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77400000018

第18章 参考答案(1)

议论文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C5.A6.C7.B8.B

二、多项选择题:1.ACD2.AE3.AB4.ADE5.BC

三、词语解释题:1.事:战事。2.是:这,指代颛臾。社稷:国家。3.修:完善,讲究。来:招来,归顺。4.陈:施展,贡献。列:职位。5.颠:跌倒,仆倒。相:辅佐的人。6.分崩离析:四分五裂。谋:策划。干戈:代指战争。

无乃:岂不,恐怕。过:责备。

四、简析题:

1.(1)孔子反对攻打颛臾。

(2)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在邦域之中;C.是社稷之臣。

A是历史事实论据,B和C是现实事实论据。

(3)反问、呼告。

(4)反驳论点。

2.(1)第一层:从“孔子曰不能者止”;第二层:从“危而不持彼相矣”;其余为第三层。

(2)冉有、季路二人推卸责任。

(3)类比法。

(4)理论论据。

(5)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颛臾比作龟玉,批评季氏将对颛臾发动不义战争;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失职的虎兕、龟玉的看管人,季氏行凶、颛臾被伐,冉有和季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1)激化鲁国内部的矛盾斗争。

(2)驳论中有立论。

(3)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季孙之忧。祸起萧墙。

《赵威后问齐使》

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B5.A6.A7.A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BC3.BDE

三、词语解释题:1.使使:派遣使者。发:启封。2.第一个为“使命”,第二个为“出使”。3.索:谋求。4.食:给食物吃。5.无用:没有良好作用。6.王:统治。子:视万民为子女。7.苟:如果。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根源。末:树梢,引申为细枝末节。8.率:表率。朝:上朝。9.振:同“赈”,救济。

10.息:生息,繁殖。11.彻:通“撤”,除去。12.臣:作动词,称臣。13.孤:年少无父。独:年老无子。14.岁:年成。恙:疾病,忧患(无恙:好)。15.说:通“悦”,高兴。

四、简析题:

1.(1)岁、民、君三者的关系。

(2)以民为本。

2.(1)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

(2)归纳法。

(3)以问话为主,连续发问,一问到底。

(4)现实事实。

《寡人之于国也》

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C5.C6.A7.B8.D9.A

二、多项选择题:1.BCD2.ADE3.BC4.BE

三、词语解释题:1.凶:灾荒。2.加:更。3.好:喜欢、爱好。以:用。鼓:敲鼓。4.违:违背。胜:尽。5.谨:谨慎从事、认真办好。申:重复、一再。悌:敬爱兄长。6.曳:拖着。兵:兵器。走:逃跑。7.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者办丧事。8.颁白:须发花白。负:背上驮东西。戴:头上顶东西。9.检:制止、约束。饿莩:饿死的人。发:开仓。10.直:只、仅仅。11.王:以仁政治天下。12.罪:归罪。斯:这样。

四、简析题:

1.(1)类比法。

(2)对比。

(3)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严重。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说明把治国不见成效的原因归罪于年成不好是错误的。

2.(1)尊重客观规律,发展农业生产。

(2)连锁推理。

(3)排比。

3.(1)使“民加多”(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以民为本。

(3)归纳法。

(4)排比。

《秋水》

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D5.B6.B7.D8.A

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D3.BC4.ABC5.AC6.BE

三、词语解释题:1.旋:改变。望洋:仰视的样子。2.殆:危险。长:长久,永远。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3.少:小看。闻:学识,学问。4.已:结束,停止。虚:虚空。5.以:与。拘:拘束,局限。虚:同“墟”,居住的地方。6.笃:拘限。时:时令。7.多:夸耀。比:并列。形:身形。8.曲士: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的人。9.丑:鄙陋。10.时:按季节。灌:注入。11.东:向东。东面:脸朝东。12.莫己若: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我之谓:是说我。13.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卒:尽。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

四、简析题:

