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5000000011

第11章 美术世界(3)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随意、零乱,展示出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约模糊,给人一种瞬间感受。

该画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力作,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诞生。印象派绘画迅速风靡全球,影响深远。它强调将自然界的光、色,把光、色变化作为绘画的主流。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作画的印象派大师。

梵高的《向日葵》:梵高,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善用大笔触,挥洒流畅,色调强烈,给人极大的刺激。梵高生前潦倒,死后才得到美术界重新认识。他的画创下索斯比拍卖行的最高纪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贵的艺术珍品。其代表作有《向日葵》和《加歇医生肖像》。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画的同题材的系列作品。他画《向日葵》时,精神激动,向日葵金黄色花瓣,给他以暖的感觉,使他满含激情地创作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向日葵花蕊火红,如同一团炽热火球;黄色花瓣如同太阳放射出耀眼光芒。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具有雕塑感,耀眼的黄颜色充斥画面,极大地振奋人的精神。

《向日葵》是梵高在最痛苦的煎熬中倾心绘制的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画面上,浓重跳跃的金黄色似乎带着燃烧的激情,粗犷奔放的笔触表露着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渴求。

毕加索和《格尔尼卡》:毕加索,西班牙的著名画家,立体派先驱,后加入法国国籍。其早期作品接近于古典主义的写实风格,之后画风不断改变,最后成为立体派绘画大师。代表作有《和平鸽》、《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的一幅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1937年被德国法西斯炸为平地。画家对法西斯的暴行极为愤慨,画了《格尔尼卡》以表示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

毕加索用特有的绘画手法,用隐喻性的情节和超写实主义的怪诞夸张的形象,无情地揭露了战争的恐怖与残暴。各种类形的人物在画面上飞旋、呐喊、撕裂,被一只刺目的灯泡照亮。画面选取了类似当时报刊上新闻照片的色调,采用黑、白、灰三色,增强了主题的纪实性,并使战争恐怖残酷的悲剧气氛更加鲜明突出。这幅大型油画采用立体主义和平面分割的处理方法,既表现出整个场面的紧张、刺激、强烈的节奏,又与现代建筑的室内环境浑然一体,使人们永远谨记这幕人间悲剧。

毕加索是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超巨星。一生创作数量之巨、题材之广、画种之多举世罕见。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层出不穷。他对世界各民族、各时代的艺术充分吸收、消化充实了他的艺术内容和语言。

书法艺术

一切文字的书写艺术,都可称为书法。中国书法则专指对中国汉字用毛笔等书写的方法而言,即中国传统汉字书写艺术。其主要内容有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布局章法等。

甲骨文(契文):一种古汉字书体名称,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于甲骨上,用来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的占卜,盛于殷商。现在发现的甲骨文距今约3000多年。甲骨文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了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金文:一种古汉字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盛于周代。

金文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称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更浓重,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石刻文:石刻文,产生于周代,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的秦国刻石文字。在十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为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的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峄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简帛墨迹: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殷商以来的文字,在各诸侯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画多加曲折和拖长尾。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有浓厚的形态,而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圆润秀美,如《攻吴王夫差鉴》。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为简、帛、盟书等。

笔:毛笔按性能分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兼毫,用两种或更多种兽毛制作;硬毫和软毫一般只用一种兽毛制作。

硬毫笔的刚性、弹性较强。如狼毫笔,用黄鼠狼毛制作,也有的用山兔毛、鼠须、鹿毛、豹毛、猪毛等制作。硬毫笔蓄水性略差。字欲棱角明确,宜用硬毫笔。

软毫笔柔性强,弹性差。如羊毫笔,用山羊毛制作,也有的用青羊毛、黄羊毛、鸡毛制作。软毫笔蓄水性较好。字欲丰满圆润,宜用软毫笔。

兼毫笔,其刚柔和弹性介于硬、软毫之间。如紫羊毫笔,用山兔毛和山羊毛合制;也有的用山兔毛与黄鼠狼毛合制,称紫狼毫笔;还有的用黄鼠狼毛为心,山羊毛为被的羊狼兼毫笔,如“白云”笔。

毛笔按笔锋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长锋笔锋颖长,锋腹柔,贮墨多;短锋笔锋颖短,锋腹刚,贮墨少。中锋介于两者之间。写流畅的行草,宜用长锋。字欲劲挺,宜用短锋。

墨:墨主要有油烟、松烟、选烟几种。油烟墨用桐油、莱油、麻油等烧烟,加入皮胶、麝香、冰片及香料制成。油烟墨是上等墨,其质地细腻、耐磨,乌黑发亮。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加以皮胶、药材、香料制成。这种墨,色黑少光泽,胶轻质松。选烟墨,用工业炭墨加胶加香料制成,用于一般书写。

纸:供毛笔书写的纸一般都是软性纸,如宣纸、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宣纸,原产于安徽宣城、泾县,主要原料是檀树皮,纤维长,拉力强,制成的纸洁白、坚韧、耐久。好的宣纸,能保持墨的光泽,吸水性好,纸质细,经久不酥,能保存数百年。

