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46600000071

第71章 历史原来很精彩——代后记(2)

还有“五叔”孙伯三,他是我们村学的老师。“矮个、小头”,“总露出被劣质烟草所熏的满口黄牙”。我们的村学就如旧社会的私塾,教室是“五叔的堂屋”。二十七个男仔,程度是四个年级,只有“五叔”一个人唱独角戏。语文、数学、天文、地理、唱歌、体育等课程都是他一个人担任,“五叔”工作得井井有条。这样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孩子的老“民师”,不分田。民师补贴被村长装进了腰包,“五叔”憨得一句话也没有,仍然给我们讲“加减乘除”。为了留住学生不辍学,学校放假时他到学生家里搞义务劳动,帮困难的学生想办法筹书本学杂费,还拆除自己的住房作建校舍的材料。“五叔”把他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贫困的山村教育事业,让我们看到了山区教育的希望。

那么默默无闻,那么艰辛敬业,他们的社会地位怎样呢?《老师来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他们无权势,无地位,无关系。这位小学老师也是热爱孩子的,学生“从树上摔下来,腿断了”,他便背着学生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山路将学生送进医院。他怕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累得气直喘,就是不肯歇一歇”,光头上的汗珠“一晃一晃”的,就是没有腾出手来抹一下,他把学生当成了亲人和孩子。能把学生当自己孩子的老师,一定是个十分称职的老师。他得到的回报让人感到很尴尬,“人老了,一身病”,想托自己的学生去医院找熟医生看病,还带了“香油、糯米和鸡蛋”,连一餐饭都没有混上就走了。走在城市昏黄的路灯下,老师的心一定不好受。

往事有风情,如雾如烟!那些记忆非常遥远又非常清晰,从头拾起令我有一种别梦依稀的感觉。走进这本集子故事里的男男女女,都有生活的真实,有很多的实在,有具体的细节,他们都从真实的生活中走来。“水叔”、“泉叔”、“父亲”、“五叔”、“二婶”、“祥哥”、“路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自己的出生环境,成长过程,文化教育等的影响,决定了我对人的认识层面。走进我这些故事中的人,可以说没有“官”,要说有就是“石怀玉”,他也只是一个相当于乡镇级别的“秘书长”,最多也是一个“副科级”。这些人物中几乎没有“坏人”,要说有一点点不规范的人物,那就是“二狗子”和“莲花嫂”。其实“二狗子”也没有坏到哪里去。他一样热爱劳动,只是喜欢干那些“自己乐意干的事情,而且还卖力”。他劈了祖宗牌位并加油火烧,挖祖坟、砸墓碑,只是受“革命”的影响,对几千年的中原文化认可度不了解,才做出“让人瞠目的事”。“莲花嫂”就更不可指责了。好吃懒做是人的天性,她只是贪图安逸过分了点。男女偷情之事在中国几千年什么时候没有过?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只是地域不同罢了。只要不造成社会影响,现在法律都不予追究了,这种事在乡村大村多,小村少,何必责难“莲花嫂”呢?其实“男女情”永远是文学的主题,只是看你怎样把握罢了。要说“莲花嫂”的晚年也是值得同情的,她跪下声泪俱下地悔过,“祥哥”还是没有原谅她。长期与她分居,等于“离婚”,自己不会耕作,但还得在几亩责任田里“扒食”,最后去迷信“耶稣”。

我也试图写过“坏人”,但总写不出“坏”。我总是把人往“坏”的方面推,但细节、心态把握不了,“坏人”就“坏”得不真实。究其原因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历验,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样处理了。“坏人”做“坏事”的环境、情节、心态都不像。

我为什么写这些可说可不说的故事和这些有其不多无其不少的人呢?可能是想为一段艰辛的生活作证。我们知道,一个地域若失去了记忆,就会步入灾难。这些人和事都是慢慢写来的,开始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的,只是觉得要写,不写总像缺点什么,慢慢写着写着就觉得有点味。任何事情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写多了就觉得:历史原来很精彩。我想写出故乡天人合一的胸怀,对自然与人性的包容,但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一定没有写好,也很难写好,也许违背了我的初衷。

