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1000000032

第32章 名人剪影(7)

33年后,这里迎接她的何止是鲜花,更多的是北大荒人的热情和2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人生易老天难老啊!在与老连长默默地拥抱中,张抗抗流泪了,泪水中浮起了她脑海中多少的往事啊!

在北大荒的八年,张抗抗曾扛锄头种过菜,压过瓦,上山伐过木,搞过科研,当过通讯员,也有过恋爱……引起了她极大兴趣的是伐木工人的号子。她曾搭车走了好长的山路去听伐木工人的喊号。那悠扬、豪放、充满活力的声音,在大山深处、在她的作品里,也在她的心头回荡。

如火如荼的北大荒生活感染了她,促使她拿起笔。在一张小炕桌上,她铺上鲁迅先生的画像,再蒙上一层塑料布,四周钉好,就修饰成了一张不错的新桌子。“我每天在上面作笔记,好像鲁迅先生在看着我。这张桌子居然一直用到我离开农场。”

有一次下大雨,宿舍漏得稀里哗啦,张抗抗用一块大塑料布撑起了一个“临时屋顶”,坐在那块塑料布下继续读书。结果雨水又从“屋顶”上漏下来,钻进鲁迅先生的头发里,叫她心疼了好久。

张抗抗从那时起一写就是30年。从她1972年在《解放日报》发表处女作《灯》至今,已有五十多部作品问世。也是在这个小炕桌上,她写就了长篇小说《分界线》的提纲。她说:“从我第一次往外投稿到我去上海修改长篇,到后来上学,所有的成就确实同黑土地的养育分不开。对苦难、对人生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写作的这条河越来越广。”她又说:“我的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意味着对我下步创作的挑战,你不能重复自己,应该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发展每一部作品。你呈现给读者的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是新的。作家是内容,不是皮儿。作家创作的内容大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得到的。一个好的作家就在于能够用一种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把蕴藏在生活中的‘核’提炼出来——一部文学作品就像一个果子,丰满的果肉和甜美的汁液固然可爱,但藏在其中的果核才是最有生命的东西。”

在张抗抗眼里,北大荒给她的印象最深的,是那长长的地垄沟,总是望不到尽头。面对那长垄,她恐惧过、厌烦过,而今再回到这里,望到那镶嵌在浓绿玉米地间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麦田,她激动了,她兴奋了:多像一幅巨大的油画啊!她忍不住弯下腰去亲吻麦穗,去咀嚼那成熟麦子的新鲜味!好像在寻找一种当年的感觉。

经过几十年风雨的摔打,张抗抗自豪地说:“我很幸运,每一次都是我主动选择生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1979年,我从编剧班毕业,再次面临回杭州还是留下当专业作家的选择时,我没有犹豫,再次选择了文学,选择了黑土地。”

张抗抗从80年代初期成为专业作家开始,她的小说创作进入了高峰,她先后创作的《夏》、《淡淡的晨雾》等小说都获得了全国文学奖。但她创作的第一部反映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画廊》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她说:“我觉得中国文化缺乏对爱神和美神的崇拜,‘****’中制造了一个政治上的神,然后到90年代开始崇拜起财神来,所以我觉得应该创作一部比较美的爱情小说,来告诉人们,爱情是一个人追求的高尚的情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所以我完全是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写,结果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就是这种争论,使我觉得我写对了。”前些天,张抗抗又把一部长篇新作《作女》呈现在读者面前。她说:“这是我继《隐形伴侣》、《赤彤丹朱》、《****画廊》之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我把我的‘作欲’都通过文学表现出来了。”这是张抗抗对自己的又一次挑战。张抗抗认为,好看的小说也并非就是商业小说,“人们总是认为,好看、好卖的东西就是商业性的,其实很多经典名著读起来也很美。追求文字的精美、表达方式的大众化,绝不同于商业作品的低俗和功利。”

“你回来干啥?”张抗抗好久没回北大荒了,这次突然回来,很多人都问她。她回答说:“我不干啥,就想看看朋友,看看这儿的人现在怎么生活。”

二十多年了,本来很熟悉的第二故乡,她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一个“看”字,拉近了她和北大荒人的距离,体现了这位江南才女的柔情与率真。