皮纸,主要以麻作原料,纤维长、拉力强。制成的纸不如宣纸白,质地松,但韧性强于宣纸。

毛边纸,主要原料是竹枝、竹叶,纤维松软,拉力差。制成的纸色黄,质地比皮纸紧,但韧性差。

元书纸,主要原料是稻草,纤维粗松,拉力很差。制成的纸色黄,纸质粗,韧性差。

根据加工方法不同,纸可分为生纸、熟纸和半熟纸。生纸加涂明矾,即可成为熟纸,加少量明矾为半熟纸。生宣纸,质地软,吸水性强,能化水。熟宣,质地硬,吸水差,不易化水。半熟宣较熟宣吸水,不及生宣化水。初学书法,宜用半熟纸,如玉版宣等。平常练字,写大字可用元书纸,写小字可用毛边纸。

砚:砚,一般称砚台,也叫砚瓦。石砚以端砚、歙砚最著名。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端溪。唐武德年间,端砚已开始使用。歙砚产于安徽歙县歙溪。唐开元年间,开始造端砚。国产石砚地方很多,虽无端砚、歙砚著名,也不乏质量上乘者。

砚的质地,以细腻、发墨最好。砚质细腻,磨出的墨也细,还不会损坏笔锋;砚质粗糙,磨出的墨也粗,易损笔毫。端砚、歙砚都以细腻发墨闻名于世。

法书:法书,专指书法作品。达到相当的艺术成就,有较高艺术水平,可供临摹学习、取法的书法作品才可称之为法书。法书一般包括著名刻石、著名碑贴、名家墨迹等。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也叫法贴。

小知识

中国古代著名碑贴

《石鼓文》,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大篆)分刻有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记录秦国君臣游猎情形。于唐初出土于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田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泰山刻石》,又叫《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颂秦德的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是小篆的代表作之一。

《龙门二十品》,北魏龙门造象记20种的统称,字体方劲雄奇。

《孔子庙堂碑》,唐碑,正书,虞世南撰文并书,唐楷典型之一。

《九子庙堂碑》,唐碑,正书,篆额,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在今陕西麟游县。

《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仙坛记》,唐碑,正书,颜真卿撰文并书,颜书代表作之一。

《玄秘塔碑》,全称为《大达法师玄秘塔铭》,唐碑,正书,裴休撰文,柳公权正书。在今陕西西安。著名柳帖之一。

《乐毅论》,著名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被列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兰亭序》,著名行楷法帖,东晋王羲之与友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礼,在饮酒赋诗时所写的诗序草稿。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作。

《曹娥碑》,原为东汉度尚为孝女曹娥所立之碑,上刻诔词。现通行的小楷本,相传为晋王羲之书。

此外,著名碑帖还有《石门颂》、《华山碑》、《郑文公碑》、《淳化阁帖》、《澄清堂帖》、《群玉堂帖》、《三希堂法帖》等。

古代著名书法家

蔡邕,东汉书法家,工篆书,隶书尤为出名。曾在鸿都门见两人用帚写字,受启发,创“飞白书”,笔画中丝丝露白,如枯笔写成,溢出苍劲有力的神采。

张芝,东汉书法家,创“今草”,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草书清雅俊逸,浓纤折衷;楷书势巧形密;行书劲健没,多变化。其行书尤为著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以楷书最工,与虞世南并称“欧虞”。独创一体--“欧体”,其特点是在平正中见险峻。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早年偏工行草,晚年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张旭,唐初书法家,精通楷法,草书最知名。怀素继承并发展他的草法,而以“狂草”得名。碑刻有《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端庄深厚,气势雄伟,古法为之一变。行草书刚劲多姿。世称“颜体”。传世碑刻《麻姑仙坛记》、《多宝塔碑》等。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出名。存世法书有《自序》、《苦笋》等帖。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工楷书,字体端庄瘦挺,自成一家,世称“柳体”,初学者多攻习之。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擅行草书,用笔奇崛,以侧险取胜。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等。

赵孟頫,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其楷书、行书尤精,字体圆转遒丽,自成一家,世号“赵体”。传世作品甚多,如《洛神赋》、《道德经》等。

祝允明,明代书法家,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小楷学钟繇、王羲之,谨严淳朴;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飞动,自成一家。

包世臣,清代书法家,用笔以侧取势,开辟书法新径。著有书法理论名著《艺舟双楫》。

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能成为一门艺术,与其以方块汉字象形为主要特征和文房四宝(主要是毛笔)的使用有关。欣赏书法作品,主要从四个方面看:

用笔:五指执笔紧而不死、稳中求活,笔着纸后中峰铺毫,腕肘悬起配合运动,保持笔锋(笔心)常在点划中间运行。运笔要有轻重缓急、提按顿挫,如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这样用笔写出来的点划在平面的纸上能呈现立体感,生动活泼、刚柔相济,具有线条美。

点划:点划的轻重粗细、用墨的枯湿浓淡要有变化,处理得当,落笔收笔圆满周到,讲究“藏头护尾”,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这样,点划写活,有势态,有骨力,就会具有动态美,具有生命力。