我已年过半百,要把这几十年的生涯分成两个部分的话,前半部分二十余年是在乡村度过的,后半部分三十余年是在城里度过的,在城里生活远比在乡村生活的时间长。但这本集子所收的文字,写乡村的又远比写城市的多。《淡淡的忧思》里的“张萍”,“生活对她好像总是不怎么厚爱”。她的人生总比别人慢半拍,下岗,成全职太太,生活对她来说,总是不尽人意,总有操不完的心。《家大如天》中的“王贵”和“刘芬”,也是城市生活中的下层人物。仅仅是没有“吃低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们俭朴、勤劳、恋家,“日子在他们那里就顺着季节往下走”。他们的心情有灰暗,也有欢乐,生活有时也有笑声。《买鞋》有点触摸人性“人就是这么怪,都叫人讲真话,说实话,有时真话实话就是让人不舒服”。《迎接检查》是对现在的弄虚作假风的抨击,“现在的节奏真快,工作刚布置,经验材料就出来了。”你能说我们的身边没有这些现象吗?我看不但有,而且很盛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总结起成绩来长篇大论,洋洋大观,说到缺点仅有三四行字。事实真是那样吗?我看未必。其实这篇文章是我十年前写的。

对于城市生活,自己为什么涉笔不多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城市的生活光怪陆离,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尔虞我诈,不比乡村淳朴、直白。很多地方自己没有历验,看得眼花缭乱,加上水平功底所限,没办法把握,写好就难,所以不敢涉笔;二是本人太“土”,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根系永远在乡村,尽管枝叶、花果在城市,却永远离不了那“土”。只有写那些“土”的东西,行文才流畅些,故事才编得入理些。

其次,再说说“事”。

这本集子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时度跨度很长,大约三十年,不是一气呵成的。因而“事”多少就显得有些时代感。我是新中国建国后出生的。会记事时便是“四清运动”,接着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就是“改革开放”。应该说是三个阶段,分为:文革前,文革期间和文革后。这三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文革前(即“一九六六年”前),我才十一岁,记忆较为模糊。只是隐约知道那时的政治空气不怎么浓,乡村里许多的政治理念并未确立,那时的法制也并不怎么健全,广大农村从旧社会过渡过来,乡规民约还是保留和继承,农民尽管进了农业社,生产队,但还是种田吃饭。那时我的年龄尚小,别的印象不深,唯一的是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野菜、树皮、观音土都吃过。那时国家可能也困难,赈灾几乎没有,我亲眼见过乡村里有人饿死。所以集子里收集了《饥荒》,主要是对那几年困难的记忆。

文革期间(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这十年,正是自己长身体、长见识的十年,收集的文字相对多些。如:《同桌》收容的信息量较大,干部受冲击,知识分子受冲击,斯文扫地,唯成分论,抄家,年轻人的狂热,知识青年下乡等都在《同桌》中有所反映。有过这段阅历的人看后,我相信一定有所同感。当时的“革命”席卷全国,不论城镇和乡村。《二狗子》写的就是当时农村的情形。城镇游行、示威、大字报、大辩论,闹得热火朝天,乡村也不例外,一块先祖牌也要斧劈火烧,连墓碑也要砸烂。一场文化革命不知有多少文化遗产被破坏,也不知有多少历史文物被损毁。

那年月的乡村还有一个明显的标记:就是“农业学大寨”和“以粮为纲”。大寨那种战天斗地的精神确实该学,但全国学起来,有些地方就走样。今天你挖一条沟是学大寨,明天我填这条沟同样是学大寨,完全无计划性,没有科学性,浪费人力物力。如《横海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一处很环保的湖湾,人为地挖来填去,损毁了许多高产田,最后所收的粮食还没有投工时的民工所吃的粮食多,得不偿失,完全是胡闹。还有《试验地》,完全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懂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环境,盲目试验,不提供一定的条件,就想自然界的植物按自己的意志来,可能吗?完全是“天方夜谭”!这些事只有在那个年代才能发生。

文革后(一九七八年以后),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福祉,首先是人的观念的改变。《湖中历险》中的“我”,本是一介书生也想“下海”。那种谋发展,求致富已在全国形成风潮。《小店》中的“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洗脚上岸,开办了小卖部和大排档。《父子俩》中的父亲和儿子在理念上完全冲突。《大哥的生日和母亲的寿辰》中的“大哥”和“母亲”消费观念完全不同。谁对谁错确实说不清楚。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也许成了工人,《保安湖的夜光》中保安湖周边办起了“乡镇砖瓦厂、小铁矿、小煤窑、加工厂、家具店、养鸡厂、养殖场、米粉厂……”,确实“万道金光”。如今的乡镇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式,如《故乡的路》中所说“临村接‘太公’的车队,在那条水泥路上摆成了长龙,抬着木刻的‘太公’,宰杀的全猪作为祭牲,还用油彩涂红,香案上,香、烛,青烟袅缭绕,炮竹轰响,场面声势浩大;陈婶的大小子骑着崭新的摩托后带着花枝招展打工认识的湘妹子、现在的未婚妻在那条水泥路上飙风;八斤爹带着九岁的孙子坐着‘三码’车去保安镇邮电所领取在深圳当包工头的儿子寄回的生活款”。