1.(1)黄河秋水暴涨,北海无边无际。对比。

(2)一是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陪衬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二是形象地渲染了文章的主旨,即: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3)因为他看到了大海的无边无际,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4)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2.(1)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

(2)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3)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抽象的道理。排比,使句式严整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4)类比法。

(5)井底之蛙。

3.(1)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2)由大到小,层层剥笋,层层推进。

(3)类比法。

(4)比喻,层递,反问,排比。

《谏逐客书》

一、单项选择题:1.D2.A3.B4.B5.B6.D7.D8.A9.B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BC3.BCD4.ABCD

三、词语解释题:1.客:客卿。窃:私下,自谦之词。过:错误。2.遂:于是。散:解散,瓦解。从:通“纵”,合纵。3.以:用来,凭借。制:制服,统治。4.施:延续。5.向:当初。却:拒绝。内:通“纳”,接纳。6.服:佩带。7.以:因此。殷盛:丰足。乐用:乐于为国效力。8.获:俘获,战胜。师:军队。举:攻取。治强:安定强大。9.膏腴:肥沃。西面:面向西。事:侍奉。10.佳冶:美好艳丽。窈窕:体态苗条。11.让:排斥,辞让。择:挑拣,排斥。就:成,成就。却:拒绝。明:使昭着。12.黔首:老百姓。资:资助,帮助。13.藉:借。赍:给予,赠送。

四、简析题:

1.(1)以“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为界,分为两层。对比。

(2)纳客有利,逐客却是损害自己而帮助敌人。

(3)比喻、排比、对偶。

(4)“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5)对比。

2.(1)“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归纳法。

(2)穆公用贤士,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

(3)历史事实论据。

(4)用这些事实,正面论述并强调纳客之利,实际上就反证了逐客之害,也就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5)排比、对偶。

《答李翊书》

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B5.C6.A7.A

二、多项选择题:1.AB2.BD

三、词语解释题:1.焉:哪里。且:还是。2.期:期望。几:近。3.非:非难,认为不对。笑:取笑,耻笑。4.乎:通“于”。希:少。5.遗:遗失。俨乎:严肃的样子。茫乎:茫茫然。6.誉:称赞。说:说法,说过的东西。7.垂:流传。法:效法,学习。8.亟:多次。劝:勉励。9.俟:等待。膏:油。10.遂:成长,这里形容果实累累。晔:光辉灿烂,这里形容光盛。11.杂:不纯。迎:迎上去,主动查找的意思。距:同“拒”。肆:放纵,放手写去。12.气:指文章的气势,气魄。言:指文章的语言。13.肖:像。器:器具。14.遗:弃。诚:的确。

四、简析题:

1.(1)第一层次到“乃徐有得也。”第二层次到“然后浩乎其沛然矣”。第三层次到“然后肆焉。”递进关系。

(2)古书之“伪”者与“正而不至”者,“人之说者”,“杂”者。

(3)为文立言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2.(1)加强品德修养是为文立言的根本。

(2)“根”和“膏”是喻指作家的品德修养,“实”和“光”是喻指为文立言。类比法。

(3)对偶。

3.(1)“气”指作家的品德修养,文章的气势,气魄;“言”指文章的语言。

(2)类比法。

(3)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D5.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D3.BC4.BCDE5.ABCD

三、词语解释题:1.原:推本求原。2.与:给。其:加重语气,无实义。乃:你的。3.牢:祭祀用的牲畜。告:祷告。4.方:当时。组:丝带,这里指绳索。函:木匣,这里意为用木匣装着。5.仇雠:仇敌。仓皇:匆促,慌张。6.举:全,所有的。莫:没有人。7.及:等到。纳:放回。8.抑:或,还。本:推究本原。自:由于。9.忧劳:忧患勤劳。逸豫:逍遥游乐。

四、简析题:

1.(1)《尚书》。理论论据。

(2)对比。

(3)“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满与谦、损与益、忧劳与逸豫、兴国与亡身、盛与衰。

