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5000000020

第20章 戏剧艺术(2)

戏曲中一些优美的唱词也极富动作性,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开头一段唱词,眼神顾盼,代表着鲜明的动作性:“碧云天”,是高且远;“黄花地”,是低且阔;“风紧,北雁南飞”,是从右到左;“晓来谁染霜林醉”,是遥相问讯;“总是离人泪”,则以凝眸对之。这些都极有层次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变化。

《牡丹亭》中的许多唱词也颇具动作性,如“惊梦”中的一段:“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施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她先是沉思,继而整理饰物,接着侧身斜视,竟发现自己被镜子偷映,然后徐步香闺。这段唱词包含着许多漂亮的表演动作:转身、抖袖、碎步、凝神等。

个性化:戏剧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情趣,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茶馆》中,唐铁嘴上场头一句话就是:“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生动演绎出一个油滑且可怜的江湖相士的嘴脸。

形象化:形象的语言易上口,内涵深,充满生活气息。

《茶馆》第一幕中,常四爷斥责在兵营当差的二德子只会欺压自己人时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利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几句话,二德子的品性让人一目了然。

哲理性:戏剧语言需给人启迪,发人深省,需精辟,具有思想深度。

如《茶馆》第三幕中,常四爷说:“我爱我们的国家啊,可是谁爱我们呢?”这话很有哲理。

《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对天地的控诉,深刻揭示出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时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戏曲语言

戏曲语言与话剧语言在主要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有明显不同。戏曲语言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宾白:宾白可分韵白、口白、方音白三种。韵白,一种朗诵式念白,要按一定音韵咬字发音,多用于有身份、有才学、举止端庄的人,包括引子、定场诗、定场白、下场诗等。口白,一种近口语的念白,多用于丑角及平民百姓。方音,用乡土音读白。

宾白是叙事的手段,如《窦娥冤》中主要事件,赛卢医赚蔡婆、张驴儿父子救蔡婆、张驴儿向赛卢医讨药下毒、张驴儿老父喝错汤药、审问、雪冤等,全在宾白中完成。

宾白还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莺莺千言万语汇为一句:“张生!此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表现了莺莺的痛楚、担忧、爱恋、矜持等复杂情绪。张生于万般无奈之际,不甘示弱,于是口出狂言:“小生这一去,自夺一个状元!”表现出他既爱面子又无可奈何的书生气。

曲词:曲词,戏曲的唱词,古称曲文。从宋代南戏形成以来,逐渐分为本色(如《窦娥冤》)、典雅(如《西厢记》)两种。

曲词的语言被称为“沉思的语言”,常用来揭示特定的内心世界。曲词讲究情境,有时情景交融,景是人物眼中之景,情寓景中。《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则以情语为主。

情境中,或以乐景写悲,如《牡丹亭》“惊梦”,用景色陆离、春光缭乱的乐景写杜丽娘心中的郁郁难欢;或以哀写乐,如《西厢记》“闹斋”,用哀婉气氛写出极乐之情。

曲词有时直抒人物内心情感,如《窦娥冤》三折中,窦娥被斩前的一段唱,唱词连用四个“念窦娥”,这里有含冤诉说,有对自身苦难、往昔生活的回顾,声泪俱下,表现了窦娥对人生的眷恋,同时也是窦娥对婆婆的哀怜和安慰。

曲白相生:曲、白之间的关系极为为密切。曲生白,白生曲,二者浑然一体。如《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上场时的一句宾白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由此唤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绮丽唱词,曲词中“原来”由上句宾白“怎知”引出来。接着曲又生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这诧疑不满,又生出下面她于自然风光向往的曲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中国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它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出现萌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800多年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婉丽妩媚的昆腔:清代昆曲,流行于江苏一带,经几代文人加工整理,吸取海蓝腔、弋阳腔和当地民间曲调,曲调舒缓婉转。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鼓板、锣等。剧本主要是传奇性的。表演注重动作优美、舞蹈性强,从而形成其特有风格。在舞台艺术上,继承了古代民族戏曲表演经验,创造了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

隆庆、万历后,昆腔传入各地,一度对许多地方的曲种产生影响,形成一种广泛的声腔系统。清代中叶后开始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为挽救这种古代遗产,国家整编了《十五贯》等传统剧目,使昆腔有了新的生命。南昆(昆曲)、北弋(弋阳腔)、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在清代称为四大声腔。

