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86000000004

第4章

百折不挠,就是勇敢;不掩盖缺点,就是真诚。

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

——《管子·形势》

圣人是否承诺,先看是否合乎理义,合乎理义,就承诺;不合乎理义,就罢了;行得通的,就答应;行不通的,就罢了。

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管子·形势》

看起来一定能成功的事是不值信赖的,口头上答应一定办到的诺言是不能轻信。

信不足,安有不信。

——《老子》

你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对你就失去信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音善信。

——《老子》

居住要如同水那样择地,心地要如同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如同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如同水那样真诚。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为人处事要忠厚,不要苛刻;要朴实,不要浮华。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

——《老子》

信任的人相信他,不信任的人也相信他,这就得到了信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诚实的话不华丽,好听的话不诚实。

轻若者,必寡信。

——《老子》

轻率地许诺别人的人,肯定是很少恪守信用。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轻易许诺别人的人,必定会很少得到人们的信任,把事情看得很简单的人一定会有更多的困难。

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

——《庄子·列御寇》

对为正义事业而献身表现得很热切的人,也往往会突然背离正义,好比逃避烈火一样急不可待。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

实在的人,是最真诚的,不真诚,就不能感动人。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庄子·人间世》

与人交往,近处的必须以守信用相亲近,远处的必须忠守自己的诺言。

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庄子·人间世》

忿怒的由来,往往是因为来自于花言巧语和措辞偏激失当。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言而无信的人,做事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

水源污浊下游的水流就不会清澈,说话不守信用声誉必定受到损害。

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

——《商君书·垦令》

对错误的行为不隐瞒,那么在做官的人中就会是清正廉洁的人。

素信者昌。

——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威王问》

一贯守信用的人必定会有所作为。

忠不避危,爱无恶言。

——《晏子春秋·外篇七》

忠诚则不回避危险,喜爱则不说邪言恶语。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

——《晏子春秋·外第八之三》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这都是错误的。

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谷梁传·成公九年》

为尊贵的人掩瞒耻辱,为贤明的人隐瞒过错,为亲人隐瞒疾病。比喻不诚实。

讳莫如深,深则隐。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隐瞒是因为事件重大,事件重大就会深隐。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说过的话之所以算,是因为诚实守信。

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也深矣。

——《国语·晋语》

如果心地忠厚,言而有信,他的道德修养就是崇高的。

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史典·愿体集》

诚实的人即使不怀疑别人,别人也相信他;多疑的人不相信别人,别人也怀疑他。

失信不立。

——《左传·成公八年》

失去信用就难以立身处世。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左传·僖公十四年》

不守信义必然惹祸,失去援助必然灭亡。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左传·隐公三年》

不是发自心灵深处的诚信,订立誓约也毫无意义。

能信不为人下。

——《左传·昭公元年》

能够坚守信用就不会屈居人下。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传·昭公八年》

有德行之人说的话,既讲信用又有根据。

苟信不继,盟无益矣。

——《左传·桓公十二年》

如果不能始终坚守诚信,即使订立盟约也是没有一点用处的。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为人,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口直未干而背之,可乎?

——《左传·襄公九年》

盟誓才结束就违背诺言,这如何可以呢?

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左传·哀公二十三年》

吃回自己说出的话多了,能够不长得很肥胖吗?比喻说话不守信用。

口言不忘信。

——战国·鲁·尸佼《尸子》

说话不要失去信用。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战国·楚·屈原《离骚》

我本来知道忠诚守信会招来祸患,但我忍受着痛苦不肯舍弃它。

虑无变扰,忠无过罪。

——《战国策·赵策二》

深思熟虑,就不会有祸乱干扰,忠诚守信就不会发生过错。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淫词》

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没有比这可恶的了。

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贵信》

恪守信用再恪守信用,哪一个人不接近你呢?

君子诚之为贵。

——《礼记·中庸》

有德行之人以诚实为贵。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礼记·大学》

如果真心诚意地去做一件事,虽然暂时不成功,但也相差不远了。

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礼记·大学》

做一个诚信的人,不要自欺。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金玉并不是宝物,而忠诚守信才是最可宝贵的宝物。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礼记·缁衣》

用信义团结民众,民众就不会背离。

君子不失口于人,故言足信也。

——《礼记·表记》

有德行的人不随便对人说不可能实现诺言的话,所以他说的话都会受到人们的信任。

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

——《礼记·表记》

许诺别人的要求而又不实现诺言,所招致的怨恨比一开始就不允诺所带来的怨恨还要大得多。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礼记·表记》