2.(1)得天下难,失天下易。(或:国家的兴盛,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2)对比。壮和衰。历史事实论据。

《答司马谏议书》

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D5.D6.A7.D8.A9.B10.A11.D

二、多项选择题:1.BD2.ABCE3.BC

三、词语解释题:1.窃:我私下(谦词)。每:往往,常常。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异:不同。2.重念:又考虑。视遇:看待。反复:指书信往来。卤莽:简慢草率。3.辟:驳斥,抨击。难:责难。壬人:善于巧言献媚的人。4.胥:相与。非特:不仅。特:仅,只。5.冀:希望。6.强聒:强作解释,勉强唠叨。7.举:施行,推行。8.恤:忧虑,顾念。9.度:估计,考虑。是:认定做得对。10.膏:油。泽:雨露。膏泽:动词,施恩泽。11.事事:做事。

四、简析题:

1.(1)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实行新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2)名实相符。

(3)论点。

(4)驳斥司马光对变法的种种指责。

2.(1)驳斥司马光认为变法招致天下怨谤的观点。

(2)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开头至“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指出变法招致怨谤的原因。第二层次为余下部分,表明自己坚持变法、决不动摇的决心。

(3)士大夫阶层不顾国家利益,人们因循守旧。

(4)实现变法遇到阻力是正常的,但只要符合国情与理法,就决不改悔。表明作者坚持变法到底的决心。

《论毅力》

一、单项选择题:1.B2.B3.B4.A5.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E3.ABD4.ABD

三、词语解释题:1.要:概括地推究。何以:为什么。2.常间:互相穿插。迭乘:交替呈现。3.殆:大概是。4.数:天数,含有规律的意思。5.莽然:广大众多的样子。6.要之:总之。7.骤:很快地。猝:突然。8.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烦难复杂。应刃而解:比喻关键问题解决,其他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9.艳羡:非常羡慕。10.蹇:引申为艰难、困厄。遭逢:遭遇。11.庸讵:怎么。12.判:分开,区别。13.参伍:交相错杂。14.篑:盛土的竹筐,这里指一筐土。15.平:填平。

16.弃井:废井。

四、简析题:

1.(1)类比法。理论论据。

(2)3个。只有至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对比关系。功亏一篑。

2.(1)5种。意在突出志力至强之人。只有毅力至强之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没有毅力不行,毅力不强也不行;只有至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正反对比。

(4)层递。

3.(1)只有毅力至强之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2)比较法。

(3)层递。比喻。排比。

(4)对比。只有毅力至强之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今”》

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C5.C6.B7.A8.C9.B10.D

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DE3.ABDE4.BE5.BD6.AE

三、词语解释题:1.宇宙大化:即大自然,客观世界。2.驰:使劲赶马,指快跑。掣:拽,拉。

四、简析题:

1.(1)第一段:“今”最可宝贵。理论论据。

第二段:“今”最易丧失。客观事实论据。

(2)一种是厌“今”而怀恋“过去”或梦想“将来”;一种是乐“今”而不图进取。

2.(1)类比法。

(2)历史事实论据。

(3)世界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论证了世界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也就是论证

了过去现在未来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说明“现在”的重要,这也就是论证

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4)议论中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以史实为论据,增强了说服力。

(5)世界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

《灯下漫笔》

一、单项选择题:1.B2.B3.B4.D5.D6.D7.D

二、多项选择题:1.ABD2.ADE3.BCD4.ACD

三、词语解释题:1.格:标准。2.悦:高兴。诚:诚心诚意。服:服从(佩服)。3.下于:比不上。数:多次,屡次。鲜:新鲜,新奇。4.厘定:整理规定。5.胪:表示。6.国粹:国宝,国家的精华。固:本来。7.自诩:自我夸耀。8.贽敬:进见的礼物。9.兵燹:战火。10.处士:有德才而不当官的人。横议:纵横议论。11.差等:差别等级。12.蛊惑:迷惑,毒害。昧:隐蔽,欺瞒。却:失掉,丢掉。13.悉:全、都。14.索然:寂寞无味的样子。

