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1000000026

第26章 名人剪影(1)

贾宏图印象记

听说贾宏图其人,看到他写的文章,那还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可真正见到他本人,是在北大荒第二次文代会开幕式上。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全国文艺界瞩目的地方。不仅因为这里有广袤富饶的三江平原,苍茫而连绵的完达山和他们讲述的勾人心魂的故事,不仅因为豪迈的拓荒者在这里用篝火烧去荒蛮,用汗水换来繁荣,还因为勇敢而智慧的拓荒者,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创造了精神文明……”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百多名代表被他这番激昂的讲话深深打动了。总局局长刘文举,听到这儿赞叹地点了点头。不愧是大作家,讲出来的话就是有水平。我作为北大荒的一个文学青年,也深为北大荒培养出这样的作家而感到自豪。当然,也很想与他相识。

贾宏图原来是兵团一师独立一营的战士。他同每个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如今正跨入中年人行列的人一样,也曾有过一个幸福、欢乐而又充满了美丽幻想的童年。到1966年高中就要毕业的时候,由于他品学兼优,被吸收为哈尔滨市的第一批中学生党员,并被选为出国留学生。然而,他的理想被十年浩劫冲成泡影。1968年,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他来到了兵团。他是怎样从一个农工,走进作家殿堂的呢?用他的话讲,显然是生活。他热爱生活,生活也给他以丰厚的回报。

贾宏图是一个很出色的报告文学家。他在《哈尔滨日报》当记者期间,写的报告文学《她在丛中笑》,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挑战》荣获1987年由《中国青年报》、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改革大潮中的年轻人“火凤凰杯”报告文学奖。

贾宏图在获奖后,作了《感谢你生活》的体会发言:“我深深地感谢生活,那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令人欢笑得流泪的生活,那令人气愤得发抖的生活……我深深地感谢我们生活的主人——时代大厦的基石,中华民族的脊梁。为歌颂和描绘他们,我愿做那壮丽的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那雄伟的画卷上的一滴油彩。”

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北大荒文学艺术》一书中,称蒋巍和贾宏图“是在这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两颗闪烁着艺术光彩的报告文学新星”。

贾宏图曾是记者兼作家。“由于记者这种职业特点所决定,他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敏锐的生活洞察力,能够在异彩纷呈的变革时代,捕捉那些牵动人心、震撼社会的题材加以迅速反映。这是他报告文学创作的最重要的美学特征。”

在首届北大荒文学艺术成果展览厅里,我把想认识贾宏图的想法告诉了平青老师,平青老师就把我介绍给贾宏图,他指着我说:

“这是总局党委宣传部的赵国春同志,一个散文骨干作者,他的一个散文集子刚刚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贾宏图听了介绍后,一边和我握手,一边和我说:“你好!你们展览搞得很好。”

“请多批评。我们初次搞,没有经验,请贾老师别忘了北大荒娘家。”

“我不会忘的,希望你们经常给我们刊物写稿。”

握着他那有力的手,就像握住了文学的希望。通过他的手感到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同时,也觉得省委领导任他为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家协会副主席是有眼力的。

我很赞同他《在与作协机关干部见面会上的讲话》上讲的:“过去,我一直把‘做人做事做文章’当做人生的座右铭,到了省作协,我将一如既往。做人,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正派的人,时时处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和同志相处的原则是真诚无私。做事,人生虽短,我以自己一生能给人民干几件好事为荣。做文章,要为我省文艺的繁荣拿出一些像样的好作品,我定要一辈子为黑龙江人树碑立传。”

开幕式当天下午,贾宏图又以一个“老知青”、老朋友的姿态,参加了北大荒作家协会召开的座谈会,认真听着大家发言,一一为我们解答着创作上的疑难。省作家协会,以往我们心中这个高不可攀的文学殿堂,在向我们招手,似乎在说,“文学青年们,只要你们经过努力,会达到你们理想的目的的。”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他那宏亮、浑厚的男中音独唱,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人们议论着:“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的歌唱得达到了专业水平。”

贾宏图的歌还未唱完,掌声就响了起来。

这掌声,使我想起了文代会开幕式上的掌声,不但是对贾宏图讲话和唱歌的最高奖赏,也是北大荒人为他献上的难以言表的一片深情。

悼平青

平青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可在我的心里,总觉得他好像是去远行,是去参加一次什么笔会……

