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7100000110

第110章 附:孙辈文章:爷爷印象(3)

外公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颇能识文断字,形势所逼未能进学,若在今日,以他老人家的勤奋和智商,成为教授高工定然不在话下。外公每日若稍有闲暇,必定戴上老花镜,读书为乐。那时的农民家里常常片纸也无,但外公家却有书香之气,他的七个子女有六人读书,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我至今还记得外公读过的两本书,一是《三国演义图绘版》(当时我五岁左右,记忆不清),是繁体直排版,颜色古旧。外公在编竹器之余,常常在老屋的后门口读此书,老屋后是一片竹林,竹影婆娑,凉风习习,外公读书的身影那时已牢牢刻在我的心里,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情让我感到读书是多么大的一种乐趣。我三岁识数,五岁识字,小学时就读书成瘾,最后一直读到博士毕业,是外公影响了我。第二本书是《薛仁贵征东》,是简体横排版。那次是外公到安陆来办事,在我家闲住了几天,那时我上小学,家中条件已经逐渐好转,那是外公最轻松的几天,除了在武装部的院子里闲逛外,外公就整日坐在我家门口读书。我猜测那本书应该是爸爸买给他的,外公一向节俭,不会买很贵的书。可惜这样的闲暇时光不多,在我的记忆中,外公仅仅来过我家一次。虽然之后大家的日子都渐渐好转,但外公一直未能放下手中的农活,直到去世前几天还在下地劳动。我多么希望时光倒流,能够让外公颐养天年,每日喝茶读书,含饴弄孙。

中国有八亿农民,外公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他独门小户,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赤手空拳养育了七个子女,并让其中的六人读了书。他十几岁就挑起家中的重担,没有人帮、没有人扶,对老人,他细心照料;对子女,他无私奉献;对孙辈,他关心呵护。直到去世的那一天,口中荷荷不能言,仍然放心不下当时尚未成年的四舅,目视着我的父亲,希望能够代为照料。回想外公的一生,充满坎坷艰辛,但他坚强的性格,不屈的品质,乐观的态度,诙谐的个性,深深地影响了我。虽然我洗净了腿上的泥,从易棚村一步步走到了北京城,成为了博士、工程师和军官,但我一直为有这样一个农民外公而自豪。

题外话:

二舅这次让我写这篇关于外公的文章,勾起我许多回忆,儿时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是那么亲切。外公在世时匆匆忙忙,陪我的时间很少,但一想起外公,脑中都是一些温馨的片断。如晚饭后坐在草堆前乘凉,讲故事说谜语;在屋后的竹林里玩耍,看外公读一些很旧的书;还有一次外公挑着我和易庆到云梦去,由于我轻一些,就在我的篓子里面放了一些胡萝卜,我躺在篓子里望着天空吃胡萝卜,无比惬意;那次外公到安陆,和我一起睡了几晚,跟我讲了很多故事,可惜现在一个也不记得了。

二舅的这本书讲述了很多关于外公的事,我读了很多遍,一直觉得无法落笔。书中的故事大多描述了人生的艰难与奋斗,缺少一些温馨浪漫的气氛,因此我的这篇文章写得稍微轻松一点。很久没有写文章,希望二舅帮我斧正。

王学斌写于2007年3月,王学斌为大姐-易柳英之子,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底完成博士学业,现供职于北京解放军总参某部研究所。

南瓜的记忆

我妈有时跟我们讲她的童年。有一次讲到五四年发大水,水势之大无法形容。因为北上园地势较高,湾里人都把猪和牛赶到北上园,防止被大水冲走。没想到水越涨越大,渐渐淹到了屋梁。妈说当时只觉得太好玩了,可以在楼上洗脚,在堂屋里拦鱼。一天水流湍急,上游冲下来好多东西,都从北上园的豁口漂过,有谷草头、木家什、南瓜、大树、猫狗猪牛之类的。当时有个崭新的红漆大木柜(当时能值不少的钱)从外公眼前飘过,上头趴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女人,还穿着新娘装。远处的村民大声喊:“自德,要东西,不要人!”当时外公只要用竹竿轻轻一拨那个女的就会滑到水里,外公就可以捞起柜子,但是我善良的外公没有这么做,他想救人。但眨眼间人和东西都流走了。水退后,豁口附近的人家都捞到了值钱的东西,只有外公捞了一屋子的南瓜。