粗犷豪放的秦腔:秦腔流行于陕西及邻近各省,明中叶以前,在陕甘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昆腔、戈阳腔、青阳腔影响。其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唱句基本是七字句,音乐是板腔体。

明末清初,秦腔传入南北各地,影响了许多剧种,是梆子腔(乱弹)体系中的代表剧种。流行于陕西省的秦腔,以西安乱弹为主,又有同州梆子(东路梆子)、西路梆子(西府梆子)和汉调桄桄等支派。秦腔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优秀剧目有《血泪仇》、《三滴血》、《赵氏孤儿》等。

激越高亢的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东北、内蒙等地,清乾隆末年,山西薄州梆子传入河北而形成。也有人认为北梆子源于北曲弦索,在发展中受秦腔、京剧的影响,以梆子按节拍,唱腔高亢,表演细腻。

活泼自然的评剧: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一带,早期叫“蹦蹦戏”、“落子”,源于清末。在河北的曲艺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京剧、滦州皮影的剧目、音乐和表演方法,在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落子上发展形成。其曲调活泼自然。

唱腔优美的薄剧:薄剧在晋南又称“乱弹戏”。流行于山西南部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北方地区。薄剧是山西较古老的梆子剧种之一,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其唱腔优美,委婉动人,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剧种之一。

朴实动人的豫剧:豫剧流行于河南及北方诸省,是明代秦腔、薄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地区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词直接演变而来,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派。前者是以商丘、开封为中心,音调高亢,唱用假嗓,称“上五音”;后者以洛阳为中心,音调较低,用真嗓,称“下五音”。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

委婉动听的吕剧:吕剧流行于山东、河南、安徽一带,由说唱形式的“哭腔扬琴”演变而来。1910年搬上舞台,唱腔分四平、二板等。伴奏乐器有坠琴、二胡、三弦等,剧目有《李二嫂改嫁》。

优美细腻的越剧: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及其他省市。它在清代浙江嵊县一带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黄、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初步形成其唱腔。时称“小歌班”或“的笃班”。

1916年,越剧在上海演出,称“绍兴文戏”,30年代发展成全部由女性演员演出的“女子绍兴文戏”。1942年改称越剧。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著名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其音韵优美,委婉动听,表演细腻,感情丰富,是中国南方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变化丰富的粤剧: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以及港澳地区。明代弋阳腔、昆腔相继流入广东,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广东民间曲调,在清代雍前后汇成粤剧。其唱腔以梆子(相当于西皮)、二黄、西皮(相当于四平调)为主。角色的分行同汉剧的分行基本相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等共十行。粤剧音调高亢激昂,富有变化,优美动听。

通俗易懂的黄梅戏: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它在清代道光年间,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受青海腔影响,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融合而成。黄梅戏吸收了京剧、话剧、歌剧等多种剧种的精华,其唱腔和表演上都有极大提高。它通俗易懂,在全国颇具影响。传统剧目《天仙配》更是家喻户晓。

亲切诱人的沪剧:沪剧流行于上海、江浙部分地区。源于上海浦东民歌,清末形成上海滩黄--当地称“本滩”,后来又受苏州滩黄影响。再后来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小型舞台剧“申曲”,抗战后定名为沪剧。沪剧曲调优美,富于江南乡土气息,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擅长表现现代生活。其剧目《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影响颇大。

台胞喜爱的芗剧:芗剧流行于台湾省龙溪地区及闽江南部各地区,因源于龙溪、芗乡一带,故称“芗剧”。闽南的“龙溪绵歌”、“安溪采茶”、“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流入台湾,在此基础上,受梨园戏、高甲戏、京剧等剧种的影响而形成于清末。其主要曲调有七字调、杂碎调等。以壳仔弦、二胡、大管弦、月琴、台湾笛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节奏强劲有力。

支派繁多的赣剧:赣剧流行于江西省,源于明代弋阳腔,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安徽、浙江戏曲的影响,形成绕河班、乐平班、广信班、东河班、京河班等支派。清末乐平班与绕河班合并,后称赣剧。唱腔有高腔(包括弋阳腔、青阳腔)、昆腔、弹腔(也叫乱弹,包括皮黄、南北词等)。主要剧目有《珍珠记》、《卖水记》、《金貂记》等。