嘴上许诺而实际上又不实现诺言,抱怨和灾祸就会降临到身上。

马悫愿顺,然后求其良材焉;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

——汉·刘向《说苑·尊贤》

马先要驯良温顺,然后才能要求其负重致远;人一定要忠诚敦厚,然后再要求其学识和才干。

诚无垢,思无辱。

——汉·刘向《说苑·敬慎》

为人诚实,善于思考,就不可能遭受羞辱。

口锐者多诞而寡言。

——汉·刘向《说苑·尊贤》

能说会道之人,常常多虚言而少信用。

布令信而不食言。

——汉·刘向《说苑·政理》

发布命令要守信用,不要食言。

端悫生达,诈伪生塞。

——汉·刘向《说苑·至公》

端庄诚实使人明达并且有见识,诡诈虚伪使人庸俗并且闭塞。

水倍源则川竭,人倍信则名不达。

——汉·刘向《说苑·说丛》

河水背离了源头就会枯竭,人背离了信誉名声就无法树立。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汉·刘向《说苑·说丛》

有志之人不会由于利益或者祸患而改变自己的信条。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马首先看它是否受过驯练,然后才看它是否素质优良;人首要先看他是否诚实,然后再看他能力怎么样。

口惠之人无必信。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喜欢口头上给人承诺的人说话必定不守信用。

弦高诞而存郑,诞不可以为常。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弦高说谎却使郑国免遭灭亡,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随时都可以说谎。比喻战时可以巧施计谋,但平时还是应该诚实守信。

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

——汉·王充《论衡·艺增》

赞誉人不要把不好的说成好的,批评人不要把好的也说成不好的。

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

无数祸乱的根源,都出自猜忌与怀疑。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守信之人反而受到怀疑,忠心之人反而遭受诽谤,难道这样还能不心怀怨恨吗?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与其得一百斤黄金,还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允诺。比喻为人要一言重千金。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如果要想别人听不到你说了什么,就最好是不说;如果要想别人不知道你做的事,就最好是不做。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汉·荀悦《申鉴·俗嫌》

为人,不接受虚妄的言谈,不听信虚浮的方法,不赞美浮华的名声,不做虚假不实的事情。

实之与实,如胶似漆;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

——汉·韩婴《韩诗外传》

诚实人与诚实人友好相处,友谊如胶似漆;虚伪人与虚伪人小人相交,情感如薄冰见到了太阳。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汉·韩婴《韩诗外传》

对自己不要自欺,对别人也不要欺骗。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汉·韩婴《韩诗外传》

对待别人诚恳,即使关系疏远也会密切起来;对人虚伪,即使关系亲近也会疏远起来。

伪诈不可长,空虚不可守。

——汉·韩婴《韩诗外传》

虚伪欺诈不能长远,空虚的事物不能够保守。

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

——汉·王符《潜夫论·实质》

高谈阔论常常是欺骗人,不如忠诚老实的言论。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真诚谨慎,这是品德道义的根源;虚夸诡诈,这是世道很乱的原因。

以正辅人谓之忠,以邪导人谓之佞。

——汉·桓宽《盐铁论·刺义》

用正道帮助别人称为忠诚,用邪道引诱别人称为伪善。

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危亡之道也。

——汉·桓宽《盐铁论·世务》

即使有真诚守信的心愿,但如果不知道见机行事,也将会走上危亡的道路。

朴直者近忠,便巧者近亡。

——汉·陆贾《新语·辅政》

朴实正直的人必然忠诚,巧言谄媚的人必然灭亡。

忠无不报,信不见疑。

——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忠心的人没有不得到报答的,诚信的人不会被人怀疑。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诈也;不患其不富,患其无厌也。

——汉·刘启《重廉士诏》

人不担心他不聪明,而担心他是否诚实;不担心他不富有,而担忧他是否知足。

勿恃功能,勿失忠信。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出师》

不要自恃有多大的才能,不要失去诚挚和信义。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

——三国·魏·徐干《中论》

有共同语言就能相互相信,而且没说话之前就已经相信了。比喻诚信是交往的前提。

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三国·魏·嵇康《释弘论》

说别人坏话似乎可信,却不能说他诚信;故作激进的人似乎忠诚,却不能说他没有私心。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好生》

不以千乘之国为重,却以一句话的信用为重。

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仪解》

有学问的人必须先学会忠诚正直,随后才去培养他的聪明能干。奸诈并且有才干的人,就如同豺狼一样不可接近。

信者逆信,诈者逆诈。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

诚信的人,认为别人也是诚实守信的;欺诈的人,认为别人也是欺诈的人。

忠至者辞笃,爱重者言深。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最忠诚的人说话纯朴厚道,爱得很深的人说话情意深重。

信之于民,国家大宝也。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取信于民,是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

非知之难,其在行之信。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了解一个人并不难,重要在于能否信得过。

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恡惜。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以诚待人不虚情假意地吹捧,对自己要勤俭,对有功劳的人要给予重重的奖赏。