外公家真是与南瓜有不解之缘。粮食过关那会南瓜也帮了大忙,我妈每次提起南瓜都特别动情,她常教育我们:“牛不吃芝麻,马不吃棉花,报蛋儿子(傻)才不吃南瓜”。那时候外公家里人多,口粮又不够。三姨妈刚会吃还不懂事,每次吃饭她三口两口就吃完了,然后眼巴巴地望着外婆的碗里,一边看还一边咂巴着嘴,还要不停地问:“妈,这是什么?这个好吃吗?那个咸不咸?”外婆不忍,总是把自己的匀给大家吃。外婆要做事、挨着饿还要给二舅喂奶,渐渐支持不住了,因为营养不良得了水肿病。姥姥感觉到危机,自告奋勇找队里,想去帮忙切南瓜,不要工分,只图减少自己在家的口粮。姥姥解了裹脚布,特意打理了一番,笑着来到食堂,可是管事的人一点不给面子,还说了些难听的话:“你来帮忙?除非出了古及精,还笑,笑得比鬼哭还难看,你那点心思谁不知道,还是回家等死吧!”姥姥回家痛哭了一场。

就在那天,我的母亲在北上园玩时有重大发现,她发现北上园幺爹的园上有一个大南瓜。她估量了一下自己一个人搬不动,于是飞奔回家报告了姥姥。姥姥把大舅叫过去在房里计划了很久,临行姥姥嘱咐大舅:“伢们的,莫怕,天塌下来了有我顶着,总不能让我的孩子们都饿死,人家要打就说是我叫的,让他来捉我!”

那次行动在晚上终于成功进行了,大舅趁晚上开会的时候把那个救命的南瓜顺利地抱了回家。虽然很晚了,但是大家都没睡,激动,兴奋。当晚姥姥就把那个南瓜连皮一起做成了美餐,还做成了好几种口味。自那以后,我妈就特别关注那株南瓜。再过了几天,外公不知从哪儿变出了几棵南瓜秧,虽然迟了些,但大家都投入了无比的热情,开始有了希望和奋斗的目标,于是种在北上园,施肥、浇水、锄草、捉虫、看守一条龙,分工合作,不久就有了收获。真没有想到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是这小小的南瓜救了一家人的命。那年头,饿死人是很寻常的事,家里的大人常常为了自保采取丢卒保帅的政策,说是“只要韭菜兜子在,割了还可以再长”。但是我善良的外公外婆没有这么做,他们爱每一个子女,宁愿自己饿死。常常听我妈说起一个被饿死的叫什么秀的女孩,和我妈是同年的,她死的时候眼睛睁得老大,已经看不到东西了,拉着一位大婶的手以为是她的母亲,断断续续地说:“妈,白菜好吃……萝卜好吃……胡萝卜樱子好吃……豌豆壳好吃……南瓜叶子好吃……”她实在不知道在这个世上有比这些更好吃的东西。我妈妈和她的兄弟姐妹们能安全地度过那个可怕的年代,要感谢南瓜,更要感谢我外公外婆的善良。