记得为他送行的那天,初冬时节,天却冷得出奇。告别厅里,我和王左弘擎起《北大荒文学》敬献的挽幛。

低沉的哀乐,催促着我泪水的小溪。

告别的人流,就像初冬的江水,快要凝固了。

再看一眼吧!永别了。看着静静躺在那里的平青老师,因他临终前我没能赶上,而深感内疚。

听说他病危的消息时,我正在齐齐哈尔参加一个会议。据在场的人说,我当时的脸色难看极了,我这个无法掩饰内心活动的毛病露了出来。

当时,我真是难以相信这一不幸的消息。因几天前,我临走时,他还给我打电话,问我的散文集到没到,问我几天能回来,我说我要去看他,他说:“你回来再说吧。”

尽管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明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法则,可从感情上怎么也通不过。更没想到的是,我回来时他已经匆匆地走了。这是北大荒文学界的一大损失啊!

平青老师是北大荒垦区作家群中的一位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呈现出北大荒人的气概和远大理想,给人一种豪壮的审美感受。正像他自己在《红叶情·后记》中写的那样:“如果说,我刚到北大荒那阵,是用猎奇者的目光来看北大荒人的话,那么,后来却是从主人翁的角度来看待北大荒的一切的。我对北大荒产生了真挚的爱,远远地超过了我对江南故乡的爱。我爱北大荒人朴实勤劳的品德,勇于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我爱北大荒的山川风物,它富有塞北特色的美。我觉得散文这一艺术形式,最适宜真实地描绘北大荒,最适宜抒发我心中炽热的爱。于是,我开始学习写散文,写我心中想说的话。”

生前,平青老师还对我们说,明年要举办一次散文笔会,往外推荐一批散文,《北大荒文学》编一期散文专号呢,怎么会匆匆地走了呢?一切都未来得及安排,一切都未有充分准备,就在他人生的途中,过早地画上了句号。

其实,我早就看过平青老师的作品。可真正认识他还是在九年前。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散文《霜花赋》,在总局举办的“在先辈开垦的土地上”征文中获了一等奖,从那以后,每次开会他都点着我的名字问:“赵国春到没到?”我没想到,一个大作家,没有忘记一个刚刚起步的业余作者。从那以后,他每次见到我,都鼓励我要多看书。牢记他的教诲,我抓紧一切时间多读书。

后来,通过几次与平青老师的接触,对他的人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那是1989年末,我拿着为九三垦区文学爱好者编的散文集子《早春的鹅黄》的书稿,请他给作序,他很快就拿出来了。他在序中写道:“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就想建立一支北大荒散文队伍。我觉得,北大荒是出散文、出诗的地方,北大荒人,北大荒风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支散文队伍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当赵国春同志把这部散文集给我看时,真是喜从天降,没想到一支散文队伍,悄悄在九三大地崛起……早春的色彩是鹅黄的,稚嫩的。没有鹅黄新绿,就不会有繁花似锦的春天。”这本书的四十多位业余作者,很受鼓舞,一些青年人牢记他的教诲,至今还勤奋地写作。

几年来,我在业余时间,不忘挤时间写点散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几篇。1990年春天,我拿着我的散文集《珍藏的记忆》的书稿,来找平青老师作序。看着他桌上堆着小山一样的稿件,我真有点不好开口。后来,当他得知我的来意时,欣然地接了过去。他看完我的书稿后,又为我向出版社写了一封推荐信。

后来,平青老师在序中谦虚地写道:“赵国春嘱我为他的散文集写个序,觉得很为难,现在人们很注重名家,而我又不是什么名家,只不过在散文园地里多耕耘了几年而已,盛情难却,只得答应下来……”

他在序中对我这个集子给了高度的评价:“这是垦区青年业余作者的头一个集子,对他,对垦区的散文作者,都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值得高兴的事。”

平青老师除了在写作上帮助我,还教给我如何做人。一次我把打给文联的电话,打到他家去了,他拿起电话听说我拨错了,批评我说:“有人说你官气十足,我还不相信,果真是这样!”

“怨我记错了号码,我哪敢有什么官气?”

我一边检讨,一边找理由,从那以后,我常常反省自己,是否真有些变了。

明天,是平青老师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怀念,特写这篇短文。

三十六年如一梦

金秋八月,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北大荒人迎来了两位来自北京的老朋友,他们是当年在这里“劳动改造”三年多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和著名漫画家丁聪。

12日上午,风尘未洗的二老在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邓灿、老作家郑加真等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农垦科学院。丁老挥毫泼墨,写下了“战天又斗地,旧貌换新颜”几个大字后,解释道:“我的意思就是再也别斗人了,斗人怎么能把建设搞上去呢!如果当初把我们批错了,国家前进了,我们委屈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是国家的损失太大了!”

