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85300000085

第85章 李清照及北宋后期其他词人(5)

婚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李清照还是无法忍受离别所带来的相思痛苦折磨,她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致地倾吐到这首作品之中。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秋的萧瑟枯萎,叫离人更难以抵御相思愁绪的侵袭,这秋凉,甚至一直穿透离人的心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在这样的季节里,丈夫只身赴任,将自己留在家中,离别的愁苦意绪就时时涌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为生计、前程奔波,离家为官,这在普通夫妻之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件为家庭带来光明前景的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丈夫一腔深情的李清照却并不注重光宗耀祖或丈夫的前程,在乎的只是夫妻的恩爱。所以,她才会埋怨丈夫的轻易离别,将自己独自留在家中。这种埋怨是没有道理的,正是词人这无理的埋怨,才透露出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既然离别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李清照只能盼望着早日重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之情。自从夫妻分手之后,李清照经常翘首遥望“云中”。其间,或许也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之类的误会,有满怀的希望和时时的失望,但是,李清照坚信丈夫对自己的爱情,坚信丈夫牵挂自己如同自己对他的思念。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大雁会捎来丈夫的书信,夫妻团圆的日子便指日可待。这种期待与自信,是对丈夫的深情眷恋,是对美满婚姻的最好回味,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李清照在古代社会里是幸运的,她有了一位心爱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后牵肠挂肚的思恋,也令人羡慕不已。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就像春花不由自主地飘零、随着流水消逝而去一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词人感觉到一种“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况且,舜华转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时光呢?词人不禁为此长长叹息。李清照深深懂得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也是相同的,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就再也没有办法排解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明词人不堪相思的折磨,也曾做过多种努力,想把自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归之失败,表面上眉头虽然舒展开来了,但心头的愁结依然如故。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解脱了。李清照注定要在相思愁苦中煎熬下去,一直等到丈夫归来的那一天。

这首词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挚情感,吐露了不忍离别之情以及别后的相思之苦,将一位沉湎于夫妻恩爱中独守空闺备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得细腻入微。作品的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俊爽,明白的叙述中包孕了无尽的情思。

与赵明诚分手之后,往来的书信就成为李清照日常的慰藉,“云中谁寄锦书来”,是词人每日的等待。古代交通通讯落后,一封书信往往要在路上辗转多时,这就增加了离人的痛苦,叫李清照越发难以忍受别情的折磨。何况,赵明诚也不可能日日修书,疏朗迟缓的来信总是不能令备受离别之情煎熬的李清照满足。于是,每日的焦灼等待,以落空为多。一旦等待落空,周围的环境就变得更加不堪忍受。《菩萨蛮》说: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这首词的情感触发点就在于“归鸿声断”,全词的感情由此引出。在一个单调重复而又深情绵绵的一天,词人遥望远方,痴心盼望着“归鸿”带来丈夫的消息,痴心盼望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日子,一直等待到“残云碧”的黄昏时刻。但是,依然是“归鸿声断”,等待落空。词人只能孤独地回到房中,面对静静的炉烟,准备着再度煎熬长夜的寂寞无聊时光。窗外,已经是落雪纷纷,寒意逼人;室内,闺妇还在红烛灯下精心打扮自己,她为自己插戴上“凤钗”“人胜”之类的首饰,明亮轻盈,婀娜多姿。凤钗,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又称凤凰钗,钗头作凤凰形状。人胜,则是古代妇女在“人日”这样特定的节日里所插戴的首饰。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形,故名人胜。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亦戴之头鬓。又造花胜以相遗。”李商隐《人日》说:“镂金作胜传唐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可见这种风俗由来已久。今夜,李清照插戴上“人胜”,就隐隐暗示这又是离别后的一个“人日”,又是一个初春的日子,又是一年的等待落空。按照常情常理,夜晚临睡之前,应该是除去“凤钗”“人胜”的卸妆时候,卸妆才是李清照此时应当做的事情。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睡前反而精心妆饰,其用意或许是为了消磨无眠的时光,但这种举动的涵义决不仅仅是这些。词人在“烛底”的刻意打扮,是否还依然包含着对突如其来相逢的渴望,期待着丈夫在没有预料之中的突然归家?“女为悦己者容”,“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必然还蕴涵着那么一份期盼。“归鸿声断”,词人却没有失去希望,哪怕口头上有所怨恨,心底则永远是牵挂。