可是恰好是南瓜又给外公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差点惹出一场大祸。刚度过粮食关,我妈又不幸得了一场大病,骨结核,膀子和脚踝都烂了,瘫在家不能走路。据母亲说,这次病完全是北上园的幺爹打出来的。幺婆冤枉她偷了她家的南瓜,幺爹就打。幺爹把她按倒在南瓜地里,用挖耙(一种铁器农具)敲她的螺蛳壳(脚踝),敲她的客气头(膝盖),敲她的倒拐(胳膊肘),反正全身的关节敲遍,妈死不承认,又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幺婆又说是母亲的牛踩了他们家的南瓜,又说母亲把牛屎搞在她们家的门口,还说她用搭屎耙撬开了她的门,反正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母亲百口莫辩,唯有喊天哭地求幺爹饶命,当时她疼得晕死过去。母亲述说这些痛苦经历的时候,声音在颤抖,我仿佛听见她声嘶力竭的哀嚎声穿越时空在我耳畔回响。幺爹说她在装睡,才放过她。那时候不知为什么,大人们忙得整天不归家,只有姥姥在家肉扯眼跳,似乎听到了有伢在哭,屋前屋后喊:“双儿,你在哪?是不是我的双儿?”找了半天,哭声又没了。当晚母亲跛回了家,声音沙哑口不能言,没过几天就瘫了。又过些天,幺爹和幺婆还拿着挖耙找上门去找我母亲的歪。当时姥姥表现得无比英勇,她先把我母亲藏在米缸里,自己出来跟幺爹斗争。姥姥大骂幺爹是个绝户头,并要死在他手上,没想到幺爹根本不让着她,幺婆和姥姥抓起了头发。这时外公回了,拉扯中推了幺婆几把,惹出了一场大祸。很快幺婆娘家刘家大湾来了很多人,非要交出母亲不可,要抖外公的骨头:“个畜牲,敢打幺妈,天理不容,吊死个畜牲!”“吊死他!吊死他……”人多势众的刘家大湾人一阵呼喊,那种失控的情绪极有可能造成一个万劫不复的可怕悲剧。外公孤身一人,举目无助,被推耸着上吊,绳子都挂好了,姥姥死死抱着外公的腰,跪地哭求:“大爹们嗳,饶了我苦命的自德儿哟,我伢们的都不在屋里,幺(外婆的小名)也出去了,等她们回来了见个面再叫他死也不迟啊……湾的脑壳们的,救下我的儿啰……”还是外婆机灵,她走到巷子口,一闻信掉头就跑,找到一个远房的姑姥姥连夜奔了回来为外公解围。姑姥姥回村后伏地大哭,大骂幺爹和幺婆:“幺强个傻杂种嗳,你无儿无女,人近夕阳,生老病死,不行善积德啰!逼死自家侄子伢,将来还指靠何人啊?你狗子死了靠墙也要人抬出去呀!祖上造孽,要断自家的根啦!……”哭声感天动地,才平息了那场战争。至今,我母亲回想起当时在米桶里听到众人推耸外公上吊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姑姥姥的大恩大德,易家人不能忘,此后,多年不走动的姑姥姥当亲戚走起来了。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寻短见,外婆跟我母亲说:“双儿,你不能死,你是大叔用命赌回来的!”数年后,幺爹死了,幺婆无依无靠投靠侄孙,也就是我的大舅。难怪当时姥姥和我妈要极力反对此事,为此,妈妈奔走易家不下十次,她跟大舅说:“八十岁的婆婆挖寒蒿,一天不死要柴烧!”并述前事种种。可是善良的大舅和大舅妈还是不计前嫌,接纳了那位幺婆并养老送终。

外公爱人,膝下子女不分贵贱,都是他的心肝。我妈瘫了的那会,他四处求医,大舅天天背着我妈进出巷子,钱花了不少就是不见好转,当时认为是绝症(她多处关节骨裂发黑)。有村人劝外公:“自德,你们家这大一家子人,为了一个瘫女伢花那多钱值不值啊?现在哪里不死个把人?我劝你早把她丢到街上,自生自灭,保大局要紧!”外公笑笑:“这大的伢,是个石头也摸光了,女伢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猫有猫路,狗有狗路,就算是个畜生我也要让她死在屋里!”后来,外公把原本要搭猪屋的材料全卖了,本来要跟姥姥制棺木的钱也拿了出来,一共凑了65块5角,为我母亲继续治病。