民非信不立。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会一事无成。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晋·杨泉《物理论》

以诚实守信对待人,天下的人都会信任你;不以诚实守信对待人,连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会怀疑你。

至诚则金石为开。

——晋·葛洪《西京杂记》

特别真诚,就是如同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

新剑以诈刻加价,弊方以伪题见宝。

——晋·葛洪《抱朴子·钧世》

在新铸的剑上刻上古代标记来提高价格,在没有效验的药方上托名医来表示珍贵。比喻虚假骗人。

荀所言出于忠诚,虽事不尽是,犹欣然受之。

——晋·傅玄《傅子》

如果所说的话出于一片真诚,即使说得不完全对,人家也会高兴地接受。

祸莫大于无信。

——晋·傅玄《傅子》

最大的祸患莫过于失信于人。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晋·傅玄《傅子·义信》

以诚信待人,缺乏信用的人也会追求信用;以欺诈待人,平时最守信的人也会变得缺乏信用。

推赤心置人腹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

为人,推心置腹,真心待人。

仁者行之宗,忠者义之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鲍永传》

仁爱是行为的宗旨,忠诚是道义的根源。

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

相互信任不是真心诚意,订立誓约也毫无意义。

石以坚为性,君勿轻素诚。

——南朝·宋·鲍照《拟古》

石头以坚硬为本性,人不要轻视诚挚的品格。

一言白璧轻,片善黄金贱。

——南朝·梁·刘孝绰《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一句诚信的话比玉石还重,做一点好事比黄金还贵重。

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

待人诚恳,即使不说什么人家也会信任你。

养其心莫善于诚。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提高自己的修养,最关键的是培养诚实的品德。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唐·魏征《群书治要·老子》

如果对别人不诚实,那么别人对自己也就不讲诚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唐·李白《侠客行》

大丈夫一诺重千金,五岳倾倒也显得轻微。

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承诺别人的话,比千金还要贵重。

上贵见肝胆,下贵不相疑。

——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居上位的人以肝胆相见为贵,老百姓就会以彼此信任为重。

人心恶假贵重真。

——唐·白居易《古冢狐》

人心厌恶虚假,以重视真诚为贵。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之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天可度》

看上去一片赤诚之心,其实是花言巧语,满嘴假话。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心反复间。

——唐·白居易《太行路》

道路难走,不是由于山水阻隔,关键在于人心无常,缺少坚定守信。

若不推之于诚,虽三令五申,而令不明矣。

——唐·白居易《策林》

如果不以诚信的态度去推行,即使再三强调,而命令也是说不清楚的。

人情翻覆似波澜。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

人情冷暖如同波澜一样变幻无常。比喻人世间缺少真诚。

人或罹谮,比肩狐疑。

——唐·刘禹锡《口兵戒》

人如果遭到诽谤,就会使众人产生怀疑。

去敌气与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诚。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并序》

不要怒气冲冲与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吓人的话,要努力培养诚信的品德。

推诚人自服。

——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如果待人诚恳,那么人家自然信服。

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竭尽忠诚可以杜绝嫌疑猜忌,一心为公可以止息谄媚诽谤。

贤莫大于成功,愚莫大于吝且诬。

——唐·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

品德高尚莫过于取得成功,道德卑劣莫过于吝啬而虚伪。

知之难,言之难,听信之难。

——唐·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

了解很难,进言也很难,信任也很难。

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

——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只要说的话诚实可信,就不要由于他是老百姓而不任用。

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知道其事而不告诉别人,称之为不仁义;告诉别人而不说实话,称之为不讲信用。

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者,其唯信乎。

——唐·武则天《臣轨》

能够坚守如初,始终不渝,只有诚实之人能做到。

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

——唐·武则天《臣轨》

不讲诚信,没有办法使百姓对自己亲近。

诚信者,即其心易知。

——唐·武则天《臣轨》

诚信的人,他的内心容易让人知道。

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

——唐·武则天《臣轨》

把诚信当做根源的人,叫作君子;把奸诈虚伪当做根源的人,叫作小人。

人之所以为贵者,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信与义。

同类推荐
  •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招生283万人,在校学生861万人,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高等教育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十大文学家(小学生爱读本)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十大文学家(小学生爱读本)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十大文学家》选取了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十位著名文学家,追寻并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力求对你的心灵有所触动,助你早日确定自己的人生航向。打开《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十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大仲马等大文学家们人生的神秘面纱将在你面前一层层褪去。你会发现,他们的伟大人生都有赖于艰苦不懈的努力。相信只要努力,你也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 为人与处世

    为人与处世

    本书是一部既能说服人更能打动人的青少年品德修养读物。不但在编排上形式新颖,而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所关注的话题,在每一则故事都附有“至理箴言”栏目,以帮助读者领悟其中真谛,更好地为人处世。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歇后语(上)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歇后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Email这样写,谁都会赞