上阕写了一天一夜的漫长等待,失望与期盼相互交替,词人的情感也随之起落跌宕。下阕写又一个黎明的即将来到。词人听到了“角声催晓漏”,看到了“曙色回牛斗”,周围声响、光线的变化词人都是如此敏感,可以推想,昨夜必定是一个失眠枯坐的长夜。新的一天来到,心情却没有任何改变。户外虽然已经有了春意,但是百花还是迟迟未能绽放,词人更是无心游览。词人为这一切找到了一个解释,说是“西风留旧寒”,仿佛这就是初春季节春寒料峭、无处看花的所有理由。事实上,作者与读者都明白,词人的心情恶劣和无意游春,都是因为离别相思所带来的。虽然时时期待着“归鸿”乃至重逢,但就是这么一份每日里的牵肠挂肚,也足以令人憔悴。

多情多才的李清照,于是经常将这些充满深挚情谊的词篇寄给丈夫,鸿雁传情,以寄托自己的相思情怀,同时也是在婉言劝说丈夫早早归来,或早日接自己前去团聚。这些作品中,以《醉花阴》最为著名,词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也记载了这首词的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一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有的。这一故事所传达的李清照对赵明诚的相思之情,以及两人之间的才华差异,也都是非常真实的。

这首词同样是早期李清照与丈夫分别之后所写,也是通过悲秋的环境设置来抒写自己的寂寞愁苦。然而,词人选定了一个特定的日期来写自己铭心刻骨的相思情怀。“每逢佳节倍思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以往的重阳佳节,一定是夫妻共同登高赋诗,或者是把酒赏菊。所以,离别以后,再逢重阳,千万种思绪涌上心头,词人就难以自我把持了。词的上片先写重阳秋日凄凉冷落的情景。虽然说是节日,但今天的气候实在恶劣,“薄雾浓云”布满了整个天宇,整整延续了一天,始终没有见到晴朗的阳光。在这种暗淡阴冷的日子里,愁云布满心头的词人,只能枯坐闺中,点燃“瑞脑”,凄苦地消磨时光。她不敢跨出房门,怕经受不住室外的寒冷,经受不住“物是人非”的刺激。开篇,词人就借助气候、景物的描写,传达出离人浓浓的愁苦意绪。“瑞脑消金兽”一句,写出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这是在写白天,以下转写夜晚。词人以一句“佳节又重阳”作为过渡,点明节令,也点明佳节思亲的愁苦。接着,就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的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寂苦的心境。词人完全可以通过加厚被铺之类的措施抵御秋寒,之所以没有如此做,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寒冷实际上是从内心冒出的,无法排除,无法抵挡。词人故意借外界的秋夜凄寒来掩饰自己的真实心境,抒情婉转曲折。上片依照时间的顺序,一一说来,贯穿于“永昼”与“半夜”的,是“愁”与“凉”二字。在这个重阳节日,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李清照都深深地纠缠在愁苦意绪之中。上片已经陆续写出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补叙白天的其他活动。到了黄昏时候,词人觉得不能让节日如此轻易过去,何况自己也需要转移注意力,从愁苦中解脱出来。于是,便步入花园,赏菊饮酒。这举动是随众随俗的,也是特意安排以转移视线的。这次“东篱把酒”,一直饮到“黄昏后”,词人想摆脱愁苦的心情比较迫切。“东篱把酒”的举动,还令人联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自在的陶渊明。屏居青州时期,一定是夫妻两人共同的行为。李清照是在极力模仿古人,希望自己能够洒脱一点。重阳日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词人的衣袖,环境还是与陶渊明时代相仿,也与当年丈夫陪伴在自己身旁的时候相仿,然而词人却哪里还有往日的情怀:“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前后对比,物是人非,今昔异趣。相思离情,油然而生。作为闺阁妇女,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种种约束,即使像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她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孤寂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春恨秋愁来抒写自己的相思情怀了。从字面上看,这首词并未直接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却渗透在词的字里行间,无处而不在。