同类推荐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成书于天启年间,为陆绍珩所作,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此书原名《醉古堂剑扫》,清代书商将其附于明人陈继儒名下,更名《小窗幽记》另行刊印出版,流传颇广。是以后来者,有不少人不知其原作者。本书是陆绍珩流落北京时,感于世态俗情,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分成十二卷,集结成书,用以自省自娱。属于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的可行之法,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反映了古代文人高洁的品格修养。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纸短情长:世间最美的情书

    纸短情长:世间最美的情书

    《纸短情长:世间最美的情书》从民国才子才女中挑选了十二对耳鬓厮磨的伴侣。包括徐志摩、高君宇、鲁迅、朱生豪、朱湘等,讲述他们尘封已久的爱情故事,并从他们的书信中挑选出60余封情书,内容是他们写给情人的信函,或者软玉温香,或者情意绵绵,或者牵肠挂肚。虽然他们的旷世之恋已经随着历史远去,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追求爱情的书信,更是一部守护爱情的哲学。愿这民国书信里的爱情哲学,能让你在情路上走得清醒,看得清明。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热门推荐
  • 回忆的那个人

    回忆的那个人

    江晨枫:天陌集团老总儿子,不爱炫耀他老爸。有点叛逆,但不会主动惹事,也不爱学习。是被父亲逼着上学的。性格偏孤僻,不喜人多热闹。(母亲黎天姿难产去世了,父亲江陌为人严肃)宁珞萱:宁家独生女,父母亲的掌上明珠,没干过粗活。不会娇气,是个乖乖女。性格阳光开朗,不擅长自己决定事情。(父亲宁明师是商人,母亲田雅是全职太太)夏安学院:男女主人公所在城市的大学。(纯属虚构)
  • 通天东皇

    通天东皇

    天域东皇!持通天令,启通天门,逆天重生,踏通天路,成通天道!
  • 温暖灵魂的味道

    温暖灵魂的味道

    张佳玮用灵犀的文字写出令人垂涎的琳琅美食,让人的整个灵魂都要起舞,整个人生都要亮了。苏美则用跳脱的语言,写出生活的随性,岂能万事如意,但求吃口好的。这么远那么近透过记忆的琥珀,用一块花馍讲述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那些让人怀念却回不去的旧时光。小岩井则讲述行走在异国他乡的羁旅人的舌尖乡愁、青春爱情和心灵羁绊。
  • 万古幻神

    万古幻神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我若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 噬灵星辰

    噬灵星辰

    为了一洗儿时的羞辱,他毅然决然的进入了圣城,从此踏上了万灵景仰的道路......噬灵的出现,注定着他的不凡;星辰诀的取得,预示着他的成功;孤寂意念的感悟,象征着万灵之尊的威严。星辰一动,天地动容;意念一起,我便为尊;噬灵一现,万灵诚服。让我们看,楚天是如何从平凡走上强者至尊之路!
  • 穿越:王妃不乖

    穿越:王妃不乖

    她美貌如花,是全京城女子艳羡的未来王妃,七王爷轩辕易百般宠爱她。不料穿越的奇遇,现代的言行,加上太子被劫持,让轩辕易狠心将她打入深牢大狱!她在朋友的帮助下离开京城,希望摆脱情感纠缠,却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宗轰动一时的江湖大案里。扑朔迷离,她和轩辕易一次次纠缠在一起……
  • 末世之最强姐姐

    末世之最强姐姐

    完美神妃之苏姐姐处女人妻之虞姐姐班花丫鬟之宗姐姐外加身具金手指的男主都市言情的标配成员乱入了末世面对日益强大的凶兽咱们真的还要慢慢暧昧吗?
  • TFBOYS之完美的邂逅

    TFBOYS之完美的邂逅

    当三只遇上三个千金小姐,完美的邂逅,会擦出什么美丽的火花呢?
  • 植种兽类

    植种兽类

    行星爆炸?流浪行星?异兽?还有异植……
  • 英雄联盟之混沌瓦洛兰

    英雄联盟之混沌瓦洛兰

    艾欧尼亚、德玛西亚、诺克萨斯、比尔吉沃特……十三个地区,十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亚索、卡莎、派克、刀妹……146个英雄,146个独一的灵魂。【所有英雄都会登场!还原宇宙背景,绝不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