在北大荒人亲手建造的亚洲最大的大豆加工企业——三江食品公司,吴老写下了“弘扬硕亚文化,生产大豆精品”。当丁老听说常食大豆蛋白有那么多的好处后,欣然写下了“食补佳品,造福人间”。把文稿的“造福人类”改成“造福人间”。他说:“大豆加工出的系列产品,不仅人可以吃,牲畜也可食用。”

看到北大荒发生的变化,吴祖光思绪万千,36年前的一场噩梦仿佛就在眼前……

那是1958年的早春,吴老告别了妻子新凤霞,随同******直属各部、委、局的六百多名“老右”,乘坐“专列”沿着十万转业官兵的去向,踏上了去往北大荒的路程。沉闷的车厢里,只听到单调的车轮滚动声。一位姓陈的上尉军官,来到吴祖光他们车厢,有意识地“网罗”文艺人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出。吴祖光忍住内心的伤痛,给伙伴们讲了一段名叫“健忘症”的笑话,他神态潇洒,妙趣横生,心却在滴血……他希望自己也患健忘症,忘掉眼下这场噩运,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农场又挨批斗。

祸从口出,挨斗就因那个笑话。笑话讲的是:火车刚要启动,从站台口跑过来三个人。一个乐于助人的警察站在火车门口,帮第一个和第二个上了车。第三个是个胖子,跑不动,赶到门口车已经开了。警察说:“对不起,你晚了一步,我没帮上忙。”那人喘了半天才说:“我真对不起这两位朋友,今天是我赶火车,他们是为我送行的。”批斗者说这个笑话是影射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走了。说他再一次恶毒****。至今,每当提起这个笑话,吴老还说:“我真佩服这样解释笑话的人。”

第二天,二老来到了当年被王震称为“向左村”的八五二农场二分场六队。当年的“****”队长,原北京警卫师某营的参谋长李富春早就等候在这里。吴老双手紧紧握住李富春的手,动情地说:“你还认识我这个战士吗?”“认识!认识啊!”李富春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当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来建设北大荒的,没啥区别,王震部长开会时还称你们同志呢。”

其实,本来就应该称同志,更是国家难得的人才。今年72岁的吴老,曾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重庆新民晚报》副刊编辑,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永华影业公司编导,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编剧,北京京剧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作家。1960年他返回北京,主要著作有话剧《凤凰城》、《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散文集《后台朋友》、《海棠集》,京剧剧本《武则天》、《三关宴》等。并编导过《红旗谱》、《花为媒》、《洛神》等十余部电影。

三年的北大荒特殊生活,为吴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北大荒,他与人共同创作过大型话剧《卫星城》、《光明曲》,还为牡丹江农垦文工团写了京剧剧本《夜闯完达山》。

来到云山农场,丁老激动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是丁老当年到北大荒的第一站。

今年78岁的丁老,曾在上海美专研究班学习。20世纪30年代他就开始漫画创作,在上海、香港编辑电影画报及《良友》、《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起曾担任《北京人》、《升官图》等剧的舞台美术设计;1946年后任《清明》、《人世间》文艺杂志主编,《人民画报》副主编,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理事及漫画组副组长,中国摄影学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品有在《阿Q正传》、《鲁迅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牛天赐传》等书中所作的插图和《丁聪漫画选》等。

同类推荐
  •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从历史、经济、文化等视角多侧面、大跨度、全景式地记述了中国国企波澜壮阔的大变革,反思了中华民族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训和遗憾,展示了突破重围的契机和出路。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 骆一禾情书

    骆一禾情书

    本书稿是一部较有价值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颇具分量的文学史料集。骆一禾在信中不仅叙写了与妻子张玞相知、相恋、相守的爱情故事,文笔生动,感情深切;而且也在信中对诸多文人、文事和文章进行了独到的评论,有些评论可能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从中可以瞥见他作为一个独放异彩却不幸早夭的青年文人的才智和文思。因而,这部书信集不仅是骆一禾的爱的宣言,也是记录那个时代文坛事迹的重要手札。
  • 盛宴易散:卡波蒂书信(卡波蒂作品)

    盛宴易散:卡波蒂书信(卡波蒂作品)