值得指出的是,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古诗词中以他物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无名氏之《如梦令》“人与绿杨俱瘦”、程垓之《摊破江城子》“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秦观之《水龙吟》“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等等,但却不及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生动感人。原因是,这个比喻与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切合女主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使人感到亲切。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却始终不见一“菊”字。词人用“东篱把酒”这样的典故与“暗香盈袖”的描写,突出咏菊的话题,“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笔端。清代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说:“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李清照这段时间虽然被相思愁苦所包围着,但毕竟是一种生离之愁。与丈夫往日恩爱的情景给李清照无限美好的回忆,也给了她对丈夫归来的信心与信任。在歌词中,李清照会向赵明诚传达“人比黄花瘦”的消息,期望引起丈夫的怜爱,以图早日团圆。她本人更是翘首期盼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美好时光。有时,她也通过小词婉言劝说丈夫早日归来,夫妻一起消磨冬去春来的大好春光。《小重山》说: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同类推荐
  •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长街短吻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长街短吻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之“长街短吻”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有对婚姻的彻悟,有对爱情的渴望,更有对逝去恋人、爱人或情人的深切怀思,每一篇每一段都是爱的低语,都是情的凝结。这些文字和他们的主人或许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这充满时光味道的字迹却还是一再一再地打动我们柔软的心灵!
  •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是多多的一部诗歌自选集,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创作的的诗歌作品,按照年代编排,包含多首过去已出版诗集未收入的新作,完整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面貌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多多的诗歌个性和风格都十分显著:语言的锐利简洁,对细腻情感的洞察理解。
  • 周作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周作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收录了周作人《苦雨》《乌篷船》《喝茶》《山中杂信》等七十余篇散文精品,根据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分为四个专辑。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是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写下来,他平和、淡泊、娓娓说来、毫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语言表达,让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 名著之旅——生活之旅

    名著之旅——生活之旅

    本书主要讲了生活类名著。世界名著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广义的世界名著不仅仅包含文学名著,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花神倾城

    快穿之花神倾城

    本以为是在攻略,殊不知,她早已跳进他精心设置的陷阱中,无法自拔。花神公子长眸含笑:“乖,收集全本神的灵魂碎片,本神便予你奖励。”墨月被他的美貌所迷晕,稀里糊涂也就同意,但入了三千世界后,她就后悔了。这花神公子的碎片,怎么一个个的都要黑化了?重点是,您黑化就黑化,把她锁起来算什么英雄好汉?什么?你怕我逃走?什么?你怕我爱上别人?您这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受不了想辞职,结果刚见到花神公子,便看到他眼含泪光,梨花带雨,刹那间,连时间都仿佛停止了。墨月见此心脏一抽抽的疼:“您……您别哭啊,我继续搜集碎片还不行么。”于是,她悲催的时光,算是无法结束了。在此,她极度诚恳的想对花神公子说句话:“您,真牛。”
  • 王爷很嚣张:爱妃别想逃

    王爷很嚣张:爱妃别想逃

    阴谋?陷害?嫁祸?爱情?亲情?友情?当炙热的火舌舔过身体时,明若欢讽刺的勾起唇角。若我不死,骗我,欠我,欺我,辱我的,定要如数讨还。若我不死,爱我的,我爱的,誓要拼死守护,绝不让其再受伤害。若我不死,我定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绝不退让。再次睁开凤眸时,手刃仇敌她绝不会手软,这一次,就换她来守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小巡按

    小小巡按

    法,国之根本!犯法者,虽远必治!这是以法惩凶的故事,告诉大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你是朝廷高官,还是皇亲国戚,我只告诉你,国法无情,我是小小,为法代言!——无读书无评论,希望各位认真看完再做评论,本书坑深,慎入!看书前,请高抬贵手,加入书架、收藏起来,投上手中的推荐票,再点击阅读,你的支持便是作者码字的无限动力。
  • 奉天成道

    奉天成道

    修士,行强者之道。敢与万物夺造化,敢于逆苍天而改己命,生死无惧!吞噬天地生机,衍己身造化。修道之举,实为逆天。修行二字,言轻,却意重。修道者,所受孤苦,凡人又岂能明悟?究竟,何为修道,为何修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进击的地球

    进击的地球

    人物:编号九五二七,职业:未来星际步兵,事件:来自未来的星际步兵重生地球,并调教地球成功,走向星辰大海的故事。
  • 凤傲九天之神医夜九

    凤傲九天之神医夜九

    她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一不小心穿越成了九真公主,谁知道刚穿越过去国家就被灭国了,自己还被某给腹黑薄情的王爷给盯上了。妖宠太厉害了,要她上。敌人太卑鄙了,也要她上。就连缺个暖床的都要找到她的头上。很久之后,她才发现这男人竟然还有另一重身份。
  • 擒灵

    擒灵

    在天津老宅、奇诡腊树、美尸邪棺、鬼生鬼子、桃源惊变、黄河绝壁、路神阴谋、瑶姬降临等惊心动魄的冒险中,叶小清和袁奇风由厌恶转生爱意,而每次冒险揭露的谜底,也让人惊叫连连,真正做到悬疑、推理、鬼文化完美融合!
  •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