四、简析题:

1.(1)“奴化”心态。

(2)以“暴力”为手段的封建专制统治。

(3)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4)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5)类比法、对比法。

(6)“心悦诚服”“太平盛世”。这些反语,表达出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和感情,具有幽默和讽刺的力量。

2.(1)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与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更迭循环。

(4)造反、起义的农民。

(5)暗示手法。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往往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它的根本弱点在于缺乏先进思想的领导,因而不可能真正改变人民大众的奴隶地位。

(6)讽刺了“爱排场的学者们”“先儒”“圣天子”。

3.(1)这段话分两个层次,在“八文的孩子”处分开。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2)前一个层次用对比法,后一个层次用类比法。

(3)对比。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对立尖锐。

(4)排比、比喻、对偶。

(5)激发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4.(1)“厨房”指旧中国,“筵宴”指中国固有文明,“人肉的筵宴”指中国固有文明的吃人本质。

(2)“人吃人”。

(3)类比法。

(4)比喻、排比。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A5.B6.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CE

三、简析题:

1.(1)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3)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4)筛除法。

(5)设问,引起注意、启人思考。排比,使文章有气势。

(6)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7)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1)“前一次飞跃”:由物质到精神,由存在到思想,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次飞跃”: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2)实践。

(3)演绎法。

《选择与安排》

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D5.D6.A7.D8.C9.A10.D11.B

12.A13.B14.A

二、多项选择题:1.CD2.BDE3.BDE4.BC

三、词语解释题:1.运思:运用心思。2.枢纽:事物的重要关键或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3.将:统率,带领。4.按:按照,遵循。就:到。5.条:条理。紊:混乱。6.乌合:像乌鸦一样聚集。7.兴:兴趣(兴致)。酣:浓。采:神色,情绪。8.浮光:水面上的波光。掠影:掠过水面的影子。和:连带。9.致:取得,求得。10.望风:指远远看到对方的气势。披靡:溃散。11.辟:开间,阐发。烘染:烘托渲染。致:意态,情趣。12.攻坚:比喻努力解决某件事中最困难的问题。13.适:恰好。可:合宜。14.悭吝:吝啬。15.玩索:玩味,求索。16.抑扬:高低起伏。顿挫:停顿转折。致:情趣。17.形:对比,比较,对照。18.附丽:依附。19.就:趋向。序:次序。自:自然。整一:整齐划一。20.所:处所。拱:环绕。21.置:放,摆。22.诲人:教导。规矩:规则,法则。

四、简析题:

1.(1)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

(2)“袅袅兮秋风”一句出自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菡萏”一句出自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3)秋愁。