    Email这样写,谁都会赞

    经常收到行文繁琐、让人不知所云的邮件?邮件发出去好几天没有回音,询问之下才知道对方不知道“你”是谁?随意地回复全部,才发现收件人里有“炸弹”?……Email看似是谁都会的雕虫小技,却并非你以为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当下,Email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你的形象。本书以Email日常写作应用时常出现的错误为例,切实有效地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对应的Email写作和背后的人际交往法则。读透这本书,让你的邮件沟通变得轻松高效。
热门推荐
  • 魔能魅族

    魔能魅族

    四大上古种族魅族在隐世多年后,上古邪神罗刹再次打破魅族的和平,秦朗的父母被罗刹带走,青梅竹马也被家族带走,秦朗的命运该何去何从?
  • 与tfboys的十年

    与tfboys的十年

    “我只想好好上个学!”刚上初一,林若溪已经疯了。面对明星同桌,追求者在她后面追,她只想好好上个学!!!突然冒出个前男友!说她失忆了!她不信!又被车撞了!再次失忆,啥?欠了一屁股情债!不会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曲引

    九曲引

    七万岁站在大荒顶端的时候我已经能够收敛起情绪目光所及处皆是温顺那是我莫名的想我算不算是长大了一点呢?————————————————“你们凭什么觉得,我就应该在你们的安排下,理所应当的接受这是一场梦?””友人长辞,此生无乐“”他们是我最最坚定的朋友,也是最忠诚的战士““仙君,你好生俊俏”“打架一时爽,一直打架一直爽””左切左,右切右,王八切绿豆“”没有谁永远走上坡路,恭顺的背后,也与无尽的背叛“
  • 古建情缘:一朝入长安

    古建情缘:一朝入长安

    穿越千年,嫁给偶像,是种什么体验?梦回长安初建之时,看我祖师爷如何打造这盛世繁华,万古流芳。她,本是现代天赋异禀行业新星小才女,却嫁入公侯豪门,管理内宅,相夫教子,斗斗姬妾,唠唠家常。他,本是勋贵之后,弓马显名,却不爱武功爱木工,历尽荣辱兴衰,只为心中理想。朝闻鸟语,暮见花开。“我将在茫茫人海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
  • 我就是喜欢你与性别无关

    我就是喜欢你与性别无关

    一个是20岁下岗待业的宅腐网络写手,一个是刚上大学成绩超好各方面优秀的帅女生至于发生什么,嗯,不妨来看看
  • 末法寻仙录

    末法寻仙录

    盘古挥斧开天地,女娲炼石补青天,东皇太一主天庭,不死仙药奔月宫.....上古神话层出不穷祖先为何要虚构一个个让人心生向往的神话?真的只是无知吗?这些真的只是子虚乌有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些曾经一度庇护我们的神明去哪了?别忘了自西游以后我们可没在见过这些神灵!........
  • 骑士的战斗

    骑士的战斗

    时代的结束,绝不是骑士的结束。平成骑士的赞歌,是雄介的笑容,是翔一的坚定,是真司的伟大,是乾巧的梦想,是剑崎的斗争,是响叔的指引,是天道的强大,是良太郎的善良,是红渡的命运,是士继续旅行下去的理由!不绝于耳处,那是翔太郎与菲利普的羁绊,是映司握住了ankh的手,是弦太朗炙热的友情,是晴人所给的希望,是紘汰走向的道路,是进之介赢得的人生,是小尊珍视的生命,是永梦带来的治愈,是战兔创造的世界,最后,是庄吾为这一切画上了王道的句点
  • 时空之探险者

    时空之探险者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每个源码精灵都有着源码力量。而精灵们都简称"喵"技术喵们每天都在研发新东西和疯狂打代码作者每天都在写故事(此处省略72字)有一天技术喵发明出了时光机,这立刻轰动了整个源码世界(至于是不是我不知道)源码家族派出5大新源码成员出去历练(还有一个老成员)所有源码精灵都目送他们上了时光机,便匆匆离去了。技术喵上了时光机(很像宇宙飞船)使用源码力量启动了时光机……
  • 梦里花

    梦里花

    谢云想(李琪安)身为不死药人时,遇上正在寻找不死药人的谢信,家国爱情纠结难解,误会不断,谢云想为爱而殇,前尘尽断;三年后,再相见,却形同陌路,家国之间风云变化之际,两人却又因国事再次纠缠不断,因因果果,果果因因,谁又说得清呢?到底因缘如何,且看天意。遇到陆玄之时,我已忘记前尘旧事,面对陆玄的宽容与宠爱,我心萌动,奈何天意弄人,新欢旧爱,我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