在北大荒活动期间,张抗抗应《农垦日报》之约,到报社为编采人员讲了一堂“生活与创作”的课。张抗抗来到报社,看到当年的《兵团战士报》已变成对开四版、彩色印刷的《农垦日报》时,心情格外高兴,她向大家回忆了当年给报社当通讯员的经历。还为《农垦日报》写下了“《农垦日报》是哺育北大荒作家的摇篮”的题词。

张抗抗说:“我已经整整20年没有回北大荒了,但我没有忘了当年农场职工群众对知青生活的关心和爱护。更忘不了农场的工作与生活。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是我创作的一部分,但简单地说我是知青作家又是不准确的。因为后来我创作的反映其他方面的作品则是大量的。”

张抗抗成了名人了,可她还深深眷恋着北大荒。199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长篇回忆录《大荒冰河》,详细记录了她在北大荒八年的经历与感受,她在北大荒的苦乐与得失。

在宝泉岭分局逗留期间,张抗抗还为第二故乡的近百名文学爱好者讲了文学创作课,有些远在百里外的青年,也都早早搭车来听课。最后,张抗抗还回到了当年生活工作过的新华农场,看望了仍在那里工作生活的老职工们。

怀念傅道春老师

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那天,一个同学从九三局打来电话说傅道春老师走了,这怎么可能呢?

年前,我在省里参加一个会议,听哈师大的一个朋友说:“傅道春老师在杭州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从那以后,我虽然未能和他通上话,可一直惦记着他,关心着他的病情,没想到再次听到有关他的消息时,传来的竟是噩耗。

傅老师真的走了,走得是那么地突然,走得是那么地令人伤心。每当我想起他对我的帮助,我的心就难以平静。几十年前的校园生活,历历在目。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刚上初中时,傅道春老师参加工作不久,刚从九三局砖厂调到中学,担任我们初一·二班的班主任,还给我们讲语文课。我那时候就愿意学语文,语文成绩自然就好一些,傅老师也喜欢我。

我愿意听傅老师讲课,不光因为他讲的是我喜欢学的语文,更重要的是他讲课时教法新,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课余时间,我也愿意去他家里求教。记得他家当时住在老“十一户”,有时候他很忙,可我去了他都认真地对待我,认真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几乎是有问必答,他的知识是那么渊博。从那时起,傅老师是我心里最佩服的人之一。

后来,傅老师被九三中学选送到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进修去了,我们刚一换老师时还很不适应,一直想等他回来还能教我们。1974年,傅老师毕业回来时,我们已经高中毕业了。他先后担任九三分局一中教导主任、九三分局一小校长、九三分局教师进修校副校长、九三分局一中校长。1986年他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6月,调到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任副校长。调入师专后,他从当教师、用教师的职业的岗位,变为培养教师。使他能够从里到外,从微观细节到宏观背景,对教师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深感许多现行的教师行为需要理论上的说明和解释,乃至矫正和完善。他在从事高师教育学的教学中,涉猎了一些行为科学知识,寻找了一些开掘这一领域的工具,终于在教师与行为科学的结合上找到了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参加工作不久,我一直坚持自学中文,不满足于当工人,非常想到局宣传部从事我热爱的工作。一天我到他家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后,傅老师略沉思一会儿便婉转地跟我说:“社会是不埋没人才的,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你目前重要的不是找单位,而是抓紧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从那时起,我牢记老师的教诲,默默地学习,1979年9月,我就从修造厂被选拔到九三分局的公交党委办公室。

1991年我从九三分局调到总局工作后,在佳木斯市我们多次见面。记得1994年5月29日,我在总局办公楼里见到傅老师,他送给我两本他的教育学研究专著。一本是《教师的组织行为》,一本是《教师的教育行为》。1991年,他的“教师行为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高师培训上,被列为省“七五”期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次年得到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我真为他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骄傲,他三十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洒。