结构:字的结构安排要横直有序,变化得当,重心平稳,点划呼应,比例适当,疏密匀称等,使其虚实相生、收放相应,也就是将刻板的字形写成活的形势。

章法:一幅作品要讲究整篇一气呵成,疏密得当,大小适宜,还要错落变化,互为照应,整幅字一气贯通,多样而统一。

书法种类

人类先有文字,后有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又到石鼓文,中国古代汉字书写经历了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逐渐萌发了书法艺术。

人们一般按照书写形体的不同,将书法分为正书、草书、隶书、篆书和行书。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将章草变革为今草,字体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将其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又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书写便捷产生的字体,将小篆简化,又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分为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书法的一次大变革。

篆书: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了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形体匀圆齐整,字体较籀文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与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为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草书难于辨认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字体。笔势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末。

篆刻艺术

篆刻,即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又称“玺印”、“印”、“印章”等,称呼因时而异。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今称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仅为天子所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于是,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种类:周玺印,秦朝以前,官印、私印都不称印,统称“玺”。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或铜或玉。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较清丽。

秦汉官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小篆成为规范用字,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秦印的形式。印章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唐宋以来的官私印,唐代印章仍用篆体,但仍有别于六朝以前。秦汉印印文多用谬篆,刻白文。唐代因将印色直接覆盖于棉纸上,官印一律采用朱文。当时也有人用隶书入印。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本书介绍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内容,并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了详实的了解。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皮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皮影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热门推荐
  • 疤之痕

    疤之痕

    庄飞在太阳下看自己的影子,在黑夜中看自己的影子,他发现自己的影子是随着光的变化而变化。他追寻的光又是什么呢?他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于是,当他提上背包,在唱着朴树的平凡之路之中,开始了自己的旅行。
  • 偷偷摸摸想结婚

    偷偷摸摸想结婚

    “阮逸辰,我认输,你走吧。”女孩背对着他,看不到表情。“不,我不走。你才是我停留的意义。”他走向女孩,拿起她的手,放在胸口“落茗,这里,因为你才跳动得鲜活。”落茗抬起无神的双眼,空洞的望着“但我没保护好你最爱的眼睛。”他眼神坚定“因为是你,我才爱。”茗茗,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
  •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年轻的朋友,你是不是有过因胆怯而语无伦次的尴尬经历?是不是常常在当众讲话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妙语惊人、出类拔萃的“口才少年”?……《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可以帮助你建立自信,具有敏锐的思维,让你获得卓越的口才,令人刮目相看。《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汇集了卡耐基多年来当众讲话、演说的经典案例,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技巧修炼、交流互动、即席演讲、仪态谈吐、自我挑战、口才储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系统,传授如何运用能言善辩的口才在校园、社会、家庭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把握有利于自身成长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 我可能有点迷

    我可能有点迷

    [2020年度必读轻小说QQ阅读未被签约一组作品正宗小白文]本来想体验一个游戏,没想到直接进去异世界,貌似我有点迷。本书又名《一起来捉宠》
  • 风灵雷动

    风灵雷动

    风起云飞扬,灵阵摄四方。风灵大陆没落的家族,孱弱的少年从底层开始了家族振兴之路,平叛乱,入学院,得古阵…….最终成为大陆顶级强者。新书等级灵人境——灵者——灵师——灵王——灵尊——灵神—灵皇——灵帝——灵圣
  • 不想玩的游戏为何深得我心

    不想玩的游戏为何深得我心

    22世纪的少女在家中玩了一把普通的电脑游戏,所在这个地区碰巧迎来了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奇观,十六颗红星在高空闪出奇异的红光,下一刻,光芒渐渐放大,形成一束光柱。在瞬息间,光圈快速消散,印结成红狐的样子。凌琉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玩个游戏又没上瘾,还会被人卷入卷进自己经常玩的一个游戏里面去,还被分配到了一个最没用的系统,在这个误入的世界的过程中还要一步步通关boss来提升自己的等级。随着打boss的等级越来越高,凌琉越来越觉得自己进入到这个游戏绝对不是偶然。
  • 你看到了吗蝴蝶在飞

    你看到了吗蝴蝶在飞

    “他说爱我”“他没撒谎”但是我的夏天结束了
  • 于此沉沦之雪之少年

    于此沉沦之雪之少年

    我的天使,如此平凡而又如此普通的我,是否也曾成为你的助力?又是否进入你的心田?呐,如果还有来世的话,等到那时,我们在一起画雪景吧!本书为《于此沉沦》中悲情角色“罗列“的专属篇章,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个人自传,因为在那本书中,罗列这个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实际上的出场真的太少,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所以特地写出本书。如果各位看官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读一读《于此沉沦》哦~
  • 那年花开刹那永远

    那年花开刹那永远

    听说,幸福当照镜子的时候,喜欢里面那个人。我想,幸福就是微风和雨里有人牵起你的手,看一场烟花
  • 砍柴

    砍柴

    管你洪水滔天,我不信邪,不需要你们认同我,不需要你们奉承我,天地独悠悠,独来独往独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