姥姥听说武汉有个同济医院什么病都可以治,她背着我母亲就上路了。可怜我善良的姥姥,年过七旬缠着小脚,背着一个病怏怏的小女孩,朝着她平生将要去的最遥远而且陌生的地方,去寻求一个未知的答案。在武汉看病的过程中,姥姥因为带的钱不够,无数次被拒绝,不知有多少人劝她回去用土方子治。在漫长的等待中,我母亲歪在姥姥的怀里,看着医院走廊人来人往在面前穿梭早已经心灰意冷,她对姥姥说:“婆婆,我们又没钱,回去算了,他们不会有空给我做手术的。”姥姥却说:“双儿,天无绝人之路,想开些,来了一场,再等下,医生说了的,哪天闲空就跟你看的,不要钱。”姥姥不甘心就这样回家,她吃咸菜,喝白水,睡走道,报纸当棉被,非要挨到走投无路再说,终于在只剩最后几块钱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好心的徐医生夫妇,私下帮我母亲做了手术,打了几针,挽救了我母亲的生命。在我看来,无论是毛主席的万里长征,还是唐玄奘的西天取经,与我姥姥的那次远行,都不能相提并论。后来,我们出于感恩特别尊敬姥姥,姥姥到我家玩的时候我们帮她夹菜洗衣倒洗澡水,陪她聊天说话讲故事,姥姥总是感动得两眼泪花。姥姥老的时候脾气有些不好,一有不如意,总是欢喜骂人,但是她从来没有骂过我们,她对我母亲说:“我一生看了几多人,双儿是个有福的人,教子有方,教的伢们的至仁至孝,前途不可限量!”姥姥仙逝的时候,妈对我说:“他们都说姥姥最喜欢易家的大伯爷,其实姥姥最喜欢的是我!”在那个人人为衣食奔命的时代,我的母亲能战胜病魔活下来,要感谢徐医生夫妇,感谢现代医学,感谢外公,感谢姥姥!

外公一家对我家有恩。我五岁那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母亲让姐姐带我去赵家幺姨家借米,后来因为正好碰上幺姨外出不在家,姐姐和我商量后辗转到了外公家。见到外公,我说:“家家爹爹,我屋里的人都快要饿死了。”因为当时妈妈没有指示我们到外公家借,估计外公也是拮据得很。姐姐说明了来由,外公看着我们,不知他当时是什么心情,他毅然借给我们8斤米(那是当时姐和我能抬着走回家的最大重量),又问几个舅:“你们看这管得几天?”大家还讨论了一下。“最多能管一两天吧,我的伢们可怜!”外公叹惜。姐姐仿佛比我懂事多了,似乎更能理解外公家的困难,连忙说:“能吃三天,又不过中。”那年我姐七岁。没过多久,外公又让四舅拖了两袋麦子给我家送来,让我们度过了那个青黄不接的春季。同年,发大水,当时有句民谣“六李丁曹,大水濠濠,上下郑,淹半边”我家是下郑,可能在过去是经常淹死人的。外公家地势高,外婆将我接到她家避水,说是要给我妈留个种。在易家,外公给我讲了两个故事,因为我童年时听过的故事特别少,所以我记得很清楚。一个是《白扇记》,里面有个恶人赵老大,还有个可怜人胡金宝。另外一个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前一个故事是说的恶有恶报,后一个故事是说的善有善报。现在我理解了,原来外公是要告诉我那样一个人生哲理。可惜我当时太小不懂,不停地缠着外公问为什么,还有呢,一再摇醒刚入睡的外公,后来外公说我是个啰嗦婆娘。

善是有灵性的,她与生俱来,又可以继承和发扬。我的姥姥善行一生,她寿享百年;外公一生行善,几经滔天风浪而不摧;我大姨妈一生与人为善,甘做人梯,终获善果,儿子出人头地,自己一生美满幸福。今年春节,我和妻带一帮孩子到金店三姨妈家玩,车上,我们每个人讲一个故事。当时车上有易致远和易新怡(大舅的两个孙子),轮到新怡讲的时候,她讲《白雪公主》,可是一开讲就遇上了一个难题,因为这个故事里多处要提到“后妈”两个字,她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字会刺伤哥哥致远的心(致远父母离异,父又重娶),于是,每次到这两个字时就声音小得听不见。我和妻惊讶不已,一个不满四岁的小孩,竟然会如此敏感而有灵性,善良的本性啊!妈说新怡这一点最像她,而我认为,这一种善溶在了血液当中,外公家的每个人都有。

2007年6月郑进红根据易双英口述整理,郑进红为二姐-易双英之长子,三江航天航空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