从傅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做人。他出身工人家庭,全凭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绩,后来成了博士生导师。就在他事业上飞黄腾达的时候,工人出身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这与当今许多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因为取得了成绩就固步自封。如果说我到今天能在创作上取得点儿成绩的话,是与傅道春老师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1997年3月2日,我和总局机关在哈尔滨参加公务员培训的几位同事,来到了傅老师担任副校长的阿城师专。傅老师见我们来了很高兴,看到我后也很亲切。我单独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他嘱咐我要抓住北大荒这块富饶的宝藏不放,多研究研究北大荒文化。给我出了许多题目,还把石方先生著的《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移民概要》等送给他的书给我选了几本。后来,又把他新编著的《教师行为访谈》、《中国杰出教师行为访谈录》、《情境教育学》等签上他的大名后送给我,这几本书我一直保存着,我将永远保存下去。他的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曾经为我有这么个好老师、有取得这么大成就的老师而骄傲,九三分局也为他的成就而自豪。

记得我们见的最后一面,大约是1998年春天。一天晚上,他从家中打来电话,说明天一早就到总局(所在地佳木斯市)来取档案,因为浙江师范大学要调他,他怕熟悉他的人宴请他耽误工夫,嘱咐我千万不能跟别人说他到了总局。第二天,他给我打来电话,我匆匆忙忙赶到他住的站前招待所,我给他点了两个炒菜,可他坚决不同意,只要了一个炒榨菜,匆匆忙忙地吃了一碗面条。但他没有忘了鼓励我,没有忘了给我的写作出题目。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没想到那次分手,竟成永别。

去年六月,我和妻子去南方休假,在杭州待了一天,那一天总是阴雨连绵,就连游西湖也是顶着雨。我突然想起了傅老师,我就一连打了几个电话,询问他的电话号码,都没有找到。据说,那时候他的病已经查出来了。

2002年12月8日,52岁的傅道春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他在远离北大荒的南国,悄悄地走了。一切都没来得及告别,一切都没来得及安排。我和我的同学们,只好在布满星辰的夜晚,向着南方的星空,遥寄对他的哀思。

“生正逢时以至此”——悼念吴祖光先生

看到新华社发的《著名剧作家吴祖光逝世》的消息后,我既感到惊异,又深感悲痛,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吴先生回访北大荒时的情景:

那是1994年8月的一天,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接待并全程陪同回访北大荒的文化名人吴祖光和丁聪。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领导们去佳木斯火车站,把他们接到了农垦大厦。

当天下午,总局有关领导就陪同他们参观了农垦科学院、肉联厂和三江食品公司,所到之处都准备好了笔墨,请他们给留下墨宝。吴老给三江食品公司题写的是“弘扬硕亚文化,生产大豆精品”。

北大荒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因为他们与北大荒是有着深厚感情的。1958年3月,吴祖光和******各直属部、委、局的六百多名“****”乘“专列”来到了北大荒。在这里,他劳动了三年。这次来到北大荒,吴祖光来到了当年劳动过的“****队”——八五三农场二分场六队,见到了阔别34年的队长李富春。这个当年从杭州转业来的上尉参谋长,见了吴祖光分外亲热。吴祖光双手紧紧握住李富春的手说:“你还认识我这个战士吗?”“认识!认识啊!”李富春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当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来建设北大荒的,没啥区别,王震部长开会时还称你们同志呢。”

其实本来就该称同志,更是难得的人才。吴祖光原籍江苏常州,1917年生于北京。他做过南京国立戏剧学院的教员,主编过上海《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电影导演工作,先后拍摄了戏剧艺术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荒山泪》等。20世纪60年代转向戏曲创作,他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剧本和大量散文、杂文。20岁时创作了全国第一部反映抗日的戏剧作品《凤凰城》并轰动一时,被******称为神童剧作家。

三年的北大荒特殊生活,为吴祖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北大荒他除了帮助话剧《北大荒人》修改剧本外,还与人共同创作过大型话剧《卫星城》、《光明曲》,还为牡丹江农垦文工团写了京剧剧本《夜闯完达山》。

同类推荐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Chineseidiomshaveafixedstructureandparlance,withspecificmeaning.Mostarecomposedoffourcharacters,althoughsomehavethreecharactersandafewconsistofmorethanfour.Someidiomsaredividedintotwopartswithacommainthemiddle.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蓝白时间