蜀戏冠天下的川剧:川剧,中国戏曲中罕见的融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为一体的剧种。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明代时,四川已有地方戏班流行,至清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兴起,外来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传入四川,加上本地灯戏,形成现在川剧的雏形。由于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早期川剧形成川西、资阳、川北、下川东不同支派。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机趣,乡土气息浓厚,善采用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特技刻画人物性格。传统剧目极为丰富。

川戏锣鼓在川剧音乐中举足轻重。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

扇子与戏曲表演艺术:扇子在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戏剧表演艺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扇子成为各行当一些节目中必备道具。一把扇子,可代笔墨,可做刀枪,可增风流儒雅,可添无限妩媚。如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李慧娘手中的阴阳扇。在戏剧表演中,文生以扇展其潇洒,旦角以扇饰其娇妙。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演戏,就极讲究“扇子功”。他在《贵妃醉酒》一戏中,借助一柄折扇,将杨贵妃的婀娜醉态演得出神入化。

扇子在戏剧表演程式上,也很有讲究。如文生扇胸,花脸扇肚,小生不过唇,黑净到头顶,丑扇目,旦掩口,媒婆扇两肩,僧道扇衣袖等,都有规矩说道。

不少戏剧曲目,本身就以扇取名,如《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睛雯撕扇》等,可想而知扇在曲目中的作用。

小知识

严凤英

严凤英(1931~1968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安徽桐城人。自幼出身贫苦,15岁学艺,演旦角,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吸取昆剧、京剧、话剧的表演艺术,使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得到丰富和发展。她唱腔明朗流畅,音乐优美,吐字清晰,别具一格,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国粹京剧

京剧,中国传播最广泛的剧种,又称国戏,已有200年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与嘉庆、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渗透,借鉴昆曲、秦腔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并吸收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唱腔属板腔体,以西皮、二黄为主调,使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唢呐、鼓、锣、饶、钹等乐器伴奏,表演唱、做、念、打并重,多为虚拟性程式动作。自咸丰、同治以来,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多次革新。京剧对各种剧种影响很大,传统剧目在1000个以上。京剧已被世界各国看成是中国的戏剧代表。

京剧脸谱:中国戏剧中的脸谱,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在12~13世纪,宋杂剧金院本的演出中,已创造出以面部中心有一小块白斑为明显特点的丑角脸谱。到17~18世纪,净角已能扮演很多不同性格的正、反面形象,化装艺术也开始多样化。京剧形成于19世纪初期,勾脸艺术又有进一步提高。

京剧脸谱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它同京剧的唱腔、音乐、舞蹈、服装的艺术造诣同样深湛。脸谱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不能千人一面,一个模样。京剧脸谱多达几百种,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是构成人物的基本色调,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黑色代表刚直、果敢;白色代表多谋、狡诈;黄色代表勇猛、残暴;蓝色代表坚毅、勇敢等。这种主色也是自然肤色的艺术描绘,主要夸张眉、眼、嘴、鼻、脑门五个部位。构图式样分整脸、三块瓦脸、六分脸、碎花脸等。谱式依据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就算是同一谱式,不同人物,各部位的线条色画和色彩处理不同。演员脸型不同,勾画也不同。

京剧脸谱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同时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感情和爱憎,辨忠奸,分善恶,寓意褒贬。如李逵的脸谱是整脸,而非碎脸,只有这样才能完整体现他的善良正直,又带粗鲁的性格;张飞的脸谱是蝴蝶谱大花脸,表现其豪爽通达的性格;楚霸王是寿字眉,鱼眼改宽,通天眉一直拉下,象征其英勇无敌,不可一世,又有垂丧感。

京剧脸谱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并具有美术感。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一种性格、一种象征,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之一。

伴奏乐器: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

那么,由谁来控制、体现节奏呢?就是打击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表现,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演员表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刺激反过来燃起演员的表演激情。

舞台道具:京剧的舞台道具主要有砌末、桌椅和旗帜。

同类推荐
  • 与生俱来的依恋

    与生俱来的依恋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这是一本普及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的,有一定水准的广度、包容性和通俗性的音乐读物。全书共分六章,以第一、三、四、五章为重点章节。第一章,以常识性为特色将欧洲音乐史加以完整概述;第三章,就如何欣赏和理解交响音乐作品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以第三章中欣赏音乐所立观点将音乐的表现内容作为切人点,把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音乐中的50多首交响音乐名曲划分为三大类由浅入深作出介绍;第五章,系统概述了交响音乐发展史。此外,第二、六章的内容也不乏丰富性。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本书探讨了生活美学,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内容。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摄影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摄影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姐妹花的复仇之路