(4)借景抒情。

(5)秋景。

2.(1)写文章选择材料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2)类比法。正反对比。

(3)杜甫《前出塞》诗。理论论据(名人名言)。比喻关系。

3.(1)写文章要精心安排材料。

(2)类比法,对比法。

(3)按部就班--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

有条不紊--有条理,不混乱。

乌合之众--像乌鸦聚合在一起一样的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人。

4.(1)“既冷僻而又不忘情”。

(2)归纳法。

(3)刻画人物形象要精选典型细节。

5.(1)写文章要围绕主旨安排材料,做到轻重分明。

(2)类比法。

(3)“北辰”喻指文章主旨;“众星”喻指围绕主旨展开的其他材料。

6.(1)理。指写文章的一般原理。法。指写文章的具体方法。

(2)类比关系。

同类推荐
  • 中学生作文资料大全

    中学生作文资料大全

    本书共分十篇:学习成长篇、道德品格篇、生活实践篇、热点时事篇、天文气象篇、时序节日篇、山水风光篇、动物植物篇、建筑交通篇、亲情友情乡情篇,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写作主题和内容,而且下分81个类目,每个类目大致有“相关题目”、“构思指要”、“成语谚语”、“名诗佳句”、“典型事例”、“最新素材”、“阅读链接”等内容和项目。
  • 学生肖像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学生肖像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用教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用教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用教程》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精神,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结合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由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教师们结合自身多年教学改革的成果编写而成。全书共设五编十章。分别从就业形势、职业规划、职业素质提升、求职应聘实务、创业入门等五个维度,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深刻地分析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全面地介绍了职业的基本知识、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提升职业素质的途径、求职应聘的技巧,以及创业入门的基础知识。
  •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共分为五部分,由中外知名作家向我们阐释了爱是什么、爱的态度、初恋、思念、婚姻等永恒的话题,关于爱情的真谛,希望我们能从《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中找到!内容有爱是什么——原来爱情是这样、爱的态度——爱情不风流等。
热门推荐
  • 小甜文集合

    小甜文集合

    专注不一样的爱情故事作者神坑,但是保证甜,咳咳,不一样的甜。戏子和军官√大概每个故事两章结束(有意外我也不能保证!)别嫌坑,纯属为爱发电。本人月更少女。
  • 我乃是道

    我乃是道

    我们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同样也是有自己理想世界,这些世界统称异界。
  • 冒牌的正统圣骑士

    冒牌的正统圣骑士

    尼克立志成为一名正统圣骑士,然而见习这顶帽子似乎怎么也摘不掉........“我阻止了一场阴谋!”“可你还拆了两座圣殿。”“.......我把魔门毁灭了!”“但是你解释一下这和你偷走光明权杖有什么关系?”“哦,那个啊。我毁魔门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至......至少我还为圣光之主服务了那么多年.........”“不不不,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吐唾沫擦圣像的事?”“...........”好吧,他还是去当自己的见习吧........
  • 新兰

    新兰

    名侦探柯南中剧情,故事会有所变动,与漫画版、动漫版名侦探柯南结局、故事无关。有自编的剧情,前期与后期以新兰为主,中间因剧情需要多是柯哀剧情。
  • 花千骨之绝情

    花千骨之绝情

    再次重生,吃下断念丹,花千骨还能记起情吗?
  • 格斗传说

    格斗传说

    格斗,世界上练习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强者却很少,只有悟性极高的人才能到达巅峰,才能领悟新的更强的力量。而且没有哪个人有能力不被战胜,除非他是神。而他有可能就是神,虽然他并不是全胜。
  • 老婆不认账

    老婆不认账

    “咚”,她的身子从二楼的阳台直直的向一楼飘下再,狠狠的滚落到地面,那一身洁白的晚礼服,顷刻间被腿间汩汩而下的鲜血染红在父亲逝世的当天,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虚幻的婚礼,她是演女一号的演员,却不是他的心底明月一次次善良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辱成全,换来不是真情的对待,而是欺骗,背叛,侮辱四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路雪一枚七元钱的螺丝帽,套住的究竟是谁的一生?林浩泽说:如果,真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前世,我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来生,我们又该继续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三生三生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夫妻的爱情传说。
  • 学霸之星

    学霸之星

    前世是人人惧怕的特工,却重生变成一个贫穷普通的小女孩,因为一条项链,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旷世秘密,且看她怎样卷土重来,巅峰人生!
  • 尘世修真录

    尘世修真录

    一个神秘的世界,介由一次阴谋而生,持灵而生,得玉而起,凡人与仙人的纠葛,人界与仙界的渊源,现代与未来谋划,时尚与古风的结合,这是一个新世界,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 臣妾要休夫

    臣妾要休夫

    现代的天才女学霸意外穿越,成了将军府懦弱无能的嫡女,上有凶狠霸道一手遮天的庶母,下有貌美如花心如蛇蝎的庶妹。幸好,她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之前那个备受欺凌的懦弱女。庶母算计,反咬一口,庶妹陷害,直接踹飞!还有那个一天到晚没事找事针锋相对的渣男皇帝,姑奶奶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惹急了,一拳打歪你的俊脸,一脚踢爆成太监,然后休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