比喻B.对比C.对偶D.衬托E.夸张

4.本文的中心论点及由中心论点引申出来的道理主要有()

A.盛衰之理在天命B.盛衰之理取决于人事

C.忧劳兴国,逸豫亡身D.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

E.满招损,谦得益

5.下列句子,通过对比方法来进行论证的有()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三、词语解释题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其:乃: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牢:告: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方:组:函:

5.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仓皇东出

仇雠:仓皇:

6.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莫:

7.及凯旋而纳之

及:纳:

8.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抑:本:自: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逸豫:

四、简析题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书》曰”中的“书”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属于什么类型的论据?

(2)“故方其盛也为天下笑”一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句子使用了这种论证方法?

(4)从这段话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5)写出这段话中构成对比关系的五组词语。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1)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意思。

(2)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可谓壮哉!”与“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两组句子的关系看,作者在说理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手法?哪两个词是体现这一手法的关键词?其中的论据属于哪一类别?

答司马谏议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文章中采用驳论方法的有()。

A.《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

C.《答司马谏议书》D.《答李翊书》

2.本文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A.司马光B.司马迁C.司马昭D.司马相如

3.本文在驳斥“变法是‘生事’”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主”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

4.本文的总体特色是()。

A.反驳指责B.委婉含蓄C.慷慨激昂D.寓刚于柔

5.先对新法的指责进行概括,然后逐一驳斥,这是反驳论敌的()。

A.前提B.论据C.论证D.论点

6.“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一句中的“名实”是指()。

A.名义和实际B.官名和实绩C.名声和实益D.名气和势力

7.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人物是()。

A.韩愈B.欧阳修C.苏轼D.王安石

8.本文中,作者与论敌辩论时的立论原则是()。

A.名实相符B.受命于人主C.举先王之政D.为天下理财

9.用“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来驳斥新法是“征利”的谬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

10.用“盘庚迁都”的史实来说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

11.使用“盘庚迁都”的史实是为了反驳司马光指责变法是()。

A.侵官B.生事C.拒谏D.天下怨谤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属书信体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B.《答李翊书》C.《谏逐客书》

D.《答司马谏议书》E.《寡人之于国也》

2.本文中所反驳的对新法的责难有()。

A.侵官B.生事C.征利D.争名E.拒谏

3.本文是一篇()。

A.立论B.驳论C.书信D.奏章E.文赋

三、词语解释题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窃:每:术:异: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重念:视遇:反复:卤莽: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辟:难:壬人: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胥:非特:特:

5.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

6.虽欲强聒

强聒:

7.举先王之政

举:

8.不恤国事

恤:

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度:是:

10.膏泽斯民

膏:泽:膏泽:

11.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事:

四、简析题

1.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

(2)王安石驳斥司马光种种观点的主要立论原则是什么?

(3)这段话驳斥的是论点、论据,还是论证?

(4)概括这段话的中心论点。

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概括出各个层次的大意。

(3)作者在此揭露了当时的什么现象?

(4)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事实是为了说明什么?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论毅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李大钊D.鲁迅

2.本文引用孔子的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是为了说明()。

A.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B.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C.顺境逆境常交替呈现D.顺境逆境可以转化

3.本文自始至终运用了()的说理方法。

A.类比B.正反对比C.比喻D.层递

4.本文使用操舟的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

A.顺境和逆境可以互相转化B.顺境和逆境交替呈现

C.操舟出海要方法得当D.出海遇到风浪是正常的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论述毅力的重要性

B.操舟要有毅力

C.顺逆两境可互相转换

D.只有“至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文章中,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的有()。

A.《谏逐客书》B.《五代史伶官传序》C.《论毅力》

D.《“今”》E.《答李翊书》

2.“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一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手法分别有()。

A.层递B.排比C.比喻D.对比E.归纳法

3.本文引用了孔子的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手法有()。

A.比喻B.对比C.借代D.类比E.想象

4.下列文章中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A.《谏逐客书》B.《论毅力》C.《寡人之于国也》

D.《五代史伶官传序》E.《答司马谏议书》

三、词语解释题

1.要其何以成

要:何以:

2.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相间:迭乘:

3.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

4.成败之数

数:

5.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莽然: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三国演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三国演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安全教育高二(上)

    安全教育高二(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文人墨客(新课程百科知识)

    文人墨客(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名人,记载他们的故事,让他们的故事流芳百世。
  •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大师,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1月29日,父亲是公证人,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而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和另一个女儿身上。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二者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本书从教学组织、掌握教材、驾驭课堂、语言表达、组织开展活动课、实际操作、教育科研、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社会交往等十个方面对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生动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融理论性、实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午夜奔驰

    午夜奔驰

    本书已在女频发布,大家可以看另一本同名小说,午夜奔驰·A,请大家支持,谢谢
  • 斗罗之神级选择

    斗罗之神级选择

    穿越斗罗大陆,绑定神级选择系统。选择在蓝电霸王龙家族,武魂觉醒仪式上大放异彩,获得武魂无上青龙。选择吊打武魂学院弟子,获得神武技:降龙十八掌。选择跟小舞一起,奖励无上神通:时空浩劫!什么昊天锤,什么蓝电霸王龙,在我面前,都是渣渣。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唐朝马贼王

    唐朝马贼王

    一个现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回到唐朝,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长安城里的一名小富豪,过上了声色犬马的幸福生活。然而就在他原本已经打定就这样过上一生时,因为一次邂逅,他欲抢劫被送去和亲的公主……
  • 镜花楼台烟雨阁

    镜花楼台烟雨阁

    本文男主角玩世不恭,桀骜不驯,前面很虑心,后面很感人哦!对于冷晓月最后何去何从。欧阳皓又是否可以转变性格,身世的破朔迷离。姐姐又是否能报复成功!中篇小说,期待关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超级绝世医圣

    超级绝世医圣

    【百万收藏,热销第一】我有绝世医术,敢向阎王夺命。我有逆天神通,可将仙佛葬尽。告诉我,我这么牛逼,在城市里该怎么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