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8800000041

第41章 破卫灭曹(1)

晋中军元帅郤縠正在操练兵马,忽将台之下,起一阵旋风,竟将大帅旗杆折为两段,众皆变色。

假文公在五百将士簇拥之下,长驱直入楚都,将及一半,但闻城墙之内,梆声乱响,箭如飞蝗射来。

魏犨乘醉恃勇,跃上门楼,冒着火势,在檐溜上奔走如飞,欲寻僖负羁杀之。

楚国伐齐,完全是受了鲁国教唆,统兵之将乃是成得臣。凯旋之日,楚成王亲赴郊外相迎,对成得臣大加赞扬。

令尹子文,也就是斗谷於菟,随驾而行。楚成王顾之曰:“寡人心中所恨,唯齐与宋耳。今子玉为寡人报齐矣,卿可为我伐宋,以解寡人心头之恨。”

斗谷於菟因年老体弱,早有退仕之心,忙道:“臣之才力,难及子玉万一,大王要报宋仇,非子玉不可。”

楚成王乃命成得臣治兵于蒍。得臣受命之后,检阅车马,申明军法,竟一日之长,方才事毕。总之鞭七人之背,贯三人之耳,真个钟鼓添声,旌旗改色。

楚成王闻之,大喜曰:“子玉果将才也!”

斗谷於菟趁机奏道:“臣已说过,子玉之能,臣难及万一,且臣年事已高,愿将令尹之职让给子玉,请大王恩准。”

楚成王正在兴头上,金口一启道:“子文既有这种想法,寡人准奏,拜子玉为令尹,兼掌中军元帅何如?”

斗谷於菟回道:“大王英明。”拜谢而出。群臣闻之,齐造斗谷於菟之宅,贺其举荐得人。斗谷於菟忙置酒相款,遍观群臣,只少大夫蒍吕臣一人,问之,因有小恙。

酒至半酣,阍人报:“门外有一小儿求见。”

斗谷於菟已有七分酒意,回道:“放他进来。”

那小儿进得屋来,举手鞠躬,直造末席而坐,饮酒吃肉,旁若无人。有人认识此儿,乃大夫蒍吕臣之子,名曰蒍贾,年方一十三岁。

斗谷於菟见他只管自己吃喝,未贺一词,怪之曰:“某为国得一大将,群臣无不贺,尔小子独不贺,何也?”

蒍贾曰:“愚观子玉为人,勇于任事,而昧于决机。能进而不能退,可使佐斗,不可专任也。若以军政委之,必然坏事。谚云:‘太刚则折’,子玉之谓矣!举一人而败国,又何贺焉?如其不败,贺未晚也。”

左右曰:“此小儿狂言,不须听之。”

蒍贾大笑而出。

众公卿被他这么一搅,哪还有心喝酒?纷纷起身离去。

翌日,楚成王拜成得臣为大将,亲统大军,合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一同伐宋,围其缗邑。宋成公忙遣使入晋告急。

晋文公遣人将宋使和公孙固引入驿馆,忙召集众文武上朝议之。

先轸首先发言:“纵观天下,惟楚最强,我不称霸则罢,我若称霸,迟早和楚要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此次正是一个机会。”

晋文公叹道:“寡人也想出兵救宋,但楚曾有恩于寡人,寡人不忍和他正面交锋。”

狐偃道:“这好办。曹、卫二国皆主公仇也,曹见我国势日盛,惧而投楚。卫紧步其尘,还把公主嫁与楚成王为妃。我以复仇为名,兴兵以伐曹、卫,楚必移兵来救,宋围自解。若再与楚战,曲在楚矣。”

晋文公轻轻颔首,遂命狐偃以其谋告公孙固,使之回报宋成公,令其坚守。

晋军将发之时,晋文公又犯了忧愁,问之于群臣:“楚兵众,我兵寡,怎么办?”

赵衰进曰:“古者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我曲沃武公,始以一军受命。献公始置二军,以灭霍、魏、虞、虢诸国,拓地千里。晋在今日,不得为次国,宜作三军。”

文公曰:“作三军易,能立刻用吗?”

赵衰曰:“不能用。为什么?军未知礼法,聚而易散,只有以礼和战阵教之,以军法规范之,方可能用。”

文公曰:“如果这样,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赵衰曰:“三月即可。”

文公复又问道:“作三军,必须立三帅,谁堪其任?”