    《盛宴易散:卡波蒂书信》收录了卡波蒂私人书信400余封,由卡波蒂传记作者杰拉德·克拉克编选整理,首次向世人结集披露,由此呈现出一幅最为率真与私密的卡波蒂肖像,构成了一部具有非凡意义的作家自传。从12岁写给生父的一份“声明”,到去世前两年发给终身伴侣的一封如泣如诉的电报,其间书信主人从一个跃入纽约文坛滔滔激流的“小巫师”与精灵,经历了他意气奋发的豪迈年代;之后是略微内敛,与伴侣长居欧洲、笔耕不辍的五十年代;再是一部非虚构写作创举之作《冷血》将他推至事业之巅,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的六十年代;直至盛宴散去,光芒渐逝正值盛年的他毙于酒精与毒品。书信中的卡波蒂生机勃勃、尽情袒露自我,其为人为文的豁达开朗与特立独行,使本书充满了“绝对的趣味与劈啪作响的谣言八卦”(《名利场》语),一如盛宴易散,烟花易冷,令人叹惋不置。
  •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百花文学奖创立至今,已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文学品牌。本书作为该奖项散文类获奖篇目及提名奖作品集,在出版之前的评奖过程中,因其较高的大众参与度,广为业界所注重。而植根于《散文》和《散文海外版》两本在具有较高认知度的文学期刊之上,亦为本书的出版打下了良好的读者基础。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堪称2017、2018双年度《散文》和《散文海外版》两本杂志所刊发作品中人气和精华之作,获奖及入围散文随笔作品共计二十篇,有于坚《治多采风记》、张炜《松浦居随笔》、熊育群《双族之城》、黄桂元《栖居于潮落潮起》、李万华《丙申年》、韩浩月《给某某的信,兼致故乡》等。这些作品均为近作,更贴近生活和时代脉搏,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亦不乏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热门推荐
  • 我真是炼妖师啊

    我真是炼妖师啊

    这是一个拥有各种神奇职业的平行世界。妖灵师,炼器师,剑修师,古武师……魂穿过来的秦风成为了一名学渣,被挂科折磨他,只想补考通过,好好当一名强大的妖灵师。一个快递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秦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史无前例的炼妖师,然后在这个世界创造了属于他的神话……冰蟒妖灵+飞熊妖灵+冰魄妖灵=冰蛟熊妖灵 赤焰貂妖灵+黑雾蜘蛛妖灵+蝰蛇妖灵=黑焱八爪蝰蛇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管家

    龙管家

    每年立秋后的第二天,苍离都会来住一阵子,只要能见到他,龙青就很满足了。龙青只是苍离的管家,帮他打理着龙蟠山庄的一切。她只能偷偷藏着自己的痴心,年年月月日日的守候短短的可以看见他的几天时光。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延续到永远,无止尽却又充满了期待,可有些东西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所有。
  • 等一下,青春

    等一下,青春

    林阿冉,这个学霸,这个可怜的人。她的一生,曲曲折折,好像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直到上了高中...
  • 范村菊谱

    范村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铸塔王

    铸塔王

    灵塔大陆上,每逢月圆之夜,便有妖兽出世,作乱人间,唯有铸塔师聚灵成塔,斩妖除魔,维护天下。天赋异禀,身具先天塔灵的少年——叶桐生,是楚家的一名下人。却暗恋上了楚家的天之骄女。直到有一天,楚家设下比武招亲。少年懵懂,不谙人心,几经苦难波折之后,愤然踏上了自强之路。从此展开了一段精彩绝伦,波澜壮阔的铸塔师人生……已有百万字完本作品,请放心收藏,书友群144977501
  • 纨绔王的胡闹丫头

    纨绔王的胡闹丫头

    初步职场的清纯少女仙钰碰上了蛮横的恶上司风扬。于是,惊心动魄的职场斗争火辣辣的上演了。三十六计连环上,七十二招拆,完美都市场斗,尽在风扬玉妻中。
  • 神秘书店

    神秘书店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家看似平凡的书店里的故事。书店原来的主人是一对和蔼的日本夫妇,就在两个老人准备回国的前夜被意外死亡。主人公万依为了守护这家书店,毅然租下了书店,决定继续经营,没想到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连串让他目瞪口呆的事,幸好有一位武功高强的女友做他的护花使者,身边一群身怀绝技的朋友帮助,一次次化险为夷。在苦苦守住书店的过程中,万依发现一次次陷入困惑,一连串的阴谋让他渐渐清晰了判断,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完全错了。最终,万依还是被真相深深伤害……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场篇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