    蓝白时间

    谁能保证一生没有过一个脱轨的想法?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真的脱了轨。一线狱警口述25个真实监狱故事,尽现社会倒影中的别样人生——【阿东的爱情】长相俊美却脾气暴躁的帅哥囚犯阿东,因执念于“保护爱情”而犯下故意伤害罪,又在狱中不幸遭受病痛折磨,回想这过往种种,他的临终遗言却出人意料。【大头雷师傅】身负“雷震子转世”、 “吃人肉”等传奇故事的大头雷,心狠手辣但又有情有义,为保护母亲的名誉而犯罪入狱,在狱中却很老实,时时悔过,想要早点出狱。然而好不容易刑满释放,他却再次入狱……一本“穿墙而来”的故事集,展现高墙内的微缩社会。当自由成为代价,时间被蓝白隔断,我们还能否期待幸福降临?
热门推荐
  • 冷血公主复仇遇上邪魅校草

    冷血公主复仇遇上邪魅校草

    大家好我是千羽冉,是千羽惜的小号,你们如果想看千羽惜写的那篇小说接下来的事,就看这个吧。谢谢她们因为复仇而走到一起,她冷艳妩媚,她性感泼辣,她俏皮可爱,他冷酷无情,他玩世不恭,他温柔到爆,他们会发生爱的火花吗?.......
  • 青春的伤疤

    青春的伤疤

    一座城市中发生的围绕在女主人公夏晴身边的各种故事,友情,爱情,职场,她和她的朋友,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他们经历了分裂到和好,爱情中失意到得意,最终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
  • 睚眦与貔貅

    睚眦与貔貅

    为什么!他杀死我哥哥我却不能报仇。因为他是主角。为什么!他要杀死我父亲逼死我母亲。因为他是主角。为什么!我师父和宗主都死在他的手下。因为他是主角。因为他是主角我身边的人都该死吗?就因为他是主角我要看着一个个兄弟死在他的手上。就因为他是主角就可以为所欲为,简简单单只是因为他是主角吗?
  • 时代创业者

    时代创业者

    这个时代的每个创业者都值得被尊重,而每个被尊重的创业者也都会尊重这个时代!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人是如此的脆弱孤单;还好,至少还有他们陪伴着他,陪他一起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生机。创业,是不易的;而他们,也是不平凡的!
  • 传说

    传说

    张振,一枚屌丝,标准的劳苦大众,机缘巧合,他得到一张神奇的报纸残片,自此,命运改变,人生崛起!天真萝莉,清纯少女,勾人御姐,风情熟女……全都围绕在他的周围。于此同时,金钱与权力,也不知不觉来到身边!
  • 超神学院之系统之证

    超神学院之系统之证

    因两位诸天巨头的打斗而失落的一个系统与地球某个宅男穿越超神学院的故事
  • 热血同行之烈火重生

    热血同行之烈火重生

    民国建立,大清覆灭,曾经的艳势番也最终坠入历史的长河。伴随着曾经的好兄弟都相继离去,崇利明不知道究竟该守护大清的死灰,还是同阿易一起热血同行......
  • 虚惘红尘

    虚惘红尘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浮生大梦一场,岁月匆匆,谁又能看得到最终的真相?繁华落尽之后,又成就了谁的一世心殇?他是敌国唯一的皇子,享受着没有夺位之忧的生活;她是一国公主,国主尚未驾崩就已被封了长公主,只因她的才能让人惊羡。功高盖主,莫过于此。当国家破灭,当他向她伸出手让她随他走时,她该如何抉择?
  • 在劫难逃夫人请别跑

    在劫难逃夫人请别跑

    顾倾辰原以为会随师傅潇洒天涯一生,却两次被召回国都。第一次,皇帝的戏耍,害她莫名奉旨成婚,成了姐姐的替代品。她剑指皇帝,将错误掰正,然后潇洒离去。第二次,又是奉旨成婚,这次却当真要娶的是她。姐姐无故往生,所有矛头都指向她曾经的姐夫、现在的相公,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余生榆夏

    余生榆夏

    前世他冷漠如雪,却对她一见倾心前世她温柔如水,却对他一片真心这世她是海的女儿,他一眼钟情定终生。但她纯洁的如白纸,再也不懂世间感情。【上天给我一次恋爱和你相遇,这是我一声的执着】---安小榆【上天没给我什么,但却把你给了我】---夏子安有些人只是你的过客,有些人一辈子注定是你的朋友,可只有一人是你的一生,你要珍惜他,不要失去了才后悔......你的一点一滴是我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