赵衰对曰:“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君如求智勇之将,不患无人。若求有学者,臣所见惟郤縠一人耳。縠年五十余矣,好学不倦,《礼》、《乐》、《诗》、《书》倒背如流。而《礼》、《乐》、《诗》、《书》,乃先王之法,德义之府也。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文公曰:“善。”乃召郤縠为元帅,縠辞而不受。

文公曰:“寡人知卿,卿不可辞!”强之再三,縠方就职。择日,阅兵于被庐,作中上下三军。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祁瞒掌大将旗鼓。使狐偃将上军,偃辞曰:“臣兄在前,弟不可以先兄。”乃命狐毛将上军,狐偃佐之。使赵衰将下军,衰辞之:“臣贞慎不如栾枝,有谋不如先轸,多闻不如胥臣。”乃命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戎,颠颉为左戎,赵衰为大司马。

郤縠受命后,当即登坛发令。三通鼓后,操演阵法,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坐作进退,皆有成规。有不能者,教之;三教而不遵,以违令论,然后用刑。一连操演三日,奇正变化,指挥如意。众将见郤縠宽严得体,无不悦服。方鸣金收军,忽将台之下,起一阵旋风,竟将大帅旗杆吹为两段,众皆变色。

郤縠曰:“帅旗倒折,主将当应之。吾不能久与诸子共事了,然主公必成大功。”

众问其故,縠笑而不答。

眨眼三月已过,冬去春来,正是出兵打仗的好时机。军将发之时,晋文公谋之于郤縠:“寡人欲将军一分为二,一路伐卫,一路伐曹,可乎?”

郤縠对曰:“此事臣已和赵衰、先轸商议过了。若纯是为了打击曹、卫,分兵亦无不可。但我们的矛头是楚,分兵可以当曹、卫,不可以当楚。”

文公曰:“如卿之言,为之奈何?”

郤縠对曰:“兵不再分。”

文公曰:“若不分兵,只能伐一国,以卿之见,先伐者何?”

郤縠对曰:“曹。”

文公满面不解曰:“伐曹必经过卫,不平卫,何以伐曹?”

郤縠对曰:“正因为伐曹要经过卫,故尔才先伐曹。”

文公曰:“卿这话把寡人搞糊涂了。”

郤縠曰:“我以伐曹为名,向卫借道,卫、曹方睦,又投向同一主子,必然不允。我乃从南河济师,出其不意,直捣卫境,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胜有八九。既胜卫,然后乘势而伐曹。曹共公素失民心,又惕于败卫之威,破曹易如反掌耳。曹、卫既破,军又未分,即便楚国打来,我亦不惧矣!”

文公喜曰:“卿真乃有学之将也!”遂依计而行,命胥臣去卫借道伐曹。是时,卫文公已薨,子元中即位,是为成公。接过晋之国书,匆匆览了一遍便道:“此事万万不可。”既不回书,也不安排胥臣饮食。胥臣大笑三声离去。

此事为上卿宁速所知,忙进宫谏曰:“主公,当初重耳出亡过我,先君未尝加礼。今来借道,君应当听之。不然,曹未亡,卫已亡矣!”

成公曰:“寡人与曹共服于楚,若借他们伐曹之路,恐未得晋欢,而先取楚怒也。怒晋,犹恃有楚,若怒楚,将何恃乎?寡人之意已决,子不必多言。”

胥臣回到绛都,据实向文公作了禀报。

文公曰:“果不出元帅所料也!”遂率军南渡黄河,直捣卫地五鹿。行至五鹿之野,文公叹曰:“此介子推割股处也。”不觉凄然泪下,从亡诸将亦跟着悲啼流泪。

魏犨收泪说道:“哭有什么用?吾等应拔城取邑,为君雪往年之仇,才是正理!”

先轸曰:“魏犨之言是也。臣愿率本部之兵,独取五鹿。”

文公喜曰:“好,寡人依卿。”

魏犨曰:“吾当助先轸兄一臂之力。”

文公准奏。二将召集队伍,升车前进。军未发之时,先轸命军士多带旗帜,魏犨不知何意,问之,先轸笑而不答。及至兵发之后,凡所过山林高阜之处,便叫悬插旗帜,务要透出林表。

魏犨曰:“吾闻‘兵行诡道’,今遍张旗帜,反使敌人知备,不知何意?”

先轸曰:“卫素臣服于齐,近改事荆蛮,国人不顺,每虞中国之兵来讨。吾君欲继齐图霸,不可示弱,当以先声夺之。”

五鹿百姓,做梦也没想到,晋军来得这么快,纷纷登城瞭望,但见旌旗布满山林,正不知有兵多少。不论城内城外居民,争先逃窜,守卫禁止不住。先轸兵到,无人守御,一鼓拔之,遣人报捷于文公。

文公喜形于色,谓狐偃曰:“舅云,得饭易,得土难。得土,得国之兆也,今将验矣!”乃留老将郤步扬屯守五鹿,大军移营,进驻敛盂。

这天晚上,郤縠忽然得病,文公亲往探视,郤縠曰:“臣蒙主公不世之遇,本欲涂肝裂脑,以报知己。奈天命有限,应当折旗之兆,死在旦夕,尚有一言奉启。”