    姐妹花的复仇之路

    她萧婧薇,她夏紫曦,她苏颖儿因为遭自己的妹妹陷害,所以被爸爸赶出家门。之后因为长得像英国公主,被英国国王和王后收留,十年后,再次回到中国开始自己的复仇之路。【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
  • 风华无双之绝世仙尊

    风华无双之绝世仙尊

    一个是冷眼睿智,算无遗漏的天才杀手。一个是弱质纤纤,受尽欺辱的世家小姐。当睿智的灵魂附身与羸弱的身躯,看异世之魂如何翻云覆雨,执掌乾坤。前世被心爱之人背叛,死于非命,却因为一件宝鼎,重生到异世。她从来不知道,这么个小小宝鼎,能炼出这么多灵丹妙药:改换资质的洗髓丹。回复法力的法灵丹。青春永驻的定颜丹。助人突破的独门丹药。于是,她修炼日进千里,大发横财。人欺我一尺,我还她一丈,世家大会,她锋芒毕露,大放异彩。那些隐藏的肮脏阴谋,她将一个个粉碎!仙山求道,南疆寻宝,魔域斩邪,勇闯冥界,打遍东海无敌手!新奇法宝,仙道门派,人,妖,仙,魔的爱恨情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梦(上)

    红楼梦(上)

    一部影响整个华人世界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胡适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张爱玲:“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 青春时光册

    青春时光册

    阳光明媚的六月,到了中旬,又迎来了一批新生,S大的门口人山人海,都是新生,他们在此相遇了,又是一个班的同学,又坐在了一起,是巧合吗?不,是缘分吧,他们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 情到深处,奈何缘浅

    情到深处,奈何缘浅

    一切错的源头都来源于一个“情”字。爱情本是一场甜蜜的旅程,而他们却是一场凄美的误会。他们的婚姻本质上是一场契约,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没有爱情的基础上,这注定是一个悲剧,一个笑话。世事循环,心属不一,她爱他,他爱的却是另一个她,另一个她却不爱他。他们爱的人不一样,结果却是一样的,他们都不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直到某一天,他失去了她,他才知道了珍惜,他想要寻回她,她却“不爱”他了,他才真正懂得了后悔。他百般追求忏悔,她才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选择了原谅。小说群:425037808
  • 三国争霸之再战江湖

    三国争霸之再战江湖

    执行任务时意外死亡,重生到三国遇名将,拜仙师,在三国的争霸途中大放光彩、、、、、、
  • 缘梦传奇

    缘梦传奇

    本文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讲述了一代奇侠缘梦缘幻影闯荡江湖,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缘梦和几位女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爱情凄美动人的故事。
  • 流云

    流云

    这是一块风云动荡的大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这是一种理智情感的搏斗;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人类、神族、兽族、魔族,共同栖息在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流云大陆上!几百年来的相互不断争斗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停息?最终谁又会笑傲群雄?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年轻的主角又会经历怎样的坎坷命运?他又是否能担负起历史的重担?美人如玉,但谁会是我们主角心中永远的挚爱?……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道不尽红尘舍恋,诉不完人间恩怨!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结果又会是怎样?爱情!友情!亲情!究竟谁排在第一位?……
  • 国之神韵:绝世月家千金

    国之神韵:绝世月家千金

    某男不要脸的扑过来“夫人,求亲亲~”某女指着某男鼻子,说“为什么这么无耻!”“谁说我无齿了?夫人你看!”某男对某女笑到。“不是说好了他是个移动的冰库吗?夜大姐?”“谁是你大姐,看好了,人设是,对外:冷酷无情绝美容颜~对你嘛,哼哼哼~”“那我的人设呢!”“呆萌可爱求保护!”“啊啊啊~看我不打死你!”
  • 守到卿来

    守到卿来

    她想..爱便是爱了,爱就是要投入全部的情感,不顾一切,不然宁缺毋滥。“我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只是遇见了你就觉得下雨了有人打伞,逛街有人提包,无聊有人解闷,懒散不想动的时候有人包容也挺好。”她巧笑倩兮的望着他“你那么有财,可惜,遇上了我”他满眼宠溺“我心甘情愿,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