同类推荐
  • 挑灯楼夜话

    挑灯楼夜话

    本书汇集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以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故事、诗歌、小品、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予以呈现,是作者毕生心血之所集。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 雕花的门

    雕花的门

    《雕花的门》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雕花的门》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陌上香锦蔷薇织

    陌上香锦蔷薇织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生命的光渐次盛大起来,然后变成极致翎羽。这个世界的艰深与荒芜不过只是衬托。她生之绚烂,充满光芒。她是迷人的,亦是蛊惑人心的。而对她,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孜孜去爱。并是如此甘愿。时间记得,曾有一名女子,视爱如生命。
热门推荐
  • 乾坤五门

    乾坤五门

    因同学的玩笑,主人公沮丧,被雷电带到了一个以实力为尊的武者世界,在新的大陆遇到了一生中的爱人,结交了兄弟,走上了复兴家族的道路,寻找传说中的神石,最终成为风云大陆的打不破的神话
  • 绝色美人,高冷公子带回家

    绝色美人,高冷公子带回家

    一朝穿越,她跌入湖里,被人救起,乃不知又被人掳走,为了逃脱他的手掌心,使尽浑身解数,然后,一步步坠入爱河...到后来却发现:这一切竟然是个惊天大阴谋.....她的身份慢慢揭开神秘面纱...这一切的一切由那人所设计....而幕后主事人竟然是他和她!他,步步为营,竟不料把自己搭了进去;他,明知她是小侄子派来的棋子,却还是深爱与她;他,与她一样,只是君王手中的棋子,明知自己没有机会,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为爱一搏。她被他擒住,以她威胁他的叔父,她伤心欲绝,拔刀自杀,含泪看着他们:“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动情……”某片段.“老天爷,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躺着血泊中的女子发出不甘的嘶吼...
  • 德国足球风云

    德国足球风云

    本书分日耳曼战车发韧之初,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职业化的创立与“广告热”,“足球皇帝”出道等数章介绍德国足球运动。早在19世纪60年代,现代足球运动就传入德国,并在这片土地发展成燎原之势。1860年,“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这辆日耳曼战车的发韧之始。130多年来,风云际会,沧桑变幻的德国足球运动,向我们展示了日耳曼民族另一种文化积淀和价值取向。
  • 错失相忘

    错失相忘

    沐绵有时候会想,爱情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她对景墨千好万好,十年的陪伴,终究比不上他心上人的一滴眼泪。回想往昔,她才真正的明白,不爱就是不爱。原本以为她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焐热他,守着他。却没想到她的一辈子已经到了尽头。
  • 入侵电影世界

    入侵电影世界

    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系统,纵横在电影与动漫的世界中。
  • 这个有你的城市怎能没我

    这个有你的城市怎能没我

    初夏,窗外的榆树都开着绿绿的叶子,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享受着太阳公公的沐浴,好不惬意,此时上午十一点五分。“此时长得美的人还在床上躺着,长得丑的人却已经起来了。”大姨妈来访实在是难受的安小闪好不容易请掉一天假终于逮着机会刺激她这一群小伙伴了,同时心里暗暗的把她的上司们骂过来了一遍,就请一天假好不容易批准了,又是扣工资,又是扣全勤的,想起来安小闪就来气,只知道剥削我们劳动人民。
  • 至尊来袭:逆天召唤师

    至尊来袭:逆天召唤师

    什么?你说她是废物!不好意思,五岁大的3阶魔法士你见过吗!什么?你说她没有魔兽!不好意思,在她这儿最低级的也就是神兽!别人魔力输出30分钟便打破记录,抱歉,她的魔力输出无限,无限你懂不懂!药剂大师拼死拼活的制造王级药剂,她只需要动动手就行了。那么麻烦干嘛?如果不信,一试便可知高下!
  • 猪头少年的青春物语果然有问题

    猪头少年的青春物语果然有问题

    身为混血的林飒汰因为爸妈的复合来到霓虹,一个吃货属性的猫,毒舌般的妹妹,元气活力的后辈,以及在烟花大会上的那个女孩,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恋爱喜剧发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