文公曰:“卿有何言?寡人洗耳恭听。”

郤縠曰:“君之伐曹、卫,实则为楚。制楚必先计战,计战必先联合齐、秦。秦远而齐近,君速遣一使使齐,与之结盟。齐正恶楚,亦思结晋,倘得与齐结盟,则卫、曹必惧而求和,因而收秦。此制楚之全策也。”

文公说道:“好。”遂遣胥臣通好于齐,叙述桓公先世之好,愿与结盟,同抗荆蛮。

时齐孝公已薨,国人拥其弟潘为君,是为昭公。潘,葛赢所生也。新嗣大位,因阳谷之故,正欲结晋以抗楚,闻知晋文公屯军敛盂,忙命摆驾卫地,二君相会,少不得痛饮一番,共商攘楚之策。

卫成公见五鹿已失,忙使宁速之子宁俞,前去敛盂谢罪求和。

文公曰:“卫不容借道,今惧而求和,非其本心。寡人旦夕当踏平楚丘矣。”

宁俞求和不成,忙还报卫成公。时楚丘城中,讹传晋兵将到,一夕五惊。宁俞谓卫成公曰:“晋怒方盛,国人震恐,主公不如暂出城避之。晋知主公已出,必不来攻楚丘。然后向晋乞好,社稷可得保全也。”

成公叹曰:“先君不幸失礼于亡公子,寡人又一时不明,不允借道,以至如此。累及国人,寡人亦无面目居于国中!”乃使其弟叔武同大夫元咺摄国事,自己避居襄牛之地;另使大夫孙炎,求救于楚。时周襄王二十年春二月也。

是月,郤縠卒于军,晋文公悼惜不已,使人护送其丧归国。以先轸有取五鹿之功,升为元帅。用胥臣佐下军,以补先轸之缺。——因赵衰前荐胥臣多闻,故而任之。

若照文公之意,应趁卫成公出走,楚丘慌乱之机,一举灭卫。先轸谏曰:“本为楚围宋国,来拯其危,今宋之患未解,而先覆人国,非霸者存亡恤小之义也。况卫虽无道,其君已出,废置在我。不如移兵东向伐曹,俟楚兵救卫,我已在曹矣。”

文公说道:“好。”

三月,晋师围曹。曹共公如热锅上的蚂蚁,慌忙召集群臣问计。僖负羁进曰:“晋君此行,为报观肋之怨也。其怒方深,不可较力。臣愿奉使谢罪求和,以救一国百姓之难。”

曹共公曰:“晋不纳卫,岂肯独纳曹乎?”

大夫于朗进曰:“臣闻晋文公出亡过曹,负羁私馈饮食,今又自请奉使,此乃卖国之计,不可听之。主公先斩负羁,臣自有退晋之计。”

曹共公曰:“负羁谋国不忠,理当斩首,念其三世老臣,免杀罢官。”

负羁谢恩而出。

共公问于朗:“卿有何计可退晋兵?”

于朗曰:“晋文公兵不血刃,占领卫地,其气必骄。臣请诈为密书,约以黄昏献门。预使精兵挟弓弩,伏于城墙之内,哄得晋文公入城,将城门放下,万矢齐发,不愁不为齑粉。”

共公拍案曰:“好计!”当即命于朗修降书一封,遣使送达晋营。

晋文公读过降书,拈胡大笑道:“曹共公昏而不傻,倒有自知之明,寡人这就启驾入城,看他如何招待?”

先轸摇头说道:“不可。”

文公曰:“为什么?”

先轸曰:“我自出兵以来,未与曹国打过半仗,曹国兵力未损,却突然提出献城,怎知这不是使诈呢?”

文公曰:“怎么办?”

先轸曰:“真假一试便知。”

文公曰:“如何试?”

先轸曰:“只需如此如此。”

同类推荐
  • 宋美龄全传

    宋美龄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王小波十年祭

    王小波十年祭

    这本书是在十年前的一本纪念集的基础上重新选编的,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原有的,也增加了一些当时没有赶上收入的文章,以及人们新写的文章。希望读者从这本书中了解王小波其人其书,希望他的生命和作品永远活在爱他的人们心中。转眼之间,小波离世已经十年了。但他的文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仍旧如日中天。他传播的许多思想仍然是目前的中国所需要的。这十年也许是中国人物质生活上变化最快的十年,但却肯定不是我们精神生活上变化最快的十年。为纪念王小波辞世十周年,特辑此纪念文集,希望他的声明和作品永远活在爱他的人们心中。
  • 赵一曼传奇

    赵一曼传奇

    《赵一曼传奇》讲述的是:她端庄秀丽,亲切迷人。她冲破了数不清的障碍,同这片黑土地上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发生了骨肉般不可割舍的联系。她手持双枪、红装折马,在东北的密林中叱咤风云。她率领着抗门联军剿鬼子、杀汉奸,狠狠地打击了这群嗜血的豺狼。她让百姓和战士们敬佩拥戴,却让敌人魂飞胆丧。她被捕后,受尽酷刑。审判过她的人,在战败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请求她灵魂的宽恕。被日军枪杀前,她给儿子写了一封感人的遗书。就义前,她高唱《红旗歌》,视死如归,时年31岁。这本《赵一曼传奇》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上海高校英烈谱

    上海高校英烈谱

    本书按时间顺序,收集、整理了上海高校中142位烈士事迹,包括刘湛恩、李公朴、周德佑、蒋传宗等,展示了上海高校烈士的群像风采,进一步发掘了上海高校“爱国民主奉献”的精神内涵。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热门推荐
  • 平山渡

    平山渡

    “你觉得你能拿什么跟我堵?”他淡淡的说道,“拿你这尘垢秕糠的命吗?”——这样一本不甘的人写不甘的书,希望你看过就忘了,别不甘
  • 风起好莱坞

    风起好莱坞

    “请问林先生,现在你的电影票房已经超过世界所有导演了,你是否还会继续执导呢!”“当然会了,我的11还没建成呢!”“那么请问你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请问你的秘诀是什么?”“成功的秘诀来自灵感,我总是有无限的灵感....”......................屁的秘诀!林晨扔个中指鄙视:哥的成功秘诀就是遇到一个悲催的穿越者,有本事你也遇到个...书友群:126950475
  • 看不见的雨

    看不见的雨

    每当下起雨时,我心里都好像如释重负。仿佛一切都可以从那晚重新来过,仿佛自己可以创造出另一种人生。不,不对。如果曾经的一切全都随着那个雨夜一起结束就好了。可是自己却浑浑噩噩地活到了现在。至少要替那时候的我们做个了断,我是抱着这样的心情挣扎着才活到了今天……
  • 伪神大道

    伪神大道

    他在都市翻云覆雨却是一个穷学生,他在圣地大陆一路攀登抵抗堕世者成就万世辉煌,受万人迷恋却在爱情方面频频失落,不知所措。且看狼少如何在都市畅行成霸,在大陆漫游无阻,掌管世界未来过去,品味爱情,左拥右抱,颠簸人生。
  • 玉在山

    玉在山

    一个穿越女士在古代的生活故事,在古代生活怎么样?安居乐业,安稳度日,宋家有女初长成,长在深闺无人识,不欲扬名四方,本欲悄悄安然度日,怎奈遇上了纪世子这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宋玉宁不禁感叹,我本质一般啊,还有,不是说纪世子冷冽无双,生人勿近的吗,那这是谁?
  • 游荡理想乡

    游荡理想乡

    他在湖泊穿越,原封不动的将整个过程告知了我。我付诸纸笔,将它记录下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你们。
  • 一骑封神

    一骑封神

    封神之后。申公豹:我不服,我有能力,知道吗?派我塞北海!通天教主:我不服,我出场太少,还没打个痛快!杨戬:我不服,我的功劳大,最后给天庭看门!哪吒:我不服,为什么不多安排我出战!还要听从李靖!姜子牙:我才最不服,就我没封神!一次封神的重新演绎,一次史上的最大脑洞,一次异界创世激战全纪录。对命运不屈之人,就在《一骑封神》。再给所有人一次选择的机会!!
  • 藏在宇宙深处有星星

    藏在宇宙深处有星星

    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
  • 初夏也冷

    初夏也冷

    “我最爱的是紫藤”“为什么”“因为你陪我在紫藤树下走过三年”感谢你们的陪伴,那三个照耀我整个青春的人。我是夏安,可是夏天却不安宁。我是隋玉,可是我不是块美玉。我是林平凡,可是我注定不平凡。我是蔚然,可是却不能蔚然成风。---“隋玉你可不可以爱我”“平凡,我是夏安,不是隋玉”---“夏安我恨你”“恨就恨恨吧,隋玉我却恨不了你呢”---“夏安你怎么这么下贱”“蔚然你以为你好到哪里”---我是平静的死去。///此文练笔顺便满足了那三个傻瓜的愿望,不喜欢请右转。在下小白不要对此文报以太大希望。
  • 归梦初,色俏无眠

    归梦初,色俏无眠

    她来时,明眸皓齿,安之若素。贪恋如竹清冽如水温柔的少年,然谁能如她心细如尘,隐忍到最后的绝地反弹总是比一开始的伤害更能将年少稚嫩的轻易摧残殆尽,甚至直至暮年后,儿孙满堂,少年早已褪剩白骨化入黄土,每年忌日墓碑前的两束石楠花也不曾相遇寒暄一句: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